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第600章 霜溼水天

聽了杜聞秀重複問話之後。萬臨山小聲答道:“實不相瞞,雷絕招如今還未滿十七歲,只是個未出閣的小姑娘。小小年紀,考慮不周,事前並未交待在下。杜兄之意,在下只好回稟之後,再作答覆。”

“那就有勞萬兄了。”

“爲黎民百姓免受戰爭之苦,些許奔波,何足掛齒。”

杜聞秀迴歸本陣,當即派出三人。其中兩人負責喚回包抄的甫石良和周澤國兩路人馬,另一人招喚其餘將領到北面商議。然後,杜聞秀向韋富陽、步賢寓兩位將軍簡單地說了一下四川求和之事。韋富陽道:“不如派探馬跟蹤,找到雷絕招駐兵的所在,然後再相機行事。”杜聞秀道:“算了。那萬臨山武功高強,一般的探馬卻瞞他不過。”

一頓飯功夫之後,大理諸將全部來到北面。杜聞秀先客氣了幾句,然後將川軍求和之信傳閱諸將。

甫石良說道:“什麼‘字諭、此諭’,太霸道了點吧。”

杜聞秀道:“目前四川新人輩出。那雷絕招才十六歲多一點,不知朝庭禮儀。此等小節,諸位不必介意。”

韋富陽道:“對方許諾的糧草爲何不就地交割,而要指在西昌?這其中恐怕有詐。”

步賢寓亦道:“一年內不報復。時間也太短了點吧。”

衆將議論紛紛,然後聲音逐漸低了下去。周澤國才道:“卻不知元帥是怎麼想的?”

杜聞秀乾咳了兩聲,道:“我軍圍成都已有一月。成都軍隊堅守不出,我軍久攻不下,進退維谷。如今我軍將士均已疲憊不堪,挫傷了銳氣,已失去了攻城掠地的能力。而國內也因爲我軍長期陳師在外而吃緊。因車破馬死,以及盔甲、弓箭、戈矛、盾牌、牛馬、戰車等等耗損,致使國內物價飛漲;國內物價飛漲又致使百姓錢財枯竭;百姓錢財枯竭,就難以應付各種賦稅和勞役。兵力日益耗盡,財力日益耗盡,國內日益空虛。兵貴勝,不貴久。現在的確已到了應該退兵的時候了。對方求和之信,等於是給我軍一個退兵的理由。因此,我認爲,我軍應珍惜這個機會,稍稍討價還價之後就立即撤軍。”

步賢寓問道:“我想,除了補償糧草之外,川軍恐怕還另外有什麼表示吧?”

杜聞秀道:“步將軍這是什麼意思?”

“沒什麼意思。我也就隨口這麼一問。”步賢寓話鋒一轉,繼而又道:“不過,我還真的想知道它究竟是有還是沒有。”

“自然是沒有。”杜聞秀道。

步賢寓點頭道:“好,好,好。自然是沒有。我們自然也是相信的。不過,那個什麼萬臨山下馬走到元帥的跟前的時候,卻不知他說了些什麼?”

杜聞秀答道:“他那時候只是說,他們的軍師如今還未滿十七歲,只是個未出閣的小姑娘什麼的。”

“哦。”步賢寓點頭道:“原來萬臨山在爲元帥您做媒呀。這自然,我們自然也是相信的。”

杜聞秀頓時大怒,喝道:“你放肆……”

“怎麼?我弄錯了麼?”步賢寓道:“莫非萬臨山不是在爲元帥您做媒?如果是那樣,只消元帥您說一聲,我們自然還是相信的。”

杜聞秀一時不知說什麼纔好。旁邊韋富陽喝道:“步將軍言語中休要再衝撞元帥。我們做下屬的,怎麼能隨便議論上司的家事?”

甫石良在一旁笑道:“步兄真是魯莽得可以。對方軍師與咱們元帥素未蒙面,是美是醜,都不知道,元帥怎麼會答應?再怎麼說,也得相看相看啊。哈哈哈哈。”衆人隨之爆發出一陣笑聲。

“砰!”的一聲,衆人以爲是杜聞秀憤而拍案,均止聲觀望,誰知卻不是。這時,負責進攻南門的將軍單柘林說道:“城內好像有鼓聲。你們聽到沒有?”

