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節 棉湖(四)(修改)

四連已經從小高地上退回E高地,面對蜂擁而至的敵軍,營長陳繼承親自艹起機槍,發瘋的射擊,依然無法阻止敵人的前進。此刻高地上的部隊只有不足百人,包括輕傷員在內都在戰鬥,“手榴彈,”蔣先雲喊道。隨着他的喊聲,幾顆稀稀落落的手榴彈在敵羣中爆炸,蔣先雲伸手再模時,卻發現手榴彈沒有了。

“上——刺刀。”

“殺。”

四連迎着衝上來的敵人殺去,兩團灰色軍裝撞擊在一起。刺刀的撞擊,咒罵、慘叫立刻在高地上響起。陳繼承大叫:“吹號,增援,吹號…..。”

與此同時六連也響起求援的號聲。

四連與六連同時求援讓何應欽幾乎崩潰,沒有兵了!參謀長朱棠見狀向何應欽說:“把炊事班武裝起來,我帶他們增援四連。從九連中抽調一個排增援六連。”

何應欽點頭答應,朱棠走後,他下令將團部的參謀衛兵,所有人能動的人都組織起來,準備在必要的時候衝上去。

朱棠衝上E高地,看見王家修正坐在地上裹傷,他的腰上被紮了一刀,血咕咕的往外冒,朱棠看見他的樣子,衝他叫到:“你下去,趕緊下去。”王家修咬着牙搖頭,朱棠已經顧不上了,四連陣地完全陷入混戰中,士兵們往往是一個對付兩個甚至三個敵人,朱棠拎槍就打,他沒注意,王家修包好傷口後,端起槍又衝進敵羣,他刺死一個敵人,隨後被三個敵人包圍,三把刺刀幾乎同時刺進他的身體。

沒有了四連六連的掩護,敵人衝過兩連之間的防線,八九百敵人直接衝向曾塘村一團團部,守衛團部的只有三營九連的兩個排,面對絕對優勢的敵人,九連打得非常頑強,何應欽把所有人都派上一線,自己身邊只留下一個號兵。

蔣介石發現曾塘村的危急,他立即下令開炮,支援曾塘村。但炮始終沒有打響,蔣介石急了,俞濟時回來報告:“陳連長說炮筒打紅了,炮打不了了。”蔣介石急得團團轉,下令王世和率衛士排增援村裡。

周主任悄悄走出指揮部,找到楊其剛,以非常嚴肅的口氣說:“我以[***]廣東區委的名義下達命令,每個[***]員、共青團員,必須做好模範帶頭作用,要毫不動搖的堅持戰鬥,任何動搖、畏縮,都將受到黨紀的嚴懲。”楊其剛答道:“是。”周主任又說:“你要把傳達給每個黨員團員。”“是。”

“政治部的所有人都組織起來,在關鍵時刻也要投入戰鬥。”

王世和的增援暫時緩解了一線的壓力,但敵人隨後又發起新一波攻勢,村口的防線搖搖欲墜,何應欽急中生智,下令號兵吹衝鋒號,一直不停的吹。敵人被突如其來的衝鋒號嚇住了,守軍立刻轉入反擊,又把敵人打退了。

劉志陸的迂迴終於繞過曾塘村,開始向三營八連的守衛的曾塘村左後側的高地發起進攻,同時大約四五百人向蔣介石總部所在高地進攻,不過顯然敵人沒有發現這裡是東征軍總部,因爲同時向八連發動進攻的人有七八百人。

