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第517章 亂花狂絮

溫玉華微笑道:“除了雷家四女與昭君的關係。什麼事我都可以說。因爲我認爲,川軍不能沒有軍師。”

萬臨山嘆道:“其實今日之川軍,早已是百萬雄師,有沒有軍師並沒有多大關係,只是絕不能讓軍師流入他國。”

溫玉華道:“你這是歪理。難道你還敢把她們給殺了?”

九十五萬大軍在包頭附近逐漸南北展開,編隊終於完成。點將臺前,衆監軍等着溫玉華的到來。

溫玉華來了,卻不走後面,而是從臺前監軍的人叢之中進入,然後緩步上臺。

溫玉華朗聲說道:“各位,軍隊主司攻防。攻,擴張領土;防,保家衛國。通過全體將士一年多的浴血奮戰,我軍雖然還不能說是無敵之師,但一般的國家確實已不敢輕易挑釁。這樣,我軍的責任主要就是進攻。

“兵法雲:‘戰道必勝,主曰無戰,必戰可也;戰道不勝,主曰必戰,無戰可也。’這就是說,有必勝把握的。即使閉合堂不讓打,也一定可以打;沒有必勝把握的,即使閉合堂堅持要打,也一定不可以打。

“對於東突厥,我軍一定能勝,故而進兵至此。各位還有什麼疑慮?”

被雷又招取消兵權、滯留中軍的監軍粟玉都首先說道:“啓稟溫姑娘,卑職有疑慮。

“所謂‘戰道必勝,主曰無戰,必戰可也;戰道不勝,主曰必戰,無戰可也。’絕軍師曾經指出,這是孫子兵法中的一處謬誤。是否應該打,要從大局出發,要進行軍事、政治、經濟等全盤考慮,並不能簡單理解爲有必勝的把握就應該進攻。絕軍師曾經就此舉例,對於回紇和龜茲兩國,我軍都有必勝的把握,但是我軍只是將其儲君強行擄爲人質。因此,卑職認爲,‘戰道必勝’,就‘必戰可也’,不能構成我軍進兵武川的理由。卑職不揣冒昧,尚請溫姑娘賜教:爲什麼相鄰的回紇我們不打,卻偏偏來進攻武川?”

溫玉華道:“這個問題很不錯。看來,粟監軍的兵法已經有了明顯的進步。

“絕軍師說的沒錯,是否發動大規模的軍事進攻,要從大局出發。要進行軍事、政治、經濟等全盤考慮。故此,兩位軍師曾經對我說過,由於資質所限,不能要求各位在學習兵法的同時,還要去學習大局的判斷。

“但是,我就不同了,我的資質是可以的,我跟各位不在一個樓層。儘管有時候我想的計謀不如你們想的好,那也是樓上的錯誤。因此,兩位軍師把大局的判斷教會了我。

“回紇國版圖狹窄,百姓懦弱,土地貧瘠。在軍事上,佔領回紇不難,它遲早都是我們的囊中之物;難的是治理,難的是提高回紇的民生。因此,攻佔回紇的時機,取決於閉合堂及官府各司治理擴張的速度。所以,我軍現在還不能進攻回紇。

“東突厥則不同。它素以能征慣戰著稱於世。國內雄兵百萬,猛將千員。單于呼韓邪更是文治武功,野心勃勃。我們要將天下歸爲一體,讓天下所有的百姓都能普照陽光。東突厥將是最大的障礙。如今,東突厥集兵南下而半途終止,徘徊等待,只爲一睹美人的容貌。如此之時,正是敵軍士氣最低落的時候。這樣可遇不可求的時機,我軍絕不能放過。故此,我軍要進攻武川。”

粟玉都暫被說服,告諾歸位。

監軍景懷忠出列問道:“請問溫姑娘,‘將天下歸爲一體’,是否是指我軍遲早會進攻朝庭?”

監軍餘高安也站了出來:“卑職也請問溫姑娘,當我軍成功地掃平天下之後,將會由誰來做我們的皇帝?”

