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三章 侵略者與被侵略的最大區別

在聽彼得·奴易茲如此言之鑿鑿的時候,對於鄭芝龍的神情變化,洪先春也在留意,一直都在觀察,全都是盡收眼底,神情愈發的認真了,知道前者的言詞有極大的可信性。

等到彼得·奴易茲說完這一切之後,洪先春並未立即作出迴應,沒有表態,而是轉而看向了鄭芝龍,詢問道:“鄭將軍,如果朝廷想要控制住馬六甲海峽的話,甚至於整個南洋海域,分佈於南洋諸島的漢人,願不願意相助於朝廷呢?”

雖未表態,卻勝似表態,最起碼是洪先春自己的態度。

話說到這種程度,事情已經算是談論到了緊要之處,十幾年的沉浮經歷,商海生涯,磨鍊出了鄭芝龍的沉穩心性,也養成了更加謹慎的性格。

即便是有着十足的把握,但也會再做思考,心中捋一遍,纔會做出迴應,同時也會有所保留,凡事都不會做得太過於絕對。

因此,鄭芝龍的回答,也是在迂迴進行,更像是在闡述某種事實,從而不留下話柄。

“將軍,據末將所知,國人在南洋的地位雖然備受推崇,有着非同一般的社會地位,在商界也是混得風生水起,幾乎是把控了南洋各國一般的商業,更是一些洋人殖民地的主要建設者,鞏固統治地位的左右手。”

“但是,在這風光的背後,處境卻是非常的微妙,日子並不好過,心神時刻都處於一種緊繃狀態,雖然給那些洋人以及南洋諸國,帶來了極大的財政稅收,卻也使得那些人忌憚不已,說不定是什麼時候,後者就會翻臉無情,兵戈相向。”

“就拿呂宋島來講,西班牙人在殖民初期的時候,極爲依賴漢人的經濟建設,還有那些城牆、房屋之類的建築,也需要漢人中的瓦匠、磚匠等去完成,當地人根本就沒有這些手藝,幹不了,短期之內,也學不會。”

“尤其是在商業方面,雖然取得了驕人的成績,使得當地形成繁盛的景象,使得西班牙東印度公司扭虧爲盈,獲得巨大利潤,就有着漢人的一份功勞,卻也使得自己處於危險的境地,成就越高,就會越危險。”

“因此,這種互利共贏的景象並未持續多久,隨着呂宋島的建設接近尾聲,統治穩定下來,漸漸步入正軌,站穩腳跟,西班牙開始幹起卸磨殺驢的勾當,二十幾年前,就tú shā過呂宋島上的一批漢人,削弱漢人的社會地位,以及在當地所佔的比重。”

這一刻,洪先春有一些恍然了,頓時明白了彼得·奴易茲那一句話的意思,若是其他國家的話,要想控制馬六甲海峽,甚至於整個南洋海域,難上加難,若是換做大明,幾乎是輕而易舉。

毫無疑問,如果當地的漢人全體叛亂,作爲內應,不管是當地的土著王國,還是那些洋人的殖民zhèng fǔ,絕對是招架不住,頓時手足無措。

畢竟,經濟命脈,不僅是關乎到民生,還直接影響到社會的穩定。

當然,洪先春也聽出了鄭芝龍的弦外之音,近乎於絮絮叨叨的一番話,就是在變相地回答自己的那個詢問,可行,漂泊到南洋的那些漢人,一定願意相助於朝廷。

即便祖國有千般不是,之前有多麼的不好,但卻有一點,對於他們這些平民老百姓,永遠都不可能舉起毫無緣由的大屠刀。就會是發生這種情況,也不敢做得太露骨。

否則的話,激起的不僅是部分地區的民變,而是全國性質的。

同時,即便是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最起碼還有一個伸冤的地方,還可以到京城告御狀,有那麼一點點的希望,可以尋求幫助。

然而,那些洋人就不一樣了,殺死他們,奪取錢財,做了也就做了,殺了也就殺了,絕不會有任何的後果,更不會有絲毫的負罪感,反而還會受到他們的朝廷鼓勵與嘉獎,這就是侵略者與被侵略者的本質區別。

什麼國際法啊,什麼不可以殺俘虜啊,什麼不可以tú shā百姓啊,在這個年代,在這個以封建社會爲主流的世界,人道主義精神,莫說是虛無縹緲,根本就是不存在。

談到這裡,洪先春更是明白,話說到這種程度,已經沒有說下去的必要了。

“好了,鄭將軍,彼得先生,咱們今天就說到這裡吧,至於接下來該怎麼做,是否要控制馬六甲海峽,還是要上報給朝廷,交給皇上來裁決。”

......

