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貼)
小時候看《西遊記》,感覺妖怪是最笨的,哪裡需要孫猴子去打,自己就笨死了,明明唐僧落到手中,卻總是不忙吃,結果總是被神仙們連窩剷除,連山賊這個很有前途的職業都做不成。要我是妖怪,先把唐僧吃了,吃一口就長生不老,全吃了還不功力暴增,金剛不壞呀,那時候再去跟孫猴子和各路神仙PK,其奈我何?
經歷的事情多了,才知道問題不那麼簡單。《西遊記》雖然講的是神仙妖魔世界,本質上仍然是一個政治故事。既然是政治,決定能否吃掉對方的,自然不是嘴,而是權力。從政治角度來說,唐僧根本就不是一種適於食用的生物,爲什麼呢?因爲在政治生態圈中,妖怪們看似強大,卻處於食物鏈的低端,而唐僧反之,看似文弱,卻處於食物鏈的高端。“吃唐僧一口肉可長生不老“,原本就是一句政治謠言。這樣說,大家會越看越亂,還是讓我們從孫猴子大鬧天宮說起。
孫悟空的造反,根本上說是源於天庭人才選拔、晉升與使用制度的缺位,並非象某些站在老闆角度寫的書所言,什麼猴子心火太旺,自視太高,不懂適應社會等等。如果說猴子有什麼不懂的地方,就是他不懂政治,沒有學習過幾個代表,不懂得體現自身的先進性,故而在生存鬥爭中無戰不勝,而在政治鬥爭中則始終無法證明自己執政的合法性。
孫猴子出國求學歸來,雖然作爲一方黑社會老大,以強索金箍棒,強銷死籍等等行動,樹立了經典恐怖主義權威形象,但畢竟是在政治生態鏈低端競爭而已。在強銷死籍,徹底解決生存等問題之後,根據馬斯洛的需求層次論,他需要自我成就,但他這種仙,只配叫“妖仙“,天庭當局是不承認的,他的自我成就感是無法得到滿足的。象猴子這樣的妖仙或妖怪,《西遊記》中比比皆是,散落在這個星球的各個角落,他們都面臨着孫猴子一樣的自我實現困境。天庭既然拒不提拔這種草根階層人才,可以想象,只要妖仙們想自我實現,就只能造反,或者招安,沒有第三路可走,因此,沒有孫悟空造反,也會有別的妖仙起事,這跟《水滸》中好漢的下場沒有區別。值得一提的是六耳彌猴,它看到了孫悟空當年激進手段的失敗,於是啓用最高級的病毒程序,成功地把自己複製爲孫悟空,要死要活地混入西天取經的革命隊伍,企圖採用和平演變手法,達到晉升的目的。孫悟空或許會奇怪,取經有什麼好,幹嘛那麼辛苦來僞裝自己。說白了,草根階層只要有能力有願望,誰不想出人頭地,由被統治者成爲統治者呢?
對於猴子這樣的草根豪傑,玉帝第一反應是“那路神將下界收伏?“,也就是說,在玉帝的腦海裡,根本沒有危機感,他並不認爲需要擴大統治基礎,當然更談不上對人才進行什麼識別和選拔。反之,太白金星是個人物,他建議道:“臣啓陛下,可念生化之慈恩,降一道招安聖旨,把他宣來上屆,授他一個大小官職,與他籍名在籙,拘束此間,若受天命,後再升賞;若違天命,就此擒拿。一則不動衆勞師,二則收仙有道也。“這個建議極具深遠的政治意義,一是革新人才體制,化解民間積怨,二是擴大統治階級基礎,問題在於玉帝是個見子打子的主兒,根本不懂得改革要配套進行,其後對孫悟空的使用不當,導致了大鬧天宮。更導致瞭如來不得不另起爐竈,通過“唐僧取經“重建政治生態圈的大謀略。
