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1.第361章 野戰破敵

清軍攻城不得,大敗而回。小小的雩都城彷彿成了修羅場,埋葬了無數韃子。

陳泰清點各部,始知清軍傷亡超過預期,戰死、失蹤、重傷者達到六千,輕傷不堪戰鬥者兩千,戰損率超過三成。清軍士氣低落,銳氣已盡,無力再發動新的攻勢。

這個安遠平寇大將軍顏面盡失,卻又不敢輕言撤退,心中積鬱難發,動不動就要發火,又是重罰犯錯的部下,又是發兵劫掠村鎮、鎮壓奸細。

也是,清廷法令極嚴,任誰是主帥,也不敢隱瞞近日之敗。

滿洲火器營被清廷寄予厚望,順治發內帤銀十萬兩、戶部撥銀五十萬兩,對各旗威逼利誘,總算湊出了五千精銳。濟爾哈朗掛名總辦,鰲拜實際主持,要錢給錢,要人給人,要物給物。

原以爲滿洲火器營已經天下無敵,誰知近日戰鬥,仍舊不能克敵致勝。

眼下滿洲名將凋零,多爾袞、阿濟格、豪格、譚泰、勒克德渾、濟爾哈朗、博洛等名將要麼病死,要麼重病,要麼犯罪被囚、被誅。

陳泰只是二等精奇尼哈番,也就是二等子爵,能充任大將軍已是超擢。

湖廣戰場上的屯齊,人家是宗室貝勒,也不過只能充當尼堪的副帥。尼堪被李定國所殺,屯齊才權攝定遠大將軍。

有大將軍之位,有鰲拜做副手,有滿洲火器營、正藍旗蒙古八旗,這仗無論如何也該打贏。

只可惜,人算不如天算!清軍攻不下雩都,就不能援救贛州。兩萬人馬耗在雩都城外,人吃馬嚼,消耗極大。明軍義師蜂起,不斷騷擾清軍糧道,不時襲擊小股清軍,令人防不勝防。

真是戰也不是,退也不是。用進退維谷一詞形容現在的陳泰,再恰當不過了。

赤軍卻越戰越勇,衆將紛紛請命,願意乘勝出擊,強攻清軍營寨。

“國主,韃子敗局已定,退後五里紮營,緊閉城門不出。反觀我軍,屢敗韃子攻勢。將士久守孤城,皆願爲國主除此仇寇。請準我率虎賁精銳,開門擊虜。”

馬寶自從追隨丹初,從東勳裨將一躍爲赤軍大將,再成爲丹初心腹,統虎賁鎮,對丹初既有感恩,亦有崇拜。他聽俘虜說,鰲拜曾親領滿洲兵攻城,亦想領虎賁鎮反攻。

“城壁,爲將者固當勇猛,但應謀定而後定,不可浪戰。”丹初告誡道:“反攻,固我所願也。但要準備妥當,方能一擊破敵。你請領虎賁鎮擊敵,準備何時進攻?用何戰陣?何以破敵?韃子若堅守營寨不出,怎麼辦?若出營野戰,怎麼辦?”

一連串幾個問題,問得馬寶啞口無言。馬寶勇冠全軍,但有失粗疏,就像當年的吳捷,雖勇武過人而缺乏謀略。丹初把吳捷放在親軍培養了很久,才終於放心,把他外放爲步兵第三鎮鎮統。

“寶無遠略,懇請國主賜教。”

“韃子多騎兵,又是遠道而來,營寨設得不牢,且比較分散。若韃子憑壘堅守,我軍可重點進攻綠營、漢軍,以十成炮破虜營寨。綠營、漢軍一破,滿洲、蒙古勢孤,必難持久。”

馬寶很機靈,舉一反三地說道:“國主的意思是,若我軍主攻綠營、漢軍,韃子就是想堅守營壘也不可得,必會出營與我野戰?”

“不錯,卿明白我的意思了。”丹初笑道:“善戰者,致人而不致於人。經過前番之戰,韃子屢敗,戰場主動權已歸於我手。

“主動出城擊敵,要避實就虛,擺出一副主攻漢軍、綠營的樣子。韃子倚重漢軍的火炮,亦要驅使綠營充當炮灰,必會與我野戰。

“因此,接下來的戰鬥,對手仍是滿蒙八旗。騎兵非我軍擅長,要戰勝滿蒙八旗,仍要佈置大陣,以炮兵協、親兵協正面迎敵。

“這就要等待風向,要備齊彈藥,要爲前排將士配齊重甲。非兩三天的功夫,不能準備妥當。吾不急於擊殺韃子,城壁,你亦不必急於反攻。”

陳泰的任務是營救贛州,必不敢離開雩都。清廷在四川、湖廣、江西、福建四省大規模用兵,兵力已然枯竭,也派不出援軍過來。

不如讓子彈多飛一會兒,讓赤軍取勝的消息傳播開來,讓各地義師更加活躍,讓清軍糧道更加不暢,讓陳泰的處境更加窘迫。

馬寶豁然開朗,說道:“聽國主一番教導,勝讀十年書籍。寶知矣,當認真籌備,一擊制敵。”

