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四章 改革驛站

陝西,綏德州....

官道之上,一個破敗的驛站之中,零零落落的十幾個人散坐在周遭,其中的一波人圍坐在一起,小聲地交談着,即便如此,在安靜的大廳之內,聲音還是顯得那麼的清晰。

“聽說了沒有?最近一段時間裡,米脂縣可是發生了一件轟動性的連續殺人案,殺人犯可謂是窮兇極惡,手段狠辣非常,將其形容爲喪盡天良,也不爲過,不僅殺了米脂縣的舉人艾詔,還兇殘的殺害了同村之人。”

“嘿嘿...一聽這話就知道,你對連續殺人案也只是知道一些皮毛而已,並不知道內情,事情可沒有那麼簡單,裡面還另有隱情呢~”

“殺人者,叫作李鴻基,以前和咱們一樣,也是驛站的驛卒,負責送信箋這樣的活兒,之所以淪落如此,只是恰逢朝廷精簡驛站,節省花銷,才離開驛站,返回老家謀生”

“至於被殺得那兩個人,一個勾結米脂縣令晏子賓,想要弄死他,另一個玩了他的老婆,只要是一個男人,有一些血性,怎麼不可能殺了舉人艾詔和那個jian夫蓋虎?”

......

漸漸地,大廳裡不再那麼冷清,隨着衆人一言我一語的說一句,變得活躍起來,使得這個破落的驛站多了幾分生氣,不再那麼死氣沉沉。

崇禎一身的僞裝,就和宋獻策等人圍坐在一個毫不起眼的角落處,饒有興致地聽着衆人的閒談,這個時候,女扮男裝的田秀英捱了過來,離崇禎非常的近,手忽然暗暗一直左前方,壓低聲音地說道:“尤公子,你看,那個人和我一樣,也是女扮男裝。”

一語落罷,田秀英已經收回了右手,卻不斷用自己的下巴示意,更是努了努嘴,一副興趣盎然的樣子。

崇禎點了點頭,以此迴應的同時,也望了過去,臉上的笑意更濃。

一眼望去,只見,除了田秀英所講的女扮男裝之人,還有兩個男子陪伴在左右,尤其是其中的一個年輕男子,大概二十幾歲的樣子,崇禎清楚地記得,剛剛的議論就屬他最活躍,說話的內容雖是中規中矩,吐露實情,但不難發現,幾乎都是在爲李鴻基辯解。

這時,男子又說了一番話,崇禎的嘴角微微上揚,勾勒出一抹壞壞的笑容,忽然喊道:“哎,小兄弟,你對那個李鴻基,怎麼知道的那麼清楚啊?尤其是整個連續殺人案,前因後果,清楚無比,就好像是親身經歷....哦不,應該說,就好像是這一切的目擊者一樣。”

剎那間,隨着崇禎的這一嗓子,整個大廳裡變得寂靜無聲起來,氣氛變得緊張無比,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到了那三人的身上,不斷的打量着他們。

毫無疑問,經過崇禎這麼一提醒,大廳裡的衆人這才反應過來,那個李鴻基最後一次殺人,距離現在還不到一個月的時日,就算是米脂縣當地之人,恐怕都很難對整個事情的始末這麼瞭解。

畢竟,不管是李鴻基的越獄,還是躲入深山之中,亦或是先後到兩個地方殺害兩人,不僅是時間跨度大,還挎着三個地方,除了當事人,恐怕很難知道。

當然,米脂縣的差役除外。

“呵呵...真是可惜,聽聞那個李鴻基早就離開這延安府,逃竄到其他地方,這兵荒馬亂的,往哪個荒無人煙的地方一貓,就好像針入大海,官府再想抓得話,簡直就是難如登天,真是可惜了了,與官府的懸賞銀無緣了。”

很顯然,隨着崇禎這番的自言自語,那股緊張的氛圍頓時消失不見,大廳裡隨之充斥着各種罵孃的聲音。

“我就說嘛,官府已經下了懸賞搜捕文書,張貼的到處都是,那個李鴻基怎麼可能還在這個地方?”

“也是,要是換做是我,也早就離開這延安府了,怎麼可能停留到現在?”

“哎...官府懸賞的那筆賞銀,着實讓人眼紅!”

“嘿嘿...銀子雖好,但也要有命花啊....聽聞,那個李鴻基結識的江湖人非常之多,要是真得將其抓住,交給官府,非惹得那些江湖人追殺不可。”

.....

