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立之功,得寵於新主,或者說是站對位置,保身後平安,無論是古代,還是現代,對於臣子來說,都是異常重要的。
朱永興庸碌無能,也就罷了。恰恰相反,他不僅有才能,而且有膽略,功勞也是越來越大,緬甸永曆的影響力卻日漸衰落,這便不得不使官員兵將們產生別樣的心思。
聽從朱永興,服從朱永興的,都逐漸升官授爵,得到了重用,不可避免地就形成了一股勢力,希望能更加飛黃騰達。爲了這個目的,他們自然不希望朱永興倒臺落勢。
一朝天子一朝臣,換個領導,難免便會重用一批親信,清洗一批敵人。貶斥還是好的,大獄一起,這些對朱永興忠心追隨的,家敗人亡也不意外。所以,爲了自己的身家,爲了前途,他們就必然要擁護朱永興不倒。謀朝篡位現在還談不上,但鞏固勢力,不使朱永興退縮,便是很正常的事情。
對此,朱永興也越來越能感覺得到。他現在已經不是一個人,有家,有親人,有親信,他就不得不爲他們考慮。隨着他的勢力越來越大,即便他想退縮也很難做到,這股勢力會推着他向前走,不管他願不願意。
旗幟,號召……朱永興是身在山中不知山,並不是很確切地明白自己現在的能量,對緬甸的永曆和小朝廷還有很大的疑慮。今天易成的這番話,讓他開始重新審視所處的形勢。
對於清朝,沒有什麼別的說法,就一個字“打”,簡單!對於永曆和小朝廷,則是一個比較難處理的事,特別是在各方勢力還以永曆爲旗號,並沒有完全歸心於自己的時候。
大義,這個東西看不見。摸不着,卻是不得不要的。使用強硬手段,那便是謀朝篡位,抗清武裝的分裂便不可避免;使用懷柔手段,又擔心一道聖旨之下,自己陷入忠臣和逆臣之間進退兩難的境地。
或者可以強硬和懷柔同時使用,先逼迫永曆讓權。再逼其讓位,從而用和平手段解決這個難題。但操作起來確有些困難,永曆軟弱,可身邊還是有些強項的所謂忠臣,他們不會那麼乖乖地聽話。而且,緬甸的態度也是要考慮的因素之一。
朱永興曾經反覆思考過歷史上發生的事情。對緬甸的做法感到有些困惑。在清廷未施加壓力前,明軍曾幾次入緬迎駕,刀槍相向,緬人死傷頗大,可爲何要強留永曆呢?如今形勢已經不同,明軍在滇省與清軍形成對峙,戰爭有趨於長期化的跡象。緬人又會如何考慮,如何應對呢?
說實話,朱永興也有揮師入緬的打算,或者將永曆等人控制在手中,或者借緬人之手除掉永曆。只是時機尚不成熟,他還抽調不出軍隊,或者說是可靠的軍隊來做此行動。
再等一等吧,等到實力更強時。再仿效吳三桂的做法,虛聲恫嚇,也許能讓緬人將永曆獻出來。
朱永興思索良久,不由得苦笑一下,暫時將這個煩心的事情拋開。
…………
鄭成功是民族英雄,這是沒有疑問的。而英雄不一定是完人,這是朱永興的評價標準。
國家利益。小集團的利益,旁觀的人可以振振有詞,說三道四,但當事人要做出選擇時。卻未必是那麼容易而簡單。
正因爲朱永興看得開,所以纔會屈尊紆貴,前來下龍與鄭成功一晤。正因爲他要求不高,所以才能同鄭成功相談甚歡。
“今雖勝達虜一陣,僞朝未必遽肯悔戰,則我之南北征馳,眷屬未免勞頓。臺灣田園萬頃,沃野千里,餉稅數十萬。造船制器,吾民鱗集,所優爲者。近爲紅夷佔據,城中夷夥不上千人,攻之可垂手得者。”鄭成功不無意外地提到了收復臺灣的目的和意圖,“我欲平克臺灣,以爲根本之地,安頓將領家眷,然後東征西討,無內顧之憂。然衆將多有疑慮,謂臺灣風水不可,水土多病。不知殿下以爲如何?”
“蜀有高山峻嶺,尚可攀藤而上,卷氈而下;吳有鐵纜橫江,尚可用火燒斷。凡事必先盡之人,而後聽之天。諸般困難,豈無別計可破?”朱永興對鄭成功擊退荷蘭人,收復寶島臺灣是舉雙手贊成,之前便借陳上川對此表示了意見,此番更是加以鼓勵,“金、廈諸島難以久拒清朝,欲先固其根本,而後壯其枝葉,此乃終始萬全至計。”
“此與殿下進取海外之地,是否相同?”鄭成功頗有深意地望着朱永興。
“異曲同工。”朱永興淡淡一笑,知道這是鄭成功試探之語,“若王爺復臺的目的是脫離抗清前線,僅從私利考慮,而取遠離大陸的臺灣爲安身立命之所,則另當別論了。”
“本藩矢志恢復,念切中興。豈敢貪戀海外,苟延安樂?”鄭成功見朱永興反語回敬,趕忙申明自己並沒有脫離抗清戰場的意思。
“這便是了。收復臺灣乃是蓄力,而非逃闢,待到再出擊時,豈不更爲猛烈。”朱永興雖然知道鄭成功收復臺灣後,爲了經營臺灣,必然要減弱東南抗清的武裝力量,但卻不象張煌言那般反對激烈,認爲復臺的目的是脫離抗清前線,是無意復明的表現。
鄭成功得到朱永興的支持,對於說服手下衆將還是很有好處的。特別是糧草物資的供應,可以大大加快復臺的進程。
“僞朝果要實施沿海遷界之舉嗎?”鄭成功對這個消息是很在意的,因爲這個政策主要便是旨在切斷鄭軍從內地取得物資的通道。如果鄭軍登陸,清軍將憑藉陸戰的優勢驅逐其下海。如果真是這樣的話,復臺的計劃有可能要提前實施。
朱永興很篤定地點了點頭,說道:“明年便會實施,這應該是確定的事情。雖然這是短視愚蠢之舉,但對貴軍的短期影響還是有的。當然,如果貴軍能與我軍聯合行動,使清軍的廣東水師難以形成威脅的話,糧草物資方面的援助,還是可以做到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