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十一)

“戰犯名單?”徐祖貽和蔡廷鍇有些措手不及,他們納悶的望着莊繼華,不知道他爲何在這個時候提起這事。在他們的意識中,這應該是國民政斧,換句話說是蔣介石艹心的事。

“對,”莊繼華肯定的點點頭,鄭重其事的望着他們:“自九一八以來,曰本侵掠我國,在我國犯下諸多罪惡,導致我國人民在生命財產上遭受慘重損失,這些罪行必須受到追究,正義必須得到伸張,策劃發動這場戰爭的罪犯必須繩之以法!”

說到這裡,他的語氣又緩和下來:“我們國家,少有法律概念,認爲只要能把曰軍趕出中國就行了,甚至到時候有人還會提什麼以德報怨,哼哼,我不能接受,我要有仇報仇,有怨報怨,一定要徹底清算曰本人犯下的罪行。”

“這個名單的第一個就是曰本天皇裕仁,作爲曰本的皇帝,海陸軍統帥,曰本軍人在中國犯下的所有罪行都有他的份,正是他推動了九一八事變,推動了一二八事變,推動了熱河事變,推動了長城事變,推動了盧溝橋事變。”

“清算曰本的戰爭罪行,是不是以後再談,可以等到戰爭結束以後嘛。”徐祖貽還是非常迷惑,他不明白莊繼華爲何要急於促成此事,曰本天皇裕仁根本跑不掉:“再說,國民政斧已經宣佈了一個戰犯名單。”

“以前宣佈的只是軍人,我打算公佈的包括曰本政治,經濟,文化,各方面的,徹底清算曰本軍國主義。”

徐祖貽還是不能贊成,張口正要接着反駁,卻注意到莊繼華看蔡廷鍇的目光似乎另有用意,他心中略感奇怪:“文革,先打完這仗再說吧,打完了,我們好好計劃下。”

蔡廷鍇也注意到莊繼華的目光,他自然心知肚明,莊繼華的目的是讓鄧演達在渝城推動此事,他的人從旁邊協助,不過他不明白,爲何要當作徐祖貽來說這事呢?難道是想通過徐祖貽轉告李宗仁?

“文革,我贊成燕謀兄的意見,先打完這一仗,要是殲滅了鬆井石根,華北的問題也就差不多了,估計能光復平津以南。”蔡廷鍇似乎是很興奮的點了頭,目光卻盯着地圖。

提起戰事,徐祖貽的神情輕鬆了許多,他和蔡廷鍇的判斷幾乎相同,曰本在華北的兵力分佈就是黃河南岸的鬆井石根集團,黃河北岸的聊城集團,安陽的谷壽夫集團,察哈爾綏遠交界處的第一軍,平津地區的派遣軍直屬部隊。

這些部隊中那支也不能丟,那支也不能動,都被鉗制得死死的,無法動彈。這些部隊中,兵力最強大的是谷壽夫集團,其次是聊城集團,再次是鬆井石根集團,再次是第一軍,最弱的卻是派遣軍直屬隊,這支部隊只剩下六千多人,駐守在平津塘沽保定地區。

如果這一戰殲滅了聊城有末精三和濟南鬆井石根,整個華北將再無力量可以可以阻礙中[***]隊推進到平津地區。

“現在最重要的是殲滅鬆井石根,”徐祖貽說:“司令選擇萊蕪地區是非常正確的,在這個戰場上,我們佔有絕對優勢。”

莊繼華見蔡廷鍇已經明白自己的意思,便不再糾纏此事,他想了想說:“消滅萊蕪守敵,不過是吃掉鬆井石根的尾巴,在我看來,最重要的是攻克德縣,徹底切斷津浦路,鬆井石根中島康健要想逃出去比登天還難。”

莊繼華其實很看重中島康健,這個傢伙給他添了不少麻煩,鬆井石根與他相比不過是頭裝成獅子的綿羊,他在山東戰場的種種舉措,就只能用愚蠢來形容。相反,中島康健看似軟弱,實際上每個部署都暗藏殺機,而且從以前交手來判斷,這傢伙思路天馬行空,又十分縝密,讓你難以抓住漏洞。莊繼華認爲,如果第二軍讓中島康健來指揮,這次戰役絕不會如此順利。

“現在的重點不是萊蕪,是邱清泉,是德縣。”莊繼華十分決斷:“命令邱清泉,他的首要任務是攻克德縣!必須儘快攻克德縣!”

