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七章 處境微妙的毛文龍

毛承祚忍不住地連連問了這麼一句,還想進行最後的爭取,一看到毛文龍那副不容拒絕的樣子,就知道,自己算是徹底沒戲了,不等對方作出迴應,一口拒絕,進而不滿的發起了牢騷。

“父親,我實在搞不懂你,細細算來,奶奶今年剛好七十,在杭州老宅也能過個七十大壽,有着兩位叔叔的照顧,總比待在京城你買的那個大宅好。”

“而且,弟弟承鬥也只有九歲,上有老,下有小,在京城那等陌生之地,遠離老家,大娘怎麼可能照顧的來?父親你怎麼就這麼狠心,讓老幼遭受如此的舟車勞頓之苦,趕赴上千裡之路?”

“哼~你知道就好!”

毛文龍冷哼了一聲,打斷了毛承祚,進而語重心長地緩緩說道:“承祚啊,你還真得以爲,爲父就那麼想讓你奶奶和弟弟遠離杭州老家,孤苦無依地在京城生活啊?”

“你也是一個二十多歲的大小夥了,自小又在遼東長大,隨爲父征戰也有數年,應該有一定的政治敏感性。”

“自從遼東之戰後,收復失地的同時,不僅東北的形勢發生了幾乎於顛覆性的變化,朝廷幾乎佔據了絕對的優勢,掌控了主動權,咱們在遼東的處境也變得非常微妙起來。”

“尤其是上次的那件事情,在遼東之戰期間,若不是朝鮮軍的參戰,還有不知道是什麼原因,若不是皇上突然改變了主意,恐怕爲父與你的那些義兄義弟很難再回來。”

這一刻,毛承祚的心頭震動不已,這纔想起來,在遼東之戰期間,皇上已經動了除去父親毛文龍的心思,藉機削弱皮島軍的實力。

畢竟,孤軍深入建州,直達建奴的腹地,在野豬皮的老巢肆意馳騁,無異於在刀山上跳舞,一個弄不好,就將會萬劫不復。

尤其是最後,皮島軍撤出建州之時,只要朝廷稍稍做一些手腳,哪怕水師的戰船晚去個一兩天,接應父親逃離建奴的包圍圈,後果都將會難以相信?

此刻,只是這麼想想,都是一陣後怕,毛承祚覺得自己的脊背發涼。

尤其是現在個時候,隨着皮島軍遭到極大的削弱,在建州折損嚴重,精銳損失過半,孔有德、耿精忠和尚可喜等人,更是向孫承宗和袁可立示好,率部離開了皮島。

如此情況之下,在這皮島之上,已經不僅僅是他父親毛文龍一部的存在,其他的官軍也駐紮了進來,更有朝廷派來的文官,負責島上的政務。

換而言之,毛文龍雖然還是大明的總兵,軍權卻遭到了一定程度的削弱,朝廷還在等待他後面的表現,如果不能讓皇上滿意的話,還將會有進一步的針對之策。

剎那間,毛承祚頓悟了,明白了毛文龍的用意,爲何父親在京城買了一個大宅,讓奶奶、大娘和年幼的弟弟住進去?爲何這麼的堅持,非讓自己前往京城,到皇家軍事學院學習?

這一切的一切,只是爲了重獲皇上的信任!

儘管心知這一點,毛承祚還是情不自禁地試探地問道:“父親,你的意思是,奶奶、大娘、弟弟和我,相當於人質,待在京城,皇上才能信任你?”

毛文龍沒有出聲回答,而是輕輕點頭,算是迴應,忽然間,神色中流露出悵然之色,有一些自責地說道:“話說回來,爲父這也是自作自受,怨不得皇上懷疑。”

“遼東之戰前,仰仗着往日的軍功,憑藉着皮島的重要性,以及三萬多皮島軍,再加上建奴的勢頭正盛,朝廷還離不開皮島軍,爲父頻頻索要大量的軍餉。”

“皮島軍,只有三四萬之衆,每次索要軍餉之時,多則百萬,少則數十萬,十幾萬,雖然朝廷並未如數撥付,卻也使得朝廷心生惡感,兵部對爲父也是頗有怨念。”

毛承祚沒有接話,只是靜靜地聽着,心中卻是五味雜陳,能夠感受到父親毛文龍的內心複雜,還有那一股幡然醒悟之意,居功自傲,或許是每一個武將都會滋生的心理。

這個時候,毛文龍的神色忽然爲之一斂,不再那麼的患得患失起來,變得鄭重無比,話語一頓,直直地盯着毛承祚,近乎於一字一頓,緩緩說道:“承祚,知道爲父爲何要和你說這些嗎?”

“難道不是爲了提醒孩兒,毛家今時今日的處境非常不妙嗎?”

