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守歲

除夕這日宮裡最值得看的便是埋祟儀式了,江澄一早起來,喬兒伺候他用過了早膳,便問他道:“主子,今日宮中埋祟,可好看了,主子還沒看過吧?要不要去看看?”他本不大有興致,但看喬兒滿臉期待,便覺不好拂了他的好意,道:“是幾時開始,咱們都去瞧瞧。”

紹兒道:“上兩年都是巳正開始,到巳時末就送祟出宮了。”他點頭道:“知道了,到時去看。”

到了巳正時分,他帶着紹兒和喬兒出了院門,依着喬兒的建議,走到劍星院外的芍藥花欄邊站着,等着埋祟隊伍從宮道上經過。劍星院門前也站了兩個侍兒,他認出來那是林從的小侍永兒和壽兒,但林從有四個侍兒,卻不知那兩個跑哪裡去了。他剛站好,便見一支喬裝隊伍從御花園的方向迤邐而來。

對伍正前方是一隊鑼鼓,十數名御前侍衛身着統一的紫色小花繡衫,腰束瑪瑙金帶,足登藍緞短靴,每人腰間掛一小皮鼓,每走兩步就敲一下。隨後是平日在前朝值守站崗的數十名禁軍衛士,她們戴着各種稀奇古怪的面具,穿着各色繡錦畫衣,有麒麟辟邪圖案的,有云鷹巡獵圖案的,有靈鵲賀喜圖案的,有百鳥朝凰圖案的,有紫燕舞東風圖案的,更有鳳凰勝兇獸圖案的,她們手執金槍鳳旗,保衛着後面的將軍門神。

那將軍卻是林從所扮,他身着全幅鍍金銅甲,手執七星劍,頭戴紫金冠,不時揮劍做出左右驅趕的動作,威風凜凜,英氣騰騰,一點不輸廟中神煞。

林從身後是兩個全幅甲冑的門神,乃是他的兩個侍兒超羣和越萃所扮,他們倆昂首挺胸地走在隊伍中,絲毫不見普通男兒怯懦卑弱的神色。

其後更有一人衣着怪異,臉塗黑炭,長髮披肩,頭戴紅巾,看不出是男是女,做八字狀行走,雙拳相對橫於胸前,還故意左搖右晃,說不出地笨拙有趣。紹兒一見這人過來,便歡喜叫道:“判官來了,判官來了。”他便知道這是裝扮的姚天神祇之一的煉獄判官了,傳說中判官專司審判世人一生功過,最爲公正也最爲兇惡,卻不料是如此詼諧形象。

這判官身後更有一個體態雍容神態慈和的侍衛,手捧稻穀,充當土地神,一個高高瘦瘦的年輕侍衛繫着圍裙,左手執飯勺,右手拿木碗,扮演竈神,她們倆都是端端莊莊地專心走路,並不左顧右盼。她們身後又是十數名御前侍衛,卻統一着粉色小花繡衫,腰束碧玉金帶,足登米色緞面短靴,手執銀槍鳳旗,拱衛着前面的將軍判官。

這一行人從御花園驅祟,一路在宮道上快步直行。喬兒向江澄解說道:“聽說埋祟隊伍會從安樂門出後宮,經過前朝,從長樂門繞個彎出去,到凰飛廟中埋祟。”江澄讚賞地看了他一眼道:“打聽得夠細的啊。”喬兒臉上卻忽然一紅,神情扭捏起來。眼看着隊伍走遠了,紹兒便催着回去,喬兒卻還站着不動,江澄心下疑惑,礙着在外面也沒說什麼。

回到知春院中,便見內侍省的宮侍送來新年衣物,江澄命紹兒接過,取碎銀子賞了宮侍。紹兒便勸他再去睡個睡回籠覺:“主子今夜定是要陪皇上皇后守歲的,明日午間宣德殿還有大宴,不提前睡會兒養養精神,怕是吃不消呢。”江澄點頭道:“你想得周到,酉時記得叫醒我。”紹兒道:“酉時太遲了,主子還得梳妝,紹兒會在申正叫醒主子。”

晚膳江澄是與後宮衆人一起隨着皇帝和皇后在蕊珠殿進用的。與中秋節時相同,先帝的太君們出慶壽宮與帝后同樂。席間依舊沒有歌舞,只有伶人在殿前臺子上表演各種雜耍,明帝每讚一聲,皇儀宮副總管周衍便着內侍往臺子上撒錢。每演完一個節目,太君們必定喊放賞,皇后便命內侍們拿彩鍛紗羅賞他們。從戌正開始放爆竹煙花,直放到亥時二刻。每過一刻,內侍們便齊聲大喊:“萬歲”,聲徹雲霄。亥時三刻,帝后站起來給太君們敬酒,太君們飲過後便一起迴轉慶壽宮光天殿,要陪着先帝御容度新年。後宮衆人則隨侍帝后前往明心宮麟趾殿,在皇后宮中守歲。