溫玉華道:“景監軍之所問,正是我個人的意思。只要閉合堂方面沒有大的變化,它肯定會變爲現實。至於餘監軍之所問,相信閉合堂也不會將到手的勝利拱手讓給他人,就算他們甘心禮讓,我也絕不允許。因此,最高的統治者將依舊會是閉合堂一幫人。如果要硬推一人,也只能是禮拜的偶像,傳聲的話筒。此外,那人很有可能不會再稱作皇帝,就像我的官名‘爲寶’一樣。”

王濟恩出列躬身抱拳:“曬家給溫姑娘見禮。曬家以爲,目前朝庭與東突厥正在和親,舉世關注。對於我朝公主王昭君,更是萬民景仰。我軍在這個節骨眼上進攻武川,似乎有違民意。”

溫玉華道:“自古勝者王侯敗者寇。今後的史記,將由我們自己撰寫。千秋之後,我們有功無過。”

王濟恩道:“請恕灑家言語放肆。溫姑娘這話,可不像您說的。千鈞之棒。只打妖魔鬼怪。仁義之師,只能行仁義之事。只有竊國之輩,纔會信奉勝者爲王那一套。如果一時之間,我們被世人所誤解,方能像溫姑娘所說的,特立獨行,堅持始終而無所畏懼。因此,灑家希望溫姑娘告訴我們,攻打武川,破壞昭君和親,是否仁義?”

溫玉華想了想,道:“我軍攻佔吐蕃,是對的;攻佔西夏,是對的;攻佔大理,還是對的;那麼,攻佔東突厥,必然也是對的。同是一個閉合堂,官府各司對於我軍所攻佔的國土同是一樣的治理,從而就同樣會給百姓帶來好處。此次戰爭對於和親的阻撓,乃白玉微瑕,美中之不足。然而成大事者不拘小節,若追求盡善盡美,我軍就有可能坐失良機。好了。今日時辰已過。不能點將了。我們明日再議。”

軍師失蹤,尊重追問,溫玉華斷然拒絕回答的消息,幾乎人人都已知道。大家最想知道的是軍師到哪裡去了,溫玉華卻一拖再拖,遲遲不說,使衆人的心裡非常沉重。想知道,卻又怕聽到不好的消息,故此,這一次衆將都沒有明確地發問。他們提出一個又一個別的問題,實際上是希望能旁敲側擊地讓溫玉華說出軍師的去向。

這些。溫玉華早已心知肚明。溫玉華深知自己聰慧有限,應付艱難,便故意將說話速度放慢,以便拖延時間。果然,當王濟恩提到阻撓和親違背民意,溫玉華正沒辦法措辭的時候,時辰已過,溫玉華趁機遣散衆人。

衆將私底下商量之後,均認爲,長痛不如短痛。與其就這樣不知軍師下落,憂心忡忡,瞻前顧後,倒不如知道軍師落難,徹底損傷士氣,中止進攻武川來得痛快。於是,次日一上來,尊重就率先問道:“啓稟溫姑娘,貪生畏死是人之本性。有了軍師,我軍全體將士人人都能變成金剛不壞之軀。溫姑娘調軍也好,萬將軍調軍也好,只要兩位軍師人在軍中,看着我們,念着我們,我們就無往而不利。故此,軍師是士氣的根本。如今軍師不知下落,我軍士氣大傷。此時進攻武川,兩軍陣前,士兵畏首縮足,定然難以取勝。故此,卑職肯求溫姑娘請出軍師。”

“尊重!”溫玉華道:“古人云,‘非禮勿言’。軍師是女子,又正當妙齡,我們不應該在背後妄加議論。還請你自行尊重。”

監軍鄒衛閩道:“啓稟溫姑娘,尊監軍只是出於對軍師的關心,詢問軍師的去向,並不是對軍師品頭論足。”

溫玉華道:“心臟乃血脈所在,是身體的一部份。品頭論足固然不對。關心也同樣不好。”

監軍紀波明道:“啓稟溫姑娘,在談論婚嫁之時,兩位軍師纔是女子。現在是在軍中,我們正在進行戰前的準備,兩位軍師並非活生生的人體,而只是官職上的、詞語上的軍師,並沒有男女之分。”

“紀監軍所言非常緩和,頗通中庸之道。”溫玉華道:“既然我們只需要官職上的軍師,我就委派你爲軍師如何?”

