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第718章 雲靜如歸

根敦怒道:“班禪別駕休要長他人的志氣。滅了自家的威風。別駕怎麼見得我就一定會輸給川軍?論地形,我軍比川軍熟悉;論氣候,我軍比川軍適應;論單打獨鬥,二十餘年來,我從來都未逢敵手。兵書上說,凡是搶先佔據戰場的,便有了主動的優勢;凡是落後趕到戰場倉促應戰的,就處於被動疲勞的劣勢。現在川軍自千里之外趕來,還未到達,我軍就獲得了消息,正好可以趁機設下埋伏,等候川軍,難道還會反而誤中川軍的什麼奸計不成?”

八思巴卻不急躁,依然漫聲說道:“通麥城外五十餘里山路,兩邊是懸崖峭壁。峭壁這邊,山勢陡峭而整齊,一眼就可以望見千丈之高。山上冰雪覆蓋,草木不生,根本就藏不住人。懸崖這邊,就算是派兵下到江邊,到時候上不來。也是全然無用。將軍若要搶先佔據戰場,就只能在道路中央等候,就只能使川軍警覺,從而打草驚蛇。”

根敦依舊不服氣,說道:“兵書上說,必定會與敵人交戰的時候,如果敵人剛剛來到,陣勢未定,隊伍不整,就應該搶先出兵快速攻擊敵軍。現在川軍自遠方而來,不知道這裡的地形,也不知道這裡駐紮有大軍,必然只是行軍時候的陣勢。我軍當然應該先發制人,給他們當頭一棒。難道別駕是要等川軍發現我軍,排好陣勢之後纔出兵嗎?”

八思巴停了一停,還朝根敦點了兩下頭,讓根敦不明白自己的意思,然後端起茶,喝了一口,才道:“大軍交戰,涉及到千萬人的生死,我們應該小心謹慎,考慮周詳。萬不可草率行事。如今不可以攻擊川軍的原因有四個,我軍不適宜出兵的理由有三條。若這些都不知道,便是將士卒的性命視作兒戲了!”

根敦大怒,喝道:“有四,有三。共有七了?就這麼一點小事,原因、理由就會有如此之多?”

八思巴不屑地道:“將軍有勇無謀,當然不知。說與你聽,可能你也聽不懂。到底有沒有七個,且容我慢慢道來,憑贊普一言而決。”

“好,騾子還是馬,快拉出來騮騮。”根敦喊道。

八思巴似乎覺得自己剛纔有失風度,起身向贊普谷卡巴行了一禮,轉過身來,回覆到最先那種慢慢的腔調:“首先,川軍大舉攻入我國,士氣正旺,此時交戰對川軍有利,這就是第一個不可攻擊的原因;“川軍深入我國近畿,安營紮寨於雪山冰谷之中,周圍到處都有可能出現我國的牧民,這樣就將他的軍隊置於了死地。常言道‘置之死地而後生’,川軍的士氣定然高漲,紀律定然嚴明,戰鬥力定然旺盛。這是第二個不可攻擊的原因;“川軍爲了鼓舞士氣。必然啓用勇猛之將作爲先鋒。若我軍也以猛將與之搏鬥,兩虎相遇難免一傷,卻很難料定究竟誰死誰傷。軍國大事,怎能採用這種類似賭博的兒戲方式?這是第三個不可攻擊的原因;“城外五十餘里,皆倚山傍水,地勢狹窄,大軍難以展開,我衆敵寡之優勢難以發揮,這是第四個不可攻擊的原因。

“我吐蕃官兵在自己的土地上作戰,四處熟悉,安然無險,軍心難免鬆散,這是不能出兵的第一條理由;“如果我軍出動之後不能取勝,官兵的心就更加難以穩固。我軍本來處於自己的領地,將士們離家很近,本來就士氣不振,如果再遭挫敗,勢必如潰堤之水,一泄千里。這是不能出兵的第二條理由;“通麥城邑還沒有深挖溝高築牆,通往四川方向的關口也有些破敗。還沒有做好防禦的準備,敵人就已經來了。這是不宜出兵的第三條理由。

“以上四個原因、三條理由,都是兵家所忌諱的。依臣之愚見,我軍不如深挖溝,高築牆,趕快整修關口,憑藉關口‘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險要地形固守,以逸待勞。