負責進攻南門的監軍庖西田說道:“對方該不會利用我們不在那裡而趁機殺出城來吧?”

甫石良笑道:“城內是天朝皇帝的軍隊,根本就不知道川軍與我們議和之事,怎麼可能趁機出擊?”

韋富陽道:“甫兄之言有理。這麼多天,他們都堅守不出,絕不可能剛好在這個時候出擊的。”

杜聞秀拍了兩下手掌,然後道:“大家靜一靜,小心爲上。還是聽一聽吧。”

衆人這才屏聲禁息,仔細傾聽。朦朧間。卻是北面傳來了鼓聲。杜聞秀道:“糟了。對方議和,恐怕只是爲了消除我軍的戒心。甫石良、周澤國,你二人還是原班人馬,從原路進行包抄。步賢寓注意成都北門的動靜,防止敵人內外夾攻我軍。其餘諸將,且隨本帥上陣觀察敵情。”

甫石良等三將領命而去。杜聞秀率領剩下五將來到陣前,待敵軍走近之後一望,卻原來只是一支千人鼓隊。

其實單柘林並沒有聽錯,成都方向的確有鼓聲,只不過後來被自北而來的千人鼓隊掩蓋了而已。

自從大理軍隊圍城以來,川軍一直沒有截擊他們的糧草。這是因爲如果斷了他們的糧草,就等於是逼他們向百姓掠奪,源自愛護百姓的一般原則。然而,此原則卻不能過分。在一般的行軍途中及戰鬥結束之後,軍隊確實不能踐踏百姓的莊稼;而在戰鬥之前的埋伏、轉移及戰鬥之中的前進、後退之時,卻是不能考慮百姓的莊稼的。該衝鋒的時候,不管前面有莊稼還是房屋,甚至是突然出現一個小孩,軍隊也要照衝不誤,不能因小利而害了大局。四川刑司對強盜挾持人質的法令,即不接受任何要挾,在這一點上,意義是相同的。

次主力軍留下三萬守灌縣之後,其餘十二萬軍隊南下。其中,主力作戰軍隊十一萬人分作五隊,雷絕招親率三萬,王濟恩及三位監軍各率兩萬。另外一萬人又分作三個三千人的衝鋒隊,由三位吐蕃將軍率領。

根據雷絕招的調遣,監軍紀波明和敖聞喜二人各率兩萬人馬分別埋伏在成都東北的龍潭寺和西北的蘇坡一帶。其任務是阻擋杜聞秀北面的主力軍。監軍敖聞喜和王濟恩各率兵兩萬繞道桂溪、保和兩地,進攻南門和東門外的大理軍隊。雷絕招自己親率三萬軍隊自成都西南花紅院方向殺入,居中策應。

兵法雲:“用兵之法,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分之,敵則能戰之,少則能逃之,不若則能避之。故小敵之堅,大敵之擒也。”兵法又云:“若五倍於敵,則三術爲正,二術爲奇;三倍於敵,二術爲正,一術爲奇。所謂一以當其前,一以攻其後也。”現在川軍兩倍於敵人,城內城外又正好各有十餘萬,似乎本身就已經符合兵法的‘倍則分之’、‘內外夾擊’的道理了,就不需要作進一步的部署了。然而事實,並不是這樣。

以圍棋爲例,在棋盤中央,要圍住對方一顆子,自己需要有四顆子。十則圍之就剩下了六顆。若要圍住對方相連的三顆子,自己則需要捌顆。按十則圍之的說法。就剩下了二十二顆。這種死板的戰法,必然使自己很多兵力閒置,發揮不了應有的作用。

古時的戰爭,當兩軍相遇之時,其戰線首先是一條直線。然後由於各處力量對比的不平衡,勇猛一些的士兵衝進了敵陣,直線被逐漸拉彎。再後,勇猛的士兵衝進敵陣之後,三面受敵,處於不利地位,就慢慢往後退卻或者被敵人殺死。曲線又重新被拉直。整條戰線便一直重複着彎曲、拉直、再彎曲的過程。後面的士兵,被前面的士兵所阻擋,衝不上去,往往被閒置起來,要等到前面的人戰死之後,自己才能衝上去繼續尋死。

