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初戰(七)

按照他的計劃,佔領仰光後,全軍分成兩路,一路向西追擊英軍,另一路北上攻佔曼德勒,然後直抵中緬邊境。可在攻克仰光後,傳來中[***]隊大規模入緬,領軍的居然是支那將軍,整個南方軍,從寺內壽一到下面的師團長全部緊張起來。

南方軍從統帥寺內壽一到下面的軍司令使團長,全部都在中國作戰過,他本人就參加過兩次津浦路作戰,不過他只是第一軍的副參謀長,他親眼目睹了幾乎所有帝國名將在他的手下落馬,驍勇的帝國武士大量傷亡。

可緊張之餘,帝國武將們又萌發了擊敗支那將軍的雄心,寺內壽一的辦公桌上堆滿了請求去緬甸的請戰書,寺內壽一也非常重視支那將軍出現在緬甸,特地從西貢趕到新加坡,同時把他招到新加坡商議下階段作戰計劃。

在新加坡,寺內壽一仔細審閱了飯田祥二郎的作戰計劃,最後同意了他的作戰計劃,併爲他增加了一個師團的兵力,要求只有一個,徹底擊敗支那將軍,挽回皇軍的聲譽。

按照飯田的計劃,曰軍先在仰光勃固休整,待支那軍在曼德勒集結後再開始行動。

從前線和情報機構傳來的消息,支那將軍還沒有發現他的作戰計劃,支那軍還在繼續在曼德勒集結。

“喲西,命令田中師團長必須在明天對同古發動進攻,三天內佔領同古。”飯田祥二郎對參謀長十川彙報的各師團進軍速度感到滿意,部隊的行動非常迅速。

爲進攻緬中,飯田將部隊分爲兩路,西路由五十五師團和三十三師團組成,由五十五師團師團長竹內寬指揮,東路由三個師團組成,十八、三十五、五十六,由十八師團師團長田中新一指揮。

飯田給西路的命令是消滅集結在卑謬的英軍,然後乘勝追擊,佔領仁安羌。東路軍的任務是迅速攻克同古,然後向平滿納進攻,擊潰當面的支那軍。

“閣下,支那軍在同古有一個師,皇軍用三個師團展開圍攻,攻克同古應該沒什麼問題。”十川的神色卻不見絲毫喜悅:“可支那將軍會按照我們定下的計劃走嗎?要是他發現五十六師團不見了,會不會起疑心?”

“緬東北人煙稀少,又是大遍原始森林,自古以來就難以通行,支那將軍就算有懷疑,他也不能肯定五十六師團的去向,等他想明白,五十六師團已經到臘戌了。”飯田心裡有些得意,他今天沒有穿軍裝,一件寬大的和服罩在身上,盤膝坐在榻榻米上,說來也難爲他的部下了,費盡心力爲他找來這樣一個榻榻米。

飯田的計劃在攻克同古後發生變化,五十六師團將脫離西路,不再向平滿納進攻,而是北上進入叢林,繞過棠吉,向北直撲臘戌,同時,爲了迷惑支那軍在緬東北的部隊,寺內壽一將攻下新加坡的二十二師團,這個既是迷惑中[***]隊,也是爲緬北作戰準備的部隊,一旦確定五十六師團越過南桑,二十二師團即越過泰緬邊境,會同五十六師團一起向臘戌進攻。佔領臘戌,集結在曼德勒的中[***]隊就被裝入了的口袋。

飯田預計,一旦曼德勒的支那軍得知臘戌失守後,必定向西北密支那方向逃竄,因此在攻佔臘戌後,五十六師團將堅守臘戌,而二十二師團則繼續進攻,搶在支那軍之前佔領密支那,徹底關上支那軍回國的路。

十川心裡對這個作戰計劃還是很支持的,這個計劃極其大膽,但成功的希望很大,不過任何計劃都有弱點,這也正是他擔心的:“可是閣下,兩個師團的後勤很難解決,如果攻不下臘戌,這兩個師團就可能陷入絕境。”

“任何計劃都是冒險,”飯田說:“支那兵書上有句話,置之死地而後生,我們就要有這種勇氣,聖戰纔有可能獲得勝利。”

曰軍現在雖然連戰連捷,可大部分理智的曰軍將領卻認爲曰本是在冒險,同時與美英蘇開戰,這時曰本國力根本無法承受的,更何況還有一個龐大的中國戰場,所以在攻佔新加坡後,軍部內已經有人提出和談,讓瑞士政斧出面調解,與美英蘇談判。

對於後勤,穿插的兩個師團完全寄希望於臘戌,根據情報,臘戌集中了大量物資,多得倉庫都堆不下,支那人不得不隨意堆放在臘戌的各處,在曰軍將領眼中,這些物資已經是戰利品了,所以纔沒有對臘戌展開大規模轟炸。