毛承祚本能地脫口而出,卻是反問了一句,充滿不自信的味道。

“也對,也不對。”

毛文龍的反應卻是有一些怪異,說這話之時,不僅含糊不清,又是點頭,又是搖頭,極大地吸引住了毛承祚的好奇心,又使得後者有一種如濛霧水的感覺,很是疑惑,對就是對,錯就是錯,何爲既對也不對?

“嗯~之所以說你對,不言自明,爲父確實是有這方面的考慮,說你不對的原因呢,爲父就是想告訴你,今時今日的毛家,已經是不復以往,到了京城之後,切不可張揚行事,更不能招惹是非,一切都以照顧你奶奶和弟弟爲重。”

“父親,孩兒明白了。”

毛承祚輕輕點頭,恍然的同時,更是反應了過來,將自己叫到書房,並不是在商量是否前往京城這件事情,而是在下達命令,之所以有這番交談,就是在囑咐和交代。

從這個角度來看,不難感受到,父親的處境遠比自己想象的不妙,否則的話,也不會讓自己在京城那麼的低調,近乎於夾着尾巴做人。

一念及此,想通了這一點之後,看到毛文龍的臉上依舊掛着濃濃的擔憂之色,進而補充道:“放心吧,父親,孩兒一定會照顧好奶奶和弟弟的,同時低調行事,不給那些有心人留下把柄,落人以口實,不會拖你的後退的。”

“好,承祚,有你的這句話,爲父就安心了不少。”

毛文龍輕輕點頭,迴應了一句,心中也是稍稍一鬆,緊接着,面露滄桑之意,不無感慨地說道:“承祚啊,細細算來,爲父今年也已經五十有三了,早就過了帶兵四處征戰的年紀。”

“恐怕用不了幾年,就不得不從總兵的這個位子上退下來,不得不告老回鄉,之所以還這麼堅持,繼續帶兵,爲以往的那些罪行贖罪的同時,獲得皇上的原諒,更是以免影響了你們兄弟二人的前程。”

“從你能夠進入皇家軍事學院學習這件事情上,不難看出,皇上並未完全放棄爲父,還未失望透頂,只要爲父以後表現好的話,咱們毛家不僅可以擺脫目前的處境,應該還能夠更進一步。”

