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舉賢詩佛崔希逸

李璲不等天仙配的公演結束,就拉着李白、高適等人回去找司馬承禎商量劇本。

“恭喜殿下啊,貧道剛回來就聽說了舞臺戲的大獲成功!”李含光風塵僕僕還來不及換洗,就站在司馬承禎旁邊迎接李璲回府,看得出來這幾個月他是風餐露宿受了不少苦,但精神頭極好的,大笑着說着:“天仙配,好名字啊!柔情蜜意的故事最能吸引人的同情心呢!”

“同喜同喜!李道長這幾月看得出來收穫也不小,”李璲招呼着不用多禮,讓高適和李白也都坐下,猛灌一口水後就說:“每個人心裡都有一個年輕時的美麗幻想吧,所以比較容易引起共鳴!對了,道門是崇尚雙修的是不是?”

李璲後面這句倒也弄得幾人羞個大紅臉,其實司馬承禎是實打實的老處男。李白卻有些意猶未盡的說:“只是那麼好的戲,殿下幹嘛中途離場?會不會被人謠傳說殿下對演出不滿意?”李白居然開竅長腦子會想問題了,這倒是個意外之喜。

“太白賢弟多慮了,整部戲都是殿下編的,還用得着看到完才知道結局嗎?”高適嘿嘿笑着,看李白又開始犯愣跟不上思路,直接給他解釋:“賢弟是想說知道結局也不等於能感受氣氛和表演對吧?但咱們殿下是重結果不重過程的,連今晚將造成的長安轟動都已經預判了,當然不會在乎演戲了。”

李璲擺擺手,笑道:“你們不是也都知道天仙配的結局嘛,本王這裡又構思了一個更有趣的故事,想講給你們聽,不知大家有沒有興趣啊?”

“又一個故事?”李白頭一個驚叫出來,還是高適反應正常,不言不語間就取過來筆墨,鋪紙懸腕,已經準備好記錄了。李璲點點頭,還是高適和自己有默契啊!倒是司馬承禎這半年越發蒼老了,也更加看得開些,緩緩說道:“殿下又要火上澆油了吧,貧道靜聽……”

“哈哈!本王爲道門都要鞠躬盡瘁了,道長卻做甩手掌櫃只負責旁觀,太不厚道了!”李璲打趣道,弄得司馬承禎也笑起來,連連搖頭,找臺階道:“含光,快來給殿下鞠躬,好替殿下盡瘁些罷了!”

說笑兩句後李璲詭異的說道:“這個故事叫《白蛇傳》……”於是就開始講了起來,一邊是菩薩支持的白娘子勇敢追求,另一邊是佛陀支持的法海百般刁難,直說到水漫金山寺一節,天都黑了。

“一條白蛇,嗯,在咱們道門看來萬物有靈都可以修行,真正是不分貴賤的,不像佛門嘴上說平等,內中把什麼都視爲異類。”司馬承禎趁李璲喝水潤喉嚨的時候,插上一嘴道:“總該輪到咱們道家的神仙出場,主持公道了吧?呵呵。”

“道長還真是心有靈犀!”李璲放下特製的粉彩雞缸杯,若有所思道:“不過,讓哪路神仙出面一招兒定乾坤呢?這就費思量了……”

高適停下筆,也跟着一起想。高適明白李璲所說的“費思量”是指什麼,李白卻不明白,興奮的大叫道:“這還用問,依在下說當然是三清上人中的一位了!神通廣大無所不能!”

高適咳嗽一聲,沒好氣的說:“佛門纔出來個菩薩,我道門就要三清現身才能解決?這不是等於說道門不夠資格嘛!”這話讓李白頓時啞火,一縮脖子退開,偷眼觀瞧李璲,見王爺沒有怪罪的意思這才舒口氣,不敢再胡說,有空兒還是偷摸襲人的手去好了……倒讓襲人給他一個巴掌。

李璲把詢問的目光投向李含光,畢竟專業的事兒還是問內行比較好。李含光猶豫道:“這個問題還真是關鍵,地位太高絕對不行,地位太低又不可信,還得是名聲響亮的神仙才能得到聽故事的人廣泛認可……太乙真人如何?”