《西遊記》第四回這樣描寫猴子對天庭來使的反應:金星領了旨,出南天門外,按下祥雲,直至花果山水簾洞。對衆小猴道:“我乃天差天使,有聖旨在此,請你大王上屆,快快報知!“洞外小猴,一層層傳至洞天深處,道:“大王,外面有一老人,揹着一角文書,言是上天差來的天使,有聖旨請你也。“美猴王聽得大喜,道:“我這兩日,正思量要上天走走,卻就有天使來請。“叫:“快請進來!“猴王急整衣冠,門外迎接。由此可見,孫悟空哪裡想造反,只不過是想出人頭地自我實現耳。如果玉帝能多動動腦袋,對猴子使用得當,就不會有那麼多破事發生了。但玉帝沒念過MBA,實在不懂管理,對猴子的使用和管理上步步失當。猴子也沒地方跳槽,自然要造反了。
第一次人事任命,由於天庭人浮於事,各宮各殿,各方各處,都不少官,只是御馬監缺個正堂管事,玉帝隨口就讓猴子做個“弼馬溫“,在人事安排上何等隨意,完全不考慮適才適用原則,也談不上什麼對人才的重視與重用,難怪猴子知道真相後大爲不滿。孫猴子在這活計上幹得不懶,宇宙一流水準,從這點說,他是個好員工,卻活在一個不好的體制中。
第二次人事任命,猴子反下天庭,自立爲“齊天大聖“,齊天者,意思就是並不造反,只是要求自我成就感而已。玉帝聞言,驚訝道:“這妖猴何敢這般狂妄!着衆將即刻誅之。“太白金星又建議加他個空銜,名是齊天大聖,只不與他事管,不與他俸祿,且養在天壤之間,收他的邪心,使不生狂妄,庶乾坤安靖,海宇得清寧也。這一次,太白金星出的其實是餿主意了,如果每個妖仙或妖怪都學孫猴子這樣要官,而且都能如願以償,那爵位還有什麼尊榮可言?天庭整個體制又何以正常運轉?玉帝大概是苦修幾億年把腦子鏽掉了,居然“依卿所奏。“到底玉帝是憑什麼在進行管理,真是天才知道。正因爲玉帝在孫悟空的挑戰面前輕易讓步,讓猴子覺得一鬧就有甜果果吃,纔會有後來大鬧天宮,直接要求做皇帝。
第三次人事任命就更奇怪了。多管閒事的許旌陽真人啓奏道:“今有齊天大聖,無事閒遊,結交天上衆星宿,不論高低,俱稱朋友。恐後閒中生事,不若與他一件事管,庶免別生事端。“玉帝聞言,即時宣詔。那猴王欣欣然而至,道:“陛下,詔老孫有何升賞?“玉帝道:“朕見你身閒無事,與你件執事。你且權管那蟠桃園,早晚好生在意。“大聖歡喜謝恩,朝上唱喏而退。他等不得窮忙,即入蟠桃園內查勘。大家應該明白,這完全是玉帝無事找事,自找麻煩。把猴子收上天的本意,就是讓他不鬧事,目的已經達到了,怎麼又想起讓他做事呢?做別的也就罷了,偏偏讓他去管蟠桃園,猴子愛吃桃,三歲小孩都知道,玉帝居然不知道。難道玉帝是有意鍛鍊猴子的職業操守,以備大用?看不出來,反而有種陷人以罪,免得誅之無名的味道。有些人說孫悟空不是好員工,理由就有他監守自盜偷吃蟠桃,我不這樣認爲,玉帝的這個任命,是違反“猴性“的,就象一些企業的規度違反人性一樣,不能怪員工不遵守,只能說老闆腦子壞掉了。
其後發生的一連串事件,起因皆在王母蟠桃嘉會沒有請齊天大聖,嚴重損傷猴子自尊心。直到此時,猴子仍沒有想到造反,他在丹滿酒醒之後道:“不好!不好!這場禍,比天還大;若驚動玉帝,性命難存。走!走!走!不如下界爲王去也!“所以說,孫悟空的大鬧天宮奪權行動,純粹是由於生存受到威脅,一不做二不休,把生存鬥爭提高到政治鬥爭,可惜猴子道行不夠,鬼王將軍也不是梁山軍師,無法證明自己奪權的合法性,因而既無法建立廣泛羣衆基礎,也無法得到如來的認同,造反失敗也就不可避免了。
