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楊威天下_第512章:準格爾的出路



崇禎十二年三月底,國防軍勸降的信件送到了準格爾王爺丹濟拉的手中,丹濟拉召集他的幕僚和部下共同商議。

蒙古人習慣於住帳篷,會議的地點就是一個特製的特大號的帳篷。雖然是初春的天氣,但是西北地區還是寒冷的,因此帳篷的正中間是一個大火盆,火盆裡是粗大的劈材半子。帳篷的頂部正中間是一個圓形的天窗,木材的煙氣就從這裡冒出去,所以帳篷裡面很少有煙氣。圍繞着火盆是一圈的矮桌子,桌子大小不一,做工粗糙,不是很講究。地下鋪墊的是毛氈,所有的人都是席地而坐。爲了表示王爺的尊貴,丹濟拉的座位有一個單臂扶手,坐着的時候可以斜靠在扶手上。

這就是準格爾蒙古人的王府大殿,的確過於簡陋了。

綏查蒙古是有王府的地面建築的,室內的陳設也儘量的向中原文化靠近,但是,在古代,外蒙古、漠北蒙古、準格爾蒙古基本上都沒有地面的建築物。以烏爾格(烏蘭巴托)爲例,一座邊長20米左右的寺廟(甘丹寺)幾乎是外蒙古唯一的建築物。圍繞着它的都是大大小小的帳篷。

還有,王爺的帳篷裡沒有木炭燒嗎?應該說偶爾有的,但是不多。

蒙古是遊牧民族,燒製木炭也是很有技術的,因此,木炭都是漢人燒製的,蒙古地區也有漢人,但是人數少,漢人少,木炭就少。

燒木炭用窯,我估計我的讀者們都沒見過燒木炭的炭窯,我說的是老式的土窯,不是現代技術的工業窯。我儘量簡潔的描述一下,算是增加一個常識吧:

炭窯一般是一個橢圓的坑,直徑三四米,有人進出的窯頭,是弧形的,像個蠍子尾巴,窯頭的對邊就是出煙的地方叫窯尾。胳膊粗的木材長度一米到一米五,整齊的碼放,堆積密集的木材中流出煙火通道,上面覆乾草、泥,厚度一尺多。第一窯產出的炭很少,都燒成灰了,頂上的蓋子也燒牢固了,這叫燒窯。

窯內要保持高溫,下一窯才能多出炭,所以工人要穿上澆透了水的厚衣服,從不足一米高的窯頭爬進去,清理、出炭、重新裝木柴。進入炭窯的工人最多能堅持十分鐘,很危險的,一不小心就會死人。

“爲人民服務”那篇著名的文章裡提到的“張思德”就是燒木炭時犧牲的,這可不是說着玩的,真的很危險!

窯的四周和頂部有十幾個插着木棒的孔,拔出木棒就通氣,插上木棒就封死,每個孔都有專用名稱,控制這些孔的開合就能控制燒炭的質量,還是很有技術性的。

硬質木材燒出的炭是最高檔的炭。

這個工作蒙古人幹不了,因此蒙古的王爺沒有炭用是很正常的。

......

準格爾的王爺丹濟拉麪相很沉穩,沒有一般蒙古王爺首領的那種蠻橫兇悍,他表面上有一些親和力,能夠聽不同的意見,但是,實質上也是個很固執的人,沒有充足的理由是極難說服他的。

參加會議的有二十多人,基本囊括了準格爾當前的各派勢力,準格爾的頭面人物都到場了。由此可見今天會議的重要性。

丹濟拉說道:“大明的信都看了,我準格爾如何應對?你們都說說吧。”

他沒有表示明確的態度,讓大家議論,這倒是像個王爺的做派。

過了一會,一個五大三粗的蒙古漢子說話了,他說道:“丹濟拉王爺,我蒙古的勇士就是草原的蒼鷹,自由自在的飛翔在天空上。辦法我還沒想好,但是,無論何種辦法,也不能屈服於蠻子。”

蒙古人對中原漢人稱爲“蠻子”,就像漢人稱蒙古人爲韃子一樣,都是一種輕蔑的稱呼。

另一個年齡稍長,形體消瘦的人說話了,他說:“莫日根,現在要的就是辦法,你這麼說有何用?”