監軍敖聞喜道:“卑職敖聞喜給溫姑娘行禮。溫姑娘不願說出軍師的去向,其中必有苦衷。大家的意思,只是不要溫姑娘獨自承擔這樣的苦衷。大家都願意爲溫姑娘分憂。不過,溫姑娘既然不允,我們身爲屬下,也不能勉強。卑職要說的是,假設軍師是被東突厥抓去的,假如此次攻打武川就是爲了營救軍師,溫姑娘如果說出來,不但沒有妨礙,反而會士氣大振,全軍將士無不拼死效命,就算是將東突厥一千萬人口逐一殺盡,大家都無所顧忌。”

“敖監軍言重了。”溫玉華道:“事實並非這樣。怎麼說呢?兩位軍師多大歲數?怕有十七八了吧。總之比我要小,還是大孩子。那一日,我們在一起談論各地的山川地貌、風土人情,次日就不見了軍師。我猜想,她們一定是偷偷跑出去玩兒去了。”

監軍賈永清道:“啓稟溫姑娘,玩耍的猜測過於匪夷所思,屬下認爲兩位軍師絕不會這樣。”

監軍葉新圩道:“卑職葉新圩給溫姑娘見禮。卑職認爲,玩耍的猜測是完全可能的。卑職只是認爲,如果要喚回軍師,就應該有大張旗鼓的軍事行動。如今我軍的行動只能算是偷襲,軍師根本就無法知道。”

監軍呂孝直道:“卑職呂孝直給溫姑娘見禮。卑職記得很清楚,就在情海點將的前一日,卑職就曾經見過雷再招姑娘。也就是說,雷家四女離開軍營與溫姑娘下令進兵是同一日。故卑職請問溫姑娘這兩者有什麼關聯?”

監軍粟世雄道:“卑職粟世雄給溫姑娘行禮。呂監軍,你也太不知分寸了,怎麼可以質問溫姑娘?就算要問,語氣也須緩和三分纔是。”

“不怪呂監軍,”溫玉華道:“大家的心情,我都知道。因此,對於言語上的衝撞,我誰也不怪。雷家四女一齊離開軍營,原因不明,方向不定。最不可能的,就是被東突厥抓了。我一時頭腦發熱,便下了進軍的命令。現在我軍已到此地,騎虎難下,只能進攻武川。”

王濟恩道:“曬家給溫姑娘行禮。目前,東突厥正與天朝和親。關於和親,可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曬家想請問溫姑娘是否與公主王昭君認識,此次進兵是否是爲了替公主打抱不平?”

溫玉華道:“王公公客氣。對於公主,我並不認識。此次進兵的目的,本來沒有替公主打抱不平的意思。不過硬要說是,也還是可以的。”

言壽風道:“老叫化見過溫姑娘。老叫化可以證明,溫姑娘的確不認識公主,反倒是雷家四女有可能認識。各位,這一次我們神刺營刺探得十分清楚,這位公主原藉就在秭歸興山的寶坪村,與霹靂雷霆山莊隔江相望,很可能公主與雷家四女從小就在一塊玩兒的。照理說,要打抱不平,也該軍師出馬纔是。現在反而是軍師躲起來,讓溫姑娘出面。莫不是軍師不好意思?”

尊重道:“尊重給溫姑娘見禮。言幫主之言,倒讓在下想到一種可能。各位請想,如果雷家四女與公主認識……”

“啪,啪!”溫玉華擊了兩下手掌,打斷了尊重的話語。然後道:“今日時辰已過。明日再議。”

就這樣一拖再拖,始終未能出兵。七月九日下午,萬臨山終於尋得機會,偷偷溜出中軍,找到了尊重。

“賢弟,聽說這幾天你們一直爲難溫姑娘,使她點將未成,可有此事?”

尊重道:“這也是沒辦法的事。不問清楚,士氣不振,戰爭就可能失敗。士兵們的性命可不是小事。萬兄今日到來,可有什麼要事?”

