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十二)

板本大三喘息着靠在一塊岩石後面,雙手緊緊握住指揮刀,四下裡殺聲陣陣,中國士兵的吶喊聲響徹整個山谷。昨天下午,他抽調了城內最後的力量,從城裡突圍出來,他計算得很好,只要殺出城,衝進城外的山裡,支那軍在夜色中很難找到他們的蹤跡,只能等待天明之後再進山搜索,如此,他們就有了逃出去的希望。

可讓他意外的是,支那軍表現出要將整個旅團全部殲滅的堅強決心,衝出城後,一支支那軍就死死咬住他們不放,沿途追擊進山,他不敢停下來,只能不斷拋下阻擊部隊,在半夜時分,他曾經以爲躲過了支那軍,但很快他又發現面臨一個大問題,部隊迷路了。

延綿不絕的羣山,以往他們進山討伐都有僞軍帶路,可這次沒有,僞軍早就判變了,又不能按照地圖走,按照地圖,他們就必須走吐絲口,可吐絲口早落入支那軍手中,僅憑他現在率領的百多號人是根本闖不過去的。

處理了傷員,帶着疲憊、飢餓的士兵,他們在山裡轉了半夜,按照指北針指定的方向,走到黎明,才發現根本沒走多遠,站在山頭還能隱隱看見還在冒煙的萊蕪城。

發現這點後,板本心中便有種不好的感覺,昨夜支那軍表現出的決心來看,支那軍絕不會這樣輕易放過他們。果然沒走多久,便迎頭撞上一支民工隊,部隊隨即發起進攻,隨同的支那民兵拼死抵抗,雖然最後將他們全部消滅,可他們也被拖住了二十分鐘。

這二十分鐘讓支那軍追過來,板本甚至沒讓士兵打掃戰場,讓士兵隨便抓了點糧食,便匆匆上路,轉過兩道山口,支那軍便追上來了。

曰軍徹底崩潰了,曾經讓曰本將領引以爲傲的武士道精神在此刻消失得無影無蹤,士兵只想找個出口,找條生路,四下裡全是支那軍的槍聲,吶喊聲。

板本被幾個士兵簇擁着逃到這塊岩石下,一到這裡,幾乎所有人的都癱在地上,板本看着他們,所有人都知道,他們完了。

“我要回家!”突然,一個士兵丟下槍跳起來,大哭着跑出去,讓人意外的是,居然沒有子彈射中他,他猛衝出十幾米,跪在地上,雙手猛擊地面。

板本知道這個士兵,他是三九年入伍的,曾經作戰非常勇敢,可現在,他崩潰了,在面臨死亡時,崩潰了。

“將軍,我們怎麼辦?”

板本扭頭看,卻是旅團後勤課課長木下中尉,他沒有回答,也沒有發現木下少尉目光中閃動着的那絲希冀的光。

“能衝出幾個算幾個吧,請各自突圍吧。”

已經面臨絕境了,還能戰鬥的士兵也就剩下三十多人,他們躲在岩石後,山溝裡,樹叢下,孤單而絕望的射擊着。

“哈依。”士兵們衝板本施禮,然後悄悄溜出隱蔽地,只有木下中尉留下來了,木下目光復雜的望着板本,板本的副官在昨晚的戰鬥中已經陣亡,參謀長春和中佐也在今天陣亡,現在,如果板本要切腹的話,充當他副手的只能是木下。

大規模的還擊已經結束,支那軍正漫山遍野的搜索殘敵,這個岩石縫隙比較隱蔽,可無論板本還是木下都不敢擔保支那軍搜不到。

已經能夠隱約聽見支那軍的說話聲,板本卻依舊在仔細端詳全家福,他有個很漂亮的妻子,也有兩個可愛的兒女,他的家並不富裕,如果失去他,整個家庭就垮了,妻子靠什麼拉扯兩個孩子呢?板本不敢想。

“出來!”外面傳來嚴厲的叫聲,木下渾身一抖,他懂中國話,知道他們叫的是什麼,望着板本的目光更加熱切了,板本依舊一動不動,木下知道,支那軍肯定不會進來,他們要進來,一定會先仍一顆手榴彈。

“再不出來,扔手榴彈了。”這句話卻是用曰語說的,語氣中有些不耐煩。

木下爬到板本面前,跪在他面前,淚流滿面:“對不起!對不起!”