此時蔣介石也不得不親自參加戰鬥了,顧問加侖跳進戰壕,端起機槍向敵人掃射,周主任率領楊其剛、賀衷寒、鄧文儀等政治部科員也加入戰鬥,情況萬分危急之下,廖仲愷帶領支前隊也頂到一線。蔣介石在射擊空閒中,發現廖仲愷也在戰壕中,不由大急,命令俞濟時把廖仲愷拉下去,廖仲愷邊放槍邊說:“沒事,介石,我也會打槍。”蔣介石看着他的樣子哭笑不得,這是打槍嗎,打鳥都不象。一顆子彈擦着廖仲愷的身子打在後面的土壁上,蔣介石驚出一身冷汗,隨即怒吼道:“俞濟時,把他拉下去,快。”俞濟時強行把廖仲愷拉到後面,廖仲愷掙扎着還要上,俞濟時趕緊勸道:“黨代表,在這裡組織好支前隊也行呀,前面您不擅長,後面是您的長處呀。”廖仲愷感到俞濟時說得有理,便轉而組織支前隊向前面運送彈藥。

敵人沒有想到這個高地上的火力這麼強大,機槍就有七八挺,其他還有連發的花機槍和駁殼槍,付出幾十條人命後退下去了。

蔣介石待敵人一退下去,就跑到炮兵連,見到炮兵連長陳誠,劈頭就問:“炮爲什麼還打不響?”陳誠也急得滿頭是汗,他剛纔什麼辦法都了用,停炮、撒尿都用盡了,就是不行。

“你就不能再試試?再試試。”蔣介石在曰本學的也是炮兵,知道炮筒打熱後,撞針會發軟,就不能再打了。但現在他也沒辦法了,屬於病急即亂投醫。

陳誠二話不說,跑到一門山炮前,調試一下後,放進去一枚炮彈,然後親自發射,沒想到,炮彈應聲飛出炮口,正好落在向曾塘村進攻的敵羣中,蔣介石和陳誠不由大喜,陳誠又是兩發,都準確落在敵人的攻擊羣中,曾塘村的敵人受到炮擊後,立刻又退下去了。

隨後陳誠調整方向,向正在向八連進攻的敵人開炮。

在炮兵的支援下,曾塘村和八連的情況好轉,但整個一團依然處在危機中。全線都在激戰,一營、二營、三營、曾塘村團部、高地上蔣介石的指揮部、都在激戰中。蔣介石在指揮部督戰,何應欽在曾塘村一線督戰、參謀長朱棠在四連高地督戰;顧問加侖當上機槍手,廖仲愷扛起彈藥箱,周主任成戰壕裡的一小兵。各級官佐都在一線,軍校學生全部死戰不退,士兵在軍官的帶動下也都奮勇作戰無一人脫逃。

劉志陸強攻之下傷亡也很大,他打算停下來整頓之後,再發起進攻,在他看來學生軍已經完了,左翼基本被分割包圍,對面的高地上不但有炮兵陣地,而且部署了很強的火力,他判斷這是學生軍的指揮部,至少是個重要陣地,因此他打算以一部分兵力牽制當面高地的學生軍,主力直接攻擊對面高地。

一陣強烈的衝鋒號從遠處傳來,劉志陸聽到這個號聲渾身一哆嗦,憑直覺就認爲這不可能是他們的部隊,他抓起望遠鏡觀察,果然,從側翼殺出一隊人馬,旗幟上面繡着一個斗大的衛字。第七旅派回來的部隊終於趕到了。

昨天七旅沒有能夠按時趕到預定宿營地鹿子洋,而是在銅坑宿營,第二天部隊在行軍途中才接到蔣介石調整部署的命令,許濟這纔派衛立煌團轉向棉湖,但由於地圖不準,衛立煌沿途找路耽誤了時間,直到此時才趕到。

