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戰後之戰(十三)

“根據現在查明的證據證明,李繼雄收受齊家賄賂兩萬大洋。”莊繼華的聲音就像夾雜着冰塊,陰惻惻的目光在幾人之間來回掃視:“呂師長,甘軍長,範司令,你們有沒有收錢?”

“沒有,卑職一直在通許,沒到過杞縣。”呂國銓騰的站起來:“卑職用項上人頭保證!若收了一分錢,這棵人頭,卑職自己摘下來。”

“司令,卑職有失察之罪,”甘麗初也站起來:“前段時間接到報告,說杞縣糧商停止售糧,卑職當即向範長官報告,只是卑職沒想到事情會這樣嚴重。”

甘麗初是黃埔一期同學,現在擔任第六軍中將軍長。杞縣的情況他已經接到報告,不過考慮到齊家的影響力,他不敢擅專,便向範漢傑報告,由範漢傑向戰區司令部報告,昨天才拿到戰區司令部批覆,三個血淋淋的殺無赦!

“司令,是我反應慢了,這事的責任在我。”範漢傑在西南開發隊待的時間很長,幾乎可以算是西南開發隊中人,很清楚莊繼華的脾氣,擔心他在盛怒下撤了甘麗初和呂國銓,趕緊將責任攬下,至於他自己,當然他還是有把握,莊繼華不會追究自己的責任。

看着範漢傑的臉,莊繼華輕輕嘆口氣:“你們,兩個是一期同學,一個是二期同學,當初黃埔島上的幾百同學,發展到今天,容易嗎?可是象李繼雄這樣的敗類,要多幾個,丟天下很容易。國家尚未安枕,現在不是刀槍入庫的時候;我希望你們能始終保持黃埔精神,爲國家,爲我黨,爲校長,盡心盡力!”

“請司令放心!”三人齊聲答道。

“朱處長,”莊繼華轉頭又對朱若愚說:“這個案子必須徹查,無論牽扯到誰,都要一查到底,決不姑息!”

“請司令甘心,卑職帶了一個連的憲兵,和四個軍法官,一定徹查此案!”朱若愚大聲答道。朱若愚是軍統人員,與範漢傑他們相比,消息更加靈通,昨天齊家和李繼雄的案子便報到渝城,正好戴笠在蔣介石那裡彙報工作,蔣介石看後,暴跳如雷,當場將茶杯摔了,連罵了十幾聲娘希匹。連戴笠都遭了魚池之災,蔣介石發泄一通後,立刻下令徹查此案,隨後又逼問軍統之中有沒有人蔘與,戴笠當然回答沒有,不過也確實沒有。

“李繼雄事件敲了警鐘,今後幾年,隨着反攻的展開,光復的地區會越來越多,會不會有人與漢殲勾結,幫其脫罪?有沒有人趁機搜刮民財?這些,我們都必須警惕,宮秘書,你給李之龍和羅林韜發電,讓他們準備個計劃,在全黨全軍進行整頓,狠抓廉潔奉公。”

“是,以前我忽略了這方面的問題,回去,我就在全軍進行教育整頓。”範漢傑有些沉重的答道,李繼雄在戰場是把好手,敢打敢衝,沒想到栽在這上面,這是個深刻的教訓。

會後,莊繼華在縣政斧召開記者招待會,當作來自省內外幾十家媒體記者的面,他毫不掩飾自己的憤怒,怒斥那些追繳地租的地主,告訴所有人,他決不對這種行爲讓步,齊家只是第一個,以後發現多少,就殺多少。

朱若愚的行動非常快,很快敲開齊家賬房的嘴,拿到李繼雄受賄的證據,莊繼華上報軍事委員會,蔣介石批示就地處決。

“….,整個記者會瀰漫着一種憤怒的情緒,這種情緒不僅僅來自莊繼華將軍,也來自參加發佈會的記者們,包括我。

我怎麼也想不到,在這塊土地上居然還存在這樣的人,我無法用語言來評價他們的行爲,這種行爲已經突破了貪婪無恥的底線。”——————《時代週刊》記者白修德“….,政斧應該用更嚴厲的舉措打擊那些不法糧商和黑心地主,對莊繼華將軍的舉措,我舉雙手支持。他們的行動已經不僅僅是罪惡,而是讓人神共憤……。”————《河南曰報》記者黃起山。

“….,委員長提出抗戰建國,我們抗戰建國的基礎就是,三明煮義,要實現三明煮義,更多的是靠政斧官員的身體力行,所以抗戰建國,必須要有廉潔的官員體系,如果沒有這樣的官員體系,三明煮義這本好經也會被念歪……。”———被譽爲莊繼華喉舌的《渝州晚報》

……“莊文革,殺父之仇,不共戴天!”在渝城,一座小樓裡,一箇中將淚流滿面的伏在桌上,胳膊下壓着當天的渝州晚報,報紙上的大幅照片,正是齊家老爺被押赴刑場。

在民權,高樹勳放下手中報紙,擡頭問副官:“都安排好了嗎?”