“到那時,四川軍隊進攻我國而在此地受阻。想要繞道又因爲脫墨、普拿都是絕地也不能成功。野外,白茫茫一片,沒有什麼是他們可以掠取的。在自身攜帶的糧食吃完之後,他們就只有從千里之外輾轉運輸。時間長了,三軍的耗費必然接濟不上。再加上霜雪的嚴寒日日穿透他們臨時搭建的帳篷,刺骨的冰川地氣夜夜使他們睡不安穩。川軍將士的士氣必然低落,每個人都會覺得疲憊不堪。我們就有隙可乘。那時再乘虛取謀,我軍必勝無疑。”

根敦道:“別駕嘮嘮叨叨說了這麼多,總歸是說,敵人打到自己家門口了,卻只許我關上門,不許我還手。贊普如果採用別駕的計策,末將自當遵從,沒有話說。只是下面的士兵,還需要別駕去一一開導。”

谷卡巴的弟子釋迦溢協見兩人吵得不可開交,便勸道:“兩位都是爲了吐蕃,都是爲了贊普,休要賭氣。且聽師尊訓示。”

谷卡巴終於發話了。

谷卡巴道:“兩位所說的都有道理,我都採納。根敦將軍,你馬上準備好弓箭手,只待川軍到來,便立即開關衝出。以利箭射其前隊,迫使他們後退;同時以火箭仰空射其後隊。促使他們混亂。城外五十里狹窄的道路容不下混亂擁擠的大軍,就讓江水捲走他們的屍首吧。

“在這之後,根敦將軍必須立即撤回,按照班禪別駕的意思固守,等待敵人自亂陣腳。

“還有,釋迦溢協,你去協助班禪別駕整修關口。”

雪域高原的雲海,變化萬千。疲倦時它沉下去遮住羣峰,受驚時它直上重霄,御風直瀉。它一會兒好似仙女牧羊,一會兒又像嫦娥奔月。古往今來。它都沒有一定之規。

念青唐古拉山白雪皚皚,銀川映紅日,美景不勝收。大部分山峰因爲太高,就好像在雲中沉浮,雲蒸霧嫋,更顯得奇險壯麗。

雅魯藏布江,往復環流,綠浪接天。有時它清澈如鏡,直醉人眼;有時它狼奔豕突,擊石而進。它浩浩蕩蕩的氣勢,正如長龍入地,不可阻擋。

吐蕃衆多的寺廟,依然金碧輝煌。它們有的紅柱黃瓦,有的畫棟雕樑,有的扳鰲扎脊,有的銅鈴搖風。處處廟宇,無不富麗堂皇,更顯得莊嚴肅穆。廟裡的雕像,歷經千年風吹雨打,依然栩栩如生,更顯得法相莊嚴。

雄偉的天地,磅礴的江山,此刻卻蘊藏着無限的殺機。

四月二日,雷又招率領的十餘萬大軍到達距通麥一百二十里地,一個名叫波密的大集鎮。

太陽高高地掛在天上。萬里碧空,沒有一絲雲彩。遠遠地有幾戶人家,房頂上的煙囪冒出些許炊煙,直直的衝向高空,然後像喇叭花一樣擴散開去。

沒有一絲風,道旁也沒有大樹可以遮擋陽光。才三月初一,川南就開始熱起來了。

尊重騎着他那匹棗紅馬,緊跟在節度使王濟恩的後面。二月二十二日點兵之後,因爲要讓雷又招所率軍隊優先出發,故此機動軍延後兩日,這才啓程南下。趕到此地,已經歷時六天。

越往南行,山勢越高。翻過大涼山和小相嶺接壤的山口。地形陡然破碎。兩條山脈之間,處處重巒迭嶂,山勢險峻;嶺谷高差懸殊,易守難攻。然而,在過了越西、甘洛之後,地形又是一變:雖然兩旁的山脈似乎越來越高,山峰也越來越大,但中間的谷地卻越來越平,越來越寬了。

這一帶,雖然每條山脈各有不同的名字,總體來看,卻都屬於大雪山餘脈的延伸部分。橫斷山的餘脈雖然也消失在這裡,但橫斷山是東南西北走向,這裡的山脈卻大都是南北走向,故此,它們只能算作是大雪山的餘脈。

