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 孔有德入據靖江王府

第277章 孔有德入據靖江王府 桂林,靖江王府。

孔有德騎馬進入王府,志得意滿。這靖江王府雖然年久失修,卻氣派森嚴,不愧是明朝傳承時間最長的王府。他一邊端詳王府建築,一邊吩咐左右:

“靖江王府的門匾,抓緊時間換下來。找馮先生題辭,就寫‘定南王府’四個字。”

“馬上向京師奏捷,就說我藩殲敵五萬,克盡艱難佔領桂林。順便向工部、禮部要個則例,將來修繕王府,總得依制而行。”

“貼出安民告示,向桂林士紳曉以大義。就說桂林守軍開門納降,天軍義不屠城。只是糧餉繁重,責令士紳十日內籌集白銀一萬兩、糧食五千石。找幾個名聲敗壞的官紳,告以通賊,籍其家產以充王府。”

……

進入大堂,梅勒章京(副將)全節已在等候。全節,遼東廣寧人,曾爲明朝參將,從孔有德降,授爲甲喇額真。

孔有德麾下諸將中,線國安功最高,馬雄最驍勇,全節則任勞任怨,對孔有德忠心耿耿,對清廷忠貞不二。

全節已於兩天前進佔桂林,替孔有德查探虛實,捕捉奸細。

“老全,辛苦了。”孔有德出身草莽,雖已是郡王,卻沒什麼架子,與部屬關係緊密,說道:“老曹年紀大了,又在湖南負了傷,已託我向朝廷上折乞休。我打算保舉你接任右翼總兵官,如何?”

“謝王爺栽培!”全節大喜,向孔有德行以跪拜大禮。

孔有德很會籠絡人心,起身扶起全節,說道:“老全,你功勞素著,卻屈居副將,按道理早該調升總兵了。但老曹是大將軍生前賞識的人,我也不好拂大將軍的面子,免得他泉下不安。”

梅勒章京即爲漢語副將,孔有德性格乖張,雖爲滿清郡王,依然習慣稱漢官名稱。至於他口中的大將軍,正是早年恩主毛文龍。

毛文龍生前最高官職爲“欽差平遼便宜行事掛徵虜前將軍印總兵官”,也就是平遼總兵,加左軍都督府左都督,實際管東江鎮。

明朝官場稱呼氾濫,武將官至總兵,即可敬稱爲大將軍。

孔有德在東江鎮時,“驍勇善鬥,臨陣先登,爲諸將冠”。毛文龍對他非常賞識,收爲養孫,賜名永詩。他對毛文龍的知遇之恩非常感激,以至於貴爲清朝藩王后,依然“每言(毛)大將軍時事,輒於色不自勝”。

想起毛文龍,全節唏噓不已,隨即想到袁崇煥的舊部張存仁。

去年,張存仁起復爲兵部尚書兼右副都御史、直隸山東河南三省總督、保定巡撫、紫金關提督,先在山東平定柳園軍起義,又設計逼死靖南王耿仲明,令三藩談之色變。

“王爺,聽說張存仁將再次大用,經略湖廣、江西、廣東、廣西、貴州五省?”

孔有德的消息更加靈通,嘆道:“沒錯,朝廷有意大用張存仁,但他以年老多疾相辭。朝廷不許,進封他爲一等精奇尼哈番兼拖沙喇哈番(即一等子兼雲騎尉),加太子太保,令他經略湖廣、江西、廣東、廣西、貴州五省,‘總督軍務兼理糧餉’,‘吏、兵二部不得掣肘,戶部不得稽遲’。又拜江寧總管巴山爲靖南將軍,統八旗漢軍綠營五千增援廣州。”

“這?”全節大爲不解,說道:“三王一公皆爲東江鎮舊部,朝廷怎麼派張存仁經略五省,節制我們?”

清廷同樣存在著嚴重的門戶之爭,但畢竟中樞有威望,八旗能戰鬥,底下各派系都得老老實實聽從中樞的政令。 “也許,朝廷有意爲之吧。”孔有德一副高深莫測的樣子,說道:“攝政王既想驅使我們開疆拓土,又擔心我們跋扈自雄,故派張存仁節制我們。”

其實,滿清雖有不少文武大臣,能派到南方節制五省的人並不多。這個人得是漢人,最好是個南人,既要熟悉軍務,還要擅長撫民。像馮銓這種北人文官,一向歧視排擠南人,又無處理軍務的經驗。像濟爾哈朗、阿濟格這種滿清名王,要麼不懂撫民,要麼與多爾袞政見不合。