這種典性的戰爭屬於消耗性的戰爭。雙方的作戰能力雖然要起一點點作用,但它主要消耗的還是雙方的兵力。

後來,兵法家們認識到了這種戰爭的危害,就不停地思索,怎樣把敵軍放入自己的陣中,在局部造成以衆擊寡的優勢。慢慢地,應用一些固定的戰濠、工事組成的天門陣、八門金鎖陣等種種陣式就應運而生了。這些陣式,由於事先考慮不當,其本身大都留有或大或小的破綻。其實它們最大的破綻,還在於敵軍有可能根本就不來應戰。

兩軍相對,講究的是攻敵不得不防。你雖然排了個陣式,敵軍完全可能改道進攻你的國都或重要城邑,等你匆忙趕去救援之時,陣式就完全沒有用了。

蔽櫓,指具有大盾牌的四輪車。它用桃木製成,外蒙生牛皮以抵擋弓箭,其內部除了馬匹之外,還可以容納士兵十餘人,通常用以掩護軍隊接近城牆。偏廂、鹿角都屬於戰車。它們的防衛能力雖不如蔽櫓,但它們所載的士兵能夠揮刀、射箭,其攻擊力卻又強了幾分。蔽櫓在前,偏廂、鹿角緊隨其後,這樣就形成了一支衝鋒的隊伍。此次解成都之危,雷絕招總共派出三個三千人的衝鋒隊,分別由三位吐蕃將軍率領。洛追堅參、本欽所率兩支衝鋒隊各自依附成都東北面的紀波明和西北的敖聞喜軍隊,準備對大理軍主力發起衝鋒。班智達所率的衝鋒隊則在王濟恩所率軍隊之前,首先對東門外的大理軍隊發起衝擊。大理將軍單柘林所聽到的,實際就是班智達所率衝鋒隊的鼓聲。

在雷絕招看來,戰爭的過程實際上就是衝擊、切割、包圍的過程。第一步,派出衝鋒隊向敵軍發起衝擊,在殺傷敵人的同時,主要的目的是衝亂敵軍的隊伍。第二步切割。利用敵軍隊伍混亂的時候,以主力作戰部隊將敵軍切割成兵力相差懸殊兩個以上的部分。第三步,以自己六七成兵力抵擋住敵方的九成兵力,以自己三四成兵力對敵軍剩下的一成兵力形成包圍之勢,儘快地消滅或俘虜這一成敵軍。衝擊、切割、包圍三個步驟每重複一次,勝利就近了一分。自從駐四姑娘山的吐蕃軍隊歸降之後,每日的訓練就是衝擊、切割和包圍,現在是實戰當中的首次運用。

爲了觀察衝鋒隊衝擊敵軍的效果,分出的五個作戰部隊均攜帶一個攻城用的高塔。統帥站立高塔之上,居高臨下,雙方形勢一目瞭然。

由於衝擊、切割、包圍的要求對於軍隊的進、退、聚、散、停、轉等行動的指揮十分複雜,次主力軍改變了聞鼓而進、聞金則退的傳統方式,啓用了鎖吶,用曲調來指揮軍隊。

十五名江湖高手則用來緊急傳信。當出現某些複雜的局面,鎖吶曲調指揮不了的時候,這些江湖高手便派上了用場。十五人中,軍隊五人,衝鋒隊三人,五人作爲機動,最後兩人,則是留給尊重和萬臨山的。

在班智達所率衝鋒隊衝擊東門外的大理軍隊之後,尊重、萬臨山二人緊隨衝鋒隊,掩近城門,傳達雷絕招的號令。城內鄧薛關打開城門,許邵陽、芮撫遠、魯旺水、嶽彰武四將各率一萬多劍南軍隊殺出城來,接應川軍。然後,許邵陽、嶽彰武兩支軍隊改由尊重指揮,芮撫遠、魯旺水所率兵馬則歸至萬臨山麾下。這兩支總共約五萬人的軍隊,主要的任務是包圍小隊大理士兵、押送俘虜入城。成都城內來自山南、江南的四萬多士兵則負責接收和看管俘虜。