麟趾殿外盡是宮燈和綵綢,麟趾殿中換上了新的帷幔,掛着八面宮燈,照得殿內亮如白晝,四壁角放滿了鮮花盆景。殿中間陳設又與前日不同,這回殿中圍放着四張坐榻,坐榻前各有一張長桌,擺着各種菜餚水果堅果點心和茶飲,長桌中間放着一個碩大的銅炭爐,裡面的炭火紅紅火火。帝后在最裡面的坐榻上並肩坐了。趙玉澤、冷清泉、林從在左邊坐榻上坐了,薛愷悅、陳語易、顧瓊坐在右邊的坐榻上。董雲飛和沈知柔依次往明帝對面的榻上靠右坐了,江澄便坐在沈知柔左邊。

明帝先抱着小公主逗樂一番,後來見小公主眼皮子打架,安瀾便吩咐乳父抱小公主到內殿去睡。江澄看了心生疑問,難道薛愷悅從湯泉回宮後,小公主仍舊留在麟趾殿?他想了下昨日去碧宇殿,似乎的確沒聽見小公主的動靜,看來安瀾最近是愛極了這小公主。

明帝見韓擇侍立一旁不斷給銅爐添炭,便道:“炭夠了,你去配殿與周衍他們一起守歲吧,每個時辰進來添一回就行。”韓擇退出後,明帝便對衆人道:“公主去睡了,侍兒們都在配殿,衆位愛卿隨意些,一年難得有這樣子輕鬆自在的時候,不必拘束,有什麼話平日不敢講的此時儘管說,新年裡言者無罪。”

冷清泉聽了便率先道:“陛下對人家小擇這般體貼,莫非是有意收了他?”

明帝笑嗔道:“沒有的事,朕不過是覺得他伺候皇后,一年中勤快謹慎,過年了讓他舒服些,況且有他們在,朕怕你們拘束了。”

顧瓊道:“陛下這麼說,臣侍就放心了。臣侍想問陛下,可給臣侍腹中的孩子擬好名字了?”

明帝笑着道:“朕早就想了幾個名字了,只是不知是女是兒,且等孩子出生看吧,反正還有兩個月。”

wωω◆ttkan◆¢ O

沈知柔問道:“明昭儀若是生個公主,陛下會晉他位分麼?”

此問題一出,衆人都齊看向明帝,明帝無奈道:“柔兒真是什麼問題都敢問啊,不過這也沒什麼不好說的,祖宗朝留下的規矩,後宮生公主者,晉一級。

趙玉澤嬌聲道:“陛下只喜歡公主麼?若生個皇子,就什麼都沒有麼?”

明帝的聲音溫柔滴出水來:“皇子朕也喜歡,兒子最貼心了,祖宗朝的規矩是生皇子者不晉級,但賞賜與公主相同,玉兒若是來日給朕生個皇子,朕照公主例給雙份賞賜另加雙份月例。”

董雲飛不滿道:“若是一無所出,這輩子就沒機會晉位分了麼?”

明帝一笑:“雲兒這才幾歲,便不想給朕生養女兒了?”

安瀾也不贊同地勸撫道:“嘉昭儀這個年齡,說這個話,也太早了點,你看本宮今年才懷上第一胎,你着什麼急啊。”

董雲飛卻堅持問道:“這世上男子總有不得姚天女神青眼的,或者臣侍就是那個不幸運的呢,若臣侍一生無所出,是不是既晉不了位分也得不到雙份月例啊?”

明帝想了下便決定道:“歷朝後宮晉位也不只是靠生養,生女育兒,開枝散葉,延綿女嗣,得以晉封,是皇家酬功。君卿御侍長年小心柔順侍上,謹慎無過錯,或十年,或二十年,也有得晉封的,這是天子酬勞。這兩種晉位,都是朝廷認可的,不會被中書封駁,不會被御史臺彈劾。若是不晉位分,只給賞賜,就更容易了。雲兒不必擔心,即便雲兒一生都無所出,朕該晉位分晉位分,該給賞賜給賞賜,絕不委屈雲兒就是了。”

江澄聽到此,便想到趙玉澤說他半年從昭儀晉爲敏君的事,想來這屬於最易招致批評的天子酬愛了,但也沒聽說有誰彈劾敏君,可見御史臺和諫議院很給趙家面子。

明帝大概覺得問題集中在自己身上,有些吃不消,便轉移話題,談論起男兒們最感興趣的朝臣們的婚戀來。明帝先道:“卿等可聽說了,皇后的堂妹安琪小姐最近正跟家裡鬧呢。”

顧瓊立即問道:“安琪不是定了臣侍的三弟顧瑒做正夫嗎?她怎麼鬧了,是不滿意臣侍弟弟嗎?”