然後不等板本開口,爬起來便走出去。木下並不擔心外面的支那士兵會開槍,否則就不會費這麼大勁了。出了縫隙,十幾個支那士兵成半圓型,槍口全部瞄準出口,木下高舉雙手,不敢作出絲毫舉動,一個士兵上來,將他拉過來,簡單的搜了身,然後將他推到個少尉面前,那個少尉一手拎着支衝鋒槍,鋼盔下的雙眼兇悍的盯着他。

“裡面還有什麼人?”軍官的話很嚴厲,木下不知道他爲什麼不講曰語了,他假裝聽不懂,少尉也不廢話,一把抓住他的胸口,將他拎到面前。

“裡面還有什麼人?”

木下緊張的搖搖頭,作出自己聽不懂的樣子,少尉毫不客氣將他推倒地上,一拉槍栓,槍口就頂在他腦門:“說!裡面還有什麼人?”

這時,從旁邊快步過來個軍官,那個軍官蹲在木下身邊,用曰語問道:“裡面還有什麼人?板本去哪裡了?”

木下這才知道,中[***]隊正在這遍山谷搜索板本的蹤跡,看來他們不搜到板本絕不罷休。木下心裡不住爭鬥,是不是說出來?出賣了板本,將來回國可怎麼辦?

“又出來一個!”

中國士兵叫到,木下在地上扭頭望過去,板本手提指揮刀,慢慢的走出來,木下的眼睛登時瞪得溜圓,頂着他腦袋的槍口一下收回去,少尉看着板本,臉上神色興奮不已,板本領章上的那粒金星,在陽光下顯得如此可愛。

“媽的!撈到條大魚!”少尉顯得非常興奮,木下眼睛一閉,他知道板本下一步會做什麼,腦海中已經出現,板本揮刀衝過來,十幾支步槍衝鋒槍將他打得如同馬蜂窩。

可,等了半天,外面沒有一點動靜,就聽見那懂曰語的軍官在說:“放下武器投降,我們將給予你戰俘待遇。”

“你們已經失敗,不要再作無謂的反抗。”

“我是板本大三,第五混成旅少將旅團長,我要求獲得與我軍銜相當的戰俘待遇。”

木下睜大眼睛,死死盯着板本,盯着他一向尊敬的旅團長。板本將指揮刀扔在地上,兩個中國士兵衝上去,準備搜身,少尉喝止了他們,走到板本面前。

“你就是板本,”圍着他轉了一圈,然後在板本面前站定:“爲了你,我們師可忙乎了一整夜,現在好了,通信兵,向團部報告,抓到板本了!”

抓到板本,這個消息迅速上報到藍運東這裡,正在部署部隊行進路線的藍運東和林俊賢都驚訝了,要知道到目前爲止,戰爭已經持續六年,俘虜的最高軍銜是少佐,還是薛嶽在長沙保衛戰中俘獲的,那個少佐負重傷,好容易才搶救回來。

“好極了!”林俊賢衝電話叫到:“立刻送司令部來,老子要看看,這板本是個什麼東西。”

放下電話後,林俊賢又起草了一份電報,向戰區司令部報告。

板本被俘後,中[***]隊並沒有立刻將他帶走,而是在山谷中一個顯眼的山坡上坐下,將俘獲的七八個曰本兵全集中到這裡。

俘虜在山坡很自然的分成了三部分,士兵們擠在一堆,木下在一邊,板本一個人坐在一邊。木下的偷眼看着板本,不知道是該過去,還是留在原地。

“這場戰爭,曰本已經失敗了。”板本似乎是在自言自語,可木下知道,板本這是告訴他們,要活着回到曰本。板本的這句話不是低聲說的,所有俘虜都聽到了,原本沮喪之極的俘虜們一下有了生氣。

在曰本,長期軍事教育,曰本人視俘虜爲可恥,凡是當俘虜的,不但自己會被社會排斥,連家人都會被社會嘲笑,在社會中擡不起頭來。

可如果曰本戰敗,這一切都不存在了。

俘虜板本的消息迅速傳到戰區司令部,蔡廷鍇簡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少將被俘,這是前所未有的,鄂北戰役,殲敵近十萬,俘虜卻只有區區三百多人,最高軍銜不過是少尉,所有俘虜沒有一個不是負傷後被俘的,現在居然有少將主動被俘。

“這沒什麼好奇怪的,”莊繼華的語氣並不激動:“這場戰役後,曰本戰敗已經成爲定局,他們再也無法翻身。”

說完之後,莊繼華抓過地圖:“我們在這裡,修上二十個飛機場,可以起降大型轟炸的,對曰本本土進行轟炸,他們要是不投降,老子就把曰本炸回石器時代。”

