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一章 疑惑

寂靜而空曠的廣場之上,迴盪着一個又一個官員的奏報之聲,周圍的那些硃紅的厚厚牆壁,就好像有迴音效果一般,不斷地將聲音放大,又維持在一個恰到好處的強度,能夠在每個人的耳邊響徹。

在這個過程中,後面的官員,雖然有許多人看不到是誰在奏報,他們卻能夠從話語內容有一個大概判斷,六部都有人在奏報,如此情形,不像是在早朝,更像是在進行一場饕餮盛宴,紛紛爭取各自的利益。

因爲,那話裡的意思再明顯不過了,就是在向皇上要錢!

確切的來說,六部的官員,都想從查抄福王府和唐王府的事情上分一杯羹,無人在意兩個藩王該不該不徹底被除爵位,在意地只是查抄而來的驚人財富!

此時,崇禎的坐姿不再那麼鄭重,變得有一些懶散起來,目含戲謔之意,嘴角微微上揚,勾勒出莫名的笑容,靜靜地看着這些官員在盡情地表演,就像是在看一羣小丑表演一般。

漸漸地,廣場上開始安靜了下來,奏報的官員越來越少,終於有人察覺到氣氛的不正常,皇上的反應也太平靜了,平靜的有一些詭異,心思讓人捉摸不透。

當然,最爲關鍵的是,百官之所以很難察覺到崇禎神情變化的細微之處,主要還是在於那座高臺,不僅差別與兩者的高度,還有距離。

試想一下,若非細細端詳和緊盯着,又怎能發現崇禎的神態細微之處?

然而,在如此莊嚴而隆重的場合之上,誰又敢這麼看着大明的主宰者?

否則,就有了冒犯之意。

何況,仰臉觀察着對方的同時,也暴露了自己的神情舉止變化,對於站在最前方的這些老狐狸,又怎麼會讓自己身處不利之地,主動讓皇上看到自己每一刻的神情變化?

畢竟,自古帝王多猜忌,一個不小心,就會招致皇上的懷疑。

“各位臣工,關於你們說奏之事,稍後票擬一份奏摺,呈送上來,朕好好觀瀾一番,想一想,隨後再予以答覆。”

“皇上,微臣已經將事情寫入奏摺之中,這就是微臣的摺子,還請皇上御覽...”

“啓稟皇上,微臣也已寫好...”

“皇上,微臣也是...”

崇禎的話音剛落,隨着兵部尚書霍維華的這句話,從衣袖裡取出奏章,其他官員紛紛效仿,符合的同時,也取出了各自的奏章。

見此情形,頗有羣臣以自己爲首之意,霍維華心裡就是一緊,變得忐忑起來,還未來得及深想,崇禎那看似漫不經心的話語響起,迴盪在廣場之上。

“嗯,不錯...不錯...”

崇禎讚歎了一句,臉上掛着淡淡的笑容,轉而看向司禮監太監張彝憲,點頭示意的同時,更是說道:“張彝憲,讓人將各位臣工們的奏摺收上來吧~!”

“是,皇上~!”

答應一聲,張彝憲連忙對着身旁的數名太監使眼色,一同走下了高臺,人人的手裡都捧着一個類似於托盤的木板,接過官員手裡的奏摺。

在這個過程中,對於百官的早做準備,覬覦從兩王府邸查抄而來的錢財,一副想要分一杯羹的架勢,崇禎的神情沒有一點的不自然,沒有流露出哪怕是一絲的不滿,反而始終保持着一副和煦的笑容,如此拿捏的姿態,就像成了精的老妖怪,格外的有城府,恰到好處。

“各位臣工,大家也知道,如今之時,朝廷乃是多事之秋,東北有建奴虎視眈眈,覬覦中原:北有蒙古的林丹汗,也流傳到漠南一帶,圖謀察哈爾右翼的勢力範圍;西北有連年的旱災,需要大批的錢糧賑災;西南有奢安二人野心不死,妄想割據稱雄一番,東南也不太平,那些洋人心懷叵測。”

“而且,根據朝廷的密探上報,白蓮教這等邪教,也有死灰復燃之勢,漸漸擡頭,妖言惑衆,再次開始蠱惑民心起來。”

“還有陝西的大旱,頗有蔓延之勢,就像剛剛戶部尚書崔景榮所報,河南與山西也出現了乾旱的徵兆,恐怕來年的情況將會繼續惡化,更加的嚴峻起來。”

......

