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第215章 無謂損兵

三萬兩千餘人守城。一萬七千餘人攻城,怎麼看,也是守方勝。因而,在出城列陣而戰,鬥將輸給陳武之後,薛禮就改變了策略。穩穩地把持住了自己的優勢,就讓孫策攻城。

其實這個時候孫策還有一個選擇,就是不攻城,轉而佔據曲阿。曲阿與建業相距不到百里,孫策佔據曲阿,就能阻斷建業的東行之路。而且曲阿與建業中間的大片良田土地,就都成了說不清楚歸屬的事情。

倘若孫策轉頭佔曲阿,薛禮這邊,要麼就自此甘願不能東行,放棄東面土地良田的管轄權,要麼就得打曲阿。而前者,薛禮是不能接受的。不東行可以。放棄東面土地良田,稅賦將會減少將近一半。薛禮原本一萬兵,稅賦減一半,也能夠將就維持。而如今兵力已經擴增至三萬二,就不能夠維持了。因而薛禮就只有調過頭來打曲阿。

因此。孫策不攻建業,轉頭佔曲阿,必將使攻守易勢。而且那時,孫策軍隊的士氣將會高一些,戰鬥力也會更強。再得到曲阿城的補給,弓箭等方面的缺口也能得到改善。

這樣的辦法,是孫策沒有想到,還是周瑜沒有想到?

孫策沒有想到,是很正常的。孫策,有志向,有武力,略有智力。以孫策的智力,沒有想到這樣的辦法,確實是很正常的。周瑜就不同了。周瑜比起孫策來說,志向差點,武力弱點,但智謀卻高出遠遠不止一籌。周瑜沒有想到,是絕不可能的。實際上,周瑜是想到了,但是周瑜卻沒有說出來。

周瑜爲什麼不說呢?這是因爲周瑜不想影響自己與孫策的關係。演義中,把周瑜描寫成爲一個小心眼的人。實際上,只能說周瑜的心思細膩。芝麻綠豆大點的小事,周瑜都能夠想到。但卻並不等於說,周瑜就一定會計較。就像圍棋裡面的棄子爭勝一樣,棄掉五六顆子,反而能吃掉對方几十顆子的大龍,從道理上講。誰都會這麼做的。不這麼做的人,通常都是計算不清楚的人。周瑜是計算清楚了的,因而周瑜絕不在乎那五六顆子的小小得失。

人是會變的。在十七八歲的年齡,周瑜與孫策相識。因爲性情相投,遂成莫逆。當時也沒做什麼對社會有益的事情,無非就是打架鬥毆,飛鷹走狗,都是些紈絝子弟的荒唐事兒。周瑜因爲小兩個月,又因爲拳頭沒有孫策硬,而稱孫策爲兄。友誼的確是結下了,而且那友誼還是非常純潔的友誼。

轉眼,小青年就逐漸成熟了。孫策因爲家世的變化,變得滄桑了起來。因爲父親孫堅的事蹟,而萌發了雄心壯志。周瑜這邊倒是簡單,就是不斷的學習,然後隨着知識的增加,變得成熟了。再眼觀百姓疾苦,耳聽世間變化,周瑜也有了自己的世界觀。

就在這樣一個冬季,周瑜與孫策走到了一起。周瑜投孫策的原因極爲簡單,就是緣自於純潔的友誼。周瑜是重情之人。隨着年齡的增長。隨着心智的成熟,後來周瑜就交不到能夠傾心交談的朋友了。因而周瑜會經常想起孫策。周瑜沒有獨霸一方的志向,想的就是成爲輔佐文王的姜子牙。而那個文王是誰,周瑜並不知道。田潤雖然崛起迅速,但因爲距離遙遠,傳到廬江來的消息不多。而又因爲田潤的行事與這個時代有些差異,不容易被人們所理解。因而周瑜並沒有把田潤當作自己的文王。

正所謂時不予我。大好的時光,不能就這麼在等待當中白白地蹉跎掉。於是,周瑜就投了孫策。周瑜並沒有以文王的標準去觀察孫策。純粹就是哥們義氣,反正我目前也沒有找到合適的文王,那麼就幫兄長你了。

