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 滅頂之災

袁宗第怎麼都想不到,他們不是敗在清軍的手上,同袍兄弟們不是犧牲在對外禦侮的戰場上,而竟然是倒在了直羅這樣的後方!

兩百多名騎兵差不多是人人帶傷,連戰馬都直喘着粗氣,所有人的旗幟、衣甲都殘破不堪,沾血污,袁宗道擔心鄜州已經被叛軍攻陷,所以衝出直羅的伏擊圈以後,專門繞路,避開大道,走小路直奔延安而去。

大概是數日以前,有西安方面的使者將緊急軍情送來延安府,說是原本被羅汝才召來準備出關支援前線的明朝降軍米剌印、丁國棟等部,行至平涼、鳳翔一帶時突然聯合當地終於明朝的官紳叛變,殺害了西寧節度使辛思忠,趁亂聚兵襲奪府城,各地降兵紛紛響應,甘涼震動,幾乎有糜爛之勢。

大順綿侯、提督右營權將軍袁宗第聞訊以後,即從前線的榆林趕回延安——當然,此時延安已經改名爲天保府,不過很多人還是習慣使用其舊名——袁宗第趕到延安以後,便會集右營還留在陝北方面的諸將,召開軍事會議,決定按照羅汝才的要求,派兵南下至延安府與西安府交界處的宜君縣,同羅汝才部下的楊承祖所部會師以後,再由宜君縣開往平涼鎮壓叛變。

這時候黃河對岸的晉北清軍,兵馬驟集,實力越來越強大,睿王多爾袞和義王吳三桂等人的中軍精銳也不斷對府谷、保德州、葭州、吳堡等地發動試探性的進攻。

所以袁宗第對於後方甘涼一帶發生的叛亂,更加是高度重視。他派自己的親弟弟袁宗道率領右營精兵八千人,令其前往鄜州,調集當地守軍一千五百人以後,合兵近萬人南下至宜君縣與楊承祖會師。

還被矇在鼓裡的袁宗道抵達鄜州以後,在州城中只留下很少一些兵馬守城,自己則帶着絕大部分大順軍的老本勁兵,押運着大批衣甲兵器一起前往宜君縣。

他滿心以爲到宜君縣和楊承祖會師以後,彈壓甘涼叛軍將是一件手到擒來的戰功,一路上行軍全無防備。楊承祖又屢屢派來探騎使者,爲袁宗道做嚮導,催促他抓緊時間急速行軍。

結果,右營整整萬人的老本兵,就這樣走入了楊承祖設在直羅附近的伏擊圈裡。

陝北一帶本就溝壑縱橫,嶺高坑深,地勢險峻複雜,右營老本兵雖然多是陝北本地人出身,但也不能說是處處地理都熟悉瞭解。而且袁宗道他們對楊承祖全心信賴,絲毫想不到曹兵已經叛變的情況,還以爲要到平涼府一帶後纔是進入戰區。

右營的老本兵每個人都是身手矯捷的英勇戰士,袁宗道至少也算得上是一員合格的戰將。但在楊承祖有心算無心之下,在曹兵羅織的陰謀面前,袁宗道終於在直羅遭遇到了他這一生所親眼目睹的最殘忍、最殘酷,也是最慘痛的一次戰敗。

曹兵依託地形,據嶺隔溝,形成了數道伏擊線,直到右營大隊兵馬被楊承祖派去的嚮導誘騙,所有人都走過兩條伏擊線以後,楊承祖才下定曹兵發動全面襲擊。

曹兵以密集的槍炮弩箭環射圍擊,還有提前佈置好的大炮猛烈開火,大順軍將士們一開始完全想不到自己會在自家地盤上遭到伏擊,袁宗道第一時間還以爲是本地的官紳組織鄉兵發起叛變。

所以袁宗道又一次低估了敵人的力量,將敵人視作了羸弱的鄉兵,因此不退反進,親自率領一支精銳的跳蕩勇士向前猛衝。可是直到殺到楊承祖中軍近處以後,又對曹營熟悉的兄弟才赫然發現,伏擊右營的竟然是曹兵!

這一消息好像天雷一樣擊穿了右營老本兵們的心理防線,將士們很快就都陷入混亂之中,袁宗道此時才慢慢回過味兒來——不僅僅是自己,連大哥袁宗第和先帝李自成都上了羅汝才的當!