大理軍隊共一十三萬,東南西北四門各有三萬餘人,兵力大致相當。在杜聞秀從進攻東門、西門的軍隊中,各抽調一萬五千人馬,由甫石良和周澤國率領,分路包抄北面的千人鼓隊之後,就變成北面六萬,東西各一萬五,南面三萬了。猶其糟糕的是,東西南三面的大理軍隊都無領兵之人。

班智達所率衝鋒隊最先發難,衝擊東門。東門一萬五大理軍隊頓時大亂,幾趟衝鋒之後,大理士兵死傷逾千。

第二卷 第377章 蘭英凝念第二卷 第666章 雪盡寒輕第二卷 第65章 因何後退第二卷 第67章 秘密審判第二卷 第63章 疑似幻影第二卷 第623章 洗盡秋容第二卷 第465章 落日半銜第二卷 第438章 對酒開顏第二卷 第434章 宿粉棲香第二卷 第352章 浴日開天第二卷 第523章 煮石成丹第二卷 第100章 個人英雄第二卷 第763章 塞草煙光第二卷 第728章 已斷無由第二卷 第353章 銀漢詔虹第二卷 第499章 一朵雲袖第二卷 第545章 早晚重遊第二卷 第661章 兩竿紅日第一卷 第47章 當日餘戰第二卷 第563章 盡日憑闌第二卷 第599章 閒坐北亭第二卷 第693章 孤村芳草第二卷 第215章 無謂損兵第二卷 第346章 金奏諧聲第二卷 第273章 風暴來襲第二卷 第341章 馴致隆平第二卷 第259章 長城關外第二卷 第278章 戰船來了第二卷 第138章 十步呼我第二卷 第593章 溼雨穿花第二卷 第680章 缺月向人第二卷 第236章 垃圾猛將第二卷 第611章 量金買笑第二卷 第725章 春荑明玉第二卷 第628章 寒輕霧重第二卷 第257章 勝而不追第二卷 第491章 梅蕊應紅第二卷 第448章 雨滴空階第二卷 第796章 魚鱗簟展第一卷 第18章 當街殺人第二卷 第491章 梅蕊應紅第一卷 第3章 加入黃巾第二卷 第199章 三箭追射第二卷 第569章 葉翦紅綃第二卷 第354章 翠幄盤雕第二卷 第459章 粉勻無跡第二卷 第467章 勞君揮肘第二卷 第120章 複雜戰鬥第二卷 第708章 華渚虹流第二卷 第261章 劉備中計第二卷 第830章 田軍來攻第二卷 第591章 錦犀光豔第二卷 第677章 鷺點菸汀第二卷 第600章 霜溼水天第二卷 第169章 部落內戰第二卷 第392章 天遙雲黯第一卷 第48章 曲調高揚第二卷 第269章 愁思何處第一卷 第49章 才女蔡琰第一卷 第22章 慌忙退兵第二卷 第251章 勇對埋伏第二卷 第577章 阿嬌金屋第二卷 第811章 濃勝香醪第二卷 第582章 寄情高遠第二卷 第656章 一杯萬里第二卷 第447章 光陰輕棄第二卷 第418章 人閒玉簟第二卷 第96章 三部聯軍第二卷 第706章 沙邊送迎第二卷 第308章 發展副業第二卷 第324章 強盜邏輯第二卷 第689章 幾許繁紅第二卷 第302章 青州巨船第二卷 第647章 深巖圖宴第二卷 第393章 朱闌向曉第二卷 第272章 水軍出征第二卷 第472章 舊夢魂中第二卷 第708章 華渚虹流第二卷 第598章 千尋翠嶺第二卷 第512章 餘花落處第二卷 第510章 家山回首第二卷 第697章 蘭堂夜燭第二卷 第565章 鳳台沙苑第二卷 第679章 世人疏略第二卷 第787章 關鶯語近第二卷 第397章 露泣西風第二卷 第406章 蹙破眉峰第二卷 第188章 趁火打劫第二卷 第753章 寒禽偷眼第二卷 第225章 奸銀搶劫第二卷 第707章 盛年晝錦第二卷 第199章 三箭追射第二卷 第478章 南望亭丘第二卷 第107章 人才歸心第二卷 第85章 曹軍進攻第二卷 第724章 初坼桃花第二卷 第823章 麗雲流色第二卷 第570章 華渚虹流第二卷 第593章 溼雨穿花第二卷 第606章 惱人情味