崇禎的聲音很輕,已經收起了笑容,講話的過程中,神情很是平靜,不急不躁,使得他的話語有一種欲揚頓挫之感,讓人情不自禁地也跟着平靜下來,凝神傾聽着。

此刻,百官雖然是一副恭敬的模樣,但心裡的震動很大,可以說是翻起了驚天駭浪,皇上說得這些事情儘管不是什麼秘密,要想知道,只需稍微打聽一下,就能夠洞悉。

然而,令百官震動的不是天下形勢的嚴峻,越來越不好,而是在於,皇上對於朝政極爲熟悉程度,對於朝廷面臨的諸多問題,有着清醒的認識。

否則,也不會如數家珍的這般講出,語氣還是那麼輕鬆自如,尚有餘地,一個剛剛繼位不久的新皇上,在如此短的時間裡,僅僅不過是一年,幾乎很難做到這一步。

可是,事實擺在眼前,皇上就那麼做到了。

而且,最爲關鍵的是,從登基皇位開始,到今年的三四月份,皇上處理朝政還很晚,但自此以後,卻從未有過像之前那般勤政與節儉。

如此一來,在這麼短的時間裡,皇上是如何做到洞悉天下之事的呢?..

畢竟,別看說得輕鬆,洋洋灑灑不過數百字,但它的信息量卻極大,絕非一朝一夕所能掌握和了解的,必須有一個吸收的過程,纔能有自己的見解和處理辦法,將其整理、簡化,簡單的表達出來。

何況,皇上又不是一直都在京城?也不是一直都只是處理奏摺,不幹其他事情?

如此一來,時間將會更短!

這樣的話,那麼問題就來了,在這麼短的時間裡,皇上是如何做到的,一下子吸收掉那麼多的信息?

就在不少的官員沉還浸在這個疑問之時,容不得他們繼續深想,崇禎的話題再次一轉,接下來的內容,再次讓他們心神一震,心裡爲之一驚,臉上隨之也浮現出了驚容,一副難以相信之色。