周瑜其實還有點自負。用褒義詞來說,就是自信。周瑜是有真才實學的,其水平也是當世罕見的,因而可以說周瑜的自負是有資本的、是可以理解的。周瑜自負地認爲,憑着自己的能力,只要自己真心實意地幫助一個人,哪怕那人並不怎麼樣,最後也能夠取得成功。這樣的自負,也是周瑜草草地投了孫策的重要原因之一。

時間不長,這纔跟了孫策一個月不到的時間,周瑜就察覺到自己的自負是錯誤的了。聖人云,吾日三省吾身。周瑜不是聖人,但周瑜是絕頂聰明人。沒有每日三省,但將近一個月時間了,一省總是能夠做到的了。周瑜明顯地感覺到了孫策在很多地方與自己擰着幹,讓自己根本就無法全心實意地幫助孫策。

其實周瑜的自負在某種條件下也是正確的。那就是,周瑜投靠的對象是一個庸才。除了德好,什麼都不行。這樣的人,熟讀三國的人都知道。劉備就是。在演義中,劉備對諸葛亮就沒有過多地干預,因而諸葛亮才能夠取得那樣的成就,併成功地幫到了劉備。但是,這裡已經不是演義了。劉備雖然還是劉備,但劉備已經不起眼了,而且還玩起失蹤來了。周瑜跟劉備,就像兩條平行線,是永遠不能相交的了。

在壽春,孫策來了。孫策沒有追擊劉繇,而周瑜自己也沒有。孫策那邊,是因爲四千俘虜兵的緣故;周瑜這邊,跟隨陳武投降過來的一萬士兵以前全是劉繇的麾下。相同的原因,得出相同的結果,都沒有追擊。這是正確的。這讓周瑜爲孫策的明智而感到欣慰。

但是,孫策進城之後,轉眼就下達了南下的命令。是什麼樣的原因造成了孫策這樣的改變的呢?周瑜早就看在眼裡,心中再明白不過了。孫策是要跟自己較勁。

周瑜讓孫策到廣陵郡延請張紘。周瑜相信,延請是一定會成功的。周瑜自己是有才之人,對於其他有才之人的心理,十分了解。有才之人避士隱居,並不是真的隱居。如果真的對世事漠不關心,那還學習那些知識幹什麼?學了知識。就一定想使用知識。避世,只是一種挑選主公的方法。只要遇到合適的人前來延請,是一定會答應的。

廣陵地面上,周圍的諸侯,除了劉繇,就是陶謙、袁術。而張紘依然避世。這就說明張紘對這三家諸侯不滿意。強烈的不滿,必然會促此張紘對於新起之人抱以一定的希望。而這樣的人,就是孫策。因而,只要孫策登門拜訪,禮貌周到,就一定能夠延請成功。

孫策空手而回。沒有請到張紘。於是,其原因就只有一個,那就是孫策並沒有見到張紘。但孫策卻說見到了,只是那張紘不肯來。周瑜就感覺孫策在說謊。周瑜並沒有揭破,只隨便寬慰道,他日再去,必定成功。然後,周瑜卻分明看到,孫策表情不善,竟然對自己帶有怨恨之色。

沒有找着張紘,無非是白走了一趟。白走一趟,又能有多辛苦?當年的哥們義氣,還抵不過白走一趟?自此,周瑜就不敢對孫策全意相助了。每當有什麼想法,周瑜都不能直接說出,而要先思考一下,孫策會不會接受。

孫策南下,是來建戰功的。成長到現在,士兵一萬七,裡面有一萬三直接是周瑜的功勞。功高就必然震主。曲阿一戰,殺敵一千餘人,卻並沒有抓到俘虜。這樣就來到了建業。建業這邊,薛禮固守城池,避而不戰,孫策在反覆罵戰的情況下,薛禮依然龜縮不出,最後孫策無奈,只得安排攻城。