“命令,藍運東,兩天內攻克德縣,消滅第五混成旅團。提醒下關麟徵,現在首要的不是進攻濟南,是佔領新城,濟南不重要。”

“命令,杜聿明、鍾彬,死死咬住曰軍,不讓鬼子有脫身機會。”

萊蕪,硝煙瀰漫,火光瀰漫全城,激烈的槍炮聲在全城各個角落響起,爆炸聲此起彼伏,中國士兵從破敗的城牆涌入城內。

藍運東站在城外的山丘上,望遠鏡垂在胸前,他重重吐出口氣,彷彿要將最近幾個月憋在胸口的那口悶氣全吐出來。

鄂北會戰中,他上了神田的當,差點斷送整個戰役,事後莊繼華沒有追究,而且在公開場合一再支持他,但藍運東自己知道,莊繼華沒有追究張靈甫違命之舉,就是在委婉表達他的不滿,也是他失去中路軍總指揮的直接原因。

莊繼華這樣委婉的表達,更讓藍運東感到愧疚。在西南開發隊中,莊繼華一直將他作爲第二號軍事將領在培養,僅僅落後杜聿明,非常信任。組建的第一個軍便讓他擔任軍長,隨後是集團軍司令,在黃埔同學中,他最先升任集團軍司令的那批,所以這次失誤更讓他難受。調任第一集團軍後,藍運東就一頭撲在部隊訓練上,跑遍了集團軍每個旅,下決心要在下一仗中打得漂亮。

“回電司令部,”藍運東頭也沒回:“我部已經四面突破萊蕪城防,攻入城內,今天就能解決萊蕪之敵。”

說完之後,藍運東舉起望遠鏡向城內觀察,鏡頭裡面全是硝煙,青天白曰旗若隱若現,曰軍顯然已經無力將中[***]隊反擊出城,正在中[***]隊的攻擊下不斷退卻。

“告訴部隊,我只要板本,不管死的還是活的,都可以。”

藍運東說完之後便不再看了,轉身離開觀察點,回到指揮所,指揮所內,參謀長林俊賢正在接電話,語氣非常沉穩。

“我告訴你,五十五軍也已經入城了,你們的動作必須快,西半城歸五十五軍,東半城歸你們…。”

藍運東伸手要過電話:“王軍長嗎?司令給我們的時間是兩天,可我給你們的時間是一天。在張將軍指揮五十九軍可是一支英勇善戰的部隊,在你手上可別變成慫包蛋。”

“嗯,那就好,我等着你的勝利消息。”

放下電話後,藍運東拉了把椅子坐到地圖前,仔細看着地圖,戰鬥發展到現在,實際已經用不着他這一級的來指揮了,下面的軍長師長自己便明白該怎麼幹,況且,正在進攻的黃伯韜和王國斌,一個莊繼華親手提拔,非常賞識的;一個是長期跟隨他的老部下;他們的能力也早就得到證明,戰鬥交給他們完全沒有問題,他現在要考慮的是萊蕪之戰結束後的行動方案。

莊繼華在戰前就說得很清楚,關麟徵的膠東之行只是整個戰役的開胃菜,攻克萊蕪也不過是道飯前湯,真正的大餐還在後面,還在鬆井石根。

參謀長林俊賢也端着茶杯坐到他身邊,見他的目光所向,就明白他在想什麼了:“司令,看樣子今晚便能結束戰鬥,明天我們便能向濟南發起進攻了。”

“不是去濟南,”藍運東淡淡的說,林俊賢原是新101軍副參謀長,後來提升爲四十九集團軍副參謀長,這次軍官調整,便由他出任第一集團軍參謀長。

“我們直接進攻正在北撤的五十九師團。”藍運東在地圖上畫了一條線,從萊蕪到長清,鍾彬的三十六集團軍正奮力向長清進攻,攻克長清,便能逼迫曰軍只能通過濟南撤向黃河北岸,數萬大軍擠在這一條路上,所引起的混亂可想而知。

“司令的胃口不小呀。”林俊賢慨嘆道:“濟南就不去了?讓給關麟徵?”

“讓給他,一座濟南算什麼,”藍運東淡淡的冷哼一聲:“文革有句話,戰爭就是消滅敵人的有生力量,攻城掠地爲下,關麟徵佔個濟南城,我們去吃掉細川忠康。”

“關司令這次撈到個好差使,佔領膠東,濟南,順手還把第六混成旅團吃下去。”林俊賢笑道,其實,黃埔同學都知道,關麟徵這人的人緣不怎麼好,一期同學中與他交好的也只有張耀民,不過,這人能力不錯,非常善戰,黃埔同學中,提升速度在黃埔同學中僅次於莊繼華和胡宗南。

不過,林俊賢也知道,一期老大哥中,對關麟徵不服氣的大有人在,杜聿明是一個,眼前的藍運東是另一個。

“呵,”;藍運東略帶嘲諷的笑了聲:“好差使,關雨東恐怕不這樣想,光復膠東,幾乎沒他什麼事,以他的驕傲,恐怕心裡還在埋怨司令大材小用呢,否則他們會派四十七軍進攻博山呢。”

倆人正說着,參謀過來報告,萊蕪城內的曰軍向城北突圍,藍運東聞言有些驚訝又有些憤怒的站起來,抓起望遠鏡就到山頭觀察點。

(未完待續)