後面幾天,雙方零星交戰。清軍退往城東北五里外紮營,迭經戰敗,士氣低落,赤軍正在大力備戰,都無意大戰。

至二月二十三日,晴朗無風,適合交戰。赤軍準備妥當,出城邀擊清軍,除輔兵、義師留守城池外,虎賁鎮、步兵第一協大半出動。

戰陣仍用三迭陣,首迭爲炮兵協,二迭爲親兵協,三迭爲步兵第一協,騎兵位於兩翼。赤軍汲取了教訓,安排前排將士着重甲,又蒐集了更多的藤牌、挨牌,以加強防護,抵禦清軍子彈。

爲鼓舞士氣,丹初親臨戰陣,位於二迭、三迭間督戰。

清軍聞訊,很快出營列陣,也用三迭陣。陳泰調整了部署,首迭用漢軍臺尼堪,兩翼置滿洲火器營炮甲,以加強火力。中迭用滿洲火器營。綠營兵損失慘重,戰鬥力弱,用作三迭。

爲防止綠營潰散,陳泰親自押陣,置督戰隊。蒙古正藍旗置於兩翼,作機動騎兵。

“咚咚咚!”赤軍這次進攻,以三枚響彈爲信號。響彈爲鏤空的鐵彈,出膛時衝擊空氣,會發出淒厲的叫聲,令清軍摧膽裂肺。

首迭炮兵協開炮,以十成炮、沖天炮牢牢壓制清軍。

清軍火力孱弱,只得提前出動二迭滿洲兵。爲彌補火繩槍威力、射速的不足,火器營包衣、養育兵還挽動大梢弓拋射弓箭。

大梢弓弓力大,更適合搭配重箭,在近距離內直射。清軍拋射弓箭並未起到預期的效果。

相反,二迭赤軍前隊將士都換上了重甲,最前排的身穿兩層鐵甲,防護力大大加強。定虜式步槍射程遠、威力大,赤軍身披重甲,不懼敵軍子彈,射擊更爲從容。

清軍不佔上風,陳泰更加沮喪,驅使蒙古騎兵出戰。馬寶親領右翼騎兵迎戰,他力大無比,一條鞣鞭槍使得燦如游龍。

“着!”早有一名蒙古騎兵中招,面龐被鞣鞭槍尖刃刺中,當場仆地氣絕。

“噼啪!”鐵鞭抽打空氣,發出刺耳的聲音。當面一名蒙古騎兵躲過尖刃,卻被鐵鞭纏中。馬寶用力一拉,把那蒙古兵拖落馬下。早有赤軍騎兵向前,一矛刺死了蒙古兵。

赤軍騎兵也汲取了教訓,前隊改用流星錘、斬馬刀等鈍器擊敵。

馬寶衝鋒在前,將士以衆擊寡,勝券在握,蒙古騎兵陣腳動搖,防線上出現數道缺口。

鰲拜在前督戰,來回招呼各迭,妄想堅持不退。不料,清軍漏洞越來越多,兩翼、二迭都被赤軍侵入,缺口不斷放大。

再這樣下去,可就有全線敗退的風險。陳泰無可奈何,下令三迭綠營兵出擊,接應二迭、兩翼撤退。

清軍陣腳鬆動,將要撤退。赤軍士氣大振,丹初令三迭前出,掩護二迭前進。

二迭親兵協、三迭步兵第一協交替前進,每二十步停下一次,射擊一輪,如此循環向前。兩三萬人的陣形,能二十步一交替,已經相當不易。這看似緩慢,其實相當有效,對於組織大兵團交戰至關重要。

丹初蒞臨陣後,大爲欣慰,笑道:“韃子以綠營兵爲三迭,譬如以朽木當樑柱,可急攻之。樑柱一折,房屋自仆倒矣!”

