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第95章 就不開關

孫堅的營盤設在遠離酸棗三十里外的黃河岸邊。山脈迴轉,在這一帶形成了一個盆地。王越站在盆地邊緣的小丘之上,觀察着營地的佈置情況。

此時,營中已經打起了初更。但見騎衛往來巡視,防守得很是嚴密。此役,田潤就說過一人,袁紹的謀士田豐。如果遇見,要活捉。其餘所有人都沒有限制。因此,王越是可以硬撞孫堅大營的。

但王越自己卻不這麼想。孫堅得傳國玉璽的事情,王越是從田潤那兒知道的。袁紹信使的密集,王越沒有看。但必然是先有傳國玉璽的事情,纔會有信使,因而王越相信確有其事。殺人不難,奪傳國玉璽才困難。王越想的,便是怎樣才能奪到傳國玉璽。

王越看了一陣,估計營中偏西的一座大帳可能是孫堅的帳篷。於是便下了小丘。化作一道黑影奔向孫堅大營。穿插閃避,不多時,便到了那座營帳的後面。

王越從地上摸了兩塊石頭,一塊往帳頂一扔,咚的一聲便落在了帳篷的前面。聽帳中有人叫親兵出帳查看。便等了一會兒,分辨親兵的腳步聲。再把另一塊石頭扔了過去,砸在了親兵的腦袋之上。親兵大叫一聲,倒在地上。就聽帳中之人,紛紛起來,搶出帳篷查看情況。王越拔劍出鞘,劃破帳篷,自後而進。這時帳中已空無一人。

王越還劍入鞘,立即開始翻箱倒櫃,找尋傳國玉璽。由於動作快,動靜就大了些。有一個將領聽見了,又重新回到帳中。見狀,喝問:“你是何人,在幹什麼?”王越不理,繼續翻找。那將領拔出佩劍,向王越刺出。王越向旁邊一讓,右手在將領持劍的右手上一拍,打落佩劍,再一擡手,握住了將領的咽喉。左後仍然不停地翻找。

帳外衆人聽到動靜,衝了進來,紛紛拔出兵刃,指向王越;卻又因爲王越的右手拖着那名將領而投鼠忌器。

王越搜完了,仍然沒有發現傳國玉璽。這時纔回轉身來,面對衆人。右手一使勁,將那名將領提起來站好。由於右手用力較大,阻斷了血脈流通,在昏暗的燈光之下,那名將領的臉部已經變成豬肝一樣的顏色。

王越道:“你們是否要他的性命?要的話,拿傳國玉璽來換。”說完,王越抓着那名將領往帳門走去。衆人紛紛讓開。王越出了帳門,卻見外面已經有一隊士兵張弓待射指向自己。這一隊士兵約三十多人。距離王越約十步。排成一個半圓形。王越一看,便拔出了寶劍,架在那名將領的脖子之上。

王越辨別了一下方向,然後往西面撞。西面的士兵不敢硬擋,緩步後退。但總體來講,圍過來的士兵還是越來越多。

“好漢留步!”終於有人說話了。王越回頭一看,這人廣額闊面,虎體熊腰。這人道:“某孫堅是也。但請好漢放了義公。無論好漢要什麼,我孫堅都答應你。”

王越道:“我要傳國玉璽。”孫堅道:“好,我也答應你……”旁邊一將忙道:“主公不可……”孫堅打斷道:“傳國玉璽固然重要,但比得過兄弟情份麼?休要多言,還不快快取來。”然後回過頭來,“不知這位好漢準備如何交換人質?”王越道:“到營邊。傳國玉爾放於營外十丈之地。”“好,都依好漢。”

過了一會兒,旁邊有人抱了個方盒子過來遞給孫堅。孫堅問:“好漢,是否需要驗看一下。”王越不認得傳國玉璽,便道:“不用看了。”孫堅把盒子交給一名親兵,說:“你上馬,放於營外十丈。然後回來。”