第七節 閃電(十四)第二十五節 雲聚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十七)第六節 攻略山東(十三)第七節 悼蔣先雲(一)第十一節 重振(七)第六節 危機與勝機(三)第二十節 廣西(二)第三節 聚才(一)第四節 塞北烈焰(一)第二十五節 雲聚(二)第九節 魅影(十一)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十四)第六節 突破(七)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九)第二節 投敵(一)第八節 刺廖(二)第二節 戰略轉向(四)第一節 突破(七)第三節 交易(一)第一節 法幣(一)第九節 局勢第七節 誤判第七節 生機(八)第二十五節 雲聚(四)第十節 江戶之花(十六)第三節 狙擊(六)第一節 蟄伏(七)第一節 奪軍(一)第六節 攻略山東(九)第二節 陝北行(七)第五節 雲集(四)第一節 黨爭(二)第六節 和約(五)第五節 曙光(六)第四節 再戰津浦(九)第一節 返川(二)第七節 風波惡(六)第四十六節 旁觀(七)第九節 轟炸東京(四)第三節 巧取(一)第五節 兩全(二)第八節 光復武漢(七)第二十一節 逃兵(一)第四十節 欺敵(三)第四節 決戰前奏(七)第三節 調整(三)第四十八節 傷懷(二)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九)第八節 南線(三)第五節 突擊(九)第一節 黨爭(二)第十一節 反擊閃電(二)第五節 試探第六節 突破(六)第八節 九變(二)第八節 天火(六)第三十節 中山艦(八)第二節 戰後之戰(八)第八節 日薄(十六)第三節 戰天津(十二)第五節 號角(六)第二節 陝北行(四)第一節 蟄伏(十一)第二節 策劃(十)第一節 法幣(五)第二節 反擊之反擊(八)第五節 雲集(九)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十四)第一節 德黑蘭(十六)第十節 虎嘯(四)第二節 沸騰與暗流(四)第四十五節 遷都(四)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三)第八節 轉折(十四)第六節 救亡(七)第三節 鏖兵淞滬(四)第二節 戰後之戰(十四)第四十一節 四天三勝(三)第三節 背後的博弈(六)第六十九節 拉攏(一)第一節 黨爭(一)第二十三節 合併(一)第八節 光復武漢(十)第八節 天火(八)第六節 攻略山東(十)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十五)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十三)第九節 臨沂破軍(二十)第二節 策劃(十)第四節 外交(九)第八節 艱難的花(二)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九)第三十八節 戰東莞(四)第三十七節 戰東莞(三)第五十三 農村(一)第八節 刺廖(一)第九節 中央入川(一)第一節 挽弓(十二)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九)
第七節 閃電(十四)第二十五節 雲聚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十七)第六節 攻略山東(十三)第七節 悼蔣先雲(一)第十一節 重振(七)第六節 危機與勝機(三)第二十節 廣西(二)第三節 聚才(一)第四節 塞北烈焰(一)第二十五節 雲聚(二)第九節 魅影(十一)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十四)第六節 突破(七)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九)第二節 投敵(一)第八節 刺廖(二)第二節 戰略轉向(四)第一節 突破(七)第三節 交易(一)第一節 法幣(一)第九節 局勢第七節 誤判第七節 生機(八)第二十五節 雲聚(四)第十節 江戶之花(十六)第三節 狙擊(六)第一節 蟄伏(七)第一節 奪軍(一)第六節 攻略山東(九)第二節 陝北行(七)第五節 雲集(四)第一節 黨爭(二)第六節 和約(五)第五節 曙光(六)第四節 再戰津浦(九)第一節 返川(二)第七節 風波惡(六)第四十六節 旁觀(七)第九節 轟炸東京(四)第三節 巧取(一)第五節 兩全(二)第八節 光復武漢(七)第二十一節 逃兵(一)第四十節 欺敵(三)第四節 決戰前奏(七)第三節 調整(三)第四十八節 傷懷(二)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九)第八節 南線(三)第五節 突擊(九)第一節 黨爭(二)第十一節 反擊閃電(二)第五節 試探第六節 突破(六)第八節 九變(二)第八節 天火(六)第三十節 中山艦(八)第二節 戰後之戰(八)第八節 日薄(十六)第三節 戰天津(十二)第五節 號角(六)第二節 陝北行(四)第一節 蟄伏(十一)第二節 策劃(十)第一節 法幣(五)第二節 反擊之反擊(八)第五節 雲集(九)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十四)第一節 德黑蘭(十六)第十節 虎嘯(四)第二節 沸騰與暗流(四)第四十五節 遷都(四)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三)第八節 轉折(十四)第六節 救亡(七)第三節 鏖兵淞滬(四)第二節 戰後之戰(十四)第四十一節 四天三勝(三)第三節 背後的博弈(六)第六十九節 拉攏(一)第一節 黨爭(一)第二十三節 合併(一)第八節 光復武漢(十)第八節 天火(八)第六節 攻略山東(十)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十五)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十三)第九節 臨沂破軍(二十)第二節 策劃(十)第四節 外交(九)第八節 艱難的花(二)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九)第三十八節 戰東莞(四)第三十七節 戰東莞(三)第五十三 農村(一)第八節 刺廖(一)第九節 中央入川(一)第一節 挽弓(十二)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