“軍長放心,都安排好了。”副官輕聲答道。

莊繼華原計劃不停留的杞縣,整整停留了一週,這一週,杞縣開始了轟轟烈烈的反收租運動,在縣政斧主導,黨部、三青團、救國會和軍隊協助下,全面清查追繳地租事件,所有涉及到的地主全部被抄家,並順勢在農村建立農會,登記戶口和身份證,開始推行渝城模式除了杞縣外,李之龍在全省範圍掀起反貪污反受賄運動,整頓軍隊紀律,這項運動隨即波及正在組建的行政系統,新到任的省主席李培基被架上了火爐。

李培基是商震的老部下,參加過辛亥革命和二次革命,一直在晉軍系統中擔任要職,後隨商震投靠蔣介石,從三十年代初即在河南任職,先後擔任過河南民政廳廳長,省政斧委員,黃河水利委員會委員。抗戰開始後,調任中央監察部委員,河南光復後,蔣介石考慮他在河南的影響力,委任其爲河南省主席。

“這個莊上將,什麼樣的馬蜂窩都敢捅。”李培基看着手中的報告,十分頭痛,這是剛查出來的六個縣長的處理報告,最高的槍斃,最低的監禁五年。

“莊司令現在正是風頭正勁,這些沒眼色的傢伙也沒什麼可惜,死不足惜,”秘書悄聲說:“再說,現在誰都知道,動刀的是誰,誰也不能埋怨您不是。”

正是在長期在河南,李培基對河南官場非常瞭解,這些官員兩個字來形容最貼切,滑、貪。河南地處中原,從前清起,河南官員與中央都有千絲萬縷的聯繫,中央任何動作,河南官場都會在最短時間內反應,幾乎每個官員身後都有中央大佬的影子,長期下來,養成河南官員又皮又滑的特姓,進入民國後,河南是戰亂最多的身份,官員變換如走馬燈,所以河南貪官幾乎居全國之首。

“莊上將手段夠辣,背景夠硬,也好,整整這幫傢伙也好。”

李培基很明智的採取了明哲保身,有文件就批,有說情的就推到莊繼華身上,打定主意讓莊繼華去衝鋒陷陣。

而戰區副司令兼河南保安司令湯恩伯則在收到蔣介石的一封電報後,再也沒有牢搔,每天只是埋頭軍事,臉色越發陰沉了。

一溜轎車捲起漫天黃色的塵土,年青的哨兵看看不遠處閒聊的首長,這些首長的灰色軍裝沒有幾個是完整的,要麼是肘部要麼是肩頭,總是有塊補疤。一隊騎兵在不遠處肅立,戰馬在春光下十分安靜,輕輕嚼着嘴裡的食物,士兵們拉着繮繩,不時撫摸下它的脖子,馬則親暱的迴應。

哨兵對首長到這裡來有些不理解,這一帶的局勢並不穩定,前兩個月,兩軍之間還在激烈交火,現在大規模的交戰雖然平息,可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會再打起來。

黃塵越來越近,連長站到障礙前,雙手叉腰,平靜的注視着飛馳而至的車隊,旁邊傳來一聲命令,士兵們都翻身上馬,哨兵握了握手中的槍,卻沒聽到準備戰鬥的口令。

車隊在障礙前不遠停下,連長整整軍裝跑步過去,從車上下來個軍官,哨兵忍不住咪咪眼,忍不住又握了手中的步槍。就是穿這身軍裝的軍隊,在前不久將他們從那塊土地上趕出來,奪走了他們的勝利果實,連裡的同志傷亡近半,他的班長也在那場戰鬥中犧牲。

“他們怎麼到這裡來了?”哨兵心中燃起仇恨,他狠狠的盯住那隊車,心中急切的希望聽到準備戰鬥的命令。可是讓他失望的是,連長回來後,下的命令不是準備戰鬥,而是命令搬開路障。

車隊駛過路障,在村口前停下,哨兵看見首長過去了,從車內下來個軍官,首長與他好像很熟,兩人都是滿面笑容。

“文革,我們有十七年沒見了吧,中山艦事件後就沒見過。”

“不是,你小子記錯了,是十一年,”莊繼華淡淡搖頭:“我提醒你一下,十一年前,在上海,陳G你小子不去演文明戲,真是屈才了。”

陳G稍稍一愣,隨即哈哈大笑,當年在上海作地下工作時,曾經遇上剛回國的莊繼華,地下工作情況特殊,陳G不敢相認,相反把莊繼華訓了頓(詳見第二部上海風雨)。

(未完待續)

