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章 濃郁的尚武氣息

范文程回以微笑,卻是笑而不語,算是默認了,轉而問道:“那...大汗,咱們接下來將於何爲?”

皇太極收起了玩笑之意,看向了敖木倫的方向,蒙古多羅特部所在的位置,像是在回答范文程的詢問,又像是在喃喃自語,淡淡的說道:“當然是打敗多羅特部,將其收服,徹底打通通向喀喇沁的通道,再奔襲一下林丹汗,就此返回瀋陽(還未更名爲盛京,直到皇太極登基稱帝),如你所講的那般,鞏固戰果。”

聞聽此言,范文程輕輕點頭的同時,附和道:“如此一來,林丹汗在遼東的最後一個根基也隨之被摧毀,即便是林丹汗日後再想折返回來,也是千難萬難。”

數日後....

繁華的京城之內,依舊像往日一般的熱鬧非凡,卻多了幾分不同尋常之處,到處都瀰漫着一股尚武的氣息,就連大街上的習武之人,也是平常的數倍有餘。

儒以文亂法,俠以武犯禁。

因此,不難發現,街上巡邏的甲士也是陡然劇增,全都是身穿鎧甲,手持明晃晃的兵器,配合着那股彪悍的氣息,使得京城的秩序穩定了許多,百姓感覺安全的同時,更多了一些莫名的緊張之感。

雖未言明,但每個人都很清楚,京城裡之所以多了那麼多宛若臨戰一般的甲士,全都因爲,新朝的第一個武舉科考即將到來,一下子涌入那麼多的武人,不管是爲了京城裡的秩序,還是防止出現大規模的械鬥,防止騷亂,朝廷都要調動甲士,在城中巡邏,進行維穩。

畢竟,凡是能夠進京參加武舉可靠的,還有那些純粹看熱鬧的觀戰之人,憑着他們的身手,哪個都不是等閒之輩,一般的尋常衙役,很難應對這些武人,怎能是其對手?

唯有真正的將士,在戰場上出生入死,才能鎮得住這些習武之人。

單打獨鬥之下,這些甲士或許不是習武之人的對手,但他們都得合擊之法,配合默契,再輔以戰陣,自可以壓制習武之人。

這個時候,一隊士兵走來,沿着熱鬧而繁華的街道緩緩而行,領頭之人不是別人,正是秦翼明和秦拱明,也就是秦良玉的侄兒,她弟弟秦民屏的兩子。

“大哥,聽咱們表哥講,朝廷將會對軍隊進行一定的改革,凡是參將以及以上的軍職,都必須在皇家軍事學院深造一段時間,順利結業,獲得那個什麼所謂的畢業證書,方能成爲真正的總兵、副總兵、參將這樣的軍銜。否則,前面都要加上一個‘代’字,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秦翼明的臉上閃過一絲異色,轉瞬就恢復了正常,回望了一眼弟弟秦拱明,猶豫了一下,最終還是予以了迴應。

“嗯...拱明,不管是不是真的,祥麟不都已經說了嗎?對於咱們這些戰死沙場的功臣之後,皇上有着特別的恩顧,可以直接進入皇家軍事學院學習。”

一提到這一點,秦拱明頓時就是滿臉的喜色,興奮不已,剛想要說些什麼,卻被秦翼明給搶先打斷了,話裡話外頗爲警告的味道。

“不過,拱明,你也要牢記,皇上雖然給予了這一項殊榮,特別的恩顧,但也有着更加嚴格的要求,凡是在學院內滋事,蓄意打架,不服從夫子的管束,輕則開除,被逐出學院;重則會被褫奪軍職,削職爲民。”

“如果真得被學院開除,亦或是被褫奪軍職,被逐出軍中,丟人的不僅是咱們自己,還有死去的父親以及姑姑,使得他們顏面盡失,尤其是深受皇上倚重的姑姑,絕不會饒過咱們。”

“大哥,你放心吧,就算你不說,弟弟也明白這一點,進入皇家軍事學院之後,我不僅要好好學習,遵守各種校規,還要拔得頭籌,向世人說明,之所以能夠當上守備一職,靠的不僅是祖上的庇廕,還有個人的才能。”

......

紫禁城內,文華殿....

後殿之中,崇禎意興闌珊的坐在那裡,面帶着些許的笑容,頗有慵懶之意,而戶部尚書畢自嚴就站在對面,雖然一臉的小心謹慎模樣,但還是難以掩飾他內心的激動,眉宇間的那股興奮之情。

尤其是隨着崇禎的講述,看似閒談無心之語,卻往往給人以醍醐灌頂之感,使得畢自嚴眼前一亮,神采連連,豁然開朗的同時,思緒被打開開來,心中愈發地激動與興奮。

“畢自嚴,既然大範圍發行寶鈔,推廣於天下,非常之難,阻力很大,那何不在小範圍內搞一個試點,試驗區?”