衛立煌指揮部隊從王定華部的側翼發起進攻,正面校軍一營趁機發起反攻;王定華部從早晨打到現在已經是疲倦不堪,幾乎一下就崩潰了。

絕處逢生,絕處逢生,蔣介石興奮得直接下令,反攻,全線反攻。

王定華部崩潰,劉志陸慌忙率領部隊向後撤退,向北柵撤退,二營傷亡慘重,依然振作的對劉志陸部進行了攔截射擊。一營卻與衛立煌團一起追擊王定華,殺向和順。

面對崩潰的王定華部,林虎瘋狂了,八千人攻擊了整整兩個小時,眼見勝利即將到手,卻突然崩潰,強烈的失落感讓他憤怒。林虎下令督戰隊向潰兵開槍,隨後砍下一個團長兩個營長的腦袋,掛在和順村口。然後宣佈擊斃學生軍一人者賞大洋十塊,擊斃軍官者賞大洋五十,重賞之下軍心爲之一振,林虎見士氣起來了,命令預備隊全軍出動發起反攻。

林虎的一番整頓立刻收效,尾隨攻擊的衛立煌團、一營和隨後趕來的三營被阻擊在和順外圍的兩個小村子中,劉志陸帶部隊趕回來,也立刻加入對追兵的攻擊中。

敵人的突然的反攻打了衛立煌和蔣鼎文措手不及,追在前面的二連連長餘海濱身中兩槍而亡,三連連長郭俊負傷,蔣鼎文命令關麟徵代理二連連長就地組織防禦,擋在村口。隨後跟進的三營在劉峙帶領下也趕到了。兩人一合計決定分段把守。衛立煌則帶人守在另一個村子中。

敵人全軍圍上來,一營、三營數度發起白刃戰,以意志和勇氣把衝入村裡的敵人趕出去了。相鄰的衛立煌卻支持不住了,放棄村落向後方退去,在路上得到二營的支持才穩住陣線。

蔣介石聞知一三營再度被包圍,焦急異常,從高地趕到團部,學兵連又被集合起來,此時的學兵連只有不到一半人了,支援曹石泉的特務連也損失殆盡,連長陳子厚犧牲。

蔣介石讓加侖和一團參謀長朱棠留守團部,自己帶着學兵連向前沿趕去,此刻他不但擔心一營三營,也擔心始終沒有消息的教導二團。

二團在哪裡?劉志陸既然在這裡,鯉湖的敵人是那一部分?兵力多少?戰況如何?這些問題在他腦海裡盤旋。

蔣介石不知道,其實勝利女神已經在向他微笑了。

教導二團正隱蔽在距離和順大約四里遠的一個高地上,之所以現在還沒出擊,是因爲團長錢大均採納了莊繼華的建議——暫時不要出擊。

蔣介石:勝利在招手,票票拿來。

幫朋友做個推薦:

