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金進攻朝鮮的是充當先鋒的正白旗的一個甲喇,多爾袞帶着大隊人馬隨後,得知集安被花皮佔領後,多爾袞大驚。他原本就擔心鎮江(安東)的花皮向北出擊。但是,他知道沿江而上的道路難行,抱有僥倖心裡。結果還是被他碰上了。他雖然沒有和花皮交過手,但是他的同母哥哥阿濟格可是和花皮對過陣的。因此,他知道花皮厲害,不好惹。但是爲了解救自己的部隊,他還是命令兩萬五千人的部隊繼續向集安進發。山中的小路不要說展開進攻隊形,單人都要下馬拉着馬匹通過。在這樣的道路上遭到花皮的阻擊,多爾袞一籌莫展。善於用兵的多爾袞也曾試圖夜間偷襲,結果碰上了鐵絲網和地雷這兩種他沒見過也沒聽說過的武器,偷襲不成也算長了見識吧。對持了一個月,軍糧本就不多,現在已經消耗殆盡,只得撤兵返回。好在花皮沒有主動出擊,否則結果如何就不好說了。這一次進兵朝鮮,什麼也沒得到,白白搭進去兩千人馬。多爾袞垂頭喪氣的回到了瀋陽。
在崇山峻嶺中部隊運動很困難,但是,如果想打一仗也不是沒有辦法。一營之所以沒有出擊,還是由於他們一直在執行朱萬化給他們定下的原則:就是對後金的打擊要留有餘地,不可逼迫太緊。這才使多爾袞平安的撤兵。
瀋陽的地名這個時候還沒有改,原本歷史上到崇禎七年(1634年)清太宗皇太極改稱瀋陽爲“盛京”。1644年清朝遷都北京後,瀋陽爲留都。1657年清朝以“奉天承運”之意在瀋陽設奉天府,從此瀋陽又有了一個“奉天”的名字。隨着後金的沒落這些地名恐怕就沒有了。
沒有搞到朝鮮的糧食,對阿敏無疑是個打擊。不知道他會不會停止戰爭冒險,終止大淩河的戰爭呢?
集安的戰事暫時告一段落,毛承祚命令一營原地駐防,繼續警械通化方向。但是不要出兵攻擊通化,原因是公路沒有修通,後勤補給不暢通。他們主要的任務還是協助保護修建公路的工程隊。遼寧東部直到吉林屬於長白山脈,這些大山中人煙稀少,即便如此,土匪還是有的。所以對工程隊的保護不能放鬆,一旦發現土匪他們就會窮追不捨,直到徹底剿滅,這個地區要長期佔領,這種後患不能留。
毛承祚給二營的任務是立刻進兵收復寬甸縣城和該縣境內的所有城鎮,等待遼寧巡撫派出的接受官員到任,並保護他們上任。毛承祚還派出了武警遼寧支隊負責人,到寬甸組建一個武警連,用於維護該縣的治安。隨後還會有收復桓仁縣的任務。
並告訴二營長,遇到堅固城池不易攻克時,不要強攻。遼寧獨立團有一個重炮排,擁有三門重炮,可以調過去攻堅。
......
五月二十五日,朱萬化的船隊到達基隆。在臺灣的朱萬傑、朱萬雄、倪汝學、孫家三兄弟和當地官員,陸海軍高級將領都到碼頭上迎接。一時間碼頭上彩旗飛舞,熱鬧非凡。接風設宴自然不在話下。
朱萬化的住宅及辦公地點設在臺北,在那裡爲他專門興建的兩個大宅院早就建好了。
朱萬化到達臺北住宅後,第一個要辦的事,就是派通信船到廣州調朱吾安來臺灣組建‘外貿公司’。廣州的商務辦事處,由朱吾安的副手朱萬全接任,朱萬全很年輕,今年只有25歲。
五月二十八日,休息兩天後,朱萬化叫上朱萬傑、朱萬雄和孫家三兄弟一起去參觀、視察臺北的工業園區。
臺北的工業園區位於臺北
市的西北部,就是後來的北投區的位置,這裡臨近淡水河的下游,便於用水和排出工業廢水。這時的工業還是很原始的,工業污染必然嚴重,現在還不是治理工業污染的時候。所以就儘量選擇排出污染方便一些的地方。
臺灣的公路建設是下了功夫的,收復臺灣時,沿着臺灣島的西部,就建設了南北貫通的公路主幹線,和東部基隆到宜蘭的公路。臺北是臺灣的政治經濟中心,公路建設投入更大。市內的主幹道都是水泥硬質路面,從市中心到北投工業園區的主幹道也是水泥路,行車非常平穩快捷。
坐在馬車上朱萬化就說,過兩年我們的鋼鐵產量多一些,有了能力,我們就要修建貫通臺灣南北的鐵路,使臺灣的交通運輸能力更強一些。
爲了說話方便,他們乘坐了一輛六輪大型客車。朱家三兄弟,孫家三兄弟都在這個車上。其他人對鐵路還沒有概念,心裡也盼着看一看鐵路是什麼模樣。
看着其他的人愣愣的也不答話,朱萬化明白了,他們不知道鐵路是怎麼一回事。於是他笑着說:“怪我太急躁了,沒有說明白。我們工廠裡好幾個地方有軌道車,你們都看到過把。”
大家連忙點頭,說見過。最早的軌道車是從鍊鐵爐到鍊鋼爐之間運送鐵水的軌道車,後來大型工件的運輸通道上也修建了軌道車,例如大炮的炮管。工廠裡這樣的軌道不少。大型岸防火炮也是安裝在軌道上的。
“軌道車有很多優點。第一,他不需要太大的牽引力,這是因爲鐵軌和鋼製的車輪摩擦力小的原因。因此,同樣的牽引力可以拉更多的貨物。第二,軌道安裝的平直,軌道車就平穩,平穩了,速度就可以很快。臺北到基隆很近,只有四五十里。我們可以試着建一條鐵路,使用蒸汽機驅動,我估計應該是半個時辰(1小時)的行程。如果大批貨物,衆多的民衆,能夠用這種方式長途運輸,豈不快捷方便,並且很廉價。”
中國三四十年代的火車速度大約就是每小時30到40公里,合60到80裡。朱萬化說的這個速度大約是每小時20公里,是很保守的速度了。多說一句話:在火車大提速的年代裡,你知道北朝鮮的火車速度嗎?如果說平均40公里那就誇獎他們了,應該是30公里,也許更低!真的讓人不敢相信。
......