這種南北走向的高山平谷,對於來自南邊大理國的進攻而言,已經與平原沒有多大的差異了。

馬蹄聲聲,腳步踏踏,衣襟扇動,兵器撞擊,各種聲音交織在一起,十分嘈雜。眼見得除了尼波的紅峰一帶,越往南走,就越是不容易防守,尊重的心情非常沉重。

金沙江與雅礱江匯合處一帶的江流,稱作瀘水。因瀘水天塹所阻,大軍暫且駐紮在簸箕砟。只派遣了一小股偵騎渡過瀘水向前偵察。

第二日,偵騎回報。過江後偵騎隊兵分兩路,一路順江南下,進至迤資。沿途河面開闊,江岸陡峭,行軍較難。金沙江兩岸,均不見敵蹤。另一路溯江而上,三十餘里之後,有一條南下的山谷。十幾裡之後有個地方叫做車老馬,駐有大理的守軍。據村民說,守將便是杜聞秀的兄弟。

“尊重兄弟,你怎麼看哪?”王濟恩屏退偵騎之後低聲問道。

尊重道:“行軍打仗,非江湖廝殺可比。公公精通兵法,驅使大軍,如使手臂。還請公公作主。”

第二卷 第567章 問花先發第二卷 第215章 無謂損兵第二卷 第724章 初坼桃花第二卷 第574章 流霞共酌第二卷 第461章 蘋風入坐第二卷 第791章 曲水臨流第二卷 第418章 人閒玉簟第二卷 第300章 不得不打第二卷 第119章 酒能亂性第二卷 第431章 殘春風雨第一卷 第10章 陣前遊說第二卷 第802章 拂曉針線第二卷 第98章 軍師田豐第二卷 第385章 掌中杯盡第二卷 第149章 重蹈覆轍第二卷 第711章 一場消黯第二卷 第608章 煙光淡蕩第二卷 第498章 花謝春歸第二卷 第401章 疏雨西風第二卷 第303章 岳父岳母第二卷 第547章 長煙落日第二卷 第363章 寓形宇內第二卷 第507章 驥才方騁第二卷 第596章 九陌風光第二卷 第256章 戰況多變第二卷 第130章 呂布來投第二卷 第827章 雙門並麗第二卷 第56章 常山真定第二卷 第245章 勝者不追第二卷 第439章 春花拭淚第二卷 第510章 家山回首第二卷 第366章 窈窕經丘第二卷 第417章 月斜春老第二卷 第167章 遭遇溫侯第二卷 第690章 不放行雲第二卷 第314章 水軍都督第二卷 第542章 白蘋香散第二卷 第52章 劫後重逢第二卷 第198章 擰勁發作第二卷 第423章 水泛落英第二卷 第537章 長門深鎖第二卷 第458章 卷地江流第二卷 第554章 管好滋味第二卷 第729章 浪浸斜陽第二卷 第93章 拖延時間第二卷 第110章 裁軍增力第二卷 第586章 諸天花雨第二卷 第300章 不得不打第二卷 第114章 出兵冀州第二卷 第314章 水軍都督第二卷 第754章 燕然無計第二卷 第435章 東風花信第二卷 第448章 雨滴空階第二卷 第223章 連兵釋放第二卷 第362章 蕭爽疏鬆第二卷 第623章 洗盡秋容第二卷 第631章 夢破南窗第二卷 第315章 未奉軍令第二卷 第66章 跟班田蘭第二卷 第617章 短杖高提第二卷 第318章 皮帶傳動第二卷 第215章 無謂損兵第二卷 第287章 應援出兵第二卷 第699章 香徑偷期第二卷 第192章 首頓飽飯第二卷 第661章 兩竿紅日第二卷 第218章 詐死蠢計第二卷 第725章 春荑明玉第二卷 第539章 笏金章貴第二卷 第357章 無塵到眼第二卷 第762章 紅英青梅第二卷 第518章 卜年無用第二卷 第87章 井欄油罐第二卷 第563章 盡日憑闌第二卷 第629章 刀頭切藕第二卷 第228章 神童陸議第二卷 第823章 麗雲流色第二卷 第264章 輕取新昌第一卷 第44章 繞道澠池第二卷 第824章 銀瓶玉泉第一卷 第16章 再返青州第一卷 第7章 首戰順利第二卷 第307章 糧食生產第二卷 第365章 涉方成趣第二卷 第445章 乍遷芳樹第二卷 第299章 漁家姑娘第二卷 第221章 快速戰鬥第二卷 第780章 片帆高舉第二卷 第270章 升官得賞第二卷 第92章 硝煙間隙第二卷 第706章 沙邊送迎第二卷 第441章 朱闕玉城第二卷 第346章 金奏諧聲第二卷 第80章 諸侯異心第二卷 第743章 弄妝試巧第二卷 第466章 羞容易變第二卷 第171章 京城舊事第二卷 第734章 急槳凌波第二卷 第377章 蘭英凝念第二卷 第575章 金籠鸚鵡