看來第一個說話的漢子名叫莫日根。

他們這裡也是有漢人的,今日在座的就有兩位,就算是王爺的幕僚吧。在蒙古人看來,漢人識文斷字,心眼多,主意多,所以纔要請漢人做師爺。丹濟拉這時就不斷的看看這兩位師爺,意思是讓他們出主意。

漢人師爺心中自然是有主意的,但是他們需要先揣摩王爺的態度,蒙古人很蠻橫,如果惹怒了王爺可是沒有好果子吃!這兩位師爺正在緊張的猜度王爺的意思,所以沒有說話。但是怕什麼來什麼,王爺的眼神就是讓他們說話。他們做幕僚的就是出主意,關鍵時刻沒有主意還有什麼資格做幕僚師爺?

無奈之下其中的一個幕僚只好開口說話,此時丹濟拉王爺的態度不明,他們就只能取最保險的方向說話了。

說話的這位師爺叫樑布,他說道:“王爺,無論採用那一策,當前的第一要務是增強甘肅方向的防禦,同時要派出細作深入河西走廊探查。大明的勢力雖然有多個方向與我比鄰,但是大明若想圖謀我準格爾,甘肅是唯一的出兵方向。我準格爾要早做準備,即便我蒙古健兒擋不住大明的攻擊,也可以早做打算。大明的信中說的明白,現在我準格爾已經被大明四方圍困,大明動手進犯我土地已經是箭在弦上,時刻可能來犯。因此請王爺早做打算,早日決斷。”

樑布的這番話營養不多,沒有多少建設性的意見。但是,有兩點他應經表明了態度:第一,大明的軍力已經不是十年以前了,蒙古人已經無力抵抗。這個話他沒有明說,但是也表達出來了。第二,是指明瞭危險的方向,還是很準確的,準格爾需要重點防禦,早做準備,這一條還是實用的。其他的,方向不明,他就不敢說了。

丹濟拉點點頭,算是認可了他的發言,眼睛又轉向了另一位師爺,那位師爺名叫李雨農,他一看躲不過去,也只好輕輕嗓子說話了。

他說道:“王爺,這一次出獵外蒙古,我們多數人都去了,過去的外蒙古是什麼樣子大家也知道,所以蒙古人投靠大明朝廷好處還是有的,各部落都可以比現在富足。”

李雨農也是邊說邊那眼睛掃着丹濟拉,看他的反應。這時他看到丹濟拉眼睛瞪起來,面色不善,嚇得他一縮脖子,連忙改了口風。

他繼續說道:“然,大明之人全無信譽,今日爲了收服我準格爾,給出很多優惠,王爺似乎還可以坐鎮準格爾,但是日後就不好說了。我等做部署的,都可以混一個榮華富貴,王爺卻只能面北稱臣了。這個地位可是天上地下之別,所以王爺還應該做走的打算。”

李雨農是被逼無奈,做了相對安全的明確表態,那就是——走!

不過丹濟拉這一瞪眼也就漏了底——不能投降。在座的蒙古人可能有愚鈍的,可是這兩位師爺都明確了方向。

莫日根再一次說話了:“王爺,南蠻子沒有好心,我們不能投他們。”

哪位身形消瘦者名叫斯欽巴日,他說道:“蠻子這幾年不知道得了哪位高人的指點,火器實在是利害,李師爺說的對,我們是該尋找出路了。西邊的羅汝才竟然也是大明的官員,難怪他有那麼多的火器。但是,羅汝纔沒能封閉向西的道路,我們從巴爾喀什湖的北側還是可以過去的。”

聽到這裡,丹濟拉難得的說話了,他說道:“那邊我們不是沒去過,怎奈過於荒涼,數千裡之內人煙稀少啊!我準格爾也是上百萬的人口,已經被災荒折磨了幾年,如何通過這片荒原啊?”

這句話就完

全漏了底,丹濟拉就是想去西方,他已經考慮多時了。

有了方向就好辦,師爺的智慧還是有的。

樑布說道:“王爺,向西方多是不毛之地,但是也不盡然。如果沿着巴爾喀什湖行進,直到裡海,沿途的河流湖泊不間斷,是一條極好的通道。從這裡到巴爾喀什湖是一千多裡,巴爾喀什湖到裡海又是一千多裡。總共兩千多裡的行程,我們一個夏季就到達了裡海沿岸。從哪裡再向西可就是肥沃的平原了。”

古代的文人們是以熟悉歷史典籍而自豪的,史書中有巴爾喀什湖以及裡海那一帶的人文地理知識嗎?