到達工業區的第一個工廠是造船廠。聽了這個名字,朱萬化就是一愣,他看向朱萬雄,問道:“造船廠不是在基隆嗎?這裡不在海邊,造出的船怎麼下海?”
孫和鬥趕緊過來解釋:“大哥(孫家兄弟也習慣叫大哥了,這樣顯得親切),你進去看看就知道了,這裡的確是造船廠。它造的是小船,進入淡水(河流的名字叫淡水)就可以入海了。之所以建在這裡,是因爲這裡的加工能力強,各種零部件都能及時供應,因此,生產效率高。淡水河流的水量充沛,2000料的,就是1000噸的船,下去也沒有問題。現在我們計算船隻大小已經改用排水量的噸位了。現在這個造船廠的產品還沒有超過1000料,就是500噸的。基隆造船廠定位爲500噸以上的戰艦,小的都在這邊製造。”
孫和鬥是機械加工部分的總負責人,機械廠、造船廠、軍工的槍械廠等等都歸他管。他的解釋很清楚,朱萬化點點頭,他們就走進了工廠。一個高大的廠房特別引人注目,它明顯是鋼構架的廠房,寬敞明亮。臺灣氣候溫和,冬季也不是很冷,所以很多窗戶都是
空的,完全敞開。
孫和鬥說:“這是造船廠的裝配廠房。現在正在生產內河近海用快艇,大哥,咱們進去看看。”
朱萬化知道,第一批20艘快艇就是他參與設計的,由舟山造船廠製造的。由於遼寧面臨戰爭,處於前線,所以分配了10艘。按計劃所有戰艦全部轉到臺灣生產,所以現在這個型號的船轉移到臺灣生產了。
他們進入了廠房,看到整整齊齊的一排四艘快艇在中間的生產線上。最前面的一艘已經裝配完畢,正在刷漆。最後面的一艘還僅僅是骨架。朱萬化一看,心裡就明白了,這是裝配生產線。朱萬化逐個看過去,第一個工位是裝配骨架。各種尺寸的型鋼都已經組成了部件,在這裡只要連接起來,使用螺栓、電氣焊或者鉚接,一個完整的船隻骨架就建成了。第二個工位是安裝船隻的鍋爐、蒸汽機、螺旋槳等動力設備,還有方向舵,駕駛艙的各種機械。第三個工位是分割艙室、裝壓倉底貨,牀鋪座位、門窗等,安裝輔助設備、火炮或者魚雷發射器。船上的各種管道、喊話器,通風排水等等。第四個工位焊接、安裝船體外形的鋼板、護欄、旗杆、瞭望塔等等,最後刷漆。
這四個工位由滑道連接,人力拖曳就可以在滾輪滑道上移動位置。經過這四個工位,一艘船就建造完成了。劃分雖然還有些粗糙,也不是全部合理,但是,比船塢裡造船可是快多了。造好的船順着滑道出廠房,就進入了水道,船隻生火就可以開走了。
朱萬化問:“鏡之老弟,多少天可以開出一艘船?”
孫和鬥說道:“大約十天。這既要看裝配的熟練程度,也要看零部件的供應情況,不是造船廠一家說了算的。現在屬於試生產階段,效率比較低。正常生產以後,我們期望的效率是三天左右出一艘船。這樣的廠房以後還會建幾個,按照船隻大小建設。所以兩三年之後我們的產量就很大了,供給全國的軍隊都沒有問題。”
“質量如何保證?”
“每一個工部都有專人檢查,質量不合格就要返工。動力部分安裝完成就要試車,在工位上就把機器開動起來。下水之後還要試航。現在看來質量還是能保證的。”
最後朱萬化說:“我提幾個建議,你和工廠的技術人員商議一下,實驗着實施。”
孫和鬥趕緊拿出紙筆準備記錄。
“在第一個工部中,我們的焊接不完全過關,關鍵部位還要鉚接。此外,就是增加一個強度測試,辦法就是選擇合適的部位加掛重物,必要時加上帶衝擊力的重物,就像秤砣上有一個活動的鐵塊,滑動落下,測試骨架的變形。這種數據要慢慢的積累,幾個月以後,一看實驗情況就可以斷定質量如何了。”
“第二個工部的試車很好,要堅持這種辦法。第三個工部增加一個測試前後、左右平衡的裝置。說來也簡單,就是支撐架子的四角,用上力量很大的彈簧,測定他們被壓縮的情況,這就避免的大的不均衡,爲下水試航創造更好的條件。”
“第四個工部,船底部的底漆表層油漆添加一些味道苦,有毒的藥材,可以找醫生請教一下。目的是避免蚌殼附着,吞噬。還有,就是刷漆不如噴漆。噴漆的工具很容易製作的,就是用高壓空氣把霧化的油漆噴出去。這個工作是有毒性的,要想出工人防護的辦法。”
“我說的這些,也不見得都對,你們議一議。”
--- 第165章完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