明帝道:“就是定了你家顧瑒她才鬧呢,說是正夫太嬌貴了,不肯容人,怕將來不睦。”

陳語易驚訝地問道:“容不容人的話都冒出來了,難道這安小姐家中已有了很多侍兒嗎?”

安瀾搖頭道:“這恐怕不是的,安家的規矩,小姐沒納正夫之前,只准有兩個侍兒服侍,若說這兩個打小伺候妻主的侍兒都容不下,顧家三公子怕是不夠大方吧。”

顧瓊正要辯駁,明帝便道:“聽說不是爲了家裡的這兩個,而是安琪不知哪裡看上了一個侍兒,想要娶回家中,安國公發話道必得顧公子同意了才行,安琪派人去顧家一問,顧公子不準,安琪回來就找安國公鬧,聽說祖孫兩個已經好幾天沒說話了。”

薛愷悅奇道:“哪裡來的侍兒,這麼勾人心,安琪竟然爲了他跟安國公對壘?”

林從邊吃點心邊涼涼地道:“不就是多了一個侍兒嘛,顧公子既容得家中那兩個,也該容下外面的這個纔是啊,爲了這一個,逆了妻主的意,日後進了門,安小姐怕也不會喜歡他,妻夫不睦,內宅不安,只怕安家長輩也不會待見他了。”

江澄心中暗暗叫苦,真沒想到,賀兒的婚事這麼麻煩,他竟是要因此得罪安家和顧家這兩個世家了。

陳語易道:“爲了個侍兒跟長輩叫板,終究有些過了,安小姐何必定要這個侍兒,丟開了手另尋一個不行麼?”

明帝道:“安琪怎麼捨得丟開手,聽說她愛慘了這個侍兒,發話道寧可與顧公子解除婚約,也絕不放棄這個侍兒。”

趙玉澤讚歎道:“安小姐這麼癡情,真真讓人想不到。”

董雲飛認同地點頭道:“聽說我姐姐和關家姐妹、林家姐姐都站安小姐這邊,安國公想請她們去勸勸安小姐,她們幾個沒一個肯去的。”

明帝笑道:“她們幾個當然站安琪啦,董雯自不必說,她那個心上人就在她家附近住着,林徵家的侍夫原本也是個侍兒,她還去勸安國公別太挑剔男兒的出身,說侍兒中也有大方得體的好男兒。”

林從和趙玉澤幾個人你看我我看你,都沒說話。明帝奇道:“你們怎麼了,怎麼怪怪的?”

安瀾便笑道:“陛下消息不大靈通啊,竟不知道林家小姐的侍夫原本是澄之的侍兒?”

明帝明顯一愣,道:“朕還真不知道,這是幾時的事啊?”

江澄站起來道:“臣侍沒想着欺瞞陛下,夏日進宮前臣侍覺得小侍子墨年歲不小了,帶進宮來不相宜了,便將他託付了林徵,沒想到林徵很快就收了他。”

明帝聽了,很是欣悅道:“挺好的事啊,朕與阿徵是兩重親戚了。”

冷清泉打趣道:“陛下還想與誰做親戚,讓臣侍也嫁個侍兒給她?”

www .тт kΛn .c○

明帝笑着嘆氣:“是有這麼個人,但不是嫁個侍兒就可以的。可惜朕只有一個親兄弟,也已出嫁了。”

薛愷悅敏銳地問道:“竟是要個皇子相配,什麼人身份這般貴重,要陛下如此費心?”

明帝道:“鎮遠侯秦瑛。”

安瀾道:“這果然得是個大家公子才配得上,可惜臣侍的弟弟清兒已經嫁給楚尚書家的大小姐楚宙三年了,聽說敏君哥哥也嫁人了?不知道陳家語和公子可有人家了?”

趙玉澤點頭道:“我家玉潤哥哥去年嫁給了棲鳳關守將方樓將軍了。”

江澄暗暗讚歎,皇后安瀾果真是明帝的賢內助,知道明帝想要籠絡秦瑛,卻又不放心幾個親王家,就從後宮中給她挑最合適的陳家公子做結好的人選。後宮親黨中,冷清泉和薛凱悅自不必說,趙玉澤的哥哥趙玉潤、董雲飛的哥哥董雲逸都已經嫁人,林從只有一個親姐姐,顧家雖有個二公子顧珃還沒人家,但既有三公子顧瑒不肯容人的例子,顧珃也不是個讓人放心的選擇,沈知柔家中也有個弟弟沈知弱待嫁,可是明帝顯然對沈家不放心,爲淵驅魚的事是決不能做的,比較而言,最合適的便是陳語易家中弟弟的陳語和了。

陳語易道:“秦侯到京城有一陣子了,聽說京裡親王大人們都想結好她,想把兒子嫁給她做繼室的不是一個兩個,可是沒聽說她應下哪家,莫非是心裡還記掛着原來的正夫?”