萬臨山道:“愚兄此來,是爲了勸賢弟手下留情,不要再爲難溫姑娘了。”

尊重道:“小弟與溫姑娘相交的時間遠長於萬兄,小弟自然比萬兄更瞭解溫姑娘。萬兄別看她是女人,別看她平時一副好脾氣,硬起來,卻比我們男人還像男子漢。軍師的去向涉及士氣,涉及勝敗,涉及生死。萬兄沒有看見,溫姑娘在拒絕說出軍師去向的同時,那臉上居然還始終掛着微笑。真是可氣!”

第二卷 第256章 戰況多變第二卷 第438章 對酒開顏第二卷 第630章 眼前稀有第二卷 第643章 廊廟當時第二卷 第784章 有月嬋娟第二卷 第178章 三死三利第二卷 第206章 長者陶謙第二卷 第594章 南風吹竹第二卷 第200章 斬了劉虞第二卷 第458章 卷地江流第二卷 第821章 金菊芙蓉第二卷 第252章 轉逃爲擾第二卷 第818章 羅幕輕寒第二卷 第327章 閣上清聲第二卷 第715章 愁理征衣第二卷 第645章 檀煙初噴第二卷 第349章 貺福千齡第二卷 第668章 復暖前香第二卷 第716章 墮葉香砌第二卷 第399章 金鴨爐香第二卷 第155章 老哈河畔第二卷 第76章 釣幷州兵第二卷 第564章 不知郎去第二卷 第729章 浪浸斜陽第二卷 第346章 金奏諧聲第二卷 第371章 笙歌紫陌第二卷 第500章 浪濺荷心第二卷 第710章 漸天如水第一卷 第1章 穿到屍場第二卷 第126章 女人善變第二卷 第596章 九陌風光第二卷 第826章 浮動持杯第二卷 第660章 當時留住第二卷 第160章 如期傷亡第二卷 第478章 南望亭丘第二卷 第773章 食薄田賦第一卷 第48章 曲調高揚第二卷 第370章 家聲接武第二卷 第674章 散花卻病第二卷 第530章 折荷當盞第二卷 第240章 拒絕要求第二卷 第206章 長者陶謙第二卷 第360章 雪添蕊佩第二卷 第306章 產業配套第二卷 第398章 潘令閒眠第二卷 第483章 露蕊煙叢第二卷 第507章 驥才方騁第二卷 第238章 建業逛街第二卷 第553章 西顧郎官第二卷 第354章 翠幄盤雕第二卷 第565章 鳳台沙苑第一卷 第41章 瀕死真情第二卷 第53章 安排縣治第二卷 第493章 惱煙撩霧第二卷 第187章 火油位置第二卷 第610章 掩人生暖第二卷 第76章 釣幷州兵第二卷 第746章 微雨紅妝第二卷 第253章 對峙對耗第二卷 第735章 檢降彤霞第二卷 第641章 寓形宇內第二卷 第145章 樹林騎兵第二卷 第130章 呂布來投第二卷 第812章 疏雨西風第二卷 第324章 強盜邏輯第二卷 第367章 蕭然巾岸第二卷 第177章 劉備失蹤第二卷 第58章 殺死督郵第二卷 第254章 得意忘形第二卷 第210章 勤政好官第二卷 第376章 流霞供酌第二卷 第570章 華渚虹流第二卷 第303章 岳父岳母第二卷 第722章 時清俗阜第二卷 第533章 千尋翠嶺第一卷 第2章 終於吃飽第二卷 第538章 曉寒猶嫩第二卷 第742章 遠山眉小第二卷 第720章 燈花輕諾第二卷 第809章 飛瓊伴侶第二卷 第413章 永日環堤第二卷 第321章 軟硬結合第二卷 第122章 崛起之途第二卷 第531章 早晚重遊第二卷 第757章 神京佳會第二卷 第58章 殺死督郵第二卷 第78章 關前混戰第二卷 第711章 一場消黯第二卷 第618章 恨爲情離第二卷 第307章 糧食生產第二卷 第564章 不知郎去第二卷 第62章 訣別劉備第二卷 第69章 太行山上第二卷 第646章 時序偕行第二卷 第715章 愁理征衣第二卷 第484章 妝席相逢第二卷 第425章 綠柄嫩香第二卷 第634章 惹住朝雲第二卷 第593章 溼雨穿花第二卷 第70章 架橋鑽洞