海浪依舊,還是那麼的洶涌澎湃,捲起幾尺之高,而東南的海上局勢,正在悄然發生着變化,卻是越來越平靜,一艘艘大明寶船行駛在東南海域,周圍有着中小型的戰船與衝鋒小舟密佈,構築出一箇中等規模的艦隊,正在巡邏。

經過奪島之戰,以雷霆萬鈞之勢,一舉控制了tái wān島,又相繼在東南海域發起了幾場大規模的海戰,徹底奠定了東南水師的霸主地位。

尤其是駐紮在呂宋島的西班牙無敵艦隊,前來支援之時,想要奪回在tái wān島的利益,更是被大明的水師擊潰,迎頭痛擊,聲勢浩大而來,卻是狼狽逃走,只剩下幾艘小船,倉皇離去,猶如喪家之犬。

經此一役,更是使得各國的海軍頓時老實了起來,尤其是在香港的英國海軍和澳門的葡萄牙海軍,就像被掐住脖子的鴨子,原本蠢蠢欲動的態勢,頓時就焉了,大氣都不敢喘一個,立馬就答應了大明的所有條件。

寶船那巨大的體積,大明水師那層出不窮的各種火器配備,遠近射程的搭配,再加上地利與人和,各國的海軍艦隊,更加地不敢靠近大明的海域,都在wài wéi盤桓。

不難發現,在大明制定的海域之內,除了大明水師,具有高配備的火器搭配,滿副武裝,不管是哪國的商船,即便是有大炮,卻也沒有一發炮彈,只有一定數量的qiāng zhī,具備一定的防衛能力,卻無法主動攻擊。