“譬如西南的茶馬交易,完全可以作爲寶鈔的試點,以寶鈔代替錢銀的作用,進行貨物交易的中間媒介,事過之後,若是不想持有寶鈔,可以直接兌換現銀,如此一來,就可以避免了銅錢的使用,也能方便他們的交易。”

“而且,在兌換寶鈔之時,不妨告訴那些商人,使用寶鈔繳納賦稅,就不用再另行繳納火耗費用,對於他們而言,將會節省很大一筆銀子,尤其是他們這些商人。”

......

這個時候,畢自嚴早已是思緒百轉千回,想到了許多,要是按照皇上這樣推行寶鈔,不難想象,不僅反對的聲浪非常小,那些商人更是趨之若鶩。

畢竟,使用寶鈔的好處多多!

不用繳納火耗,只是其中的好處之一,主要還是在於,前往西北進行茶馬交易之時,他們不用再攜帶那麼多的現銀,如此一來,他們押運貨物的過程中,也就會少了許多風險,還有就是,減少了交易過程中的許多麻煩。

儘管茶馬交易的方式是以物易物,但是,這樣極爲原始的買賣方式,使得買賣的過程變得非常繁瑣起來,尤其是小數量的交易,總會存在那麼一點差額,是無法用貨物進行抵扣的。

如此一來,在交易的過程中,往往就會出現相持不下的僵持局面。

畢竟,差額雖少,但積少成多,對於商人而言,利潤往往就是來自於那些少量的差額。

現在好了,只要朝廷發行各種面額的寶鈔,可以自由進行兌換現銀,減少一些不必要麻煩的同時,也使得他們這些商人的交易更加有效。

第八十九章 很嚴重第三十二章 急流勇退第六百二十章 國情不同第一百六十三章 務實的帝王第一百四十二章 委以重任第五十二章 不甘與慶幸交織在一起第四百六十六章 郭懷一第四百零五章 東南沿海商道第四十三章 立軍威第一百三十七章 試探第六百三十一章 女子學院第三百三十七章 收復遼東失地(二十一)第三百零九章 大明疆域,寸土不讓!第三百零四章 暗流涌動第五百五十七章 礦監稅使第三百四十七章 收復遼東失地(三十一)第四百五十八章 上帝視角第六百五十六章 試運營第三百五十一章 收復遼東失地(三十五)第二百七十二章 三面環敵第五百零六章 禍不單行第十五章 遙遙跟隨第五十五章 奪情第一百零一章 上!第二百零一章 援軍到來第六百四十章 不好的預感第一百七十章 舒曰敬第六百五十五章 更遑論潞王府?第四百八十六章 彌天大謊第一百五十七章 一個名額第三十四章 懿安皇后第三百二十八章 收復遼東失地(十二)第五百五十三章 紫衣事件第八十二章 遙遙跟隨第四百九十三章 皇權與教權的衝突第五百零九章 培養翻譯人才第五百九十八章 拿來主義第三百三十二章 收復遼東失地(十六)第六百一十九章 改得面目全非第四百八十四章 一場豪賭第四十八章 防患於未然第四百八十三章 扶持一個勢力第五百三十三章 軍隊操練第五百三十四章 效果出奇的好第四百三十四章 無形的閹割第一百八十二章 小範圍寶鈔試點第四百零八章 諸多因由第八十五章 反應不一第二百三十三章 事出反常必有妖第二百五十二章 東南形勢第三十二章 急流勇退第二百四十八章 三要素第六百二十六章 漸變的過程第一百五十九章 西南的威脅第二百五十五章 訓斥第四百六十六章 郭懷一第二百五十六章 天上一句,土地上一句第九十四章 張揚而強勢的鄭芝龍第四百四十七章 自下而上的控制軍權第五百八十四章 摸底第四百五十一章 改變傳統的作戰方式第三百四十三章 收復遼東失地(二十七)第四百六十八章 迂迴的勸說第一百六十二章 互市第六十七章 就那麼爽快的答應了?