此時調頭佔曲阿,周瑜當然想到了。不過,孫策會接受嗎?不會。孫策如果會接受,當初就不會這麼急於南下,當初就會在壽春整頓士兵。急於建功,急於壓倒周瑜的孫策,是不可能回過頭去佔曲阿的。因而,周瑜雖然想到了,但卻什麼也沒說。就當我周瑜沒想到好了。

建業城很大。孫策沒有圍三闕一,而是僅僅進攻了東門。東門這一帶。城牆連綿三裡。城牆上面的弓箭兵一排兩千五百人,共三排人輪流射擊。城牆下面,自距離城牆一百五十步至一百步的距離,是被射的距離。要走到一百步的距離,才能與城牆上面對射。而想要對射,還必須有足夠的盾牌和足夠的弓箭才行。實際上,這兩樣孫策都沒有。因而,距離城牆一百步的位置對於孫策的軍隊來說,一點用處沒有。孫策的軍隊需要自距離城牆一百五十步,一直跑到城牆根,豎起雲梯,爬上雲梯,最後與守軍肉搏。

一百五十步有多遠?每步0.625米,等於93.75米。也就是相當於百米的距離。百米短跑的世界紀錄就不用說了,只說常人。常人是15秒。這個時間是空手、沒有負重的時間。當士兵們穿上盔甲,提着刀槍,扛着雲梯,負重上陣的時候,15秒就會變成20秒。誰都知道,跨欄跑的時間會再長一些。這裡有沒有欄呢?有。被城牆上面的弓箭射倒的士兵,倒地之後,就變成了障礙。這樣的障礙,比欄更加嚴重。跨欄的時候,絆着了欄,沒事,還可以接着跑。而在這裡,被地面的屍體或傷兵絆倒,就嚴重了。不是被城牆上的弓箭射死,就是被後面自己的兄弟士兵踩死。因而每一個奔跑的士兵,都需要在跨越障礙上面傾注大量的注意力。最後,20秒就變成了30秒。

30秒時間能射多少支箭?第一支箭由於可以提前張弓,不算時間。自第二支箭開始,抽箭2秒,搭弓2秒,張弓2秒,瞄準在這種情況下不需要什麼時間算1秒,因爲輪流射擊要交換位置算2秒,總共是9秒。也就是說,城牆上面的士兵每人能射4箭。2500人3排4箭,共射出3萬支箭。

由於存在射不中和數箭射中同一人的情況,三萬支箭不可能射死三萬個人。而且,孫策的士兵總共才只有一萬七千人,上陣只有一萬五千人,就更不可能射死三萬人了。事實上,當孫策的士兵衝到距離城牆三十步距離的時候,死傷已經接近一萬人。而後面爬雲梯的時候死傷將更爲慘重。因而,孫策鳴金收兵了。

士兵們如潮水盤退下。在撤退的過程中,又被射死不少人。而且在孫策的士兵退開之後,薛禮還指揮弓箭兵,對於城下倒地的孫策士兵的屍首補箭。又多射了幾輪箭,確保這些人的死亡。

孫策就這麼衝了一衝,就無謂地損失了一萬人。而對面守城的,卻只是名不見經傳的薛禮。

接下來,孫策還有七千人,依然可以調頭佔曲阿。當然,周瑜還是沒說話。孫策自己也沒想到,每日孫策就在建業城外遠遠地罵陣。薛禮依然是充耳不聞。

田蘭全軍出動,下歷陽。歷陽這邊過河,在建業的上游。由於薛禮四門緊閉,注意力都在城東,而沒有察覺。田蘭全軍順利地過了長江。

田蘭在東善一帶登陸,一邊派出哨騎,偵察周邊情況。一邊找了個地方,安營紮寨。等到營寨安置得差不多了,負責偵察的士兵也就回來了。於是,就有兩個目標擺前了田蘭的面前。一是建業城,一是孫策七千士兵的軍營。

按道理說,首先是打不打的問題。也就是前面郭圖等人建議過的,坐山觀虎鬥,漁翁得利的問題。這個問題,郭圖、張昭、張紘的意見是一致的,都覺得不該打。因而田蘭就決定打。正因爲決定打,所以纔來到東善。既然已經來到了東善,打不打的問題,也就不用討論了。接下來,就只討論打誰、以及怎樣打的問題。