原住民,書號:1021341

簡介:一本很有創意的網遊小說。一個穿越者在虛擬遊戲世界的傳奇故事,在魔法世界裡尋找丟失的武功和回家的路。

第七節 風波(二)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一)第一節 黨爭(五)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十三)第三節 鏖兵淞滬(四)第一節 德黑蘭(十四)第二節 川軍(一)第一節 上海風波(二)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十一)第二節 策劃(十)第三節 暗戰(三)第三節 太行行(十一)第五節 反攻(六)第六節 南京戲(三)第三十三節 整軍(一)第二節 說汪(三)第一節 奪軍(二)第八節 南京,南京(一)第十三節 煩惱第七節 上書第二十四節 後備役第三十八節 鐵軍羣英(一)第四十六節 旁觀(六)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十三)第五節 積聚(五)第四節 密林血戰(五)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十七)第四十八節 傷懷(八)第四十節 欺敵(一)第七節 後撤國防線(九)第二節 察東收編(七)第四節 戰鼓(四)第一節 辦學(二)第八節 轉折(十四)第一節 太行行(一)第一節 德黑蘭(五)第八節 光復武漢(五)第二十一節 衝突第九節 魅影(一)第十節 拉薩風雲(六)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四)第二節 交易(六)第三節 會戰(二十二)第一節 德黑蘭(十二)第四節 密林血戰(八)第九節 殤(五)第五節 號角(三)第八節 光復武漢(七)第一節 上海風波(一)第一節 挽弓(十四)第三節 重起(四)第四節 塞北烈焰(六)第十節 風雲(五)第七節 風波惡(九)第一節 蟄伏(六)第一節 奪軍(十三)第三節 魅影(四)第七節 閃電(八)第三十九節 變第六節 攻略山東(三)第四節 以牙還牙(六)第六節 和約(三)第六節 新雲南(三)第十節 餘波(一)第三節 戰天津(十四)第一節 奪軍(十一)第一節 突破(五)第三節 戰天津(七)第一節 破冰(一)第四節 以牙還牙(二)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六)第六節 爾虞我詐(四)第六節 波瀾起(一)第一節 遏制(二)第二十五節 雲聚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五)第一節 挽弓(十三)第九節 臨沂破軍(三)第四節 決戰前奏(十)第四節 決戰前奏(六)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四)第十節 拉薩風雲(三)第三節 太行行(九)第四節 經濟改革(十一)第六節 平津上空中的謎雲(十)第三節 背後的博弈(十一)第九節 魅影(三)第十節 大撤退(七)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十五)第三節 戰天津(九)第八節 刺廖(三)第二節 再編川軍(五)第七節 後撤國防線(一)第四節 再戰津浦(四)第十五節 獻策第二節 陝北行(八)第六節 攻略山東(五)第八節 刺廖(九)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二)第一節 上海風波(七)
第七節 風波(二)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一)第一節 黨爭(五)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十三)第三節 鏖兵淞滬(四)第一節 德黑蘭(十四)第二節 川軍(一)第一節 上海風波(二)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十一)第二節 策劃(十)第三節 暗戰(三)第三節 太行行(十一)第五節 反攻(六)第六節 南京戲(三)第三十三節 整軍(一)第二節 說汪(三)第一節 奪軍(二)第八節 南京,南京(一)第十三節 煩惱第七節 上書第二十四節 後備役第三十八節 鐵軍羣英(一)第四十六節 旁觀(六)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十三)第五節 積聚(五)第四節 密林血戰(五)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十七)第四十八節 傷懷(八)第四十節 欺敵(一)第七節 後撤國防線(九)第二節 察東收編(七)第四節 戰鼓(四)第一節 辦學(二)第八節 轉折(十四)第一節 太行行(一)第一節 德黑蘭(五)第八節 光復武漢(五)第二十一節 衝突第九節 魅影(一)第十節 拉薩風雲(六)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四)第二節 交易(六)第三節 會戰(二十二)第一節 德黑蘭(十二)第四節 密林血戰(八)第九節 殤(五)第五節 號角(三)第八節 光復武漢(七)第一節 上海風波(一)第一節 挽弓(十四)第三節 重起(四)第四節 塞北烈焰(六)第十節 風雲(五)第七節 風波惡(九)第一節 蟄伏(六)第一節 奪軍(十三)第三節 魅影(四)第七節 閃電(八)第三十九節 變第六節 攻略山東(三)第四節 以牙還牙(六)第六節 和約(三)第六節 新雲南(三)第十節 餘波(一)第三節 戰天津(十四)第一節 奪軍(十一)第一節 突破(五)第三節 戰天津(七)第一節 破冰(一)第四節 以牙還牙(二)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六)第六節 爾虞我詐(四)第六節 波瀾起(一)第一節 遏制(二)第二十五節 雲聚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五)第一節 挽弓(十三)第九節 臨沂破軍(三)第四節 決戰前奏(十)第四節 決戰前奏(六)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四)第十節 拉薩風雲(三)第三節 太行行(九)第四節 經濟改革(十一)第六節 平津上空中的謎雲(十)第三節 背後的博弈(十一)第九節 魅影(三)第十節 大撤退(七)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十五)第三節 戰天津(九)第八節 刺廖(三)第二節 再編川軍(五)第七節 後撤國防線(一)第四節 再戰津浦(四)第十五節 獻策第二節 陝北行(八)第六節 攻略山東(五)第八節 刺廖(九)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二)第一節 上海風波(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