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超過清廷的大順諸將

“父皇,兒臣將要統兵渡河,爲老萬歲報仇了。”

李來亨一五一十地將近來前線發生的軍事變動,全部告訴給李過。光中天子面不改色,他臉色雖然蒼白,但精神和意志完全沒有被傷病拖垮,只是由於舊傷往往重新作痛,有時會體力不支地暈過去,才只能將大順政權的全部主導權交給李來亨。

李過背靠御創,他伸出一隻手放在李來亨的頭頂上,揉了揉,說:

“一直以來你都是獨當一面,我很放心。”

李來亨直視着義父的眼睛說:“父皇,您不該說‘我’,該說朕了。您現在是天下唯一的正統天子,也是大順唯一的皇帝。”

“哈哈哈。”李過咧開嘴笑了一會兒,但很快傷痛又讓他皺起了眉頭。

李過說:“我還是朕,這其實沒有什麼區別。以前先皇還在的時候,啓翁就經常說用朕自稱,才能體現出皇權的威嚴,才能顯示出天子是不同於凡人的人物。

但是我們都知道,天子也只是凡人,崇禎皇帝的皇權難道沒有什麼威嚴嗎?皇權的威嚴,無益於天下的長治久安。”

李來亨搖頭反對:“等到將來太平以後,皇權的威嚴和天下長治久安之間,是很有關係的。”

李過擡頭看着內宮的房頂,他的目光悠長又有穿透力,透過房頂,李過好像看到了黃河以北正在發生的一場場激烈廝殺。

李過說:“今後的事情……今後的事情由你做。但是,來亨,你能做好嗎?”

李來亨低下頭,他單膝跪在御牀前面。左右的御醫和宮女們互相看了看,都知趣地退到門外,爲天子和監國關上了大門。

房中顯得格外安靜,懸掛在宮中的布幔連風聲都隔絕了。

李來亨可以聽到李過的呼吸聲,光中天子的呼吸聲非常緩慢,還很無力,他的身體已經支撐不起任何重要的軍務和政務了。

“父皇,我犯的錯誤從來都不少。但這幾年來,先帝和父皇,你們從來都未曾指摘過我的過錯。

每一次我犯下錯誤,或者是得意忘形了,或者是自私自利了,你們都不曾指責我。先帝總是一再地偏袒我,父皇您更是一直偏私和庇護我。

這些是過去的事情,至於以後的事情,父皇,我會好好做完我該做的事情,不會讓大順朝的歷史墜落於地。”

李過靠在牀背上,長長吐了一口氣。他的精神十分清醒,對局勢的判斷能力一直都很準確,只有體力在大幅度衰退,睡着了的時間,遠比清醒的時候要多。

“你是監國晉王,國政大權,我都交到了你的手中。今後的事情……都要由你自己決定。治理天下,或者打江山,都是一回事情。

先皇爲人寬厚,用政恢弘,但是也失之於太寬厚。這段時間來,我醒着的時候就會想,劉備也沒有拿下過整個天下,或許收拾天下的人,需要的不僅僅是好人。

我能做的事情已經很少了,但是來亨你要記得,先皇的確失之於寬仁。可是闖軍、大順,能夠走到今天這樣的地步,也正是因爲先皇的寬仁。

這一點,你今後也萬萬不要忘記。”

李來亨點頭:“兒臣知曉的……大順的火器、弓馬、戰士,原本都沒有明朝和東虜強大,能夠走到今天這樣的一步,本來就說明天下絕不是純以角力來爭衡的。”

李過有些疲倦地閉上眼睛說:“你就要去黃河上了嗎?”

“是的。”

李過最後說:“我國家興兵至今日,奔走天下過半,我與先皇,於公於私,都沒有什麼愧對於人的地方。要說慚愧和遺憾,唯一的一件事情就是沒能應對好東虜,使得燕趙大地淪喪羶腥之中。”

李來亨低語說:“不……你們做的一直都足夠多了。不該有人來苛求你們。”

李過只是自顧自地說:“只有這一件事,讓我感到慚愧和遺憾。來亨,我相信你能夠應對好東虜來犯。但是除了這一點以外,我也希望你今後能夠無愧於心……在任何事情上,都要無愧於心。”

李來亨心中想着的是,爭衡天下的道路上,還有抵禦東虜的道路上,如果一時的慚愧和遺憾能夠造就長遠將來更好的結果,他自己能不能守住“無愧於心”的底線呢?

