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斷舊

散朝之後文武們便是一陣恭喜之聲,柳笙經過他面前的時候特意停了下,道了聲:“澄之過會兒來一趟政事堂。”他忙躬身答應。蘇澈待柳笙走得遠了點,方道:“澄之終於升職了,今日要不要去慶祝一下。”他也難掩喜悅:“還去上次那家?”蘇澈點頭:“就去那家。”他想了想,今日禮部應無要事,鄭嵐向來優遊懶散,凡大朝和大起居的日子,禮部便不理事,於是道:“勞煩阿澈在東華門等我,我去過政事堂便來與你匯合,還有誰一起約上,我今兒請客。”蘇澈一笑,自去了。

他快步來到政事堂見柳笙,到得政事堂中見左右二相分坐在上首兩張孔雀座上,他忙上前見禮,道一聲:“卑職蒙聖上恩典,待罪禮部侍郎,特來見過二位宰相,請二位宰相教導事上盡職之理。”樑冰鑑臉上淡淡地,柳笙依舊很隨和,最終是柳笙開了口:“澄之免禮,快入坐。”他謝了坐,坐在一旁小圓凳子上,復向上拱手:“卑職洗耳恭聽二位宰相教導。”這原是凰朝官場故事,凡升任六部長貳,必要去政事堂見宰相,由宰相告誡一番爲臣爲官的道理。當下只見樑冰鑑和柳笙互相看了眼,柳笙向樑冰鑑拱了拱手道:“澄之是樑相任主考時所錄的進士,今日榮升,理合由樑相教導。”樑冰鑑便冷冷地接口道:“爲官之法,只有三事,一曰清,二曰慎,三曰勤。清則不受制於人,慎則不武斷壞事,勤則不懈怠誤事。然世上之官,多有初始時恪盡職守,清廉奉公,後則敗廢狼藉者,此爲存有不必敗之心故也,凡存有不必敗之心,則無不爲矣。故爲官之道,戒之在初,初始有失,其後雖役用權智,百端補治,幸而得免,所損已多。初若不爲,後患豈有?爾其識之。”這便是教導結束了,他忙站起來道了聲:“卑職謹記宰相教誨,定當恪勤盡職,竭忠事上。”柳笙便端起茶杯道:“本相與樑相尚有公務要談,澄之請吧。”他便施禮告退。

走到宣祐門,賀兒接住了他駕車駛往東華門,到得東華門與蘇澈匯合了,便一起去宜陽坊的那個私宅酒家。下車後,那酒家男子便要像上次那般將賀兒邀進門房款待,他想了想對蘇澈道:“賀兒今日跟着我吧,這位老闆今日也可自在些。”蘇澈道:“今日你請客,當然都聽你的。”他一笑,那酒家很會看人臉色,見狀一邊將他們向內讓,一邊道:“不知大人今日請客,家中沒有特爲準備,菜餚可能不夠精緻,小的現在就着人去置辦吧?”他看向蘇澈,蘇澈柔和一笑:“這個卻不必,今日來的都是至交,不在這些虛禮,你把家中菜餚撿廚子擅長的做幾道出來待客就是,今日有女客,你記得叫倚竹和翠羽進來陪客。”那酒家忙答應着去了。他訝異地問道:”是誰要過來,你還特地點人陪客?”蘇澈小聲道:“是秦侯要過來。”他驀地一驚,看了下左右,也小聲問道:“這酒家靠得住嗎?”蘇澈不答,反問道:“你這賀兒靠得住嗎?”他點頭道:“一起經過事的,應該靠得住。”蘇澈道:“這酒家和裡面的侍兒都是我的朋友,不會有紕漏的。”他這才略微放心,隨着蘇澈向房中走去,卻不是上次那間房子。這間房子中放着兩張大炕,每個炕上安着一張炕桌,蘇澈帶着他上了左邊那張炕,賀兒剛要跟着過來,蘇澈便道:“賀兒是吧,去另一邊坐吧。”江澄一愣道:“你做什麼?”蘇澈一笑:“沒辦法,阿琪求了我好半天,畢竟是從小一起長大的,我不能不管她啊。”江澄無奈,只得衝賀兒飛去一個安撫的眼神。

三人才坐定,那酒家便讓進兩個人來,正是安琪與秦瑛。安琪一見她便歡快地大聲道:“恭喜江大人高升,聽說江大人今日請客,安琪特來討杯酒喝。”江澄一笑:“多謝安小姐,請坐。”安琪看了眼在右邊炕上低眉垂首坐着的賀兒,便很自然地坐在賀兒邊上。秦瑛見了他,英氣的眉毛動了動,似乎有很多話要說,卻終究只是道:“恭喜澄之。”他心頭忽然一酸,勉強扯出一個微笑,輕聲道:“多謝秦侯,請入坐。”秦瑛看看他,沒再說什麼,默默坐在右邊炕上。秦瑛坐下後,倚竹和翠羽便進來伺候,這兩個男孩子看上去都只是十八九歲,極爲安分柔順。秦瑛看了他一眼,似是在考慮要不要接受這兩個侍兒陪酒,這在以前是斷乎沒有的事,但如今他已是天子御侍,卻覺得與其讓秦瑛一個喝悶酒,還不如有人陪着。想到此他默默轉開視線,問蘇澈道:“你還約了誰?”