於是,這名親兵走在最前頭,到了營邊。王越突然撒手,鬆開人質,自親兵的馬上橫飛了過去,一探手,便搶過了盒子。然後施展陸地飛騰之術,消逝在茫茫黑夜之中。

這一次,諸侯撤離走的是汜水關。這是扔制錢得到的結果。

先頭部隊,韓馥、孔融走到原來公孫瓚駐紮過的營地。這個地方,後來被田潤用來作爲焚場了,因而火焚痕跡特別明顯。

自岔路,至汜水關的沿路樹木均已燒燬。但此時正是一月末的初春天氣,又已經過了十幾天,一些耐得住寒風的幼苗便破土而出,爲道路兩旁的青山穿上了一層翠綠的新衣。而焚場則不同。焚場是澆了很多油的,是燒了很多天的。焚場這一塊的土地都被燒焦了,地裡深埋的種子也被燒熟了。焚場,就像一個明顯的路標矗立在那兒,表示此處曾有埋伏。

從這兒,就應該搜索前進了。韓馥、孔融派遣士兵,搜索周圍山峰和一切可疑的地方。雖然說士兵們不知道道路,但士兵人多,逐漸地,也能上到一些高度。一些山洞和掩體就被發現了,裡面還有原來埋伏士兵留下的糞便等物。

下面的焚場當然也不應放過。於是,一些還沒有燒透的肢體便被翻了出來。骷髏頭滾得遍地都是。

搜索之後,可以確認是沒有埋伏的,是安全的。但經過搜索,士氣大受影響。十里山腳,堆放的都是小山般高的枯骨。士兵們已經知道,這些枯骨,就是其他諸侯的士兵。極有可能,明日,自己就會化爲其中的一員。

與預期相同。路上自然耽擱了一日,因爲搜索前進速度放慢,又耽擱了一日。如果從曹操返回虎牢關那日算起,在第二十八日,韓馥、孔融到達汜水關下。

韓馥看了看高聳的關牆,爲之氣悶。自己向下屬問話,也只得喊叫了。“吾乃冀州韓馥,關上之人,叫田澤坤回話。”高順自關牆上探出頭來,答道:“田縣令不在汜水關。某乃毛城縣尉高順高伏義。刺史有話請講當面。”

韓馥道:“此番討伐董卓,虎頭蛇尾,無功而返。如今正是返鄉的時候。高縣尉趕快通知虎牢關的田縣令,集合人馬,隨本刺史返鄉。”高順答道:“好,某將這便遣人通知田縣令。”

韓馥又道:“高縣尉且把關閘打開,讓本刺史過去。”高順回答:“刺史之言,有違縣令指示,高某恕難從命。”

韓馥道:“放肆!是刺史官大還是縣令官大,是聽刺史的話還是聽縣令的話?”高順道:“刺史的官位當然遠高於縣令。不過,我這個縣尉的一飲一啄都出自縣令。因此,我首先聽縣令的話。如果縣令讓我聽刺史的話,我再聽不遲。”

韓馥道:“難道高縣尉非要與本刺史兵戎相見嗎?”高順道:“刺史此言差矣。田縣令在諸侯聯盟之中,領後軍之職,肩負執行軍法的職責。末將職責在身,義不容辭。豈是我主動向刺史發難?”

韓馥還待再說,被孔融阻止了。孔融從懷裡掏了一封信出來,道:“澤坤身爲後軍,執行軍法,理所應當。然,事情有了變化。日前盟主已經免除了澤坤的後軍職務。當日的信件,或許澤坤並未收到。我這裡,就有盟主的手書。書上表明,澤坤的後軍職務已經免除了。韓刺史已經提升澤坤擔任鉅鹿郡太守。這便剋日赴任去吧。”說完,叫過一名士兵,把信綁在箭上,喊了聲接信,便射了上去。

高順認得孔融。接信之後道了聲多謝便消失在關牆的後面。韓馥、孔融以爲高關要開關閘了,心中暗喜。可一等沒有動靜,二等還是沒有動靜。韓馥便再次吼道:“高縣尉、高縣尉!”

片刻之後,高順又出來問道什麼事。韓馥問:“高縣尉咋不開關啊?”高順道:“刺史見諒。未見董賊人頭,末將不能開關。刺史要走,可以翻山越嶺,或許能另外找到去路也未可知。”

“大膽,”韓馥有些氣憤了,“小小縣尉,竟敢消遣老夫!”高順道:“我敬重你是冀州刺史,所以纔沒叫士兵用弓箭射你。就這個距離,哼哼!”