這是有的,唐代大詩人李白就出生於巴爾喀什湖一帶,並且在那裡長大,上學讀書。可見很多漢人很早就在西北地區繁衍生息,因此,不少文人都知道那是個好地方。這些都是有史書爲證的:

有一句成語叫做“力士脫靴”,成語的褒意是不畏權貴,其貶意是說文人無形或者持才傲慢。成語的來源就是李白逼迫高力士爲其脫鞋子的故事,這一次李白難爲高力士,是因爲皇上需要李白作詩填詞,我們就不說了。

類似的還有一次,李白讓楊國忠(國舅)研磨。其緣由就是西域來了一位使節,帶來的國書無人認識,使節本人漢語不過關,講不明白,滿朝文武都沒有人認識那種文字,也聽不懂他的語言。這時有人舉薦李白,唐玄宗急招李白前來翻譯。李白又得到了拿大的機會,逼着楊國忠爲其研磨,楊國忠是楊貴妃的哥哥,當時是權傾朝野的人物。這種急迫的時候皇帝也沒辦法,只好命楊國忠研磨。李白是口中翻譯,筆走龍蛇,一篇國書譯文就翻譯好了。後面的故事還有一些,就不說了。

李白自持有才,有點文人無行的味道,但是這是歷史的真實故事,也就佐證了李白出生在西域的事實,他在西域長大,那裡的語言文字他當然很清楚,讀寫說都沒有問題。

這也說明另一個問題,歷史的典籍上關於西域的內容是很多的,古代的知識分子通過典籍是可以瞭解西域的地理情況的。

......

斯欽巴日說道:“王爺。樑布師爺的話誤國!我們這幾年與羅汝才交手多少次了?羅汝才的實力我們還不知道嗎?這條路有上千裡是沿着羅汝才的邊界走的,他們隨時可以側擊我們的隊伍。我百萬軍民還有數千萬的牛羊要經受多大的損失纔可以通過?這不是給羅汝才送上門的肉嗎?”

樑布也不示弱,他說道:“我們可以派出使者與羅汝才談判借道,條件就是我們已經放棄的準格爾地區可以交給羅汝才,不僅是借道,我們還可以依此索要一批糧食,這偌大的一片國土還不是讓羅汝才撿了一個大便宜?如若我們不走,他能得到這片土地嗎?”

這個國土賣的太便宜了!可是放棄的土地,也是白白的丟掉啊?還有什麼便宜不便宜的。

這個謀劃是有道理的,按照準格爾人的邏輯,羅汝才並不知道國防軍要打過來,準格爾人不走,他如何得到這片土地?即便羅汝才知道國防軍要過來,國防軍打下的國土能給羅汝才嗎?如果羅汝才搶先下手,起碼好地方能選幾塊,比如博斯騰湖,那個地方緊挨着羅汝才的勢力範圍。

樑布又說道:“王爺,樑某不才,願意出使遊說羅汝才,若不成功,甘納我的項上人頭!”

其實他不必起誓表白,道理大家都懂,賣國賣的太便宜了,幾乎等於白送給了羅汝才。可是又有什麼辦法?羅汝才如果肯借道,再給一批糧草,這也是意外的收穫呀!

預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 第512章完 ---

(本章完)