……反正現在的李來亨,渾身上下寫滿的就是有愧於人……

當然,他也並不在乎就是了。

“兒臣明白。兒臣今後一定無愧於天下。”

李來亨這樣答應下來,終於使得李過感到半分滿意。即便光中天子特別瞭解自己這位義子的爲人和脾性,但是好像在得到這樣一個答案以後,他總覺得至少今後中原的百姓,很可能過上一種更好的生活。

李過揮了揮手,門外的御醫和宮女回到了殿中,他說:“去吧,你是監國,一切大政,皆自監國出。”

李來亨頓首點頭,他小步後退,一點一點地倒退到門外。最後又擡起頭,直視着憔悴神傷,但又不乏鬥志的李過,小聲說:

“我無愧於先皇和陛下。”

冬日的冷風從北方的燕山吹下,掃蕩過廣袤的燕趙大地以後,穿過冰封的黃河,終於吹進開封城。這些寒風抖動以後,皇宮中高高懸掛起來的白色布幔,就像秋葉和湖水一般,泛起漣漪,一圈圈地晃動起來。

李來亨走出內宮以後,就看到方以仁正穿着宰相的官服,等候在白色的布幔下面。

方太師手握軍情文書,對着晉王揮了揮,聲音中帶着一點危險的壓力說:

“殿左軍部分兵力已經渡河,劉芳亮就要到延津了。殿下也該出發了。”

李來亨接過軍情文書,上面寫着的是清軍以主力包圍並且猛烈進攻開州的消息。由於戰事緊急,劉芳亮已經帶着殿左軍的一部分兵馬先行渡河,前往延津一帶建立前敵指揮部。

李來亨將文書塞進懷中,他拍拍手說:

“走。樂山,好直,你們都一同隨軍。參軍院的那些參謀官,也要隨軍同行。此戰將決定北方的歸屬,北方定後,江南不難平也。”

方以仁捧起書冊說:“隨軍人員,兵政府和參軍院方面都已經安排妥當。名錄也都準備好了,殿下之後可以參詳一下……還有一件事情。”

“什麼事情?”

“殿下以爲,多爾袞選擇的決戰地點,是否就是開州?”

李來亨沉吟說:“……我想過,多爾袞一定另有後手。但是我們總不能一直在開封觀望局勢的變化,多爾袞現在頓兵開州城下,不管他下一步是要繼續進攻開州,還是到衛輝、延津一帶和我決戰,或者衝去山西、山東甚至是潼關,我都決定選擇主動迎敵,積極應戰。”

李來亨攥住了自己的拳頭說:“不管怎麼說,我相信大順軍經過這幾年的錘鍊和成長,已經變成了一支超過了滿洲八旗軍的軍隊。即便我個人的能力遜色於多爾袞,但是大順軍諸將和樂山你們這些文臣謀士的能力,一定已經超過了清廷的諸將和百官。”

方以仁哈哈笑道:“殿下多慮,殿下或許遠遠不及皇太極的雄才偉略。但和多爾袞相比,差的或許並沒有那麼多。”

李來亨攤手道:“這話聽起來更像是挖苦。”