第二卷 第567章 問花先發第二卷 第215章 無謂損兵第二卷 第724章 初坼桃花第二卷 第574章 流霞共酌第二卷 第461章 蘋風入坐第二卷 第791章 曲水臨流第二卷 第418章 人閒玉簟第二卷 第300章 不得不打第二卷 第119章 酒能亂性第二卷 第431章 殘春風雨第一卷 第10章 陣前遊說第二卷 第802章 拂曉針線第二卷 第98章 軍師田豐第二卷 第385章 掌中杯盡第二卷 第149章 重蹈覆轍第二卷 第711章 一場消黯第二卷 第608章 煙光淡蕩第二卷 第498章 花謝春歸第二卷 第401章 疏雨西風第二卷 第303章 岳父岳母第二卷 第547章 長煙落日第二卷 第363章 寓形宇內第二卷 第507章 驥才方騁第二卷 第596章 九陌風光第二卷 第256章 戰況多變第二卷 第130章 呂布來投第二卷 第827章 雙門並麗第二卷 第56章 常山真定第二卷 第245章 勝者不追第二卷 第439章 春花拭淚第二卷 第510章 家山回首第二卷 第366章 窈窕經丘第二卷 第417章 月斜春老第二卷 第167章 遭遇溫侯第二卷 第690章 不放行雲第二卷 第314章 水軍都督第二卷 第542章 白蘋香散第二卷 第52章 劫後重逢第二卷 第198章 擰勁發作第二卷 第423章 水泛落英第二卷 第537章 長門深鎖第二卷 第458章 卷地江流第二卷 第554章 管好滋味第二卷 第729章 浪浸斜陽第二卷 第93章 拖延時間第二卷 第110章 裁軍增力第二卷 第586章 諸天花雨第二卷 第300章 不得不打第二卷 第114章 出兵冀州第二卷 第314章 水軍都督第二卷 第754章 燕然無計第二卷 第435章 東風花信第二卷 第448章 雨滴空階第二卷 第223章 連兵釋放第二卷 第362章 蕭爽疏鬆第二卷 第623章 洗盡秋容第二卷 第631章 夢破南窗第二卷 第315章 未奉軍令第二卷 第66章 跟班田蘭第二卷 第617章 短杖高提第二卷 第318章 皮帶傳動第二卷 第215章 無謂損兵第二卷 第287章 應援出兵第二卷 第699章 香徑偷期第二卷 第192章 首頓飽飯第二卷 第661章 兩竿紅日第二卷 第218章 詐死蠢計第二卷 第725章 春荑明玉第二卷 第539章 笏金章貴第二卷 第357章 無塵到眼第二卷 第762章 紅英青梅第二卷 第518章 卜年無用第二卷 第87章 井欄油罐第二卷 第563章 盡日憑闌第二卷 第629章 刀頭切藕第二卷 第228章 神童陸議第二卷 第823章 麗雲流色第二卷 第264章 輕取新昌第一卷 第44章 繞道澠池第二卷 第824章 銀瓶玉泉第一卷 第16章 再返青州第一卷 第7章 首戰順利第二卷 第307章 糧食生產第二卷 第365章 涉方成趣第二卷 第445章 乍遷芳樹第二卷 第299章 漁家姑娘第二卷 第221章 快速戰鬥第二卷 第780章 片帆高舉第二卷 第270章 升官得賞第二卷 第92章 硝煙間隙第二卷 第706章 沙邊送迎第二卷 第441章 朱闕玉城第二卷 第346章 金奏諧聲第二卷 第80章 諸侯異心第二卷 第743章 弄妝試巧第二卷 第466章 羞容易變第二卷 第171章 京城舊事第二卷 第734章 急槳凌波第二卷 第377章 蘭英凝念第二卷 第575章 金籠鸚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