第三十二章 破陣軍嶺川(三)

十月份的軍嶺川氣溫已經很低了,特別是山坡上,草木枯萎,那些融化了一半的霜水,又使得土地十分泥濘。

李來亨親自爬上山坡後,才發現這趟迂迴並沒有他想象的那麼容易。他用腰刀將遮擋坡道的枯黃枝葉全部劈開,勉強開拓出了一條小道,然後便微微曲伏着身體,向官軍的側翼移動。

凜冽的寒風、溼滑的土地和陡峭的山路,使得闖軍這支迂迴分隊的行動,十分緩慢。爲首的劉芳亮還好,他身手利落,動作一點不受峻峭山道的影響,依舊迅捷非常。

劉汝魁和郝搖旗這兩員戰將,他們的動作也非常敏捷和流暢。劉汝魁不愧綽號爲“皁鷹”,他踩着亂石,一躍而前,確實像極了一隻飛翔的獵鷹。而郝搖旗的身材雖然魁梧高大,看起來十分笨重,但實則他的肌肉力量特別發達,兩條粗腿幾乎不受泥濘土地的影響,速度一點不比劉芳亮和劉汝魁差。

但包括李來亨、白旺在內的其他將士們就差了許多,他們只能攀着山坡上的樹枝,或者用刀刃支着地面,慢慢向敵軍大陣的側翼迂迴過去。

“呼……呼。”

李來亨腳下一滑,險些從山坡上滾落下去。他手握着刀柄,勉強用腰刀撐在身體的左側,支撐住自己整個人不至於摔倒。右腳則向前邁出一個跨度很大的箭步,利用慣性調整着身體重心的平衡。

“沒事吧?”白旺略帶擔心地看着李來亨說道,“小老虎你投入闖營不久,就要這般拼命,也很爲難你了吧。”

“不礙事的。”李來亨低聲回答道,他有意控制着自己聲音的大小,以免引起山谷中官軍們的注意力——不過這也是小老虎多慮了,他們已爬到山坡上很高的位置,與官軍保持了相當的距離,稍稍說點話,山下的官軍是很難聽到的。

“我和艾國彬有深仇大恨……不論怎樣,我一定要親手斬殺此賊,才能稍解心頭之恨。”

一提到艾國彬,李來亨心中又浮現出了小妹幼孃的影子。他魂牽夢縈的少女,此時是否還活在人世?李來亨不敢多想,但他心中又很清晰的知道,答案距離自己已經不遠了。

走在最前面的劉芳亮,這時回頭看了看李來亨的狼狽模樣。他往常臉上總像掛着一層寒霜似的,沒有什麼溫和的好表情,這會兒卻示意劉汝魁過去扶了李來亨一把。

“小老虎別太勉強,咱們差不多到位置了,等老掌盤他們從正面開始進攻後,咱們便一鼓作氣衝下山去。”

劉芳亮勸慰了小老虎一句,他大概可以看得出來,李來亨由於對艾國彬那種深沉的仇恨,有點在勉強自己了——戰場上勉強自己可不是好事,一切要量力而行纔好。

他和李過年齡相仿,兩人在闖營之中感情最篤。李來亨的這副狼狽模樣,也讓劉芳亮想起了他們剛剛隨李自成起兵時,自己和李過不知天高地厚的幼稚樣子——小老虎雖然只是李過的義子,可越看,越讓劉芳亮感覺這分明就是十年前的一隻虎嘛。

劉芳亮搖搖頭,想趕緊把這個念頭甩出腦海,但越想甩掉,早年起兵時,那些狼狽又尷尬的場景反而在腦海裡越發清晰了起來。他忍不住輕笑一聲,讓身旁的劉汝魁和郝搖旗都摸不着頭腦,但這種稍微溫和些的表情,確實更搭他那張白淨的臉。

“皁鷹,老掌盤他們馬上要進攻了,趕緊準備一下。”