第二十八章 洛陽春光好(五)第一百章 南明的北伐第三十一章 破陣軍嶺川(二)第五十七章 賀鎮精騎(四)第三十章 清鮮戰爭第六十一章 不見洛陽花(四)第九十九章 聯軍末路(四)第一百二十一章 飛雲橋南岸第九十八章 他來了,李來亨他來了第四十二章 荒骨潛銷壘未平第八十七章 夷陵大捷第一百七十一章 馬前卒第三章 李天下第三十八章 西明第七十七章 勿以多殺爲慮第一百零三章 長安議第一百二十五章 奔楚(十五)第七十九章 續順公第四十二章 荒骨潛銷壘未平第三十六章 大順的水利第十三章 申靖邦第四十一章 左跑跑第三十九章 爆頭騎士鰲拜第三十八章 八旗的逆襲第三十四章 清軍的邪教徒使者第十六章 強攻屏風寨(二)第一百零七章 少虎帥破陣(二)第十八章 猛將郝搖旗第九十章 大清已敗,快返旆燕都第六十四章 左良玉之賊第三十八章 東三城告急如星火第六十四章 曹營第三十六章 崇禎哭第五十六章 夷陵寨第四十八章 楚闖的騎士第三十七章 楊嗣昌的終局(一)第一百三十八章 中興大明啊第六十二章 添亂小能手第十二章 李來亨沒有離婚第三十二章 遏必隆嗅到危險第五十九章 大清南征闖孽第七十五章 撲夷陵(一)第七十四章 郭巨埋兒第四十四章 黃河之冬第六十二章 東虜真是太弱了第六十八章 摧破裕州城(四)第四十一章 楊嗣昌的終局(五)【第三更】第一百一十三章 羅顏清絕不苟活於世第四十七章 史可法嘔血三升第七十七章 撲夷陵(三)第八十八章 顧君恩來了夠不夠第一百六十八章 三堵牆,三堵牆!第八章 濟南之屠第四十四章 滿城之戰故智第三十章 洛彬很勇第十二章 廢兩改元第七十章 鷹子山下第三章 滿洲入寇(下)第八十五章 守太原第八十四章 李來亨用兵第六十七章 真是一條好狗第二十三章 沈莊軍事變第八章 熊耳山第八章 濟南之屠第九十二章 解決革回兩營的辦法第六十章 戰雲陰霾第七十一章 與明爭天下,實與流賊角第一百三十一章 治亂大不易第一百二十四章 奔楚(十四)第九十一章 大順騎士第五十八章 不見洛陽花(一)第八十八章 方孔炤之死第四十七章 流賊投降第一百二十二章 袁時泰的光榮第一百一十七章 徐州總動員第一百零五章 博野在望第一百三十七章 新常態,大順衛生運動第五十六章 夷陵寨其七十五章 遠征天山第十七章 強攻屏風寨(三)第一百三十章 蟲豸搞政治第一百二十二章 袁時泰的光榮第五章 闖營一小卒(下)第一百章 揚武藍第十五章 強攻屏風寨(一)第八十九章 任繼榮和任光榮兄弟第五十六章 三百大船第十一章 非晉王不可第三十章 洛彬很勇第五十七章 賀鎮精騎(四)第二十二章 吾乃官軍敵爲賊第二十五章 盡入我彀中第一百三十六章 大瘟疫,可防可控第三十九章 天父之教第七十三章 大寧新城第八十四章 重回得勝寨第二十八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六)第三十四章 大加封賞第八十七章 聊城之戰第六十四章 左良玉之賊
第二十八章 洛陽春光好(五)第一百章 南明的北伐第三十一章 破陣軍嶺川(二)第五十七章 賀鎮精騎(四)第三十章 清鮮戰爭第六十一章 不見洛陽花(四)第九十九章 聯軍末路(四)第一百二十一章 飛雲橋南岸第九十八章 他來了,李來亨他來了第四十二章 荒骨潛銷壘未平第八十七章 夷陵大捷第一百七十一章 馬前卒第三章 李天下第三十八章 西明第七十七章 勿以多殺爲慮第一百零三章 長安議第一百二十五章 奔楚(十五)第七十九章 續順公第四十二章 荒骨潛銷壘未平第三十六章 大順的水利第十三章 申靖邦第四十一章 左跑跑第三十九章 爆頭騎士鰲拜第三十八章 八旗的逆襲第三十四章 清軍的邪教徒使者第十六章 強攻屏風寨(二)第一百零七章 少虎帥破陣(二)第十八章 猛將郝搖旗第九十章 大清已敗,快返旆燕都第六十四章 左良玉之賊第三十八章 東三城告急如星火第六十四章 曹營第三十六章 崇禎哭第五十六章 夷陵寨第四十八章 楚闖的騎士第三十七章 楊嗣昌的終局(一)第一百三十八章 中興大明啊第六十二章 添亂小能手第十二章 李來亨沒有離婚第三十二章 遏必隆嗅到危險第五十九章 大清南征闖孽第七十五章 撲夷陵(一)第七十四章 郭巨埋兒第四十四章 黃河之冬第六十二章 東虜真是太弱了第六十八章 摧破裕州城(四)第四十一章 楊嗣昌的終局(五)【第三更】第一百一十三章 羅顏清絕不苟活於世第四十七章 史可法嘔血三升第七十七章 撲夷陵(三)第八十八章 顧君恩來了夠不夠第一百六十八章 三堵牆,三堵牆!第八章 濟南之屠第四十四章 滿城之戰故智第三十章 洛彬很勇第十二章 廢兩改元第七十章 鷹子山下第三章 滿洲入寇(下)第八十五章 守太原第八十四章 李來亨用兵第六十七章 真是一條好狗第二十三章 沈莊軍事變第八章 熊耳山第八章 濟南之屠第九十二章 解決革回兩營的辦法第六十章 戰雲陰霾第七十一章 與明爭天下,實與流賊角第一百三十一章 治亂大不易第一百二十四章 奔楚(十四)第九十一章 大順騎士第五十八章 不見洛陽花(一)第八十八章 方孔炤之死第四十七章 流賊投降第一百二十二章 袁時泰的光榮第一百一十七章 徐州總動員第一百零五章 博野在望第一百三十七章 新常態,大順衛生運動第五十六章 夷陵寨其七十五章 遠征天山第十七章 強攻屏風寨(三)第一百三十章 蟲豸搞政治第一百二十二章 袁時泰的光榮第五章 闖營一小卒(下)第一百章 揚武藍第十五章 強攻屏風寨(一)第八十九章 任繼榮和任光榮兄弟第五十六章 三百大船第十一章 非晉王不可第三十章 洛彬很勇第五十七章 賀鎮精騎(四)第二十二章 吾乃官軍敵爲賊第二十五章 盡入我彀中第一百三十六章 大瘟疫,可防可控第三十九章 天父之教第七十三章 大寧新城第八十四章 重回得勝寨第二十八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六)第三十四章 大加封賞第八十七章 聊城之戰第六十四章 左良玉之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