建業城那邊,偵察到的情況是戒備森嚴。城牆上巡邏不斷,晝夜不停。要想利用夜色的掩護進行偷襲,是不可能的。孫策軍營這邊,倒是沒有怎麼防備。孫策自認爲自己是攻方,攻敵不得不救,因而就不需要防備。孫策吃定了薛禮不敢來偷襲自己的軍營,而薛禮果真就被吃定了。

第二卷 第78章 關前混戰第一卷 第48章 曲調高揚第二卷 第299章 漁家姑娘第二卷 第324章 強盜邏輯第二卷 第415章 睡容初起第二卷 第273章 風暴來襲第一卷 第36章 遭遇挾持第二卷 第676章 寒灰炙手第二卷 第337章 異花四季第二卷 第715章 愁理征衣第二卷 第498章 花謝春歸第二卷 第690章 不放行雲第二卷 第703章 攜杖曾遊第一卷 第8章 意料之中第二卷 第139章 挖掘地道第二卷 第148章 微效狙擊第二卷 第475章 溪風漾流第二卷 第655章 亂鋪金蕊第二卷 第65章 因何後退第二卷 第337章 異花四季第一卷 第33章 矢石如雨第二卷 第77章 諸侯會盟第二卷 第280章 親人不在第二卷 第721章 金籠郎言第二卷 第243章 追上大軍第二卷 第320章 霹靂投石第二卷 第443章 九色明霞第二卷 第519章 金吾不禁第二卷 第126章 女人善變第二卷 第217章 絲綢內衣第二卷 第631章 夢破南窗第二卷 第471章 清霜暗菊第二卷 第533章 千尋翠嶺第一卷 第23章 挾持董卓第二卷 第262章 結義閻柔第二卷 第261章 劉備中計第二卷 第152章 冒認親戚第二卷 第716章 墮葉香砌第二卷 第370章 家聲接武第二卷 第819章 絮軟絲輕第二卷 第781章 九衢塵裡第二卷 第316章 撞擊巨船第二卷 第241章 第二請求第二卷 第579章 重會歡宴第二卷 第230章 殺了嚴輿第二卷 第788章 碎點真露第二卷 第178章 三死三利第二卷 第187章 火油位置第二卷 第646章 時序偕行第二卷 第160章 如期傷亡第二卷 第609章 不放行雲第二卷 第666章 雪盡寒輕第一卷 第7章 首戰順利第二卷 第293章 屍山戰鬥第二卷 第830章 田軍來攻第二卷 第132章 正面交戰第二卷 第251章 勇對埋伏第二卷 第451章 覺來珠淚第一卷 第33章 矢石如雨第二卷 第355章 圍紅盛集第二卷 第767章 陽和萬戶第一卷 第10章 陣前遊說第二卷 第285章 轉運士兵第二卷 第607章 寒江天外第二卷 第131章 宣戰再打第二卷 第798章 百卉東君第二卷 第224章 餓了就搶第二卷 第271章 水軍又建第二卷 第498章 花謝春歸第二卷 第170章 良禽擇木第二卷 第614章 粉金裁雪第二卷 第371章 笙歌紫陌第二卷 第808章 黃花衰草第二卷 第652章 香散東風第二卷 第121章 死灰復燃第二卷 第706章 沙邊送迎第二卷 第615章 一經傳訓第二卷 第537章 長門深鎖第二卷 第197章 攻城策略第二卷 第320章 霹靂投石第二卷 第534章 緩歌妖麗第二卷 第238章 建業逛街第二卷 第794章 羞笑相語第二卷 第807章 冰姿玉態第二卷 第821章 金菊芙蓉第二卷 第426章 草際露垂第二卷 第468章 清泉流齒第二卷 第689章 幾許繁紅第二卷 第262章 結義閻柔第二卷 第240章 拒絕要求第二卷 第140章 地道深意第二卷 第818章 羅幕輕寒第二卷 第62章 訣別劉備第二卷 第794章 羞笑相語第二卷 第372章 繭館綢繆第二卷 第269章 愁思何處第二卷 第684章 低籠芳樹第二卷 第484章 妝席相逢第二卷 第738章 千步虹橋第二卷 第280章 親人不在