“文節息怒!”孔融道,“高縣尉請了。如今田縣令已然不擔任後軍之職,汝因何死守汜水關不放人呢?”高順道:“無論田縣令有沒有擔任後軍之職,只要田縣令沒有下達開關的命令,末將就不能開關。”

孔融道:“難道要盟主袁紹前來,高縣尉才能開關嗎?”高順道:“只有田縣令叫我開關我纔開關。其他不管誰人來,都是一樣。就不開關!”

孔融道:“高縣尉實在不願開關的話,我們也只能攻關了。”高順道:“但請來攻。”

孔融當即打馬後返,回到自己的本部。見過陶謙之後,將兩部攻城器械往前運送。前面的韓馥也調整了隊形。然後在陣前組裝。

三位諸侯,共做了七個井欄,一百多架雲梯。三人商議了一下,決定七個井欄一次性投入戰鬥。雲梯先上五十架,隨壞隨補。士兵方面,三部弓箭手都調到前面來。登梯士兵,由韓馥部擔任。

第二卷 第255章 飛箭救人第二卷 第177章 劉備失蹤第二卷 第74章 董卓進京第二卷 第715章 愁理征衣第二卷 第339章 奠酒盈卮第二卷 第525章 舞鸞翻鏡第二卷 第566章 聽更初漏第二卷 第826章 浮動持杯第二卷 第141章 兵潮涌動第二卷 第715章 愁理征衣第二卷 第566章 聽更初漏第二卷 第581章 平生丹素第二卷 第263章 禱告天地第二卷 第803章 斜日杏花第二卷 第484章 妝席相逢第二卷 第683章 幽谷暄和第二卷 第537章 長門深鎖第二卷 第757章 神京佳會第二卷 第299章 漁家姑娘第二卷 第368章 好雨新晴第二卷 第616章 頃聞四海第二卷 第604章 閒垂風絮第二卷 第105章 冀州易手第二卷 第579章 重會歡宴第二卷 第508章 原桑飛盡第一卷 第20章 知錯能改第一卷 第33章 矢石如雨第二卷 第701章 徒有荒丘第二卷 第258章 北上開花第二卷 第435章 東風花信第二卷 第218章 詐死蠢計第二卷 第336章 白蘋香散第二卷 第121章 死灰復燃第一卷 第10章 陣前遊說第二卷 第459章 粉勻無跡第二卷 第624章 此恨殷勤第二卷 第181章 代攻幽州第二卷 第500章 浪濺荷心第二卷 第215章 無謂損兵第二卷 第721章 金籠郎言第二卷 第493章 惱煙撩霧第二卷 第315章 未奉軍令第二卷 第376章 流霞供酌第二卷 第603章 晴晝誰主第二卷 第752章 風光鶯語第二卷 第395章 葉下間關第二卷 第431章 殘春風雨第二卷 第388章 曉鶯朝雲第二卷 第606章 惱人情味第二卷 第244章 七嘴八舌第二卷 第217章 絲綢內衣第二卷 第255章 飛箭救人第一卷 第23章 挾持董卓第二卷 第225章 奸銀搶劫第二卷 第318章 皮帶傳動第二卷 第191章 對穿范陽第二卷 第639章 梅花粉面第一卷 第19章 糧草之錯第二卷 第523章 煮石成丹第二卷 第112章 四方用兵第二卷 第690章 不放行雲第二卷 第730章 玉葉騰芳第二卷 第791章 曲水臨流第二卷 第59章 冒充衛士第二卷 第58章 殺死督郵第二卷 第371章 笙歌紫陌第一卷 第24章 忍氣吞聲第二卷 第63章 疑似幻影第二卷 第683章 幽谷暄和第二卷 第139章 挖掘地道第二卷 第626章 柳眼向人第一卷 第24章 忍氣吞聲第二卷 第269章 愁思何處第二卷 第198章 擰勁發作第二卷 第759章 把人看待第二卷 第737章 見如花面第二卷 第129章 濮陽之戰第二卷 第813章 今生夕宴第二卷 第171章 京城舊事第一卷 第15章 勞逸懸殊第二卷 第106章 界橋之戰第二卷 第350章 認行如綴第二卷 第77章 諸侯會盟第二卷 第522章 石寓絲竹第二卷 第258章 北上開花第二卷 第198章 擰勁發作第二卷 第157章 是真的嗎第一卷 第7章 首戰順利第二卷 第242章 人肉搜索第二卷 第407章 煙樹去程第二卷 第475章 溪風漾流第二卷 第556章 回首笙歌第二卷 第648章 周行胎息第二卷 第500章 浪濺荷心第二卷 第66章 跟班田蘭第二卷 第517章 亂花狂絮第一卷 第44章 繞道澠池第二卷 第379章 千點珠結第二卷 第94章 圈地找人第二卷 第94章 圈地找人