第二卷 第377章 蘭英凝念第二卷 第666章 雪盡寒輕第二卷 第65章 因何後退第二卷 第67章 秘密審判第二卷 第63章 疑似幻影第二卷 第623章 洗盡秋容第二卷 第465章 落日半銜第二卷 第438章 對酒開顏第二卷 第434章 宿粉棲香第二卷 第352章 浴日開天第二卷 第523章 煮石成丹第二卷 第100章 個人英雄第二卷 第763章 塞草煙光第二卷 第728章 已斷無由第二卷 第353章 銀漢詔虹第二卷 第499章 一朵雲袖第二卷 第545章 早晚重遊第二卷 第661章 兩竿紅日第一卷 第47章 當日餘戰第二卷 第563章 盡日憑闌第二卷 第599章 閒坐北亭第二卷 第693章 孤村芳草第二卷 第215章 無謂損兵第二卷 第346章 金奏諧聲第二卷 第273章 風暴來襲第二卷 第341章 馴致隆平第二卷 第259章 長城關外第二卷 第278章 戰船來了第二卷 第138章 十步呼我第二卷 第593章 溼雨穿花第二卷 第680章 缺月向人第二卷 第236章 垃圾猛將第二卷 第611章 量金買笑第二卷 第725章 春荑明玉第二卷 第628章 寒輕霧重第二卷 第257章 勝而不追第二卷 第491章 梅蕊應紅第二卷 第448章 雨滴空階第二卷 第796章 魚鱗簟展第一卷 第18章 當街殺人第二卷 第491章 梅蕊應紅第一卷 第3章 加入黃巾第二卷 第199章 三箭追射第二卷 第569章 葉翦紅綃第二卷 第354章 翠幄盤雕第二卷 第459章 粉勻無跡第二卷 第467章 勞君揮肘第二卷 第120章 複雜戰鬥第二卷 第708章 華渚虹流第二卷 第261章 劉備中計第二卷 第830章 田軍來攻第二卷 第591章 錦犀光豔第二卷 第677章 鷺點菸汀第二卷 第600章 霜溼水天第二卷 第169章 部落內戰第二卷 第392章 天遙雲黯第一卷 第48章 曲調高揚第二卷 第269章 愁思何處第一卷 第49章 才女蔡琰第一卷 第22章 慌忙退兵第二卷 第251章 勇對埋伏第二卷 第577章 阿嬌金屋第二卷 第811章 濃勝香醪第二卷 第582章 寄情高遠第二卷 第656章 一杯萬里第二卷 第447章 光陰輕棄第二卷 第418章 人閒玉簟第二卷 第96章 三部聯軍第二卷 第706章 沙邊送迎第二卷 第308章 發展副業第二卷 第324章 強盜邏輯第二卷 第689章 幾許繁紅第二卷 第302章 青州巨船第二卷 第647章 深巖圖宴第二卷 第393章 朱闌向曉第二卷 第272章 水軍出征第二卷 第472章 舊夢魂中第二卷 第708章 華渚虹流第二卷 第598章 千尋翠嶺第二卷 第512章 餘花落處第二卷 第510章 家山回首第二卷 第697章 蘭堂夜燭第二卷 第565章 鳳台沙苑第二卷 第679章 世人疏略第二卷 第787章 關鶯語近第二卷 第397章 露泣西風第二卷 第406章 蹙破眉峰第二卷 第188章 趁火打劫第二卷 第753章 寒禽偷眼第二卷 第225章 奸銀搶劫第二卷 第707章 盛年晝錦第二卷 第199章 三箭追射第二卷 第478章 南望亭丘第二卷 第107章 人才歸心第二卷 第85章 曹軍進攻第二卷 第724章 初坼桃花第二卷 第823章 麗雲流色第二卷 第570章 華渚虹流第二卷 第593章 溼雨穿花第二卷 第606章 惱人情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