卷二:初露崢嶸_第76章:大戰在即卷二:初露崢嶸_第124章:覲見皇帝卷六:楊威天下_第433章:進駐陽泉卷一:藏龍臥虎_第18章:富國強兵卷二:初露崢嶸_第65章:組建派遣軍卷三:嶄露頭角_第200章:千秋萬代卷三:嶄露頭角_第147章:山東改革卷四:九州風雲_第316章:夢想隴海路卷二:初露崢嶸_第105章:組建艦隊卷二:初露崢嶸_第89章:佈局永平府卷二:初露崢嶸_第129章:鐵甲快艇卷二:初露崢嶸_第127章:收復鎮江卷六:楊威天下_第428章:衙門裝電話卷五:縱橫天下_第345章:要精於計算卷五:縱橫天下_第416章:鏖戰嘉峪關(二)卷六:楊威天下_第438章:朱萬化主義卷一:藏龍臥虎_第13章:培養人才(修改)卷五:縱橫天下_第404章:地廣人稀的青海卷四:九州風雲_第275章:周延儒落荒而逃卷二:初露崢嶸_第130章:潛水艇卷四:九州風雲_第262章:保安鏢局卷六:楊威天下_第432章:入山西救災民卷七:巍巍中華_第577章:海戰續卷二:初露崢嶸_第91章:攻克三屯營卷六:楊威天下_第462章:鋼索斜拉橋卷六:楊威天下_第429章:啊!海軍卷五:縱橫天下_第347章:內戰要避免卷七:巍巍中華_第577章:海戰續卷一:藏龍臥虎_第14章:火燒海盜船(一)卷六:楊威天下_第457章:招駙馬卷七:巍巍中華_第536章:遭遇戰卷四:九州風雲_第321章:活佛也有貢獻卷三:嶄露頭角_第189章:掌握山東政權卷四:九州風雲_第274章:官軍對陣卷二:初露崢嶸_第125章:朝堂舌戰卷二:初露崢嶸_第99章:南陽護衛隊強勢出擊卷二:初露崢嶸_第107章:政治平亂卷六:楊威天下_第483章:京城有迫擊炮?卷二:初露崢嶸_第106章:佔領宜蘭卷四:九州風雲_第253章:啊!白銀卷四:九州風雲_第316章:夢想隴海路卷二:初露崢嶸_第105章:組建艦隊卷四:九州風雲_第248章:目標宜昌卷一:藏龍臥虎_第24章:剿匪不留根卷五:縱橫天下_第390章:福王的牢獄之災卷二:初露崢嶸_第98章:初辦郵政卷七:巍巍中華_第552章:出訪屬國卷五:縱橫天下_第385章:福王朱常洵卷六:楊威天下_第511章:準格爾人的悲劇卷二:初露崢嶸_第99章:南陽護衛隊強勢出擊卷四:九州風雲_第329章:清軍登陸本州島卷三:嶄露頭角_第224章:河道慈善會卷六:楊威天下_第479章:暗流涌動卷五:縱橫天下_第362章:制裁見效卷一:藏龍臥虎_第41章:官辦剿匪卷一:藏龍臥虎_第20章:馮公公找上門卷七:巍巍中華_第565章:森林城市卷二:初露崢嶸_第67章:北方支隊卷六:楊威天下_第470章:佔領江北卷六:楊威天下_第427章:雞鴨大軍卷七:巍巍中華_第572章:蘇伊士的故事卷七:巍巍中華_第574章:謀劃卷二:初露崢嶸_第126章:一體納糧卷三:嶄露頭角_第197章:到單縣卷七:巍巍中華_第551章:大一統卷四:九州風雲_第327章:嶽西軍練兵卷二:初露崢嶸_第114章:佔領基隆卷五:縱橫天下_第370章:西康攻略(續)卷四:九州風雲_第263章:亂了方寸卷七:巍巍中華_第527章:危局卷二:初露崢嶸_第78章:氣球的威力卷三:嶄露頭角_第231章:善款善用卷三:嶄露頭角_第157章:海上攔截糧船卷三:嶄露頭角_第170章:大海戰(一)卷一:藏龍臥虎_第45章:不惹事不怕事(修改)卷四:九州風雲_第310章:聚寶門卷二:初露崢嶸_第79章:救援趙率教卷二:初露崢嶸_第109章:威海新氣象卷一:藏龍臥虎_第24章:剿匪不留根卷六:楊威天下_第487章:起死回生卷二:初露崢嶸_第79章:救援趙率教卷五:縱橫天下_第338章:闞城謀略卷六:楊威天下_第509章:康南繼續擴張卷七:巍巍中華_第529章:戰雲密佈卷四:九州風雲_第303章:火燒福岡卷四:九州風雲_第241章:亂局初見卷一:藏龍臥虎_第54章:截擊毛文龍卷七:巍巍中華_第568章:跨越喜馬拉雅山卷六:楊威天下_第514章:強攻坦蓋爾卷七:巍巍中華_第559章:人口論卷四:九州風雲_第301章:殺富濟貧卷四:九州風雲_第285章:登陸北九州作品相關_官府部隊等資料卷三:嶄露頭角_第206章:新官服卷四:九州風雲_第312章:小軍閥卷三:嶄露頭角_第203章:孔有德投降卷四:九州風雲_第291章:狹路相逢卷五:縱橫天下_第361章:秦良玉(續)卷四:九州風雲_第262章:保安鏢局卷一:藏龍臥虎_第24章:剿匪不留根