徐祖貽輕鬆的笑笑,現在誰也不再懷疑曰本的失敗,光復山東,等於將三八年以後丟失的所有領土,甚至更多全部光復,從戰鬥的過程來說,山東會戰,第二階段比第一階段要容易得多,而第一階段又比鄂北會戰要容易得多。

鄂北會戰中,十一軍部隊是中國派遣軍的精銳,從將領到軍官到普通士兵,面臨絕境時,絕不放棄,不斷尋求機會;自我犧牲精神,戰鬥意志,都遠超山東曰軍。

“文革,現在鬆井石根的南線已經全線崩潰,第五第六混成旅團被全殲,下一步,我建議,第一集團軍向北打,攔腰截擊五十九師團、二十一混成旅團、第三混成旅團,關麟徵以主力攻擊新城,將鬆井石根就地殲滅。”

第六混成旅團在第五混成旅團之前就被殲滅了,旅團長古藤龍夫企圖逃回濟南,結果在濟南西南的七裡山附近被四十七軍追上,激戰半天后即告全殲,古藤龍夫被擊斃。

莊繼華想了想搖頭說:“命令藍運東,不要急於進攻,告訴關麟徵,放鬆井石根過河,二十四集團軍在濟陽過河,將攻擊濟南的任務交給新12軍、新四軍第一師、還有那些反正僞軍。”

徐祖貽和蔡廷鍇有些奇怪,這道命令與前面的命令有些矛盾,昨天,莊繼華還一再嚴令關麟徵攻取新城,切斷曰軍的渡口。

“我考慮過了,在黃河南岸殲滅曰軍,不能充分發揮我軍火力優勢,”莊繼華解釋道:“放他們過河,在黃河北岸殲滅他們,可以充分發揮我軍裝甲優勢,還有空中優勢。”

徐祖貽心中豁然開朗,在黃河南岸,地形對我軍非常不利,我軍是仰攻,而放曰軍過黃河,曰軍失去地利,更有利我軍的火力發揮。

“嗯,這樣好,”蔡廷鍇比徐祖貽更快反應過來,頻頻點頭:“逼鬼子在逃亡過程中,不斷被削弱,等他們逃過黃河,已經精疲力竭了,我軍再加以圍殲,能收事半功倍之效。”

“如果是這樣,那三十六集團軍和五十集團軍就要抽調部隊首先渡河,另外聊城也要作出調整。”徐祖貽想明白後,立刻想到如何部署部隊。

“對,”莊繼華點頭:“命令鍾彬,讓七十八軍立刻渡河,到黃河北岸,高唐以西集結,電告杜聿明,抽調七十七軍,到高唐以西集結,命令四十七軍,在濟陽渡河,渡河後接受二十四集團軍司令楊森指揮。”

“電告宋希濂,我們將放鬆井石根過河,在黃河北岸殲滅之;必須切斷聊城和津浦線的聯繫,不準中島康健向津浦線靠近一步。對聊城的包圍,主力應該放在聊城以東,青三軍和青四軍,應部署在聊城以東的博平地區,二十二集團軍主力也應該置於此地區。”

徐祖貽再度感受到莊繼華的謹慎,要換成他,他會命令包圍聊城,目前聊城城外有第二集團軍、二十二集團軍、青三軍和青四軍,總兵力達到二十四萬,無論是兵力還是火力都超過中島康健,完全可以把他包圍起來,不讓其動彈,待殲滅了鬆井石根後,再消滅中島康健。

可莊繼華就是不這樣,他寧可在北面或南面空虛點,也要切斷曰軍兩個集羣的聯繫,確保對其中一個的圍殲。

“命令邱清泉,暫時不要進攻德縣,給鬆井石根一點希望。”

“命令空軍將津浦線北岸段給我炸了!”

“告訴施少先,他收編的那些僞軍,派出不得低於五千人,南下攻擊平原,佔領平原。”

(未完待續)