太乙真人?這個舉薦倒是讓幾人都陷入了沉思……首先,排除三清、四御、五方天帝等,其次,唐朝時候還沒有完整的神仙體系,上、中、下八洞神仙都沒湊齊,全真派還沒開山門呢!再說,西遊記和封神榜也都是明朝的小說,唐朝供奉的神仙很雜、座次也很亂,各方說法都不盡相同。最後,還要有威信、能服衆、夠資格、都認可,太乙真人確實合適。

李璲輕輕點頭道:“好,太乙真人比三清矮了一輩兒,又足以強過二十八星君、或者福祿壽、文武曲等等,安排太乙真人去喝斥一般的佛陀,讓菩薩叩首……甚好啊!”

這裡坐着的都是道門的頂級人物,當然不會真的在意評點道家神仙的座次,紛紛點頭贊同。只是司馬承禎卻從李璲的話中聽出了別的意味,幽幽的開口道:“聽殿下所言,好像殿下心中有各洞神仙的嚴整級別劃分啊?”

“哦?”李含光等頓時眼中一亮。卻讓李璲連忙捂住嘴道:“呃……道長還是那麼慧眼如炬……您老就不能讓本王保留點兒秘密嗎?”

“這些秘密,早晚是道門的,呵呵,殿下要保留,那就多保留幾日好了。”司馬承禎微笑着又重新閉上眼睛,對李璲那是叫見怪不怪了。可李璲心道這個老傢伙,是越來越有耐心和灑脫了。李璲無奈,現在不是聊這個話題的時候,只能先抱歉,催着高適和李白先把《白蛇傳》編出來,過一個月等《天仙配》的熱度降溫了就緊跟着推出。

當晚有黃蜂衛稟報說白天有金光寺大開法會,想要捧紅一個青年詩才叫王維的新科進士,但被攪合了……李璲對月暢飲,心中暗道:詩佛啊,我真不是故意的,但願你的心在這樣的打擊下依舊保持恬淡安靜,否則你的才華恐怕要沉淪了!

李璲的擔心是有道理的,同樣對月獨飲,王維此刻就是借酒澆愁!連小廝遞進來的名帖也懶得看,甩在一邊,沉浸在對白天鬧劇般丟臉的回憶中。良久,那門外的人實在等不及了,這纔不請而進。

來者看看王維的樣子,清新脫俗聲名遠播的一枚俊才,竟然是個面容憔悴的醉鬼,不由得皺眉奚落道:“太原王氏的子弟白日裡還正襟危坐講論佛法,才隔了半天兒就如此看不透放不下的,真是判若兩人啊!”

這話等於斥責王維是虛假小人!立刻令醉中的王維竄起來,恨聲道:“閣下何人?太原王氏的事兒還輪不到外人評論!”

“清河崔希逸有沒有資格評論太原王氏子弟,先放在一邊,”來人不屑的斜着眼又掃了掃,大有恨其不爭氣的架勢,捋着鬍子教訓道:“你一個新晉的進士見到上官不知禮數,這是你王家教導的嗎?”

“什麼?崔希逸……”王維搜索枯腸,猛然驚醒,頓時啞火,忙撣撣袍服,不得不彎腰道:“晚輩見過吏部郎中崔大人!不知大人駕到有失遠迎,請大人恕罪。”

這崔希逸可不是一般人,由於詭異的原因在新舊《唐書》中都沒給他立傳,但他的事蹟卻多見於其他人的傳裡,總結的說就是人品高潔、文武全才!曾在宇文融手下做過勸農判官,將來不出意外的話還將坐到鄭州刺史管理地方、遷江淮轉運使整頓稅賦、知河西節度使多次大敗吐蕃……要不是某些事上眼光過於高遠、行事過於出人意表,也不會被排擠得天下士人都不屑。

此刻崔希逸作爲監察御史領吏部郎中,主要的職責就是爲國舉賢!所以纔會主動出現在王維的客舍之中。沒想到見到的情境是如此的失望,真是見面不如聞名了。

崔希逸也不走進王維的客舍,就在院子裡的石凳上坐下來,從各個方面開始考校王維的學識。拋開剛見面時候的不快,逐漸的崔希逸發現王維確實有出衆的才華,不論詩文書畫音樂都有涉獵,兩人相談甚歡,崔希逸不住的點頭。

“爲國舉賢是本官的職責,摩詰的才華不凡,想必陛下知道了定會大喜!”崔希逸欣慰自己的速度夠快,王維出身太原王氏,正是忠王所需要的人才!想必棣王李琰也會很有共同話題的。皇帝最喜歡有才華的年輕人,推薦了王維早晚飛黃騰達,只是這不成熟的性格還需要一些磨練啊!