大概有三個漢人比較合適,足以駕馭三王一公,曰孟喬芳、洪承疇、張存仁。西北多事,孟喬芳擔任陝甘總督,一時半會兒脫不了身。洪承疇入內院佐理機務,多爾袞須臾離不開他。張存仁風評很好,用事長久,威信在洪承疇、馮銓之上,南下經略五省也就成了自然而然的事。

“那,咱們也不怕張存仁。”全節說道:“他不過纔是子爵,王爺可是王爵,相差十萬八千里呢。他要是故伎重施,拿出對付靖南藩的手段對付定南藩,我老全頭一個不答應。”

孔有德苦笑一番,心裡卻很喜歡全節這樣的莽夫,說道:“老全,你說的是。靖南、平南兩藩久攻廣州不下,咱們卻輕取桂林。有此功勞,張存仁必不敢小瞧我們。

“實話告訴你吧,我打算保舉老線爲廣西提督,老馬任左翼總兵,你任右翼總兵。成不成,要看後面仗打得怎麼樣。只要我們能攻下柳州、慶遠、梧州,這事就有九成把握。”

線國安已走西南方向攻柳州,馬雄、馬蛟麟走東南方向攻平樂、梧州。老將曹得先坐鎮嚴關,看顧藩軍退路。全節忠勇可靠,奉命在桂林扈衛王駕。

“王爺,聽說赤匪狼狽逃竄,昭平、梧州已無守軍?”

爲引誘清軍南下,岑丹初下令放棄昭平。朝廷離開梧州後,赤軍亦未佔領梧州,任由梧州空城。

從桂林沿桂江順流而下,經陽朔、平樂、昭平,可直達梧州。如果說廣州是嶺南的經濟中心,梧州則是當之無愧的軍事重心。

孔有德原本還有顧慮,以爲岑丹初別有陰謀。可赤軍連昭平、梧州也不要了,足見岑丹初已聞風喪膽。要知道,昭平可是岑丹初奪取的第二座城池,梧州更是兩廣重鎮。除非大勢已去,岑丹初怎能放棄昭平、梧州呢?

“不錯,南寇望風披靡,既不敢守桂林,又不敢在梧州設防。南寧、潯州、柳州等地,皆有南寇派使聯絡,暗中款降。由此可知,岑丹初、瞿式耜之輩皆虛有其名,本王必可一舉蕩平羣醜。”

全節亦怦然心動,說道:“王爺受命開府廣西,南寇潰不成軍。節願請纓到慶遠,爲王爺平定滇寇。”

滇師趙印遠、胡一青,楚師楊國棟逃到了慶遠。慶遠多土司,屬於赤軍的勢力範圍。定南藩頭號大將線國安已統軍進至柳州,正在與忠貞營激戰,慶遠暫時還算安靜。

孔有德亦有意派全節到前線,說道:“我軍佔領桂林,梧州舉手可得。大事已定,你去慶遠掙點軍功,擢升總兵順理成章。對了,可有南官歸順?”

全節不假思索,說道:“瞿式耜、朱亨歅都已逃竄,桂林城內沒什麼大官。過來歸降的南官也有幾個,大都名聲不顯。唯有廣西臬司王三元、蒼梧道彭曠,官職在四品以上,前來歸附。不過,我軍在文昌門俘獲了一文一武兩名南官,一個是光祿卿汪皞,另一個是瞿式耜中軍旗鼓總兵陳希賢。”

歸降、俘獲的南官不多,孔有德頗感遺憾,說道:“帶汪、陳二人過來見我,我要親自勸說他們歸順,爲桂林紳民倡。”