第二十五節 雲聚第十節 江戶之花(二)第十一節 大捷(七)第二節 戰後之戰(十)第八節 日薄(六)第七節 後撤國防線(一)第二節 戰後之戰(一)第一節 四川開發公司(六)第二節 沙基(一)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十八)第六節 突破(二)第六節 和約(四)第八節 九變(一)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十)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一)第三節 跨越時空的見解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八)第一節 突破(十二)第二節 戰後之戰(十三)第三節 戰鼓(一)第三節 跨越時空的見解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八)第四節 九天之上(二)第三節 戰天津(十一)第三節 調整(一)第八節 日薄(四)第八節 南京,南京(六)第三節 巧取(四)第五節 反攻(一)第四節 決戰前奏(五)第四節 陰雲(四)第五節 試探第二十七節 轉變(一)第九節 豪賭(四)第三節 重起(五)第二節 山城霧(一)第二節 再編川軍(三)第十一節 重振(二)第四節 牛人第一節 黨爭(五)第六節 爾虞我詐(十)第五節 雲集(二)第三節 戰鼓(九)第三節 戰鼓(九)第二節 戰後之戰(十七)第九節 中央入川(四)第二節 策劃(十二)第一節 上海風波(一)第二節 投敵(一)第十節 大撤退(八)第二節 起航(六)第十七節 間諜學校第二節 戰後之戰(十八)第六節 突破(二)第十節 餘波(二)第五十八節 棉湖(四)(修改)第三節 鏖兵淞滬(十三)第二十九節 婚禮(一)第六節 懲韓(三)第八節 南京,南京(四)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十)第五節 曙光(十一)第十五節 教導第一節 突破(九)第七節 閃電(十三)第七節 閃電(二十一)第五節 曙光(十四)第七節 風波(十三)第六節 波瀾起(四)第八節 光復武漢(十四)第五節 反攻(七) 2009第二節 說汪(一)第三節 會戰(六)第五節 雲集(三)第八節 黃河南岸的曙光(七)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八)第八節 艱難的花(一)第八節 日薄(十四)第二十七節 轉變(五)第三節 背後的博弈(十)第五節 調整(二)第四節 密林血戰(六)第一節 上海風波(六)第一節 德黑蘭(四)第二節 反擊之反擊(十一)第三節 鏖兵淞滬(一)第二節 初戰(七)第八節 九變(一)第一節 德黑蘭(九)第二十一節 逃兵(一)第六節 戰地黃花(三)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十一)第十節 虎嘯(八)第六節 突破(一)第十一節 反擊閃電(二)第三節 鏖兵淞滬(七)第四十六節 旁觀(六)第一節 返川(三)第一節 蟄伏(三)
第二十五節 雲聚第十節 江戶之花(二)第十一節 大捷(七)第二節 戰後之戰(十)第八節 日薄(六)第七節 後撤國防線(一)第二節 戰後之戰(一)第一節 四川開發公司(六)第二節 沙基(一)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十八)第六節 突破(二)第六節 和約(四)第八節 九變(一)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十)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一)第三節 跨越時空的見解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八)第一節 突破(十二)第二節 戰後之戰(十三)第三節 戰鼓(一)第三節 跨越時空的見解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八)第四節 九天之上(二)第三節 戰天津(十一)第三節 調整(一)第八節 日薄(四)第八節 南京,南京(六)第三節 巧取(四)第五節 反攻(一)第四節 決戰前奏(五)第四節 陰雲(四)第五節 試探第二十七節 轉變(一)第九節 豪賭(四)第三節 重起(五)第二節 山城霧(一)第二節 再編川軍(三)第十一節 重振(二)第四節 牛人第一節 黨爭(五)第六節 爾虞我詐(十)第五節 雲集(二)第三節 戰鼓(九)第三節 戰鼓(九)第二節 戰後之戰(十七)第九節 中央入川(四)第二節 策劃(十二)第一節 上海風波(一)第二節 投敵(一)第十節 大撤退(八)第二節 起航(六)第十七節 間諜學校第二節 戰後之戰(十八)第六節 突破(二)第十節 餘波(二)第五十八節 棉湖(四)(修改)第三節 鏖兵淞滬(十三)第二十九節 婚禮(一)第六節 懲韓(三)第八節 南京,南京(四)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十)第五節 曙光(十一)第十五節 教導第一節 突破(九)第七節 閃電(十三)第七節 閃電(二十一)第五節 曙光(十四)第七節 風波(十三)第六節 波瀾起(四)第八節 光復武漢(十四)第五節 反攻(七) 2009第二節 說汪(一)第三節 會戰(六)第五節 雲集(三)第八節 黃河南岸的曙光(七)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八)第八節 艱難的花(一)第八節 日薄(十四)第二十七節 轉變(五)第三節 背後的博弈(十)第五節 調整(二)第四節 密林血戰(六)第一節 上海風波(六)第一節 德黑蘭(四)第二節 反擊之反擊(十一)第三節 鏖兵淞滬(一)第二節 初戰(七)第八節 九變(一)第一節 德黑蘭(九)第二十一節 逃兵(一)第六節 戰地黃花(三)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十一)第十節 虎嘯(八)第六節 突破(一)第十一節 反擊閃電(二)第三節 鏖兵淞滬(七)第四十六節 旁觀(六)第一節 返川(三)第一節 蟄伏(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