玉帝能當上天庭最高行政長官,用如來的話講:“他自幼修持,苦歷過一千七百五十劫。每劫該十二萬九千六百年。你算,他該多少年數,方能享受此無極大道?“似乎是說,玉帝沒有別的本事,就是掛機在線修煉時間足夠長。不懂政治的猴子眼裡,玉帝不過是多年媳婦熬成婆,自然不服氣,但從《西遊記》中潛伏的小線索來看,玉帝應該是在無限長期的政治修煉中,逐漸成爲一個各方各派都可以接受的榮譽長官。且看天蓬元帥醉酒戲嫦娥被打了二千錘再貶下凡塵,捲簾大將失碎了玻璃盞,被打八百,貶下界來,又教七日一次,將飛劍來穿胸脅百餘下,處罰何等嚴酷,而奎木狼與披香殿玉女私通,玉帝只收了他金牌,貶他去兜率宮與太上老君燒火,帶俸差操,有功復職,無功重加其罪,處罰又何之輕。說白了,天蓬元帥也好,捲簾大將也好,都沒有什麼靠山,不如奎木狼仍二十八星宿之一,有團隊做後盾。玉帝對猴子、八戒、沙僧這種沒有後山的動物,是從不來不會手軟的,而對有後臺的動物,哪怕是個神仙跨下坐騎,也從來高舉輕打。
天庭政治結構,貌似二元對等,行政事務管理由玉帝負責,另有一個平行的宗教事務管理層,由如來總負責,表面上互不相關,其實不然,如來時刻在關注和指導行政事務,當然都是大方向大原則的問題,比如平息孫猴子dong亂這樣的大事,危急時刻還得如來這樣的老同志親自出手。因此,可以認爲,如來的政治地位比玉帝高一個等級,天上地下他最大。也就是說,生物鏈的頂端,是如來,他可以決定一切。
對於玉帝治理下的種種弊端,如來並非不知,只要不威脅到政權,只是不管罷了,但事情竟然發展到孫悟空造反,直接危及政權穩定,如來不能不對整個治理結構重新思考。經過深思,他下定決心,必須選拔新一代領導人,並重新梳理各方力量,該滅的滅,該升的升,擴大統治基礎,使之能代表更多的階層,把政權危機消彌於無形。
君不密失其國,臣不密失其身,如來當然懂這個道理。因此,經過考查,他選定了座下弟子金蟬子作爲新的接班人培養,藉口他不聽講座,貶下凡去,讓他投胎成爲未來的唐僧。然後在盂蘭盆會上借講經的機會,言道有三藏真經,可以勸人爲善,需得東土尋一個善信.教他苦歷千山,遠經萬水,到如來處求取真經,永傳東土,勸他衆生。這個所謂東土善信,當然就是金蟬子。當時觀音菩薩就自告奮勇道:“弟子不才,願上東土尋一個取經人來也。“如來見了,心中大喜,道:“別個是也去不得,須是觀音尊者、神通廣大,方可去得。“菩薩道;“弟子此去東土,有甚言語吩咐?“如來道;“這一去。要踏看路道,不許在霄漢中行,須是要半雲半霧;目過山水,謹記程途遠近之數,叮嚀那取經人。“
爲什麼觀音自告奮勇呢?因爲她也是這個接班人計劃的制定者和實施者之一,親自送金蟬子投胎的人是誰?觀音大士也。她去東土尋那個取經人,自然萬無一失。爲什麼如來心中大喜,還特意囑咐觀音此去要踏看道路呢?因爲觀音神通廣大,足智多謀,深通佛意,足以完成選拔新一代領導人和重新梳理各方力量這兩個目標。也就是說,唐僧的取經也好,孫悟空等三人做徒弟也好,都是如來和觀音一手安排,同時,八十一難也早就安排妥當。
