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章 江南顧氏

第341章 江南顧氏

已是秋天,海風拂面,竟有許多涼意。海濤拍舟,激起許多浪花,顧炎武、顧祖禹二人來到甲板,憑欄觀海,慷慨萬千。 顧氏爲江南大姓,顧炎武藉在崑山,顧祖禹藉在常熟。二人皆源自無錫宛山顧氏,尊南朝顧野王爲祖,乃是越王勾踐的後裔。

明代北虜南倭,邊患前所未有,宛山顧氏父子相從,歷代專攻地理之學,終成爲輿地“世家”。顧祖禹的高祖顧大棟,嘉靖時任光祿丞,著有《九邊圖說》。

顧炎武已經三十八歲,早年加入復社,聲名鵲起。弘光、隆武時期,炎武積極抗清,聯合義軍,屢敗屢起。清軍屠崑山時,炎武時在外在抗清,倖免於難,家眷多死難。之後,崑山豪族葉氏謀取顧氏家產,宗族內部又爭奪田產,顧炎武難容於家鄉,決定到嶺南訪察經世致用之學。

顧祖禹只有二十歲,平生第一次坐海船、出遠門。他雖然年輕,身遭亡國之痛,卻堅持志節,不求名於時,不求祿於世,平生最大的心願是修一部完善的輿地書籍,爲將來恢復中華、驅除韃虜提供幫助。

二顧相差十八歲,其實是同輩。這幾年,赤軍異軍突起,天下震動。聽說赤軍招徠人才,二人乘船南下,順便考察沿海山川地貌。

“我願平南海,身沉心不改,大海無平期,我心無絕時……”眼見海濤洶涌,顧炎武喃喃自語。

“寧人兄以精衛自喻,矢志填海,真是志向遠大,晚生佩服,佩服。”船主周庭深走了上來,說道。

清廷接受吳六奇的提議,下令“遷界封海”。山東、江南、浙江、福建四省沿海,居民內遷三十里,民間片帆不得下海。

東南爲財賦重地,多酷吏。詔令一下,滿清官府強行遷移百姓。在內陸三十里處挖掘壕溝,修築拒馬牆,每二十里築一軍營,派一千戶駐守,每五里設一烽火臺。民衆跨越壕溝者,殺無赦。

按令,官府作價收購民間海船。這當然是不可能的。海船造價昂貴,不少人駕船到福建售賣海船。還有人像周庭深這樣,乾脆低價買了艘海船,駕船到粵東碰運氣。

“周兄見笑了。這一路南下,幸得周兄照顧,方能順利來到粵東。”

周庭深是松江人,也讀過書,可惜不是科舉應試的料。恰逢亂世,他乾脆棄文經商,在生意場中摸爬滾打多年。明清鼎革,周庭深恥於剃髮,先在山中做了道士,終究眷戀紅塵,低價買了艘海船,準備到粵東見見世面。

“做生意最看運氣,這次南行,託二位的福,一路順風順水,真是一帆風順。”

“周兄客氣了。我們兄弟二人搭你的船隻,真不知該如何感謝纔好。”二顧都是讀書人,說話甚是誠懇,又向周庭深作揖行禮。

“我真不是客氣。二位想,我雖走過不少地方,卻是第一次到南海,也是第一次以船主的身份航海遠行。這艘沙船,原是北方纔有的海船,往來於黃海、渤海,很少到東海、南海。

“東南海寇盛行,咱們穿過舟山,穿過金門,穿過南澳,竟能安然無恙,說出來簡直難以想象。若不是託二位的福,怎能如此順利?”

這自然是言過其辭。周庭深見多識廣,深知渡海遠航的奧妙。他提前派人到金山,花三百白銀買了張賜姓藩的旗幟。有了這面旗幟,航行東南海面也就全無顧忌了。

二顧出身江南大家,雖無官爵在身,卻也值得周庭深巴結。這些縉紳大家,與明清兩方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

顧炎武出身復社,與赤軍左參軍方以智早有唱和。顧祖禹出身常熟顧氏,赤軍高層裡有不少常熟籍的官員。周庭深到嶺南做生意,說不定還得託二顧走門路呢?

遠處海面收窄,兩岸隱隱出現兩座青山,左右遙相呼應,扼守珠江口。 顧祖禹心情激動,彷彿看到了多年未見的朋友,問道:“定人兄,這是虎頭門嗎?”