“十川君,不用擔心,我相信帝國武士會圓滿完成任務的。”飯田說完後,走到琴前,優雅的琴聲從房間裡傳出,外面站崗的士兵向這邊望了眼,他們都知道這位司令官非常喜歡中國的古琴,每到心情舒暢時或煩悶時就會彈上那麼會,至於什麼時候是舒暢,什麼時候是煩悶,他們就不清楚了。

琴聲很平和,幽雅,看來司令官的心情不錯。正在士兵胡思亂想時,一個軍官急匆匆走到門口,大聲喊報告,士兵心中一緊,作爲在司令部服役的士兵,他立刻判斷出,情況不對。

果然,琴聲忽然變得急促了,終於停下,從房間內傳來飯田憤怒的叫聲。

“八格!田中在做着什麼!居然被支那人打了伏擊!已經再三提醒他了,支那人已經佔領同古,爲何還被打了伏擊!”

十川看着咆哮的飯田,心中同樣很不解,很生氣。田中新一報告,十八師團先頭部隊約一箇中隊,在同古以南五十公里處,遭到支那軍的伏擊,三輛坦克三輛裝甲車被擊毀,除十六名士兵外,其餘軍官士兵全部陣亡,支那軍傷亡不詳。

“告訴田中新一,三天內必須攻克同古,否則,軍法無情。河邊聯隊長記大過一次。”飯田忍住怒氣命令道,十川立刻答應,這個處罰比較合適,提醒前線將領不要輕敵,又逼迫他們全力進攻。

田中新一心頭也在冒火,作爲前鋒的河邊東園是他最賞識的指揮官之一,作戰勇猛又精明,在支那和蘇俄作戰中從未吃過虧,沒想到這次在同古,還沒正式交手,就吃了這麼大一個虧。

“電告各部,同古爲支那精銳部隊,各部前進時務必謹慎小心,提防敵人的伏擊。”田中新一氣惱的下令提醒部隊。

名義上田中新一率領的是三個師團的部隊,但五十六師團從仰光出發,還在路上,距離他們有兩天路程,現在只有十八師團和三十五師團,三十五師團還有一個聯隊留在了毛淡錦。

爲了吸引中[***]隊的注意,飯田祥二郎下了大本錢,十八師團是最先投入支那事變的師團之一,參加過淞滬戰役,兩次津浦路戰役,武漢會戰,也是最先在馬來半島登陸的部隊,這個師團原是四聯隊師團,後來改編爲三聯隊師團,在南下作戰前,又改回四聯隊師團。

除了十八師團外,五十六師團也是曰軍中的一支著名部隊,號稱龍師團,常年留守曰本本土,配備有坦克隊、裝甲車隊,雖然是三聯隊師團,可人數依然高達兩萬多人,這在曰軍中是非常少見的。

除了這兩個強悍的師團外,飯田又給田中新一配備了兩個讀力坦克團和一個重炮兵聯隊,以及第三飛行大隊的六十多架飛機負責空中支援。

對當面的敵情,戴安瀾有充分準備,從到達同古那天起,他就在加強同古城防。整個同古分新舊兩個部分,仰曼鐵路穿城而過,將同古分爲新舊兩半,舊城修有高大的城牆,是天然的防禦工事,西塘河從城東流過,在城東與皮尤河交匯,構成一道天然屏障,其餘三面均是一馬平川,無險可守。

戴安瀾的新三十九師有三個旅,加上直屬團工兵團防空團重炮團,以及配屬給他的汽車團,總兵力有一萬五千多人。到同古後,全師就開始構築工事,戴安瀾深知責任重大,因此每天都在各防禦陣地上奔波檢查,針對每個防禦陣地進行攻防演練,查找漏洞,至到滿意爲止。城內,街壘林立,重要地段的樓房全部被打穿,構築成火力點。

三月上旬,最後一支英軍穿過同古向普洛美撤退,戴安瀾即下令全城戒嚴,進入戰時狀態。此刻同古已經成爲一座空城,除了中國士兵外,再無任何居民。

(未完待續)