第二卷 第256章 戰況多變第二卷 第438章 對酒開顏第二卷 第630章 眼前稀有第二卷 第643章 廊廟當時第二卷 第784章 有月嬋娟第二卷 第178章 三死三利第二卷 第206章 長者陶謙第二卷 第594章 南風吹竹第二卷 第200章 斬了劉虞第二卷 第458章 卷地江流第二卷 第821章 金菊芙蓉第二卷 第252章 轉逃爲擾第二卷 第818章 羅幕輕寒第二卷 第327章 閣上清聲第二卷 第715章 愁理征衣第二卷 第645章 檀煙初噴第二卷 第349章 貺福千齡第二卷 第668章 復暖前香第二卷 第716章 墮葉香砌第二卷 第399章 金鴨爐香第二卷 第155章 老哈河畔第二卷 第76章 釣幷州兵第二卷 第564章 不知郎去第二卷 第729章 浪浸斜陽第二卷 第346章 金奏諧聲第二卷 第371章 笙歌紫陌第二卷 第500章 浪濺荷心第二卷 第710章 漸天如水第一卷 第1章 穿到屍場第二卷 第126章 女人善變第二卷 第596章 九陌風光第二卷 第826章 浮動持杯第二卷 第660章 當時留住第二卷 第160章 如期傷亡第二卷 第478章 南望亭丘第二卷 第773章 食薄田賦第一卷 第48章 曲調高揚第二卷 第370章 家聲接武第二卷 第674章 散花卻病第二卷 第530章 折荷當盞第二卷 第240章 拒絕要求第二卷 第206章 長者陶謙第二卷 第360章 雪添蕊佩第二卷 第306章 產業配套第二卷 第398章 潘令閒眠第二卷 第483章 露蕊煙叢第二卷 第507章 驥才方騁第二卷 第238章 建業逛街第二卷 第553章 西顧郎官第二卷 第354章 翠幄盤雕第二卷 第565章 鳳台沙苑第一卷 第41章 瀕死真情第二卷 第53章 安排縣治第二卷 第493章 惱煙撩霧第二卷 第187章 火油位置第二卷 第610章 掩人生暖第二卷 第76章 釣幷州兵第二卷 第746章 微雨紅妝第二卷 第253章 對峙對耗第二卷 第735章 檢降彤霞第二卷 第641章 寓形宇內第二卷 第145章 樹林騎兵第二卷 第130章 呂布來投第二卷 第812章 疏雨西風第二卷 第324章 強盜邏輯第二卷 第367章 蕭然巾岸第二卷 第177章 劉備失蹤第二卷 第58章 殺死督郵第二卷 第254章 得意忘形第二卷 第210章 勤政好官第二卷 第376章 流霞供酌第二卷 第570章 華渚虹流第二卷 第303章 岳父岳母第二卷 第722章 時清俗阜第二卷 第533章 千尋翠嶺第一卷 第2章 終於吃飽第二卷 第538章 曉寒猶嫩第二卷 第742章 遠山眉小第二卷 第720章 燈花輕諾第二卷 第809章 飛瓊伴侶第二卷 第413章 永日環堤第二卷 第321章 軟硬結合第二卷 第122章 崛起之途第二卷 第531章 早晚重遊第二卷 第757章 神京佳會第二卷 第58章 殺死督郵第二卷 第78章 關前混戰第二卷 第711章 一場消黯第二卷 第618章 恨爲情離第二卷 第307章 糧食生產第二卷 第564章 不知郎去第二卷 第62章 訣別劉備第二卷 第69章 太行山上第二卷 第646章 時序偕行第二卷 第715章 愁理征衣第二卷 第484章 妝席相逢第二卷 第425章 綠柄嫩香第二卷 第634章 惹住朝雲第二卷 第593章 溼雨穿花第二卷 第70章 架橋鑽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