安瀾道:“再記掛,也是死去五六年的人了,秦侯正當壯年,難不成就此寡居?必要再娶正夫的,文卿何不給家裡傳個話,讓陳大人主動派媒人上門提親看看。”

陳語易剛說了一句:“男家主動提婚,這不大合適吧?”

明帝便道:“也沒什麼不合適的,世上人才出衆又懂得體貼男兒的女子本就不多,若遇到了這樣的女子,男家還不主動出擊,豈不錯過大好姻緣?”

陳語易也是個極聰明的,還有什麼不明白,當下道:“陛下放心,臣侍新年中就給母親傳話,讓她派人登門提親。想來男兒家主動到這個地步了,秦侯也沒理由拒絕的。”

第139章 婚禮第25章 口角第126章 受傷第87章 西使(上)第27章 交心第99章 袒護第14章 承恩第110章 安內第21章 動搖第15章 否認第132章 御審第69章 北音第63章 副主考第25章 口角第132章 御審第28章 備衣第14章 承恩第70章 閒話第108章 丁憂第72章 練兵(上)第10章 北使第33章 33 闖堡第5章 閒居第76章 武舉(上)第52章 髙芷第121章 迫降(中)第100章 書信(上)第50章 夜話第92章 套話第8章 對御第14章 承恩第83章 銀票第89章 西使(下)第102章 出差第65章 換車第127章 回京(下)第95章 蹭飯第93章 認栽第117章 大戰(上)第53章 長夜第74章 新例第118章 天祥節第69章 北音第61章 羣毆第9章 敏君第114章 奪城(上)第112章 行軍第6章 顧瓊第122章 迫降(下)第137章 葡萄第61章 羣毆第15章 否認第82章 求恩第50章 夜話第106章 八卦第105章 抓賊第41章 斷舊第64章 名額第74章 新例第48章 嶽飄第91章 幻蝶第35章 助妝第105章 抓賊第37章 公務第136章 顏可心第101章 書信(下)第110章 安內第103章 納叛第71章 談心第70章 閒話第137章 葡萄第119章 大戰(下)第18章 江州第107章 近臣第12章 天馬第133章 公務(上)第83章 銀票第42章 年前第60章 文卿第116章 挖井第70章 閒話第37章 公務第58章 顧璟第141章 祈雨(上)第88章 西使(中)第76章 武舉(上)第72章 練兵(上)第78章 武舉(下)第33章 33 闖堡第136章 顏可心第129章 消暑第33章 33 闖堡第11章 中秋第98章 鄭嵐第10章 北使第101章 書信(下)第27章 交心第112章 行軍第86章 捐產第134章 公務(下)
第139章 婚禮第25章 口角第126章 受傷第87章 西使(上)第27章 交心第99章 袒護第14章 承恩第110章 安內第21章 動搖第15章 否認第132章 御審第69章 北音第63章 副主考第25章 口角第132章 御審第28章 備衣第14章 承恩第70章 閒話第108章 丁憂第72章 練兵(上)第10章 北使第33章 33 闖堡第5章 閒居第76章 武舉(上)第52章 髙芷第121章 迫降(中)第100章 書信(上)第50章 夜話第92章 套話第8章 對御第14章 承恩第83章 銀票第89章 西使(下)第102章 出差第65章 換車第127章 回京(下)第95章 蹭飯第93章 認栽第117章 大戰(上)第53章 長夜第74章 新例第118章 天祥節第69章 北音第61章 羣毆第9章 敏君第114章 奪城(上)第112章 行軍第6章 顧瓊第122章 迫降(下)第137章 葡萄第61章 羣毆第15章 否認第82章 求恩第50章 夜話第106章 八卦第105章 抓賊第41章 斷舊第64章 名額第74章 新例第48章 嶽飄第91章 幻蝶第35章 助妝第105章 抓賊第37章 公務第136章 顏可心第101章 書信(下)第110章 安內第103章 納叛第71章 談心第70章 閒話第137章 葡萄第119章 大戰(下)第18章 江州第107章 近臣第12章 天馬第133章 公務(上)第83章 銀票第42章 年前第60章 文卿第116章 挖井第70章 閒話第37章 公務第58章 顧璟第141章 祈雨(上)第88章 西使(中)第76章 武舉(上)第72章 練兵(上)第78章 武舉(下)第33章 33 闖堡第136章 顏可心第129章 消暑第33章 33 闖堡第11章 中秋第98章 鄭嵐第10章 北使第101章 書信(下)第27章 交心第112章 行軍第86章 捐產第134章 公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