第二節 英雄報告團(三)第一節 德黑蘭(二)第四節 九天之上(三)第一節 諜影(一)第二節 察東收編(六)第二節 察東收編(八)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十四)第六節 爾虞我詐(七)第三節 鏖兵淞滬(十二)第九節 魅影(十三)第七節 風波(七)第一節 辦學(三)第三節 戰天津(十一)第十節 大撤退(二)第五節 反攻(三)第三十三節 整軍(一)第二節 察東收編(八)第九節 魅影(十四)第三節 重起(六)第八節 轉折(十一)第六節 救亡(二)第八節 轉折(二十二)第七節 曙光(七)第七節 後撤國防線(七)第八節 光復武漢(二)第四節 密林血戰(九)第二十節 兵油子(二)第四節 塞北烈焰(八)第四節 外交(三)第三節 狙擊(五)第一節 “意外”的戰爭(二)第十節 江戶之花(八)第四十九節 別離(二)第一節 遏制(六)第八節 轉折(二十四)第二節 策劃(八)第四十八節 傷懷(三)第二節 資源委員會(四)第七十七節 平叛(二)第三節 狙擊(一)第四節 牛人第九節 殤(五)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十七)第一節 蟄伏(六)第三節 太行行(十三)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十五)第一節 遏制(五)第一節 法幣(一)第二十四節 後備役第九節 中央入川(四)第四節 塞北烈焰(三)第六節 爾虞我詐(十一)第四十九節 別離(五)第六節 和約(一)第三節 戰天津(十四)第一節 戰局(一)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十七)第六節 攻略山東(十三)第四節 塞北烈焰(九)第六節 波瀾起(六)第七節 後撤國防線(二)第一節 上海風波(十)第二節 策劃(六)第三節 戰天津(六)第二節 川軍(四)第二節 重建(一)第一節 突破(十四)第十節 江戶之花(六)第四節 戰鼓(四)第六節 新雲南(二)第二十一節 逃兵(一)第八節 南京,南京(六)第五節 “異心”(四)第八節 光復武漢(十二)第一節 遏制(九)第六節 南京戲(二)第七節 曙光(三)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十八)第五節 突擊(四)第二節 戰後之戰(十七)第十節 風雲(二十六)第九節 魅影(二)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十三)第六節 接觸第八節 天火(五)第四節 再戰津浦(八)第三節 重起(五)第八節 南線(一)第三節 會戰(十八)第二節 反擊之反擊(六)第五節 突擊(五)第五節 雲集(八)第三十五節 戰東莞(一)第八節 轉折(二十四)第二節 川軍(三)第五節 反攻(一)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二)第六十九節 拉攏(二)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十五)第十一節 大捷(九)
第二節 英雄報告團(三)第一節 德黑蘭(二)第四節 九天之上(三)第一節 諜影(一)第二節 察東收編(六)第二節 察東收編(八)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十四)第六節 爾虞我詐(七)第三節 鏖兵淞滬(十二)第九節 魅影(十三)第七節 風波(七)第一節 辦學(三)第三節 戰天津(十一)第十節 大撤退(二)第五節 反攻(三)第三十三節 整軍(一)第二節 察東收編(八)第九節 魅影(十四)第三節 重起(六)第八節 轉折(十一)第六節 救亡(二)第八節 轉折(二十二)第七節 曙光(七)第七節 後撤國防線(七)第八節 光復武漢(二)第四節 密林血戰(九)第二十節 兵油子(二)第四節 塞北烈焰(八)第四節 外交(三)第三節 狙擊(五)第一節 “意外”的戰爭(二)第十節 江戶之花(八)第四十九節 別離(二)第一節 遏制(六)第八節 轉折(二十四)第二節 策劃(八)第四十八節 傷懷(三)第二節 資源委員會(四)第七十七節 平叛(二)第三節 狙擊(一)第四節 牛人第九節 殤(五)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十七)第一節 蟄伏(六)第三節 太行行(十三)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十五)第一節 遏制(五)第一節 法幣(一)第二十四節 後備役第九節 中央入川(四)第四節 塞北烈焰(三)第六節 爾虞我詐(十一)第四十九節 別離(五)第六節 和約(一)第三節 戰天津(十四)第一節 戰局(一)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十七)第六節 攻略山東(十三)第四節 塞北烈焰(九)第六節 波瀾起(六)第七節 後撤國防線(二)第一節 上海風波(十)第二節 策劃(六)第三節 戰天津(六)第二節 川軍(四)第二節 重建(一)第一節 突破(十四)第十節 江戶之花(六)第四節 戰鼓(四)第六節 新雲南(二)第二十一節 逃兵(一)第八節 南京,南京(六)第五節 “異心”(四)第八節 光復武漢(十二)第一節 遏制(九)第六節 南京戲(二)第七節 曙光(三)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十八)第五節 突擊(四)第二節 戰後之戰(十七)第十節 風雲(二十六)第九節 魅影(二)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十三)第六節 接觸第八節 天火(五)第四節 再戰津浦(八)第三節 重起(五)第八節 南線(一)第三節 會戰(十八)第二節 反擊之反擊(六)第五節 突擊(五)第五節 雲集(八)第三十五節 戰東莞(一)第八節 轉折(二十四)第二節 川軍(三)第五節 反攻(一)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二)第六十九節 拉攏(二)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十五)第十一節 大捷(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