隨後右營老本兵遭到曹兵分割包圍,縱橫的溝壑山嶺隔絕了順軍各部之間的聯繫,幾支部隊紛紛被迫陷入各自爲戰的困境之中。

初時右營精兵還能立定陣列,袁宗道也急令部下尚能控制住的兵馬,全部都不得擅自冒進,所有人抱團形成圓陣,列陣不動,三疊輪番開火反擊曹兵。

可是不久以後,楊承祖見右營陣列整然、戰線極爲堅固,曹兵雖然已經將大順軍完全分割包圍起來,但多次進攻還是全部未能得手,便轉變戰術,調來大量火炮開始猛烈轟擊右營隊伍。

本來袁宗道南下時也攜帶了不少大炮,可是他們走到半途時遇到了楊承祖派來的使者,楊承祖催促右營先將火炮留在鄜州,輕兵先行南下以穩定西安軍心。

袁宗第未做深思就聽取了楊承祖使者這條其實很不合理的要求,結果終於使得右營老本兵們在戰鬥的關鍵時刻,陷入了被動挨打而全無力還手的悲慘境地。

密集的炮火連綿轟擊,火力持續不斷,右營逐漸支撐不住,戰士們紛紛被炮火炸斃,戰線也因此殘缺。曹兵抓住機會全力圍攻,袁宗道不甘心這一支萬人精兵就此覆滅,拔出戰刀帶頭狂呼逆戰。

順軍將士們又反覆以手持斬馬大刀的銳卒逆襲突擊,試圖集中力量鑿開一條缺口,至少使得部分兵馬能夠突圍而出。

大約楊承祖也沒有想到大順的老本兵如此耐戰,即便已經佔盡了種種天時地利,還是爲袁宗道幾乎潰圍而出。

關鍵時刻突如其來的一發流彈將袁宗道的副手賀登雲驟然擊斃,銃彈破顱而出,賀登雲頭盔碎出一個大洞,鮮血飛濺、頭顱炸裂。本來還算鞏固的陣地立刻動搖了起來,楊承祖沒有放過這個機會,馬上帶着曹兵選鋒二千人直衝賀登雲所處的位置,順軍戰士們還在因爲賀登雲被擊斃而慌亂時,曹兵即拏旗破陣,直入戰線之中。