第三百八十二章 收復遼東失地(六十六)第二百零一章 援軍到來第二百七十二章 三面環敵第三百零一章 勝者王侯,敗者寇第三十一章 勢大第一百零五章 十五年的囚徒生活鍛造第二百二十六章 另一項重任第六百一十四章 一種手段第二百九十章 董事會(上)第六百三十七章 得道高僧代表團第四百三十九章 賜姓第二百三十一章 潑髒水第三百二十二章 收復遼東失地(六)第五百八十章 也有一個條件第五百零四章 新的正使第四百六十三章 皇明祖訓沒有那麼大的約束力第五章 拍板(求收藏求推薦)第二百一十六章 猛火油櫃第一百七十一章 實實在在的好處第六百一十章 少得可憐的稅銀第七十六章 皇家軍事學院第六百零七章 好處多多第六十一章 敞開心扉第三百八十二章 收復遼東失地(六十六)第三百二十八章 收復遼東失地(十二)第一百七十三章 拖延救援第二十六章 分化瓦解第二百五十九章 天花一號第六百五十七章 徒有其表第三百二十三章 收復遼東失地(七)第二百一十六章 猛火油櫃第三百三十八章 收復遼東失地(二十二)第二百二十一章 首位商部尚書第五百一十三章 暴利第二百七十章 學員的優勢
第八十九章 很嚴重第三十二章 急流勇退第六百二十章 國情不同第一百六十三章 務實的帝王第一百四十二章 委以重任第五十二章 不甘與慶幸交織在一起第四百六十六章 郭懷一第四百零五章 東南沿海商道第四十三章 立軍威第一百三十七章 試探第六百三十一章 女子學院第三百三十七章 收復遼東失地(二十一)第三百零九章 大明疆域,寸土不讓!第三百零四章 暗流涌動第五百五十七章 礦監稅使第三百四十七章 收復遼東失地(三十一)第四百五十八章 上帝視角第六百五十六章 試運營第三百五十一章 收復遼東失地(三十五)第二百七十二章 三面環敵第五百零六章 禍不單行第十五章 遙遙跟隨第五十五章 奪情第一百零一章 上!第二百零一章 援軍到來第六百四十章 不好的預感第一百七十章 舒曰敬第六百五十五章 更遑論潞王府?第四百八十六章 彌天大謊第一百五十七章 一個名額第三十四章 懿安皇后第三百二十八章 收復遼東失地(十二)第五百五十三章 紫衣事件第八十二章 遙遙跟隨第四百九十三章 皇權與教權的衝突第五百零九章 培養翻譯人才第五百九十八章 拿來主義第三百三十二章 收復遼東失地(十六)第六百一十九章 改得面目全非第四百八十四章 一場豪賭第四十八章 防患於未然第四百八十三章 扶持一個勢力第五百三十三章 軍隊操練第五百三十四章 效果出奇的好第四百三十四章 無形的閹割第一百八十二章 小範圍寶鈔試點第四百零八章 諸多因由第八十五章 反應不一第二百三十三章 事出反常必有妖第二百五十二章 東南形勢第三十二章 急流勇退第二百四十八章 三要素第六百二十六章 漸變的過程第一百五十九章 西南的威脅第二百五十五章 訓斥第四百六十六章 郭懷一第二百五十六章 天上一句,土地上一句第九十四章 張揚而強勢的鄭芝龍第四百四十七章 自下而上的控制軍權第五百八十四章 摸底第四百五十一章 改變傳統的作戰方式第三百四十三章 收復遼東失地(二十七)第四百六十八章 迂迴的勸說第一百六十二章 互市第六十七章 就那麼爽快的答應了?第三百八十二章 收復遼東失地(六十六)第二百零一章 援軍到來第二百七十二章 三面環敵第三百零一章 勝者王侯,敗者寇第三十一章 勢大第一百零五章 十五年的囚徒生活鍛造第二百二十六章 另一項重任第六百一十四章 一種手段第二百九十章 董事會(上)第六百三十七章 得道高僧代表團第四百三十九章 賜姓第二百三十一章 潑髒水第三百二十二章 收復遼東失地(六)第五百八十章 也有一個條件第五百零四章 新的正使第四百六十三章 皇明祖訓沒有那麼大的約束力第五章 拍板(求收藏求推薦)第二百一十六章 猛火油櫃第一百七十一章 實實在在的好處第六百一十章 少得可憐的稅銀第七十六章 皇家軍事學院第六百零七章 好處多多第六十一章 敞開心扉第三百八十二章 收復遼東失地(六十六)第三百二十八章 收復遼東失地(十二)第一百七十三章 拖延救援第二十六章 分化瓦解第二百五十九章 天花一號第六百五十七章 徒有其表第三百二十三章 收復遼東失地(七)第二百一十六章 猛火油櫃第三百三十八章 收復遼東失地(二十二)第二百二十一章 首位商部尚書第五百一十三章 暴利第二百七十章 學員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