軍嶺川山谷裡的闖營主力,正在李自成的親自指揮之下,迅速集結起來。李自成還是用那半杆箭矢來臨陣指揮,他早已習慣了與死亡賽跑的滋味。此時一點慌張的模樣都沒有,反倒是一派自信滿滿的樣子,在他那種沒來由的自信力影響下,周圍一圈的士兵們,似乎也都有了一種可以戰而勝之的感覺。

李雙喜和黨守素兩人,分別率領闖營精銳的夜不收和李自成的親兵衛士,分列在陣列的右翼。這樣佈置兵力,是爲了讓他們配合之後從右側山坡衝下來的劉芳亮和李來亨,着力摧毀官軍的右翼。

而劉宗敏、田見秀、李過、袁宗第這四員大將,則將騎兵的戰馬都先留在了後方。在這種狹窄的山谷裡,騎兵很難充分發揮其威力,反而一個不小心撞到官軍的長槍陣裡,那損失可就大了。

對現在的闖營來說,任何一匹戰馬——哪怕是劉宗敏那匹十分老弱的蹄兒爺——也都是極爲寶貴的戰略物資,實在容不得一點的浪費。

田見秀和袁宗第麾下的馬隊士兵們,此時也都下了馬,將長矛換成了突擊用的刀牌和大棒。他們由於之前劫取富水堡時,換上了一批新銳的官軍甲仗,裝備明顯比劉宗敏和李過的部隊好多了,大概有三分之一人都穿着比較新的布面甲。

李自成將這支裝備較好的部隊作爲先鋒頭隊,他自己也站在頭隊之中,拔出了那把之前只用作指揮之途的寶劍。

這把劍名叫花馬劍,劍名來源於米脂一代十分有名的傳說人物高慶。高慶是元末的一位抗蒙義軍首領,綽號便叫做花馬高慶。他率部光復陝北一帶後,歸降了洪武帝,受封爲昭武將軍,世襲衛指揮使。米脂一代的高姓多與高慶有關,李自成的妻弟高一功與被官軍擒斬的闖王高迎祥,雖然實際並無血緣關係,但他們可能都是花馬高慶的後裔。

李自成手中的花馬劍借用了高慶的傳說,劍身上銘刻着賽龍泉三字,看起來鋒芒逼人。不過比起凜冽的劍鋒,更使人汗毛豎起的則是李自成的眼神。

他緊緊盯住了前方的敵軍大陣,目光如芒刺一般銳利,大約在尋找着官兵懈怠下來的戰機。李自成畢竟是縱橫天下十年而朝廷不能制之的“劇賊”,他的戰場嗅覺異常敏銳,風向、氣溫、人心、士氣,只是一瞬間,他似乎就把握住了勝利的關鍵。

“玉峰、捷軒,你們各帶兩隊壓陣!”

李自成首先下令,讓田見秀和劉宗敏這兩員地位最高的大將,分別統帶兩隊兵馬。將他們的兵力分成兩個梯次,作爲正面作戰的主力使用。

“漢舉,你抓住中軍,以備萬一!”

而後則讓袁宗第手握中軍部隊,意圖在於將這支中軍兵馬作爲預備隊使用。如果劉芳亮、李來亨迂迴山坡發起的側翼突擊,沒能起到預料之中的效果。那麼袁宗第掌握的中軍預備隊,就將接應其他各隊,慢慢撤出戰場。

“雙喜,還有小黨,你們跟我一起進攻官兵右翼,搏盡全力摧陣!”

李雙喜和黨守素兩人率領的夜不收和親兵部隊,是李自成手底下最精悍的銳卒之一。他將這些銳卒全部集中到右翼戰場,而且連自己本人也身先士卒,親上火線,衝擊右翼。這是將勝利的機會,寄望在李來亨的迂迴上了。

“補之,這次各隊的指揮和協調就交給你了。”

李過的任務最重,由於李自成要親上前線拼殺作戰,來鼓舞士卒們的勇氣。那麼指揮全軍的任務,就落到了素來持重沉穩的李過手中,他需要不斷調整兵力和部署,在混戰之中維持局面、把握勝機。

一切任務都分配完成之後,李自成將那口花馬劍提起。自從他害熱病以後,已經有很長一段時間沒有親自上戰場殺敵了,這與他的脾性實在不符。

闖將也好,闖王也好,他的天性在呼喚着戰場。李自成可以感到自己心中對於一場殊死戰鬥的熱烈期盼,他不像李來亨那樣易於激動和不成熟,可以很好地控制和接受自己的心情——花馬劍已經出鞘了,他將衝鋒在前,帶動全軍,闖營的老掌盤絕不缺乏勇力!