當大廳裡再次亂哄哄之時,崇禎的目光若有若無地打量着那三人,隨着他先後轉折的試探話語,他們的神情可謂是微微波瀾起伏,陰晴不定,變幻不已。

這個時候,宋獻策伸過頭來,小聲地說道:“尤公子,那三人着實可疑,就算不是米脂縣的連續殺人案的嫌疑人,恐怕也和那個李鴻基有着莫大的關係,事情應該沒有那麼簡單。”

崇禎不置可否地輕輕點頭,笑了笑,並未有過多的迴應,心中卻打開了思緒,想到了這個年頭髮生的大事件,衆人的諸多討論內容,結合起來,相互映照,由不得他聯想起來,不由得回想起了李自成,也就是他的本名李鴻基。

若無意外的話,現在的李自成,應該和侄兒李過,正在前往甘肅甘州的路上,準備參軍避難。

忽然間,千般思緒涌上心頭,從李自成的遭遇,崇禎的心裡冒出了一個主意,聯想到了現代社會的郵政,是否可以對驛站進行改革,而非是單一的精簡裁撤,將其變爲一個盈利機構。

作爲一個歷史學家,崇禎更加的知道,精簡裁撤驛站,無異於飲鴆止渴,弊遠大於利,不過是節省了數十萬兩銀子而已,卻使得朝廷減弱了對西北的控制和了解。

畢竟,朱由檢的那個年代,西北的民亂之所以越來越大,平亂的效率非常之低,有不少的原因就是對西北的情況不太瞭解,而驛站,就是朝廷掌握西北情況的最快、最有效途徑。

兵法有云,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

想到了這些,崇禎就愈發堅定了自己的決定,對驛站進行徹底性的改組,爲朝廷服務的同時,將其變爲一個盈利性的機構,而非是隻靠朝廷劃撥銀子,專門供養。

畢竟,不管是驛卒和相關官員的俸祿,還是驛站的維持和整修,亦或是戰馬的更新與飼養,都是一筆不菲的費用,日積月累之下,更是不少。

如果開放對驛站的限制,開放書信業務,民間也能使用,但是在付費的基礎上,就能大幅度提高驛站的收入,而非是單一的爲朝廷傳送邸報、軍情、行文等事。

(還有一章,很快就會出來,不好意思啊,確實有一些不舒服,好像中暑了)