第二卷 第78章 關前混戰第一卷 第48章 曲調高揚第二卷 第299章 漁家姑娘第二卷 第324章 強盜邏輯第二卷 第415章 睡容初起第二卷 第273章 風暴來襲第一卷 第36章 遭遇挾持第二卷 第676章 寒灰炙手第二卷 第337章 異花四季第二卷 第715章 愁理征衣第二卷 第498章 花謝春歸第二卷 第690章 不放行雲第二卷 第703章 攜杖曾遊第一卷 第8章 意料之中第二卷 第139章 挖掘地道第二卷 第148章 微效狙擊第二卷 第475章 溪風漾流第二卷 第655章 亂鋪金蕊第二卷 第65章 因何後退第二卷 第337章 異花四季第一卷 第33章 矢石如雨第二卷 第77章 諸侯會盟第二卷 第280章 親人不在第二卷 第721章 金籠郎言第二卷 第243章 追上大軍第二卷 第320章 霹靂投石第二卷 第443章 九色明霞第二卷 第519章 金吾不禁第二卷 第126章 女人善變第二卷 第217章 絲綢內衣第二卷 第631章 夢破南窗第二卷 第471章 清霜暗菊第二卷 第533章 千尋翠嶺第一卷 第23章 挾持董卓第二卷 第262章 結義閻柔第二卷 第261章 劉備中計第二卷 第152章 冒認親戚第二卷 第716章 墮葉香砌第二卷 第370章 家聲接武第二卷 第819章 絮軟絲輕第二卷 第781章 九衢塵裡第二卷 第316章 撞擊巨船第二卷 第241章 第二請求第二卷 第579章 重會歡宴第二卷 第230章 殺了嚴輿第二卷 第788章 碎點真露第二卷 第178章 三死三利第二卷 第187章 火油位置第二卷 第646章 時序偕行第二卷 第160章 如期傷亡第二卷 第609章 不放行雲第二卷 第666章 雪盡寒輕第一卷 第7章 首戰順利第二卷 第293章 屍山戰鬥第二卷 第830章 田軍來攻第二卷 第132章 正面交戰第二卷 第251章 勇對埋伏第二卷 第451章 覺來珠淚第一卷 第33章 矢石如雨第二卷 第355章 圍紅盛集第二卷 第767章 陽和萬戶第一卷 第10章 陣前遊說第二卷 第285章 轉運士兵第二卷 第607章 寒江天外第二卷 第131章 宣戰再打第二卷 第798章 百卉東君第二卷 第224章 餓了就搶第二卷 第271章 水軍又建第二卷 第498章 花謝春歸第二卷 第170章 良禽擇木第二卷 第614章 粉金裁雪第二卷 第371章 笙歌紫陌第二卷 第808章 黃花衰草第二卷 第652章 香散東風第二卷 第121章 死灰復燃第二卷 第706章 沙邊送迎第二卷 第615章 一經傳訓第二卷 第537章 長門深鎖第二卷 第197章 攻城策略第二卷 第320章 霹靂投石第二卷 第534章 緩歌妖麗第二卷 第238章 建業逛街第二卷 第794章 羞笑相語第二卷 第807章 冰姿玉態第二卷 第821章 金菊芙蓉第二卷 第426章 草際露垂第二卷 第468章 清泉流齒第二卷 第689章 幾許繁紅第二卷 第262章 結義閻柔第二卷 第240章 拒絕要求第二卷 第140章 地道深意第二卷 第818章 羅幕輕寒第二卷 第62章 訣別劉備第二卷 第794章 羞笑相語第二卷 第372章 繭館綢繆第二卷 第269章 愁思何處第二卷 第684章 低籠芳樹第二卷 第484章 妝席相逢第二卷 第738章 千步虹橋第二卷 第280章 親人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