“開始了!”

曲伏在山坡草木間的李來亨心中受到了很大的震動,他已經參與過好幾次戰鬥乃至於戰役了。但還是第一次,從這樣俯視的視角,去觀察整個戰場。

上千人的戰場被他全部映入眼簾之中,千人的戰場規模遠比李來亨想象中,來得宏大許多。這上千人,都有着各自的家人和生活,但在此刻,他們不得不擱置一切,投入到生死搏殺中。這種壯烈的碰撞,讓李來亨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何爲戰爭。

他想得很多,但劉芳亮、劉汝魁,乃至於是白旺和郝搖旗這些人,早已習慣了沙場廝殺。眼前兩軍對撞的場景,也沒有讓他們覺得多麼特別。

劉芳亮用長刀的刀柄,敲了一下李來亨的肩膀,說道:“小老虎,別愣着了,老虎也該下山了!”

第一百八十五章 清掃第六十章 戰雲陰霾第一百二十八章 不累吾民一年第六十六章 軍議(上)第八十五章 不死於賊,必死於法第一百四十五章 吳橋賊第四章 女官第六十三章 別動軍出城第二十四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二)第三十二章 伐遼第九十一章 高謙日記第九十七章 聯軍末路(二)第四十二章 真韃首級的京觀第一百四十章 密集陣第一百零七章 火燒阿山第七章 左鎮第四十七章 流賊投降第四十八章 伏兵山陽(三)第五十三章 清軍裂開了第六十二章 後勤策第十七章 無派第六章 營田使第九十一章 大順騎士第六十六章 西北第九十四章 大行不顧細謹第一百三十三章 尾聲的開始第一百七十八章 吾其被髮左衽矣第十七章 李自成(下)第一百三十九章 懷來宴第六十八章 大戰的氣氛第一百零八章 阿山瘋了第九章 太后寢宮第一百零七章 少虎帥破陣(二)第一百一十章 承天府第三章 龍鳳廟第四十五章 甲申年第四章 於大忠第八十三章 郭升第一百零一章 陳永福增援上來第六十七章 青羊宮之變第一百二十七章 民氣可用第五十七章 賀鎮精騎(四)第四十九章 老而不死是爲第九章 整治三河第七十六章 我的大腿呀第六十二章 都營田使白旺第七十三章 北伐不能太急第一百零八章 多爾袞退兵第一百二十三章 鐵馬收取興慶府第一百四十章 密集陣第七十二章 洗甲北舞渡(二)第一百六十七章 大順軍萬勝(三)第五十八章 高郭進兵第一百一十九章 奔楚(九)第十七章 張皮綆歸來第八十章 呆迷兒帝國崛起第一百七十六章 醜陋的辮子第一百零一章 崩潰的吳三桂第四十五章 公子獻頭第九十四章 阿巴泰在行動第一百零八章 大清義王吳三桂第六十八章 沙州之戰第七十六章 大名之危第四十九章 伏兵山陽(四)第一百一十八章 奔楚(八)第四十九章 松尾芭蕉第六十一章 進士館第八十五章 請君入甕第八十四章 熔天化地,聲震宇宙第五十二章 袁時中不畏於死第一百二十四章 多爾袞的首級第五十五章 楊嗣昌第三十章 江南多士第三十五章 周公吐哺第五十八章 暴斃之憂第七十九章 飛雨入葉縣第三十七章 楊嗣昌的終局(一)第三章 滿洲入寇(下)第一百三十三章 雁門之戰以後第一百二十五章 奔楚(十五)第九十三章 漢東節度使第一百六十二章 最後一戰(八)第六十三章 別動軍出城第十章 李錦和李鼐第十八章 強攻屏風寨(四)【求收藏和推薦!】第一百二十三章 萬炮齊發第六十章 刀馬旦(下)第一百五十五章 最後一戰(一)第六十一章 行軍司馬第四十三章 刀伊入寇第一百四十三章 我們幹吧!第九十章 保衛山東第一百章 東方既白,大順中興第三十三章 洛陽春光好(十)第十六章 鞏尚書的好文章第一百四十一章 李成棟第一百零八章 大清義王吳三桂第八十五章 幼辭小妹妹第八章 英雄氣第九章 鄉官亦士紳