而這,就是大明新貿易條件的勝利!當然,更是大明水師的勝利,也是大明強大起來的體現。

否則的話,莫說不強勢,就算是再合理,從互利共贏的方面出發,那些洋人也不會理會,更不用說遵守了。

第五百八十五章 決心第一百二十五章 秘密武器第二百六十八章 以蒙御蒙第三百二十二章 收復遼東失地(六)第二百四十二章 貨幣戰爭(七)第四百三十三章 來了第二百九十章 董事會(上)第二百二十二章 摒棄“重農抑商”的思維第二百三十一章 潑髒水第五百四十四章 治癒天花的藥方第五百九十四章 捉摸不透第三百四十章 收復遼東失地(二十四)第五百二十七章 大氣魄第四百一十七章 處境微妙的毛文龍第二章 決定(求收藏求推薦)第四百七十章 島上局勢第五百九十一章 最糟糕的情況第三百七十五章 收復遼東失地(五十九)第二百九十章 董事會(上)第三百五十五章 收復遼東失地(三十九)第一百五十一章 疑惑第二百五十五章 訓斥第二百四十四章 貨幣戰爭(九)第六百二十四章 狠辣勁兒第四百零五章 東南沿海商道第四百八十二章 製造無人區第六百二十五章 新難題第一百三十二章 悽慘第一百五十四章 軟硬兼施第四百一十五章 不惜一切代價第二百一十五章 明朝發達的火器第四百零四章 培養新一代的黔國公第一百二十二章 逼到對立面第一百八十八章 南石北王第五百一十九章 以蒙治蒙第一百六十六章 開出條件第五百三十二章 取消兩京制第四百七十八章 苛刻的條件第四百四十六章 沸騰了起來第二十九章 國之大不幸第五百一十五章 裁撤衛所制第四百七十五章 兔死狐悲第五百七十八章 密碼和密碼本第二百六十七章 孫祖壽第二十九章 國之大不幸第二百五十四章 餘波第三百四十五章 收復遼東失地(二十九)第五百七十一章 蒸汽機第一百八十章 濃郁的尚武氣息第四百八十八章 盛氣凌人第二百六十八章 以蒙御蒙第五百二十九章 供不應求第五百一十六章 明軍的一大弊端第四百二十五章 爭吵第二百八十九章 絕望的鄭芝龍第二百一十八章 鮮爲人知的秘密通道第五百七十六章 一個機會第一百九十四章 兵出塞外第九章 山西八大奸商(求收藏求推薦)第二百五十九章 天花一號第一百二十二章 逼到對立面第五十一章 “爺”文化第四十章 賈亦韜的要求第三百三十一章 設立商館第三十五章 逼迫第二百七十四章 改革驛站第二百零八章 製造混亂第三百一十五章 身心俱疲第五百九十一章 最糟糕的情況第四十章 賈亦韜的要求第六百二十六章 漸變的過程第一百零五章 十五年的囚徒生活鍛造第四百四十八章 摘出去第一百七十七章 缺乏全局眼光第三百一十一章 沒有絕對的信任第四百八十五章 令人震撼的名單第四百零六章 殺猴儆猴第三百六十七章 收復遼東失地(五十一)第五百一十三章 暴利第四百四十一章 更深層次用意第七十一章 燧發槍和望遠鏡第四百零八章 諸多因由第四百五十二章 身份敏感第五百五十一章 導火索第三百六十九章 收復遼東失地(五十三)第一百一十六章 反常表現第九十三章 東南捷報第二百零零章 沒有後路第六百五十三章 放棄待遇第一百七十五章 監軍的弊處第四百二十七章 兩百萬兩第四百八十二章 製造無人區第三十四章 懿安皇后第四百五十七章 理由有三第五百四十章 生物武器第四百三十章 輿論壓力第二百二十九章 離間計第三百七十章 收復遼東失地(五十四)第四百六十四章 未嘗不是一件好事第一百二十七章 大肆購買
第五百八十五章 決心第一百二十五章 秘密武器第二百六十八章 以蒙御蒙第三百二十二章 收復遼東失地(六)第二百四十二章 貨幣戰爭(七)第四百三十三章 來了第二百九十章 董事會(上)第二百二十二章 摒棄“重農抑商”的思維第二百三十一章 潑髒水第五百四十四章 治癒天花的藥方第五百九十四章 捉摸不透第三百四十章 收復遼東失地(二十四)第五百二十七章 大氣魄第四百一十七章 處境微妙的毛文龍第二章 決定(求收藏求推薦)第四百七十章 島上局勢第五百九十一章 最糟糕的情況第三百七十五章 收復遼東失地(五十九)第二百九十章 董事會(上)第三百五十五章 收復遼東失地(三十九)第一百五十一章 疑惑第二百五十五章 訓斥第二百四十四章 貨幣戰爭(九)第六百二十四章 狠辣勁兒第四百零五章 東南沿海商道第四百八十二章 製造無人區第六百二十五章 新難題第一百三十二章 悽慘第一百五十四章 軟硬兼施第四百一十五章 不惜一切代價第二百一十五章 明朝發達的火器第四百零四章 培養新一代的黔國公第一百二十二章 逼到對立面第一百八十八章 南石北王第五百一十九章 以蒙治蒙第一百六十六章 開出條件第五百三十二章 取消兩京制第四百七十八章 苛刻的條件第四百四十六章 沸騰了起來第二十九章 國之大不幸第五百一十五章 裁撤衛所制第四百七十五章 兔死狐悲第五百七十八章 密碼和密碼本第二百六十七章 孫祖壽第二十九章 國之大不幸第二百五十四章 餘波第三百四十五章 收復遼東失地(二十九)第五百七十一章 蒸汽機第一百八十章 濃郁的尚武氣息第四百八十八章 盛氣凌人第二百六十八章 以蒙御蒙第五百二十九章 供不應求第五百一十六章 明軍的一大弊端第四百二十五章 爭吵第二百八十九章 絕望的鄭芝龍第二百一十八章 鮮爲人知的秘密通道第五百七十六章 一個機會第一百九十四章 兵出塞外第九章 山西八大奸商(求收藏求推薦)第二百五十九章 天花一號第一百二十二章 逼到對立面第五十一章 “爺”文化第四十章 賈亦韜的要求第三百三十一章 設立商館第三十五章 逼迫第二百七十四章 改革驛站第二百零八章 製造混亂第三百一十五章 身心俱疲第五百九十一章 最糟糕的情況第四十章 賈亦韜的要求第六百二十六章 漸變的過程第一百零五章 十五年的囚徒生活鍛造第四百四十八章 摘出去第一百七十七章 缺乏全局眼光第三百一十一章 沒有絕對的信任第四百八十五章 令人震撼的名單第四百零六章 殺猴儆猴第三百六十七章 收復遼東失地(五十一)第五百一十三章 暴利第四百四十一章 更深層次用意第七十一章 燧發槍和望遠鏡第四百零八章 諸多因由第四百五十二章 身份敏感第五百五十一章 導火索第三百六十九章 收復遼東失地(五十三)第一百一十六章 反常表現第九十三章 東南捷報第二百零零章 沒有後路第六百五十三章 放棄待遇第一百七十五章 監軍的弊處第四百二十七章 兩百萬兩第四百八十二章 製造無人區第三十四章 懿安皇后第四百五十七章 理由有三第五百四十章 生物武器第四百三十章 輿論壓力第二百二十九章 離間計第三百七十章 收復遼東失地(五十四)第四百六十四章 未嘗不是一件好事第一百二十七章 大肆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