袁宗道的環陣就此被曹兵撕開,這時候又恰逢陝北常見的大風沙天氣,砂石飛濺,右營處在風向不利的位置上,許多將士們甚至被風沙影響,連眼睛都睜不開。

大順軍最後一次反擊,最後一次保留實力潰圍而出的機會,也因此消逝。

不久曹兵主力便合圍上來,環伺擠壓,右營老本兵再也無法立定隊列,終於遭致全線潰敗的結果。其他幾處溝壑山谷中,被曹營分割包圍起來的順軍兵馬,也陸續潰滅。

第三十三章 救鮮第九十三章 皇太極在哪裡第一百零七章 火燒阿山第二十七章 換將第十一章 龍沙讖第八十七章 君以國士待我,我必以國士報之第三十五章 襄陽陷第三十六章 馬寶臨機決斷第六十三章 山中豈桃源(二)第二十八章 只有打了第一百一十六章 難道歸來盡列侯第一百零六章 南陽公經略關中第四十八章 中夜決堤使南灌第七章 免賦均田的悖論第七十八章 黃河巋然不動第一百三十八章 延安府野豬嶺第五十七章 賀鎮精騎(四)第二十四章 洛陽春光好(一)第三章 李天下第五十六章 三百大船第十三章 申靖邦第二十一章 會師商州(上)第二十三章 龍駒寨第一百二十一章 關寧軍是大明柱石啊第四十六章 紛紛落馬第一百零八章 少虎帥破陣(三)第九十四章 最後一天第十六章 虯龍溝第九十六章 李自成定策第七十五章 崇禎的四字宗旨第一百四十九章 瘋狂辱多爾袞第一百零四章 鄖陽式結局第七十八章 治隆漢唐第三十章 城下之潰第二十一章 繁峙伯姜瓖第六十一章 中營宿衛驍騎第一百二十八章 不累吾民一年第五十一章 半日破城第九十四章 天下與我何加焉第七十章 牛李黨爭第七十章 挖坑必填第一百五十九章 最後一戰(五)第二十六章 絕不引虜入邦第十五章 強攻屏風寨(一)第六章 雪花無辜第二十九章 官軍崩潰第六十六章 生吞隨州第一百一十四章 絕北道第一百一十九章 朝廷成敗,悉在吳三桂第八十八章 方孔炤之死第九十六章 聯軍末路(一)第一百六十九章 殺掉李來亨啊第一百二十二章 奔楚(十二)【二更】第一百二十六章 山東起義第二十五章 洛陽春光好(二)第十五章 春秋大義第一百零一章 同心圓第三十七章 水生第五十二章 金氏朝鮮第一百零二章 拯救大帥劉芳亮第九十四章 阿巴泰在行動第五章 拳碎大明第二十九章 洛陽春光好(六)第九十章 十八子主神器第一百八十八章 復仇第三十五章 生擒艾都司第四章 於大忠第四十四章 義送袁時中第四十六章 伏兵山陽(一)第七十二章 洗甲北舞渡(二)第九十八章 方太師第一百三十六章 闖軍大東征第一百零九章 顧君恩在此第六十章 戰雲陰霾第八十四章 重回得勝寨第二十九章 朝鮮第九十三章 牆式衝鋒沒有對抗第二章 顧炎武第四十六章 風起潼關第四十三章 高一功的輩分第一百零一章 陳永福增援上來第九十一章 迎接李過第二十章 即將定於一尊第四十三章 公私合營第五十四章 賀鎮精騎(一)第二十八章 攻城大營第一百零三章 長安議第七章 左鎮第一百四十一章 李成棟第九十章 十八子主神器第五章 闖營一小卒(下)第一百五十章 總動員第九章 竹溪突圍(上)第一百八十五章 清掃第三十一章 洛陽春光好(八)第四十五章 李來亨的新編制第八十三章 歷史開始了第九十六章 剿總行轅和綏寇公署第六十六章 倫理梗第一百二十二章 大決戰名臺詞
第三十三章 救鮮第九十三章 皇太極在哪裡第一百零七章 火燒阿山第二十七章 換將第十一章 龍沙讖第八十七章 君以國士待我,我必以國士報之第三十五章 襄陽陷第三十六章 馬寶臨機決斷第六十三章 山中豈桃源(二)第二十八章 只有打了第一百一十六章 難道歸來盡列侯第一百零六章 南陽公經略關中第四十八章 中夜決堤使南灌第七章 免賦均田的悖論第七十八章 黃河巋然不動第一百三十八章 延安府野豬嶺第五十七章 賀鎮精騎(四)第二十四章 洛陽春光好(一)第三章 李天下第五十六章 三百大船第十三章 申靖邦第二十一章 會師商州(上)第二十三章 龍駒寨第一百二十一章 關寧軍是大明柱石啊第四十六章 紛紛落馬第一百零八章 少虎帥破陣(三)第九十四章 最後一天第十六章 虯龍溝第九十六章 李自成定策第七十五章 崇禎的四字宗旨第一百四十九章 瘋狂辱多爾袞第一百零四章 鄖陽式結局第七十八章 治隆漢唐第三十章 城下之潰第二十一章 繁峙伯姜瓖第六十一章 中營宿衛驍騎第一百二十八章 不累吾民一年第五十一章 半日破城第九十四章 天下與我何加焉第七十章 牛李黨爭第七十章 挖坑必填第一百五十九章 最後一戰(五)第二十六章 絕不引虜入邦第十五章 強攻屏風寨(一)第六章 雪花無辜第二十九章 官軍崩潰第六十六章 生吞隨州第一百一十四章 絕北道第一百一十九章 朝廷成敗,悉在吳三桂第八十八章 方孔炤之死第九十六章 聯軍末路(一)第一百六十九章 殺掉李來亨啊第一百二十二章 奔楚(十二)【二更】第一百二十六章 山東起義第二十五章 洛陽春光好(二)第十五章 春秋大義第一百零一章 同心圓第三十七章 水生第五十二章 金氏朝鮮第一百零二章 拯救大帥劉芳亮第九十四章 阿巴泰在行動第五章 拳碎大明第二十九章 洛陽春光好(六)第九十章 十八子主神器第一百八十八章 復仇第三十五章 生擒艾都司第四章 於大忠第四十四章 義送袁時中第四十六章 伏兵山陽(一)第七十二章 洗甲北舞渡(二)第九十八章 方太師第一百三十六章 闖軍大東征第一百零九章 顧君恩在此第六十章 戰雲陰霾第八十四章 重回得勝寨第二十九章 朝鮮第九十三章 牆式衝鋒沒有對抗第二章 顧炎武第四十六章 風起潼關第四十三章 高一功的輩分第一百零一章 陳永福增援上來第九十一章 迎接李過第二十章 即將定於一尊第四十三章 公私合營第五十四章 賀鎮精騎(一)第二十八章 攻城大營第一百零三章 長安議第七章 左鎮第一百四十一章 李成棟第九十章 十八子主神器第五章 闖營一小卒(下)第一百五十章 總動員第九章 竹溪突圍(上)第一百八十五章 清掃第三十一章 洛陽春光好(八)第四十五章 李來亨的新編制第八十三章 歷史開始了第九十六章 剿總行轅和綏寇公署第六十六章 倫理梗第一百二十二章 大決戰名臺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