卷二:初露崢嶸_第76章:大戰在即卷二:初露崢嶸_第124章:覲見皇帝卷六:楊威天下_第433章:進駐陽泉卷一:藏龍臥虎_第18章:富國強兵卷二:初露崢嶸_第65章:組建派遣軍卷三:嶄露頭角_第200章:千秋萬代卷三:嶄露頭角_第147章:山東改革卷四:九州風雲_第316章:夢想隴海路卷二:初露崢嶸_第105章:組建艦隊卷二:初露崢嶸_第89章:佈局永平府卷二:初露崢嶸_第129章:鐵甲快艇卷二:初露崢嶸_第127章:收復鎮江卷六:楊威天下_第428章:衙門裝電話卷五:縱橫天下_第345章:要精於計算卷五:縱橫天下_第416章:鏖戰嘉峪關(二)卷六:楊威天下_第438章:朱萬化主義卷一:藏龍臥虎_第13章:培養人才(修改)卷五:縱橫天下_第404章:地廣人稀的青海卷四:九州風雲_第275章:周延儒落荒而逃卷二:初露崢嶸_第130章:潛水艇卷四:九州風雲_第262章:保安鏢局卷六:楊威天下_第432章:入山西救災民卷七:巍巍中華_第577章:海戰續卷二:初露崢嶸_第91章:攻克三屯營卷六:楊威天下_第462章:鋼索斜拉橋卷六:楊威天下_第429章:啊!海軍卷五:縱橫天下_第347章:內戰要避免卷七:巍巍中華_第577章:海戰續卷一:藏龍臥虎_第14章:火燒海盜船(一)卷六:楊威天下_第457章:招駙馬卷七:巍巍中華_第536章:遭遇戰卷四:九州風雲_第321章:活佛也有貢獻卷三:嶄露頭角_第189章:掌握山東政權卷四:九州風雲_第274章:官軍對陣卷二:初露崢嶸_第125章:朝堂舌戰卷二:初露崢嶸_第99章:南陽護衛隊強勢出擊卷二:初露崢嶸_第107章:政治平亂卷六:楊威天下_第483章:京城有迫擊炮?卷二:初露崢嶸_第106章:佔領宜蘭卷四:九州風雲_第253章:啊!白銀卷四:九州風雲_第316章:夢想隴海路卷二:初露崢嶸_第105章:組建艦隊卷四:九州風雲_第248章:目標宜昌卷一:藏龍臥虎_第24章:剿匪不留根卷五:縱橫天下_第390章:福王的牢獄之災卷二:初露崢嶸_第98章:初辦郵政卷七:巍巍中華_第552章:出訪屬國卷五:縱橫天下_第385章:福王朱常洵卷六:楊威天下_第511章:準格爾人的悲劇卷二:初露崢嶸_第99章:南陽護衛隊強勢出擊卷四:九州風雲_第329章:清軍登陸本州島卷三:嶄露頭角_第224章:河道慈善會卷六:楊威天下_第479章:暗流涌動卷五:縱橫天下_第362章:制裁見效卷一:藏龍臥虎_第41章:官辦剿匪卷一:藏龍臥虎_第20章:馮公公找上門卷七:巍巍中華_第565章:森林城市卷二:初露崢嶸_第67章:北方支隊卷六:楊威天下_第470章:佔領江北卷六:楊威天下_第427章:雞鴨大軍卷七:巍巍中華_第572章:蘇伊士的故事卷七:巍巍中華_第574章:謀劃卷二:初露崢嶸_第126章:一體納糧卷三:嶄露頭角_第197章:到單縣卷七:巍巍中華_第551章:大一統卷四:九州風雲_第327章:嶽西軍練兵卷二:初露崢嶸_第114章:佔領基隆卷五:縱橫天下_第370章:西康攻略(續)卷四:九州風雲_第263章:亂了方寸卷七:巍巍中華_第527章:危局卷二:初露崢嶸_第78章:氣球的威力卷三:嶄露頭角_第231章:善款善用卷三:嶄露頭角_第157章:海上攔截糧船卷三:嶄露頭角_第170章:大海戰(一)卷一:藏龍臥虎_第45章:不惹事不怕事(修改)卷四:九州風雲_第310章:聚寶門卷二:初露崢嶸_第79章:救援趙率教卷二:初露崢嶸_第109章:威海新氣象卷一:藏龍臥虎_第24章:剿匪不留根卷六:楊威天下_第487章:起死回生卷二:初露崢嶸_第79章:救援趙率教卷五:縱橫天下_第338章:闞城謀略卷六:楊威天下_第509章:康南繼續擴張卷七:巍巍中華_第529章:戰雲密佈卷四:九州風雲_第303章:火燒福岡卷四:九州風雲_第241章:亂局初見卷一:藏龍臥虎_第54章:截擊毛文龍卷七:巍巍中華_第568章:跨越喜馬拉雅山卷六:楊威天下_第514章:強攻坦蓋爾卷七:巍巍中華_第559章:人口論卷四:九州風雲_第301章:殺富濟貧卷四:九州風雲_第285章:登陸北九州作品相關_官府部隊等資料卷三:嶄露頭角_第206章:新官服卷四:九州風雲_第312章:小軍閥卷三:嶄露頭角_第203章:孔有德投降卷四:九州風雲_第291章:狹路相逢卷五:縱橫天下_第361章:秦良玉(續)卷四:九州風雲_第262章:保安鏢局卷一:藏龍臥虎_第24章:剿匪不留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