王維趕緊站起身拜謝道:“王維空有報國志困守在長安好幾年,放蕩遊歷度日,幸得大人賞識,王維多謝崔大人提攜!若能求得一官半職也算給家族增光。”這話絕對發自內心,從小被喻爲天才的人科舉沒進入一甲,之後空頂着進士的頭銜在客館賦閒,王維雖然不缺錢,但王氏那麼高貴的家族怎麼看自己?

崔希逸點點頭笑道:“摩詰不要急,鋒銳的錐子總有鑽出布袋的一天,本官想要舉薦你也是因爲你自己有才華,絕不是給太原王氏面子,這一點你要清楚。”

“在下失言了!”王維略有惶恐的樣子又再躬身,倒是謙遜有禮。

第66章 連弩出世就立功第129章 燒冷竈裴耀卿入幕第135章 赤嶺互市經濟戰(下)第97章 乾淨利落絕後患(上)第25章 枉屠龍明皇狂笑第249章 倭人挑戰星定式第131章 改華服李隆基帶頭(下)第130章 改華服李隆基帶頭(上)第92章 電解鹽水得三寶第124章 殺雞儆猴死毛仲(上)第150章 大雨中幫扶勞工第186章 追名利爭入唐詩三百首第204章 老道長含笑九泉第218章 日全食波瀾不驚第66章 連弩出世就立功第65章 鄂王說情眼眸寒第133章 伸正義一鬨而散第258章 關雲長大戰秦叔寶第61章 點亮長安煉煤油第7章 儀王府雞飛狗跳(下)第276章 錢莊紙幣換金銀第256章 跨江橋比拼稻田畫卷第202章 文學院刊印報紙第228章 裴耀卿罐頭販長安(下)第174章 修路蓋房燒水泥(上)第245章 不明短評引辯論第93章 豬油皂化藏甘油第267章 紫蛟衛蕩寇圍而不打第242章 討還價茗煙耍流氓第160章 造算盤遺贈李季蘭第128章 公堂上反客爲先機第111章 見風使舵裴慕然投懷(上)第220章 武學院訓練混搭型第190章 煮海鹽儀王大功德(下)第167章 公廁中規劃溝渠第121章 上墳愧對遠征軍(下)第243章 酸澀苦明皇賜柑橘第59章 招標廣告不花錢第254章 造海船目標百丈千艘(下)第31章 秋風送爽給我特權第112章 見風使舵裴慕然投懷(下)第273章 榮王琬失去驕傲第26章 楊令公得勝班師第125章 殺雞儆猴死毛仲(下)第29章 兵部尚書高瞻遠矚第60章 解密火柴破封鎖第217章 南薰殿邀寵得勝第49章 藍礬晶星星之火第247章 故人西辭黃鶴樓第31章 秋風送爽給我特權第85章 舉賢詩佛崔希逸第269章 錢開道知行合一第213章 王積薪不自量力第111章 見風使舵裴慕然投懷(上)第112章 見風使舵裴慕然投懷(下)第97章 乾淨利落絕後患(上)第2章 李太白行俠救人第256章 跨江橋比拼稻田畫卷第119章 詔命悲涼將軍府第276章 錢莊紙幣換金銀第122章 情切切蕭氏押族運第173章 燎原之火佔金山第214章 兩報刊全程報道第216章 定式大全熱賣脫銷第184章 顏體楷書活字印刷(上)第198章 建路網氣死韋見素(上)第199章 建路網氣死韋見素(下)第24章 改規則棋王吐血第74章 元旦花會流行風第188章 彩煙花開啓元素學第26章 楊令公得勝班師第35章 望遠鏡投桃報李(下)第121章 上墳愧對遠征軍(下)第176章 江寧府磅礴學院第243章 酸澀苦明皇賜柑橘第270章 一比百兩難命題第73章 李璲組建黑鷹衛第220章 武學院訓練混搭型第49章 藍礬晶星星之火第13章 聖恩隆高僧圓寂第148章 出潼關水鬼包天膽第270章 一比百兩難命題第170章 疾風暴雨用酷吏(上)第150章 大雨中幫扶勞工第146章 聽鬼哭荒村異樣(上)第12章 天下無人不愛吃第20章 立言百字就稱經第39章 趁熱打鐵暗合資第233章 世家奔走急站隊第240章 長江口攔截遣唐使(上)第145章 行酒令舞劍賦詩第228章 裴耀卿罐頭販長安(下)第136章 釜底抽薪引笑談第25章 枉屠龍明皇狂笑第18章 巧聯難退賀名士第60章 解密火柴破封鎖第23章 集賢殿中有待詔第140章 父子謀天高海闊(下)第234章 望族妥協暗通商(上)第240章 長江口攔截遣唐使(上)