果然,綠營兵很快披靡,戰線動搖,士卒爭相逃命。鰲拜親斬數人,仍然止不住逃兵。

清軍陣線崩潰,赤軍乘勢掩殺,連破數道營寨。

陳泰自知營寨已不可恃,遂燒燬殘餘營寨,引敗兵撤入寧都,收集殘兵,再作打算。

第159章 殺人誅心376.第376章 欣然歸附第二十五章 破營第114章 源頭活水第239章 收服詞臣第338章 施琅歸順第329章 二蹶名王第104章 禍起蕭牆第384章 擴建水師第199章 逼退清軍第140章 時間窗口381.第381章 朱成功兵敗南京第98章 騎砍與追殺第217章 三堵牆第三十章 摩擦第328章 鐵桶圍城第七十七章 火炮380.第380章 千古罪人洪承疇第253章 杜永和遣使求援第134章 籌議大學第186章 韃虜大至第五十二章 迎駕第216章 忠貞營西進第102章 反攻第117章 問政鄉村第二十九章 追擊第343章 開啟民智第八十三章 降服土司360.第360章 三迭三勝第三章 行軍第225章 房緯小事,關系大業第258章 中興銀行第255章 不請自來吳六奇第一十八章 拆臺第158章 大將之風第九十五章 大兵團之戰第153章 棄城不打第七十二章 聯姻第391章 持重保守第248章 進駐佛山鎮第190章 無力追擊第286章 此王氣也第388章 大聖人再世第207章 滇桂兵爭374.第374章 屯齊夜遁第181章 陣斬覺羅果科第252章 籠絡猛將第205章 蛇吞象第201章 陡轉直下第267章 崖山祭祀第336章 經略粵東第265章 步兵第三協第一十五章 擴軍第399章 清軍崩潰第270章 清軍攻入廣西第386章 牛刀殺雞第二十九章 追擊第四十三章 處置俘虜第235章 啟發民智第286章 此王氣也第325章 連環爆破第342章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第五十七章 天下事猶可為第408章 首戰用我,用我必勝第318章 統一戰線第146章 天賜不取,必受其咎第三十六章 督標左協第三十四章 聽風亭論道第241章 次輔親迎第299章 奇貨可居第315章 清軍來援第243章 援剿大將軍第240章 大明最大的敵人是自己第107章 終返廣西第258章 中興銀行第二十九章 追擊第338章 施琅歸順第九十五章 大兵團之戰第一十七章 思考第七十一章 教導隊第五十二章 迎駕第三十七章 童子兵366.第366章 孫可望兵敗寶慶第180章 憑壕拒敵第一十九章 勒捐第五十七章 天下事猶可為第六十六章 完婚第九十三章 金聲桓反正第八十八章 永歷帝出逃第236章 兵部尚書劉遠生第八十三章 降服土司第199章 逼退清軍第116章 十兩撫卹銀第264章 驅逐馬吉翔第130章 收編匠戶第184章 反攻全州第277章 孔有德入據靖江王府第220章 義釋劉芳亮第九十五章 大兵團之戰356.第356章 義師響應
第159章 殺人誅心376.第376章 欣然歸附第二十五章 破營第114章 源頭活水第239章 收服詞臣第338章 施琅歸順第329章 二蹶名王第104章 禍起蕭牆第384章 擴建水師第199章 逼退清軍第140章 時間窗口381.第381章 朱成功兵敗南京第98章 騎砍與追殺第217章 三堵牆第三十章 摩擦第328章 鐵桶圍城第七十七章 火炮380.第380章 千古罪人洪承疇第253章 杜永和遣使求援第134章 籌議大學第186章 韃虜大至第五十二章 迎駕第216章 忠貞營西進第102章 反攻第117章 問政鄉村第二十九章 追擊第343章 開啟民智第八十三章 降服土司360.第360章 三迭三勝第三章 行軍第225章 房緯小事,關系大業第258章 中興銀行第255章 不請自來吳六奇第一十八章 拆臺第158章 大將之風第九十五章 大兵團之戰第153章 棄城不打第七十二章 聯姻第391章 持重保守第248章 進駐佛山鎮第190章 無力追擊第286章 此王氣也第388章 大聖人再世第207章 滇桂兵爭374.第374章 屯齊夜遁第181章 陣斬覺羅果科第252章 籠絡猛將第205章 蛇吞象第201章 陡轉直下第267章 崖山祭祀第336章 經略粵東第265章 步兵第三協第一十五章 擴軍第399章 清軍崩潰第270章 清軍攻入廣西第386章 牛刀殺雞第二十九章 追擊第四十三章 處置俘虜第235章 啟發民智第286章 此王氣也第325章 連環爆破第342章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第五十七章 天下事猶可為第408章 首戰用我,用我必勝第318章 統一戰線第146章 天賜不取,必受其咎第三十六章 督標左協第三十四章 聽風亭論道第241章 次輔親迎第299章 奇貨可居第315章 清軍來援第243章 援剿大將軍第240章 大明最大的敵人是自己第107章 終返廣西第258章 中興銀行第二十九章 追擊第338章 施琅歸順第九十五章 大兵團之戰第一十七章 思考第七十一章 教導隊第五十二章 迎駕第三十七章 童子兵366.第366章 孫可望兵敗寶慶第180章 憑壕拒敵第一十九章 勒捐第五十七章 天下事猶可為第六十六章 完婚第九十三章 金聲桓反正第八十八章 永歷帝出逃第236章 兵部尚書劉遠生第八十三章 降服土司第199章 逼退清軍第116章 十兩撫卹銀第264章 驅逐馬吉翔第130章 收編匠戶第184章 反攻全州第277章 孔有德入據靖江王府第220章 義釋劉芳亮第九十五章 大兵團之戰356.第356章 義師響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