第五百三十六章 煙鬼第二百一十九章 萬事開頭難第五百一十二章 巨大的貿易順差第一百八十八章 南石北王第一百三十九章 頓悟第二百四十四章 貨幣戰爭(九)第四百八十七章 低聲下氣第五百四十五章 吏治改革試點第六百一十六章 天人交戰第三百零六章 史上最會掙錢的皇帝第三百九十五章 收復遼東失地(七十九)第四百一十三章 真實意圖第十六章 社長的人選第四十六章 優先原則第二百六十一章 不一樣的反應第一百八十四章 打壓第二百二十七章 誘人的條件第二百七十三章 按月分值第三百八十三章 收復遼東失地(六十七)第五百一十六章 明軍的一大弊端第三百九十八章 宗教衝突第六百零三章 名利雙收第一章 寒冷的夜第四百九十九章 賣個人情第四百二十八章 提前透露第一百五十八章 天之驕女的不幸第三百七十八章 收復遼東失地(六十二)第一百六十一章 畢自嚴第六百五十一章 不想做得太絕第二百二十二章 摒棄“重農抑商”的思維第五百二十七章 大氣魄第一百五十六章 弊大於利第六百一十三章 有苦說不出第四百零一章 最危險之人第二百二十一章 首位商部尚書第二百二十章 第七部第四百零九章 明君聖主的相似點第二百四十九章 自信滿滿的洪先春第五百九十章 天花猛如虎第四百三十八章 忠貞營第二十氣章 明悟第六百五十六章 試運營第一百一十一章 宋獻策的折服第二百二十五章 近乎於下馬威的開場白第四十四章 洪承疇的預判第二百五十一章 好言相勸第四百七十五章 兔死狐悲第九十七章 尷尬第三百零三章 孫元化的好意第一百九十一章 組建新水師第一百四十七章 重啓滅天雷計劃第二百九十九章 伴君如伴虎第四百四十一章 更深層次用意第一百七十四章 武舉所帶來的的反響第五百五十八章 破壞了大明的根基第七十章 茅元儀的意圖第一百六十五章 免除市賞第五百九十四章 捉摸不透第六百零章 疫情第四章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求收藏求推薦)第四百六十六章 郭懷一第三百零章 另一層打算第三百五十二章 收復遼東失地(三十六)第二百八十一章 諸多弊病第五百五十八章 破壞了大明的根基第五百零九章 培養翻譯人才第八十九章 很嚴重第二百八十七章 戰鬥力飆升五倍第三百八十一章 收復遼東失地(六十五)第二百一十九章 萬事開頭難第四百六十三章 皇明祖訓沒有那麼大的約束力第二百六十三章 扭虧爲盈第四百八十五章 令人震撼的名單第一百一十四章 冰火兩重天第六百三十章 無形的氣機第五章 拍板(求收藏求推薦)第三百二十章 收復遼東失地(四)第七十四章 “合適”的內閣首輔第三百九十三章 收復遼東失地(七十七)第二百九十八章 狼狽爲奸第四百五十六章 未雨綢繆第五百六十六章 利益的重新再分配第一百三十六章 班軍第四百七十二章 太瘋狂了第二百六十九章 軍中全面推行寶鈔第三百九十四章 收復遼東失地(七十八)第三百八十三章 收復遼東失地(六十七)第五百七十三章 拉人頭第四百二十一章 昭然若揭第三百一十五章 身心俱疲第四百六十四章 未嘗不是一件好事第四十七章 徐光啓獻策第四百六十一章 面子工程第三百零三章 孫元化的好意第九十五章 暗中謀劃第四百六十四章 未嘗不是一件好事第五百六十七章 軍事部署第三百九十六章 收復遼東失地(八十)第二百七十四章 改革驛站第二百二十七章 誘人的條件
第五百三十六章 煙鬼第二百一十九章 萬事開頭難第五百一十二章 巨大的貿易順差第一百八十八章 南石北王第一百三十九章 頓悟第二百四十四章 貨幣戰爭(九)第四百八十七章 低聲下氣第五百四十五章 吏治改革試點第六百一十六章 天人交戰第三百零六章 史上最會掙錢的皇帝第三百九十五章 收復遼東失地(七十九)第四百一十三章 真實意圖第十六章 社長的人選第四十六章 優先原則第二百六十一章 不一樣的反應第一百八十四章 打壓第二百二十七章 誘人的條件第二百七十三章 按月分值第三百八十三章 收復遼東失地(六十七)第五百一十六章 明軍的一大弊端第三百九十八章 宗教衝突第六百零三章 名利雙收第一章 寒冷的夜第四百九十九章 賣個人情第四百二十八章 提前透露第一百五十八章 天之驕女的不幸第三百七十八章 收復遼東失地(六十二)第一百六十一章 畢自嚴第六百五十一章 不想做得太絕第二百二十二章 摒棄“重農抑商”的思維第五百二十七章 大氣魄第一百五十六章 弊大於利第六百一十三章 有苦說不出第四百零一章 最危險之人第二百二十一章 首位商部尚書第二百二十章 第七部第四百零九章 明君聖主的相似點第二百四十九章 自信滿滿的洪先春第五百九十章 天花猛如虎第四百三十八章 忠貞營第二十氣章 明悟第六百五十六章 試運營第一百一十一章 宋獻策的折服第二百二十五章 近乎於下馬威的開場白第四十四章 洪承疇的預判第二百五十一章 好言相勸第四百七十五章 兔死狐悲第九十七章 尷尬第三百零三章 孫元化的好意第一百九十一章 組建新水師第一百四十七章 重啓滅天雷計劃第二百九十九章 伴君如伴虎第四百四十一章 更深層次用意第一百七十四章 武舉所帶來的的反響第五百五十八章 破壞了大明的根基第七十章 茅元儀的意圖第一百六十五章 免除市賞第五百九十四章 捉摸不透第六百零章 疫情第四章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求收藏求推薦)第四百六十六章 郭懷一第三百零章 另一層打算第三百五十二章 收復遼東失地(三十六)第二百八十一章 諸多弊病第五百五十八章 破壞了大明的根基第五百零九章 培養翻譯人才第八十九章 很嚴重第二百八十七章 戰鬥力飆升五倍第三百八十一章 收復遼東失地(六十五)第二百一十九章 萬事開頭難第四百六十三章 皇明祖訓沒有那麼大的約束力第二百六十三章 扭虧爲盈第四百八十五章 令人震撼的名單第一百一十四章 冰火兩重天第六百三十章 無形的氣機第五章 拍板(求收藏求推薦)第三百二十章 收復遼東失地(四)第七十四章 “合適”的內閣首輔第三百九十三章 收復遼東失地(七十七)第二百九十八章 狼狽爲奸第四百五十六章 未雨綢繆第五百六十六章 利益的重新再分配第一百三十六章 班軍第四百七十二章 太瘋狂了第二百六十九章 軍中全面推行寶鈔第三百九十四章 收復遼東失地(七十八)第三百八十三章 收復遼東失地(六十七)第五百七十三章 拉人頭第四百二十一章 昭然若揭第三百一十五章 身心俱疲第四百六十四章 未嘗不是一件好事第四十七章 徐光啓獻策第四百六十一章 面子工程第三百零三章 孫元化的好意第九十五章 暗中謀劃第四百六十四章 未嘗不是一件好事第五百六十七章 軍事部署第三百九十六章 收復遼東失地(八十)第二百七十四章 改革驛站第二百二十七章 誘人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