第66章 連弩出世就立功第129章 燒冷竈裴耀卿入幕第135章 赤嶺互市經濟戰(下)第97章 乾淨利落絕後患(上)第25章 枉屠龍明皇狂笑第249章 倭人挑戰星定式第131章 改華服李隆基帶頭(下)第130章 改華服李隆基帶頭(上)第92章 電解鹽水得三寶第124章 殺雞儆猴死毛仲(上)第150章 大雨中幫扶勞工第186章 追名利爭入唐詩三百首第204章 老道長含笑九泉第218章 日全食波瀾不驚第66章 連弩出世就立功第65章 鄂王說情眼眸寒第133章 伸正義一鬨而散第258章 關雲長大戰秦叔寶第61章 點亮長安煉煤油第7章 儀王府雞飛狗跳(下)第276章 錢莊紙幣換金銀第256章 跨江橋比拼稻田畫卷第202章 文學院刊印報紙第228章 裴耀卿罐頭販長安(下)第174章 修路蓋房燒水泥(上)第245章 不明短評引辯論第93章 豬油皂化藏甘油第267章 紫蛟衛蕩寇圍而不打第242章 討還價茗煙耍流氓第160章 造算盤遺贈李季蘭第128章 公堂上反客爲先機第111章 見風使舵裴慕然投懷(上)第220章 武學院訓練混搭型第190章 煮海鹽儀王大功德(下)第167章 公廁中規劃溝渠第121章 上墳愧對遠征軍(下)第243章 酸澀苦明皇賜柑橘第59章 招標廣告不花錢第254章 造海船目標百丈千艘(下)第31章 秋風送爽給我特權第112章 見風使舵裴慕然投懷(下)第273章 榮王琬失去驕傲第26章 楊令公得勝班師第125章 殺雞儆猴死毛仲(下)第29章 兵部尚書高瞻遠矚第60章 解密火柴破封鎖第217章 南薰殿邀寵得勝第49章 藍礬晶星星之火第247章 故人西辭黃鶴樓第31章 秋風送爽給我特權第85章 舉賢詩佛崔希逸第269章 錢開道知行合一第213章 王積薪不自量力第111章 見風使舵裴慕然投懷(上)第112章 見風使舵裴慕然投懷(下)第97章 乾淨利落絕後患(上)第2章 李太白行俠救人第256章 跨江橋比拼稻田畫卷第119章 詔命悲涼將軍府第276章 錢莊紙幣換金銀第122章 情切切蕭氏押族運第173章 燎原之火佔金山第214章 兩報刊全程報道第216章 定式大全熱賣脫銷第184章 顏體楷書活字印刷(上)第198章 建路網氣死韋見素(上)第199章 建路網氣死韋見素(下)第24章 改規則棋王吐血第74章 元旦花會流行風第188章 彩煙花開啓元素學第26章 楊令公得勝班師第35章 望遠鏡投桃報李(下)第121章 上墳愧對遠征軍(下)第176章 江寧府磅礴學院第243章 酸澀苦明皇賜柑橘第270章 一比百兩難命題第73章 李璲組建黑鷹衛第220章 武學院訓練混搭型第49章 藍礬晶星星之火第13章 聖恩隆高僧圓寂第148章 出潼關水鬼包天膽第270章 一比百兩難命題第170章 疾風暴雨用酷吏(上)第150章 大雨中幫扶勞工第146章 聽鬼哭荒村異樣(上)第12章 天下無人不愛吃第20章 立言百字就稱經第39章 趁熱打鐵暗合資第233章 世家奔走急站隊第240章 長江口攔截遣唐使(上)第145章 行酒令舞劍賦詩第228章 裴耀卿罐頭販長安(下)第136章 釜底抽薪引笑談第25章 枉屠龍明皇狂笑第18章 巧聯難退賀名士第60章 解密火柴破封鎖第23章 集賢殿中有待詔第140章 父子謀天高海闊(下)第234章 望族妥協暗通商(上)第240章 長江口攔截遣唐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