第二卷 第255章 飛箭救人第二卷 第177章 劉備失蹤第二卷 第74章 董卓進京第二卷 第715章 愁理征衣第二卷 第339章 奠酒盈卮第二卷 第525章 舞鸞翻鏡第二卷 第566章 聽更初漏第二卷 第826章 浮動持杯第二卷 第141章 兵潮涌動第二卷 第715章 愁理征衣第二卷 第566章 聽更初漏第二卷 第581章 平生丹素第二卷 第263章 禱告天地第二卷 第803章 斜日杏花第二卷 第484章 妝席相逢第二卷 第683章 幽谷暄和第二卷 第537章 長門深鎖第二卷 第757章 神京佳會第二卷 第299章 漁家姑娘第二卷 第368章 好雨新晴第二卷 第616章 頃聞四海第二卷 第604章 閒垂風絮第二卷 第105章 冀州易手第二卷 第579章 重會歡宴第二卷 第508章 原桑飛盡第一卷 第20章 知錯能改第一卷 第33章 矢石如雨第二卷 第701章 徒有荒丘第二卷 第258章 北上開花第二卷 第435章 東風花信第二卷 第218章 詐死蠢計第二卷 第336章 白蘋香散第二卷 第121章 死灰復燃第一卷 第10章 陣前遊說第二卷 第459章 粉勻無跡第二卷 第624章 此恨殷勤第二卷 第181章 代攻幽州第二卷 第500章 浪濺荷心第二卷 第215章 無謂損兵第二卷 第721章 金籠郎言第二卷 第493章 惱煙撩霧第二卷 第315章 未奉軍令第二卷 第376章 流霞供酌第二卷 第603章 晴晝誰主第二卷 第752章 風光鶯語第二卷 第395章 葉下間關第二卷 第431章 殘春風雨第二卷 第388章 曉鶯朝雲第二卷 第606章 惱人情味第二卷 第244章 七嘴八舌第二卷 第217章 絲綢內衣第二卷 第255章 飛箭救人第一卷 第23章 挾持董卓第二卷 第225章 奸銀搶劫第二卷 第318章 皮帶傳動第二卷 第191章 對穿范陽第二卷 第639章 梅花粉面第一卷 第19章 糧草之錯第二卷 第523章 煮石成丹第二卷 第112章 四方用兵第二卷 第690章 不放行雲第二卷 第730章 玉葉騰芳第二卷 第791章 曲水臨流第二卷 第59章 冒充衛士第二卷 第58章 殺死督郵第二卷 第371章 笙歌紫陌第一卷 第24章 忍氣吞聲第二卷 第63章 疑似幻影第二卷 第683章 幽谷暄和第二卷 第139章 挖掘地道第二卷 第626章 柳眼向人第一卷 第24章 忍氣吞聲第二卷 第269章 愁思何處第二卷 第198章 擰勁發作第二卷 第759章 把人看待第二卷 第737章 見如花面第二卷 第129章 濮陽之戰第二卷 第813章 今生夕宴第二卷 第171章 京城舊事第一卷 第15章 勞逸懸殊第二卷 第106章 界橋之戰第二卷 第350章 認行如綴第二卷 第77章 諸侯會盟第二卷 第522章 石寓絲竹第二卷 第258章 北上開花第二卷 第198章 擰勁發作第二卷 第157章 是真的嗎第一卷 第7章 首戰順利第二卷 第242章 人肉搜索第二卷 第407章 煙樹去程第二卷 第475章 溪風漾流第二卷 第556章 回首笙歌第二卷 第648章 周行胎息第二卷 第500章 浪濺荷心第二卷 第66章 跟班田蘭第二卷 第517章 亂花狂絮第一卷 第44章 繞道澠池第二卷 第379章 千點珠結第二卷 第94章 圈地找人第二卷 第94章 圈地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