第六百三十四章 此“煙”非彼“煙”第六百二十八章 好消息第三百三十四章 收復遼東失地(十八)第六百四十九章 童試第五百一十二章 巨大的貿易順差第一百六十二章 互市第二百七十三章 按月分值第二百六十一章 不一樣的反應第四百九十四章 帥才?梟雄?第一百七十一章 實實在在的好處第一百九十一章 組建新水師第九十一章 宋獻策第二百八十二章 外來的和尚好唸經第五百八十三章 侵略者與被侵略的最大區別第四百五十五章 佔盡優勢第四十五章 帶頭作用第二十一章 孫傳庭第二百八十七章 戰鬥力飆升五倍第五百四十五章 吏治改革試點第五百二十一章 鬱悶的漢斯·普特曼斯第一百九十八章 從中漁利第五百五十九章 得罪人的差事第四十五章 帶頭作用第五百六十二章 聖諭第六十四章 被束縛的兩大特務機構第三百六十一章 收復遼東失地(四十五)第三百五十二章 收復遼東失地(三十六)第二百七十二章 三面環敵第一百九十一章 組建新水師第三百一十二章 最佳時機第四百九十二章 大搞軍事演練第二百八十章 郵票的概念第三百八十八章 收復遼東失地(七十二)第五百五十章 大明開出的條件第六百二十三章 接地氣第五百二十六章 遲則生變第五百八十三章 侵略者與被侵略的最大區別第一百四十章 格外的平靜第二百四十四章 貨幣戰爭(九)第五百零零章 磨鍊心性第一百八十六章 收攏人心第八十五章 反應不一第四百六十九章 燙手山芋第六百五十八章 最爲合適的處理方式第一百零四章 悲催的父子倆(一更)第五百六十二章 聖諭第二百八十四章 人選第三百二十六章 收復遼東失地(十)第四百七十九章 不可以第一百六十一章 畢自嚴第一百八十四章 打壓第二百二十二章 摒棄“重農抑商”的思維第三百八十四章 收復遼東失地(六十八)第四百一十九章 不差錢第三百五十五章 收復遼東失地(三十九)第三百二十六章 收復遼東失地(十)第二百七十五章 高家三兄妹第三百九十七章 臨別交代第二百五十七章 “活體”試驗第四百二十二章 膽小的朱由棷第一百六十九章 楔一顆釘子第一百八十二章 小範圍寶鈔試點第一百三十三章 膽識過人第一百一十三章 培養計劃第一百二十八章 儲藏之處第一百四十七章 重啓滅天雷計劃第四百四十章 餿主意第四百一十九章 不差錢第三百三十五章 收復遼東失地(十九)第二百二十八章 要錢第一百九十六章 令人振奮的消息第四百六十八章 迂迴的勸說第五百四十七章 物極必反第二十八章 一石二鳥第一百二十章 魔怔第一百二十四章 一個念頭第一百二十六章 辣椒第二百八十章 郵票的概念第三百三十一章 收復遼東失地(十五)第五百七十二章 成本很高第一百八十四章 打壓第十九章 鐵公雞岳父第四百六十五章 籌碼第一百一十三章 培養計劃第七十九章 荒蕪的良田第二百一十一章 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發展第二十二章 另一個重要任務第五百五十五章 趁虛而入的機會第四百七十三章 新的條件第二百九十四章 憂心忡忡的徐光啓第一百五十一章 疑惑第三百八十三章 收復遼東失地(六十七)第三十九章 穩定遼東之策第七十六章 皇家軍事學院第二百五十六章 天上一句,土地上一句第二百一十六章 猛火油櫃第七十章 茅元儀的意圖第三百零五章 最爲緊張的霍維華第二百五十七章 “活體”試驗第二百二十五章 近乎於下馬威的開場白
第六百三十四章 此“煙”非彼“煙”第六百二十八章 好消息第三百三十四章 收復遼東失地(十八)第六百四十九章 童試第五百一十二章 巨大的貿易順差第一百六十二章 互市第二百七十三章 按月分值第二百六十一章 不一樣的反應第四百九十四章 帥才?梟雄?第一百七十一章 實實在在的好處第一百九十一章 組建新水師第九十一章 宋獻策第二百八十二章 外來的和尚好唸經第五百八十三章 侵略者與被侵略的最大區別第四百五十五章 佔盡優勢第四十五章 帶頭作用第二十一章 孫傳庭第二百八十七章 戰鬥力飆升五倍第五百四十五章 吏治改革試點第五百二十一章 鬱悶的漢斯·普特曼斯第一百九十八章 從中漁利第五百五十九章 得罪人的差事第四十五章 帶頭作用第五百六十二章 聖諭第六十四章 被束縛的兩大特務機構第三百六十一章 收復遼東失地(四十五)第三百五十二章 收復遼東失地(三十六)第二百七十二章 三面環敵第一百九十一章 組建新水師第三百一十二章 最佳時機第四百九十二章 大搞軍事演練第二百八十章 郵票的概念第三百八十八章 收復遼東失地(七十二)第五百五十章 大明開出的條件第六百二十三章 接地氣第五百二十六章 遲則生變第五百八十三章 侵略者與被侵略的最大區別第一百四十章 格外的平靜第二百四十四章 貨幣戰爭(九)第五百零零章 磨鍊心性第一百八十六章 收攏人心第八十五章 反應不一第四百六十九章 燙手山芋第六百五十八章 最爲合適的處理方式第一百零四章 悲催的父子倆(一更)第五百六十二章 聖諭第二百八十四章 人選第三百二十六章 收復遼東失地(十)第四百七十九章 不可以第一百六十一章 畢自嚴第一百八十四章 打壓第二百二十二章 摒棄“重農抑商”的思維第三百八十四章 收復遼東失地(六十八)第四百一十九章 不差錢第三百五十五章 收復遼東失地(三十九)第三百二十六章 收復遼東失地(十)第二百七十五章 高家三兄妹第三百九十七章 臨別交代第二百五十七章 “活體”試驗第四百二十二章 膽小的朱由棷第一百六十九章 楔一顆釘子第一百八十二章 小範圍寶鈔試點第一百三十三章 膽識過人第一百一十三章 培養計劃第一百二十八章 儲藏之處第一百四十七章 重啓滅天雷計劃第四百四十章 餿主意第四百一十九章 不差錢第三百三十五章 收復遼東失地(十九)第二百二十八章 要錢第一百九十六章 令人振奮的消息第四百六十八章 迂迴的勸說第五百四十七章 物極必反第二十八章 一石二鳥第一百二十章 魔怔第一百二十四章 一個念頭第一百二十六章 辣椒第二百八十章 郵票的概念第三百三十一章 收復遼東失地(十五)第五百七十二章 成本很高第一百八十四章 打壓第十九章 鐵公雞岳父第四百六十五章 籌碼第一百一十三章 培養計劃第七十九章 荒蕪的良田第二百一十一章 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發展第二十二章 另一個重要任務第五百五十五章 趁虛而入的機會第四百七十三章 新的條件第二百九十四章 憂心忡忡的徐光啓第一百五十一章 疑惑第三百八十三章 收復遼東失地(六十七)第三十九章 穩定遼東之策第七十六章 皇家軍事學院第二百五十六章 天上一句,土地上一句第二百一十六章 猛火油櫃第七十章 茅元儀的意圖第三百零五章 最爲緊張的霍維華第二百五十七章 “活體”試驗第二百二十五章 近乎於下馬威的開場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