第一百八十五章 清掃第六十章 戰雲陰霾第一百二十八章 不累吾民一年第六十六章 軍議(上)第八十五章 不死於賊,必死於法第一百四十五章 吳橋賊第四章 女官第六十三章 別動軍出城第二十四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二)第三十二章 伐遼第九十一章 高謙日記第九十七章 聯軍末路(二)第四十二章 真韃首級的京觀第一百四十章 密集陣第一百零七章 火燒阿山第七章 左鎮第四十七章 流賊投降第四十八章 伏兵山陽(三)第五十三章 清軍裂開了第六十二章 後勤策第十七章 無派第六章 營田使第九十一章 大順騎士第六十六章 西北第九十四章 大行不顧細謹第一百三十三章 尾聲的開始第一百七十八章 吾其被髮左衽矣第十七章 李自成(下)第一百三十九章 懷來宴第六十八章 大戰的氣氛第一百零八章 阿山瘋了第九章 太后寢宮第一百零七章 少虎帥破陣(二)第一百一十章 承天府第三章 龍鳳廟第四十五章 甲申年第四章 於大忠第八十三章 郭升第一百零一章 陳永福增援上來第六十七章 青羊宮之變第一百二十七章 民氣可用第五十七章 賀鎮精騎(四)第四十九章 老而不死是爲第九章 整治三河第七十六章 我的大腿呀第六十二章 都營田使白旺第七十三章 北伐不能太急第一百零八章 多爾袞退兵第一百二十三章 鐵馬收取興慶府第一百四十章 密集陣第七十二章 洗甲北舞渡(二)第一百六十七章 大順軍萬勝(三)第五十八章 高郭進兵第一百一十九章 奔楚(九)第十七章 張皮綆歸來第八十章 呆迷兒帝國崛起第一百七十六章 醜陋的辮子第一百零一章 崩潰的吳三桂第四十五章 公子獻頭第九十四章 阿巴泰在行動第一百零八章 大清義王吳三桂第六十八章 沙州之戰第七十六章 大名之危第四十九章 伏兵山陽(四)第一百一十八章 奔楚(八)第四十九章 松尾芭蕉第六十一章 進士館第八十五章 請君入甕第八十四章 熔天化地,聲震宇宙第五十二章 袁時中不畏於死第一百二十四章 多爾袞的首級第五十五章 楊嗣昌第三十章 江南多士第三十五章 周公吐哺第五十八章 暴斃之憂第七十九章 飛雨入葉縣第三十七章 楊嗣昌的終局(一)第三章 滿洲入寇(下)第一百三十三章 雁門之戰以後第一百二十五章 奔楚(十五)第九十三章 漢東節度使第一百六十二章 最後一戰(八)第六十三章 別動軍出城第十章 李錦和李鼐第十八章 強攻屏風寨(四)【求收藏和推薦!】第一百二十三章 萬炮齊發第六十章 刀馬旦(下)第一百五十五章 最後一戰(一)第六十一章 行軍司馬第四十三章 刀伊入寇第一百四十三章 我們幹吧!第九十章 保衛山東第一百章 東方既白,大順中興第三十三章 洛陽春光好(十)第十六章 鞏尚書的好文章第一百四十一章 李成棟第一百零八章 大清義王吳三桂第八十五章 幼辭小妹妹第八章 英雄氣第九章 鄉官亦士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