第二十五節 雲聚(四)第二節 陝北行(七)第一節 奪軍(十三)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十)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十七)第一節 戰局(一)第四節 再戰津浦(四)第七十七節 平叛(五)第一節 蟄伏(三)第三節 暗戰(一)第五節 曙光(一)第五節 盟國(三)第六節 和約(五)第九節 佈局敵後(一)第八節 黃河南岸的曙光(二)第六節 和約(四)第九節 轉機(一)第九節 倒胡驅許(一)第八節 南線(七)第三節 新人舊人(一)第八節 光復武漢(一)第一節 奪軍(十四)第三節 巧取(五)第四節 密林血戰(一)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四)第二節 策劃(十)第六節 爾虞我詐(九)第五節 盟國(八)第二節 戰後之戰(十七)第六節 接觸第三節 戰鼓(八)第五節 突擊(四)第二節 初戰(六)第十節 暗棋(六)第七節 閃電(四)第四十六節 襲淡水(四)第三節 暗戰(四)第十一節 大捷(三)第五節 戰雲密佈(三)第二節 交易(四)第一節 挽弓(六)第三節 鏖兵淞滬(三)第二節 資源委員會(七)第四十七節 分路(一)第三節 戰鼓(一)第九節 臨沂破軍(八)第一節 陰謀(十)第四十六節 旁觀(三)第二十五節 雲聚(四)第三節 狙擊(二)第八節 光復武漢(十五)第十節 衝突第九節 臨沂破軍(二十)第四十三節 襲淡水(一)第四節 經濟改革(八)第十節 風雲(七)第二節 策劃(七)第一節 遏制(八)第三節 結盟(六)第八節 日薄(六)第三節 背後的博弈(十)第三節 整編(四)第一節 挽弓(十三)第十節 風雲(一)第九節 轟炸東京(十一)第八節 刺廖(七)第三節 背後的博弈(十四)第二節 沸騰與暗流(七)第四節 塞北烈焰(六)第六節 攻略山東(十一)第八節 轉折(二)第四節 對策(三)第八節 光復武漢(四)第三十八節 鐵軍羣英(一)第一節 蟄伏(四)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十一)第一節 挽弓(十四)第二十二節 選擇題第七節 生機(七)第五節 雲集(五)第六節 突破(七)第十一節 重振(七)第七節 曙光(四)第二節 起航(六)第一節 突破(十五)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十五)第七節 風波(七)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二)第八節 刺廖(七)第五節 曙光(七)第六十三節 羣毆第八節 光復武漢(十九)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十三)第四十一節 戰東莞(七)第二節 反擊之反擊(三)第四節 九天之上(六)第四節 以牙還牙(十)第八節 刺廖(三)第五節 曙光(六)
第二十五節 雲聚(四)第二節 陝北行(七)第一節 奪軍(十三)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十)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十七)第一節 戰局(一)第四節 再戰津浦(四)第七十七節 平叛(五)第一節 蟄伏(三)第三節 暗戰(一)第五節 曙光(一)第五節 盟國(三)第六節 和約(五)第九節 佈局敵後(一)第八節 黃河南岸的曙光(二)第六節 和約(四)第九節 轉機(一)第九節 倒胡驅許(一)第八節 南線(七)第三節 新人舊人(一)第八節 光復武漢(一)第一節 奪軍(十四)第三節 巧取(五)第四節 密林血戰(一)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四)第二節 策劃(十)第六節 爾虞我詐(九)第五節 盟國(八)第二節 戰後之戰(十七)第六節 接觸第三節 戰鼓(八)第五節 突擊(四)第二節 初戰(六)第十節 暗棋(六)第七節 閃電(四)第四十六節 襲淡水(四)第三節 暗戰(四)第十一節 大捷(三)第五節 戰雲密佈(三)第二節 交易(四)第一節 挽弓(六)第三節 鏖兵淞滬(三)第二節 資源委員會(七)第四十七節 分路(一)第三節 戰鼓(一)第九節 臨沂破軍(八)第一節 陰謀(十)第四十六節 旁觀(三)第二十五節 雲聚(四)第三節 狙擊(二)第八節 光復武漢(十五)第十節 衝突第九節 臨沂破軍(二十)第四十三節 襲淡水(一)第四節 經濟改革(八)第十節 風雲(七)第二節 策劃(七)第一節 遏制(八)第三節 結盟(六)第八節 日薄(六)第三節 背後的博弈(十)第三節 整編(四)第一節 挽弓(十三)第十節 風雲(一)第九節 轟炸東京(十一)第八節 刺廖(七)第三節 背後的博弈(十四)第二節 沸騰與暗流(七)第四節 塞北烈焰(六)第六節 攻略山東(十一)第八節 轉折(二)第四節 對策(三)第八節 光復武漢(四)第三十八節 鐵軍羣英(一)第一節 蟄伏(四)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十一)第一節 挽弓(十四)第二十二節 選擇題第七節 生機(七)第五節 雲集(五)第六節 突破(七)第十一節 重振(七)第七節 曙光(四)第二節 起航(六)第一節 突破(十五)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十五)第七節 風波(七)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二)第八節 刺廖(七)第五節 曙光(七)第六十三節 羣毆第八節 光復武漢(十九)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十三)第四十一節 戰東莞(七)第二節 反擊之反擊(三)第四節 九天之上(六)第四節 以牙還牙(十)第八節 刺廖(三)第五節 曙光(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