聽到前面之言時,毛承祚的心情還是沉重非常,有一些壓抑,等到最後一番話之時,心中有一種豁然的感覺,重新燃起了希望,如釋重負。

第六百零九章 今時不同於往日第二百九十一章 董事會(下)第二百六十一章 不一樣的反應第三百四十七章 收復遼東失地(三十一)第五十章 膽戰心驚的李祖白第四百四十二章 摻沙子第四十九章 “將軍的搖籃”第一百二十九章 莫大的恩賜第一百八十九章 毛文龍不再那麼重要第二百六十五章 京城的那位第五百五十五章 趁虛而入的機會第六百四十七章 微調第五百二十六章 遲則生變第九十一章 宋獻策第四百五十七章 理由有三第五百三十五章 爲恢復最強時期的萬能都司而準備第二百六十四章 凡事以穩爲先第二百九十三章 馳道第六百四十二章 架構圖第五百五十九章 得罪人的差事第四百九十六章 榜上有名第五百零六章 禍不單行第四百六十五章 籌碼第五百六十五章 兩相對比第六百三十三章 契機第六十二章 被消磨的文官骨氣第四百九十二章 大搞軍事演練第六百零三章 名利雙收第一百八十三章 積分制比武第五百七十章 儲藏水源第三百四十三章 收復遼東失地(二十七)第四百五十一章 改變傳統的作戰方式第三百零七章 豪氣沖天第三百七十九章 收復遼東失地(六十三)第二百五十八章 沒有一點負罪感第六百五十八章 最爲合適的處理方式第一百九十七章 早有圖謀第一百八十五章 熱門人選第四百七十七章 殺雞儆猴第五百零三章 尷尬局面第五百七十一章 蒸汽機第三百一十九章 收復遼東失地(三)第三百五十章 收復遼東失地(三十四)第五百四十九章 駐軍庫頁島的意義第五百八十三章 侵略者與被侵略的最大區別第二百五十三章 鼎力支持第五十七章 孫承宗的大局觀第五百一十六章 明軍的一大弊端第四百五十九章 江戶幕府第四百零四章 培養新一代的黔國公第六百三十章 無形的氣機第二百零七章 爭執第三百零六章 史上最會掙錢的皇帝第三百三十八章 收復遼東失地(二十二)第四百五十六章 未雨綢繆第二百六十五章 京城的那位第一百九十二章 千軍易得一將難求第五百四十五章 吏治改革試點第四百九十七章 求情第二百七十五章 高家三兄妹第四百三十九章 賜姓第五百九十三章 雙喜第六百一十八章 考成法第九十一章 宋獻策第二百五十四章 餘波第二百三十三章 事出反常必有妖第一百八十章 濃郁的尚武氣息第五百五十五章 趁虛而入的機會第四百三十二章 禁忌第五百六十三章 突然到來第五百二十二章 最合適的人選第三百九十九章 效仿遼東第三百九十五章 收復遼東失地(七十九)第五百零七章 林丹汗的變化第三百三十一章 收復遼東失地(十五)第一百七十章 舒曰敬第四百六十八章 迂迴的勸說第三百二十二章 收復遼東失地(六)第二百五十九章 天花一號第三百三十六章 收復遼東失地(二十)第六百五十六章 試運營第六十四章 被束縛的兩大特務機構第五百九十五章 莫大殊榮第一百二十六章 辣椒第二百九十章 董事會(上)第三百三十一章 收復遼東失地(十五)第五百八十七章 千萬兩級別第四百二十八章 提前透露第二十氣章 明悟第一百九十一章 組建新水師第一百八十四章 打壓第六百三十章 無形的氣機第三十六章 《大明日報》引起的朝堂震動第三十三章 赤裸裸地綁票打劫第二百零五章 分析第七十四章 “合適”的內閣首輔第二百二十三章 麻辣火鍋第六百二十三章 接地氣第三百零二章 要求很簡單第五百三十六章 煙鬼
第六百零九章 今時不同於往日第二百九十一章 董事會(下)第二百六十一章 不一樣的反應第三百四十七章 收復遼東失地(三十一)第五十章 膽戰心驚的李祖白第四百四十二章 摻沙子第四十九章 “將軍的搖籃”第一百二十九章 莫大的恩賜第一百八十九章 毛文龍不再那麼重要第二百六十五章 京城的那位第五百五十五章 趁虛而入的機會第六百四十七章 微調第五百二十六章 遲則生變第九十一章 宋獻策第四百五十七章 理由有三第五百三十五章 爲恢復最強時期的萬能都司而準備第二百六十四章 凡事以穩爲先第二百九十三章 馳道第六百四十二章 架構圖第五百五十九章 得罪人的差事第四百九十六章 榜上有名第五百零六章 禍不單行第四百六十五章 籌碼第五百六十五章 兩相對比第六百三十三章 契機第六十二章 被消磨的文官骨氣第四百九十二章 大搞軍事演練第六百零三章 名利雙收第一百八十三章 積分制比武第五百七十章 儲藏水源第三百四十三章 收復遼東失地(二十七)第四百五十一章 改變傳統的作戰方式第三百零七章 豪氣沖天第三百七十九章 收復遼東失地(六十三)第二百五十八章 沒有一點負罪感第六百五十八章 最爲合適的處理方式第一百九十七章 早有圖謀第一百八十五章 熱門人選第四百七十七章 殺雞儆猴第五百零三章 尷尬局面第五百七十一章 蒸汽機第三百一十九章 收復遼東失地(三)第三百五十章 收復遼東失地(三十四)第五百四十九章 駐軍庫頁島的意義第五百八十三章 侵略者與被侵略的最大區別第二百五十三章 鼎力支持第五十七章 孫承宗的大局觀第五百一十六章 明軍的一大弊端第四百五十九章 江戶幕府第四百零四章 培養新一代的黔國公第六百三十章 無形的氣機第二百零七章 爭執第三百零六章 史上最會掙錢的皇帝第三百三十八章 收復遼東失地(二十二)第四百五十六章 未雨綢繆第二百六十五章 京城的那位第一百九十二章 千軍易得一將難求第五百四十五章 吏治改革試點第四百九十七章 求情第二百七十五章 高家三兄妹第四百三十九章 賜姓第五百九十三章 雙喜第六百一十八章 考成法第九十一章 宋獻策第二百五十四章 餘波第二百三十三章 事出反常必有妖第一百八十章 濃郁的尚武氣息第五百五十五章 趁虛而入的機會第四百三十二章 禁忌第五百六十三章 突然到來第五百二十二章 最合適的人選第三百九十九章 效仿遼東第三百九十五章 收復遼東失地(七十九)第五百零七章 林丹汗的變化第三百三十一章 收復遼東失地(十五)第一百七十章 舒曰敬第四百六十八章 迂迴的勸說第三百二十二章 收復遼東失地(六)第二百五十九章 天花一號第三百三十六章 收復遼東失地(二十)第六百五十六章 試運營第六十四章 被束縛的兩大特務機構第五百九十五章 莫大殊榮第一百二十六章 辣椒第二百九十章 董事會(上)第三百三十一章 收復遼東失地(十五)第五百八十七章 千萬兩級別第四百二十八章 提前透露第二十氣章 明悟第一百九十一章 組建新水師第一百八十四章 打壓第六百三十章 無形的氣機第三十六章 《大明日報》引起的朝堂震動第三十三章 赤裸裸地綁票打劫第二百零五章 分析第七十四章 “合適”的內閣首輔第二百二十三章 麻辣火鍋第六百二十三章 接地氣第三百零二章 要求很簡單第五百三十六章 煙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