唐僧,即金蟬子,作爲新一代接班人,有什麼條件呢?換句話說,孫悟空爲什麼就不能成爲接班人呢?說白了就是出身問題,孫悟空不過一個猴子,無根無基,修行不過三百來年,而唐僧乃金蟬子投胎,此前已經十世修行,轉世之後,自幼即在寺廟修行,此所謂根正苗紅,信念堅定,年資充足,合法性強也。據稱唐僧是什麼完美型領導者,悟空是力量型員工,什麼團隊組合等等,那是接近胡說的戲說,領導說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領導說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唐僧就是這樣,在猴子的dong亂平息後,爲了政權的長治久安而被扶上位的。
唐僧作爲天定的取經團隊頭兒,從第一次被妖怪捉去“幾乎唬死“,到最後一次被捉去仍然只會戰戰兢兢大喊“大王饒命“,不知是該佩服他,還是該BS他。按常理,一個人歷經多少年的磨難,意志應該磨鍊得堅強無比,就算天生是個軟蛋,但只要沒有得失憶症,他總該記得自己一路上反反覆覆地被妖怪捉去,又反反覆覆地被神仙解救,每次都有驚無險,也早該有種無所謂的態度了吧。每次看到唐僧被妖怪捉去,我就不由自主地想起吳孟達先生的名句:“又昇天了!咦?爲什麼要說又呢?“唐僧先生一次又一次又一次被妖怪拿住又一次又一次又一次得救之後,面對下一個妖怪伸過來的魔爪,他應該是一把抓住緊緊地握手,好象地下黨員見到組織,應該很熱烈地說:“又來了!咦,我爲什麼要說又呢?麻煩你燒點水,我洗個澡先!“,他蠻可以談笑風生地與妖怪們商量唐僧有幾種吃法,反正性命鐵定無憂,何必每次都要裝出窩囊廢的模樣呢?我們只能說,唐僧明明知道在政治生物鏈上,妖怪們跟自己完全不是一個等級,但他仍然兢兢業業地扮演弱者,只是爲了把戲演得真一點,避免玉帝這樣的政治對手的警覺,也博取更大的同情。
唐僧是領導者麼,是一個優秀的領導者麼?我沒看出來。整部書裡只有一個領導者,總設計師,總導演,就是如來,在他設定的旅遊線路上,設定的情節裡,傻子坐在唐僧那個位子,也能把真經取到手。至於唐僧那三個徒弟,如來的使用手法,讓人不禁想起唐太宗臨死前對徐世磧的運用。據說太宗皇帝爲了讓兒子高宗有可用之臣,特地找個岔子把徐世磧關進死牢,觀察他的表現,考驗合格後等高宗繼位再放出來重用,這樣一來,徐世磧不但不敢對新皇帝擺老臣的譜兒,反而會無盡感激新皇帝的救命之恩,豈敢不竭忠盡智死而後已。八戒沙僧都是玉帝下旨幹掉的,悟空則是如來親自下手,再由唐僧把他們救出來,手法如出一轍,所謂帝王心術,此其一耳。
話說觀音與木吒到了長安,長安城各廟神抵都來參見,菩薩道:“汝等不可走漏消息。我奉佛旨,特來此處尋訪取經人。借你廟宇,權住幾日,待訪着真僧即回。“衆神各歸本處,把個土地趕到城隍廟裡暫住。看來觀音雖然慈悲,在接待規格上也是一點都不含糊的。順便一說。
唐僧作爲未來領導者,不足之處,一是沒有神際關係網,二是沒有政績,三是沒有班底,四是沒有威望。要解決這些問題,十萬八千里的取經,足矣。唐僧的嫡系班底就是三個徒弟,全部是體制外動物,而且全部是政治鏈低端動物,這是如來有意安排的,說穿了,三個徒弟代表的是廣大中下級神仙妖怪,簡稱三個代表,這就給了廣大體制外人物一個晉升的希望,一個晉升的路子。
取經路上,爲什麼那些妖怪許多是天上的座騎、童子下凡變的,而孫猴子爲什麼動不動就上天去搬救兵,說白了,聯絡各部關係,讓各位大仙認識一下唐僧,在戰火中培養出革命的感情,以使唐僧接觸各方神聖,建立神際關係網,以便將來登基順利。事實也表明,取經的一路上,所有的重量級政治人物都出面了,象什麼四聖試禪心,黎山老母、南海菩、普賢、文殊全部出場,用意還不明顯麼?