虎頭門即今之虎門,明人稱之爲虎頭門,清人稱之爲虎門,沿用至今。

顧祖禹年紀大,學問更高,搖搖頭說道:“不像是。按照《大明一統志》,虎頭門當靠近東莞。眼下咱們剛出零丁洋,尚未進入珠江口呢。”

周庭深從船艙內叫來一個老水手。那水手本是粵人,見多識廣,熟悉珠江水道,遠遠一看,搖頭說道:

“各位老爺,虎頭門離得不遠了。眼前這兩座山,西邊的叫大角山,右邊的叫沙角。再往前約五六裡,您瞧,就遠處那個黑點,其實有兩座島,正巧在珠江航道中央,橫擋珠江,名字就叫橫檔,上游的島叫上橫檔,下游的島叫下橫擋。

“橫檔兩翼皆爲山嶺,扼守珠江東西兩岸,官軍往往在此設置炮臺。過了橫檔,再往上游七八里,纔是虎頭門,有大虎、小虎兩門,如猛虎臥於江面,俗號虎頭門。

“這一帶屬東莞縣,自古爲廣東海防重地。海寇犯廣州,往往走這條道,過了虎頭門,前面只剩一個南頭澳,爲省會門戶。當年海寇猖獗,往往窺伺於此,先過虎頭門、南頭澳,再泊濠鏡澳,爲腹心之患……”

顧祖禹拿起隨身的行筆,一邊聽老水手講述,一邊在顛簸的甲板上描畫起來。

顧炎武則不禁想起《大明一統志》,默默吟誦道:“虎頭門即秀山也。宋景炎二年,元將劉深攻帝於淺灣,張世傑戰不利,奉帝退保秀山。明初,廖永忠下東莞,次虎頭關。今外國來入貢及出使外國者,皆取道於此……”

記述已畢,虎頭門漸近。早有赤軍水師派來舢板,查驗船單。將士軍容甚壯,紀律嚴明,無盤剝索賄情狀,衆人始放鬆下來。

未幾,虎頭門漸近。果真是一大一小兩座山峰,聳峙於珠江之上,如猛虎扼守航道。山上築有炮臺,炮口指向江面,臺上赤旗飄揚,軍威甚壯。

顧祖禹嘆道:“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我終於明白這句話的意思了。”

顧炎武向周庭深介紹道:“我這位族弟,立志寫一本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輿地著作,名字都想好了,就叫《讀史方輿紀要》,不僅要超越唐代的《元和郡縣圖志》、宋代的《太平寰宇記》,還要超越本朝的《寰宇通志》、《大明一統志》。”

顧祖禹連忙謙讓,說道:“定人兄過獎了。中華地大物博,弟只願走遍天下山川,考證地域形勢、城鎮關隘、山川險易,講明古今戰守、攻取、得失之事。”

“好志向,好志向。”周庭深由衷讚道:“將來恢復中原,正需要老弟大才。”