第151章 雄關獨峙鎮南天第304章 多爾袞暴斃第106章 內鬥失機第302章 線國安歸降第205章 蛇吞象第210章 生離死別第317章 反敗為勝第180章 憑壕拒敵第418章 再克武昌第四十八章 稅賦之謎第171章 水師小操第258章 中興銀行370.第370章 洪承疇興起冤獄379.第379章 郭都賢蒞臨集思堂第五十七章 天下事猶可為第128章 攻城第131章 土司來儀第九十章 禦賜酒食第266章 衣冠禽獸351.第351章 廣德公主第五十二章 迎駕第325章 連環爆破第270章 清軍攻入廣西353.第353章 珠瑪喇堅守贛州第327章 活捉張存仁第406章 三路出征371.第371章 衡州會戰第228章 穴地攻城第四十五章 官印第二十八章 破敵第一十四章 大變在即第二十四章 突擊第350章 會師金陵第209章 我為其易,君為其難第146章 天賜不取,必受其咎第400章 “糞刑”洪承疇第236章 兵部尚書劉遠生380.第380章 千古罪人洪承疇第302章 線國安歸降358.第358章 報仇雪恨第159章 殺人誅心第261章 拒絕反攻第281章 反攻第135章 上架感言第193章 二攻全州第306章 南越王第329章 二蹶名王第336章 經略粵東第396章 城南大戰第158章 大將之風第98章 騎砍與追殺第413章 掘壕圍城第五十四章 廣西協守副總兵第五十五章 黨爭第三十四章 聽風亭論道第124章 英雄結義第319章 再破羅定第163章 籌建水師354.第354章 圍點打援第226章 小政權初具雛形第207章 滇桂兵爭第190章 無力追擊第409章 丹初點將第三十三章 軍歌363.第363章 進取吉安第六十章 土司第310章 大西軍出兵川湖第387章 攻克湘潭第二章 參軍第243章 援剿大將軍第一十章 點名第236章 兵部尚書劉遠生第340章 縱橫捭闔第七十章 返回永安第108章 治軍之道第九十一章 徵蠻將軍第184章 反攻全州第二十八章 破敵第339章 聯合賜姓第321章 轟擊木排第五十四章 廣西協守副總兵第408章 首戰用我,用我必勝第214章 昭平大治第296章 知恥而後勇第313章 變計東進第九十章 禦賜酒食第329章 二蹶名王第106章 內鬥失機第205章 蛇吞象356.第356章 義師響應第118章 昭永總兵第242章 醞釀大計第266章 衣冠禽獸第一十六章 編制第248章 進駐佛山鎮第199章 逼退清軍第七十章 返回永安第385章 交趾內亂第八十七章 南巡第110章 時局關鍵忠誠府
第151章 雄關獨峙鎮南天第304章 多爾袞暴斃第106章 內鬥失機第302章 線國安歸降第205章 蛇吞象第210章 生離死別第317章 反敗為勝第180章 憑壕拒敵第418章 再克武昌第四十八章 稅賦之謎第171章 水師小操第258章 中興銀行370.第370章 洪承疇興起冤獄379.第379章 郭都賢蒞臨集思堂第五十七章 天下事猶可為第128章 攻城第131章 土司來儀第九十章 禦賜酒食第266章 衣冠禽獸351.第351章 廣德公主第五十二章 迎駕第325章 連環爆破第270章 清軍攻入廣西353.第353章 珠瑪喇堅守贛州第327章 活捉張存仁第406章 三路出征371.第371章 衡州會戰第228章 穴地攻城第四十五章 官印第二十八章 破敵第一十四章 大變在即第二十四章 突擊第350章 會師金陵第209章 我為其易,君為其難第146章 天賜不取,必受其咎第400章 “糞刑”洪承疇第236章 兵部尚書劉遠生380.第380章 千古罪人洪承疇第302章 線國安歸降358.第358章 報仇雪恨第159章 殺人誅心第261章 拒絕反攻第281章 反攻第135章 上架感言第193章 二攻全州第306章 南越王第329章 二蹶名王第336章 經略粵東第396章 城南大戰第158章 大將之風第98章 騎砍與追殺第413章 掘壕圍城第五十四章 廣西協守副總兵第五十五章 黨爭第三十四章 聽風亭論道第124章 英雄結義第319章 再破羅定第163章 籌建水師354.第354章 圍點打援第226章 小政權初具雛形第207章 滇桂兵爭第190章 無力追擊第409章 丹初點將第三十三章 軍歌363.第363章 進取吉安第六十章 土司第310章 大西軍出兵川湖第387章 攻克湘潭第二章 參軍第243章 援剿大將軍第一十章 點名第236章 兵部尚書劉遠生第340章 縱橫捭闔第七十章 返回永安第108章 治軍之道第九十一章 徵蠻將軍第184章 反攻全州第二十八章 破敵第339章 聯合賜姓第321章 轟擊木排第五十四章 廣西協守副總兵第408章 首戰用我,用我必勝第214章 昭平大治第296章 知恥而後勇第313章 變計東進第九十章 禦賜酒食第329章 二蹶名王第106章 內鬥失機第205章 蛇吞象356.第356章 義師響應第118章 昭永總兵第242章 醞釀大計第266章 衣冠禽獸第一十六章 編制第248章 進駐佛山鎮第199章 逼退清軍第七十章 返回永安第385章 交趾內亂第八十七章 南巡第110章 時局關鍵忠誠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