至於政績,是歷經苦難取得真經麼?非也非也,取經這種事,在神仙眼裡簡直就是小兒科,噱頭而已,真正的政績是唐僧們一路滅了無數妖魔,又收伏了無數妖魔,徹底解決了政權不穩定因素,又爲天庭提拔了一批在野力量,還爲唐僧建立了一個廣泛的羣衆基礎。想想一個孫悟空當年就鬧得天上雞犬不寧,只有請出如來才徹底解決,而唐僧們一路殺妖伏魔,這個水平,這個政績,這個威望,嘖嘖,不言自明。
爲什麼說“吃了唐僧肉長生不老“是一句謠言呢?第一個說這話的妖怪是誰,白骨精,他在雲端裡,踏着陰風,看見長老坐在地下,就不勝歡喜道:“造化!造化!幾年家人都講東土的唐和尚取大乘,他本是金蟬子化身,十世修行的原體。有人吃他一塊肉,長壽長生。真個今日到了。“後來的金角大王也教育弟弟說:“你不曉得。我當年出天界,嘗聞得人言:唐僧乃金蟬長老臨凡,十世修行的好人,一點元陽未泄,有人吃他肉,延壽長生哩。“觀音不是在長安囑咐衆神“汝等不可走漏消息“麼?怎麼現在變成地球人都知道了?是誰傳出這個信息呢?還不是觀音自己。她故意傳出這個消息,引誘各方妖魔聚集到西天取經路上,這叫引蛇出洞一網打盡,省得滿世界去剿去撫搞得麻煩。
爲什麼我敢說唐僧取經不過是一個小把戲,一個噱頭而已,爲什麼我敢說唐僧之取經,不過是爲了政權穩定,爲了接班人的培養計劃呢?所有的謎底都在《西遊記》的結尾揭開。依如來的說法,西天取經的原意,是爲了普渡衆生,而唐僧歷經艱苦取得真經,就應該留在大唐,象歷史上的玄奘大師那樣,翻譯著述傳播,爲普度衆生奉獻自己的一生纔對。但小說告訴我們,金剛把唐僧們送到長安,停在空中叫道:“聖僧,此間乃長安城了。我們不好下去,這裡人伶俐,恐泄漏吾像。孫大聖三位也不消去,汝自去傳了經與汝主,即便回來。我在霄漢中等你,與你一同繳旨。“看看,傳了經給唐王就回西天就職去,一刻都不能耽誤,哪來普度衆生的樣子?書中寫道唐王請三藏長老講幾卷經,長老捧卷登臺,方欲諷誦,忽聞得香風繚繞,半空中有八大金剛現身高叫道:“誦經的,放下經卷,跟我回西去也。“這底下行者三人,連白馬平地而起,長老亦將經卷丟下,也從臺上起於九霄,相隨騰空而去。於是普度不過是丟下經就走,取經人各歸神位,形成新的政治派別,爲將來的新老交接定下基調。
唐僧師徒回到靈山之後,如來分封四人,道:“聖僧,汝前世原是我之二徒,名喚金蟬子。因爲汝不聽說法,輕慢我之大教,故貶汝之真靈,轉生東土。今喜皈依,秉我迦持,又乘吾教,取去真經,甚有功果,加升大職正果,汝爲旃檀功德佛。孫悟空,汝因大鬧天宮,吾以甚深法力,壓在五行山下,幸天災滿足,歸於釋教,且喜汝隱惡揚善,在途中煉魔降怪有功,全終全始,加升大職正果,汝爲鬥戰勝佛。豬悟能,汝本天河水神,天蓬元帥,爲汝蟠桃會上酗酒戲了仙娥,貶汝下界投胎,身如畜類,幸汝記愛人身,在福陵山雲棧洞造孽,喜歸大教,入吾沙門,保聖僧在路,卻又有頑心,未泯,因汝挑擔有功,加升汝職正果,做淨壇使者。“八戒口中嚷道:“他們都成佛,如何把我做個淨壇使者?“如來道:“因汝口壯身慵,食腸寛大。蓋天下四大部洲,瞻仰吾教者甚多,凡諸佛事,教汝淨壇,乃是個有受用的品級,如何不好!沙悟淨,汝本是捲簾大將,先因蟠桃會上打碎玻璃盞,貶汝下界,汝落於流沙河,傷生吃人造孽,幸皈吾教,誠敬迦持、保護聖僧,登山牽馬有功,加升大職正果,爲金身羅漢。“又叫那白馬:“汝本是西洋大海廣晉龍王之子,因汝違逆父命,犯了不孝之罪,幸得皈身皈法,皈我沙門,每日家虧你馱負聖僧來西,又虧你馱負聖經去東,亦有功者,加升汝職正果,爲八部天龍馬。“長老四衆,倶各叩頭謝恩。
如來對四人的考評、授職和使用,有根有據,合情合理,量才適用,較之玉帝一會兒弼馬溫,一會兒齊天大聖,一會兒管蟠桃園,水平高下不言自明。縱觀整個西遊故事,如來作爲最高領導,計算之精,安排之密,成果之豐碩,足令人高山仰止,回味無窮。
附記:本文純粹戲說,也可當作胡說。當年時代,聽過我這種解釋的人,都說在諷刺現實,我只能說巧合而已。當然雖是巧合,倒也說明神仙與凡界,古代與當今,在選拔與培養領導人上,模式也差不多。僅供各位朋友一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