第五章 殲敵第251章 天降神兵第345章 掃除文盲第385章 交趾內亂第九十二章 返回桂林第八十九章 郝永忠犯駕第274章 不鳴則矣,一鳴驚人第404章 吳三桂南下雲貴第323章 各懷鬼胎第157章 大局已定第四十九章 錢糧之數第六十五章 還陛桂林第399章 清軍崩潰第283章 襲取塘站第151章 雄關獨峙鎮南天第二十章 募兵361.第361章 野戰破敵第四十七章 丹初理政第八十三章 降服土司第203章 撤退第一十八章 拆臺第183章 定計反攻353.第353章 珠瑪喇堅守贛州第314章 首戰製勝第286章 此王氣也第一十一章 拜師第277章 孔有德入據靖江王府373.第373章 狙殺佟圖賴第420章 襄陽?南京?第四十章 陰結少年,挾洋自重第272章 明軍兵敗如山倒第386章 牛刀殺雞第167章 聯姻土司第254章 海寇投誠第156章 勢如破竹第130章 收編匠戶第八十章 合陣第384章 擴建水師第八十五章 亡國也要內鬥第143章 步兵第二標第193章 二攻全州第四十三章 處置俘虜第229章 廣西最大軍頭355.第355章 持重封鎖第八十二章 輕鬆破敵第317章 反敗為勝358.第358章 報仇雪恨第173章 閨房密議第118章 昭永總兵第268章 逼降李明忠373.第373章 狙殺佟圖賴358.第358章 報仇雪恨第136章 遙遙領先 擴產增效第七十三章 訓話第131章 土司來儀第258章 中興銀行第188章 清軍突破拒馬牆第417章 破城在即第117章 問政鄉村第317章 反敗為勝第388章 大聖人再世第303章 整編第五十六章 廷爭第281章 反攻第七十四章 考覈第349章 李定國三蹶名王第201章 陡轉直下第350章 會師金陵第275章 要麼天才,要麼瘋子第八十九章 郝永忠犯駕第272章 明軍兵敗如山倒第293章 圍城第188章 清軍突破拒馬牆第四十三章 處置俘虜第四十一章 東徵第九十三章 金聲桓反正第三十四章 聽風亭論道第394章 強攻北門第296章 知恥而後勇第169章 武備學堂,龍門鑄將第407章 傾盡國力,與虜決戰第228章 穴地攻城第329章 二蹶名王第189章 擊退清軍第157章 大局已定第二十五章 破營第412章 兵臨城下第390章 毀佛鑄幣365.第365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五十三章 姐姐第二十九章 追擊377.第377章 步兵第四鎮375.第375章 會盟衡州第418章 再克武昌第149章 擒賊擒王第106章 內鬥失機第九十四章 清軍逼臨桂林第411章 傾巢出動第319章 再破羅定第214章 昭平大治
第五章 殲敵第251章 天降神兵第345章 掃除文盲第385章 交趾內亂第九十二章 返回桂林第八十九章 郝永忠犯駕第274章 不鳴則矣,一鳴驚人第404章 吳三桂南下雲貴第323章 各懷鬼胎第157章 大局已定第四十九章 錢糧之數第六十五章 還陛桂林第399章 清軍崩潰第283章 襲取塘站第151章 雄關獨峙鎮南天第二十章 募兵361.第361章 野戰破敵第四十七章 丹初理政第八十三章 降服土司第203章 撤退第一十八章 拆臺第183章 定計反攻353.第353章 珠瑪喇堅守贛州第314章 首戰製勝第286章 此王氣也第一十一章 拜師第277章 孔有德入據靖江王府373.第373章 狙殺佟圖賴第420章 襄陽?南京?第四十章 陰結少年,挾洋自重第272章 明軍兵敗如山倒第386章 牛刀殺雞第167章 聯姻土司第254章 海寇投誠第156章 勢如破竹第130章 收編匠戶第八十章 合陣第384章 擴建水師第八十五章 亡國也要內鬥第143章 步兵第二標第193章 二攻全州第四十三章 處置俘虜第229章 廣西最大軍頭355.第355章 持重封鎖第八十二章 輕鬆破敵第317章 反敗為勝358.第358章 報仇雪恨第173章 閨房密議第118章 昭永總兵第268章 逼降李明忠373.第373章 狙殺佟圖賴358.第358章 報仇雪恨第136章 遙遙領先 擴產增效第七十三章 訓話第131章 土司來儀第258章 中興銀行第188章 清軍突破拒馬牆第417章 破城在即第117章 問政鄉村第317章 反敗為勝第388章 大聖人再世第303章 整編第五十六章 廷爭第281章 反攻第七十四章 考覈第349章 李定國三蹶名王第201章 陡轉直下第350章 會師金陵第275章 要麼天才,要麼瘋子第八十九章 郝永忠犯駕第272章 明軍兵敗如山倒第293章 圍城第188章 清軍突破拒馬牆第四十三章 處置俘虜第四十一章 東徵第九十三章 金聲桓反正第三十四章 聽風亭論道第394章 強攻北門第296章 知恥而後勇第169章 武備學堂,龍門鑄將第407章 傾盡國力,與虜決戰第228章 穴地攻城第329章 二蹶名王第189章 擊退清軍第157章 大局已定第二十五章 破營第412章 兵臨城下第390章 毀佛鑄幣365.第365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五十三章 姐姐第二十九章 追擊377.第377章 步兵第四鎮375.第375章 會盟衡州第418章 再克武昌第149章 擒賊擒王第106章 內鬥失機第九十四章 清軍逼臨桂林第411章 傾巢出動第319章 再破羅定第214章 昭平大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