蘇澈說:“阿徵今天有公務,別的人我也就只約了鳴鸞和徐尚書。”

江澄點頭,心中卻柔腸百轉,不斷回顧他和秦瑛之間的舊事。他與秦瑛相識多年,但一直都是君子之交,直到兩年前他開始考慮自己被放後的退路才彼此有意,他彼時以爲明帝對他毫無興趣,他必能辭宮或者被放,秦瑛人品正派又不嫌他容貌平常年齡老大,實在是難得的人選,倘若能在被放後嫁給她,也算是圓滿的歸宿。哪知天意難測,明帝並未同意放他出宮,他又遭了淮州官司被告進京,這之後更是峰迴路轉,他徹底成了明帝的人,而今明帝待他不能算涼薄,可是聽聞秦瑛仍是空着繼室的位置沒有娶新人,這不免讓他有些惆悵也有些不安。他只顧自己想心事,連關鳴鸞什麼時候到來的都沒注意到,直到關鳴鸞跟他說話,他才反應過來。

“這天可是越來越冷了,這暖炕正適合冬日飲酒,澄之請客挑了個好地方啊。”關鳴鸞邊搓手邊坐到了他們這一桌上。

江澄看他這狀態猜測他又是自己騎馬過來的:“這麼冷的天,你幹嘛非要自己騎馬過來?就不能坐個車子轎子的?”

關鳴鸞朱脣一撇:“最近御史臺諫議院那些人又在說男子不應騎馬上街的事了,我手下的那幾個小吏有兩個上衙門當差都是坐車了,我再不騎馬,他們就連一個敢騎馬的都沒了”。

江澄一愣,忙問道:“我也就是去了一趟玄武,究竟不過一個月,這裡卻又發生了什麼事,惹動了御史臺和諫議院?”

關鳴鸞道:“倒也不是什麼大事,就是上個月有個男子夜間在街上騎馬被惡女調戲了,那男子去京兆府報案,京兆尹把它當做件大事,向聖上奏請,要求禁止男子在夜間騎馬。那御史臺和諫議院的人本來就對男子心存偏見,趁這個機會就要求限制男子的行動,以淨風俗。”

江澄聞言看向蘇澈道:“最近風聲如此緊張,你還敢讓人過來伺候。”

蘇澈苦笑道:“只要你我身邊沒人伺候就行,她們不怕的,御史臺那邊午間用餐都有侍兒陪酒呢。”

江澄皺眉道:“這風氣是從玄武傳來的?”

關鳴鸞道:“玄武歷來駭人聽聞,這每餐必有男兒陪侍的風俗卻是從白虎傳來的,不過據鴻臚寺陳大人說,如今玉龍的風氣也和白虎相近了。”

江澄嘆息道:“姚天竟無一處淨土了麼?”

“澄之不要這樣悲觀嘛,凰朝目前還好啊。”徐淳清朗的聲音傳來,江澄便看向門簾,只見徐淳挑簾而入,見了他們三個坐在一處便笑着問道:“我也坐在這一桌如何”她話中沒特指問誰,可是眼睛卻脈脈含情地盯着關鳴鸞。

江澄和蘇澈都不答話,關鳴鸞用手一指道:“你還是坐小琪那一桌吧。”

徐淳乖乖入坐,那侍兒翠羽便要到徐淳身邊伺候,徐淳忙將兩隻胳膊一擡,道:“這位小公子還是伺候秦侯吧,我這邊就免了。”說完還不忘衝關鳴鸞這桌俏皮地眨眼。

江澄見這情形便玩笑道:“鳴鸞這還沒嫁進門呢就把徐尚書吃得死死的,這要進了門,徐尚書還不得事事都聽你的。”

關鳴鸞搖頭道:“八字沒一撇呢,哪那麼快就說到進門的話了。”

江澄奇道:“阿淳這樣的人品,你還不滿意啊?”

關鳴鸞道:“倒不是爲這個,朝中做官的男子攏共沒幾個,這兩年竟沒有能出頭的新人,新年一過,阿澈必是要嫁人的了,我要是也嫁了,遇到事,都沒人替男子說話了。”

江澄也覺此事終是個問題,但仍然道:“這也是沒法子的事,終不成爲了能有人替男子講話,你就終身不嫁吧?那怎能行?何況阿淳是這樣好的人,沒理由辜負她的。”

關鳴鸞道:“且再過一年再說吧,無論如何,我不能和阿澈同時嫁人,留你一個在朝中。”

安琪在右邊桌上忍不住發言道:“三位哥哥不要如此悲觀好不好啊?我們凰朝又不是玄武,任何一個凰朝的英武女兒都不會坐視男子被欺負卻不聞不問的。”

徐淳附和道:“的確如此,凰朝的女兒與玄武白虎的女子終究有天壤之別,不可同日而語啊。鳴鸞你也不必擔心澄之在朝孤單,且不說澄之現在是天子御侍,便是陛下不方便護着他,我和秦侯阿雯幾個人也不會坐視澄之被欺負的啊。”

關鳴鸞聞言嘆氣道:“罷了,別的話也不提,秦侯日後還是將澄之視作陌生人比較好,像今次澄之請客的事,秦侯下次大可不來湊這個熱鬧。”

徐淳一驚道:“有這麼嚴重?”

關鳴鸞看了江澄一眼道:“我相信澄之與秦侯之前絕沒有什麼,便是秦侯對澄之青眼有加,那也是相信澄之必能出宮,可是如今事易時移,澄之已經是陛下的才人了,秦侯再與澄之有任何瓜葛,都會對澄之不利。御史臺諫議院那些人,沒事還要盯着男子們議論呢,澄之身爲天子後宮卻在前朝任職,必會成爲她們的眼中釘,她們心裡指不定怎麼挑剔澄之呢,估計天天收集證據,隨時準備彈劾澄之,哪還經得起秦侯再給人家送線索呢?”

蘇澈道:“我看陛下最近待澄之甚好啊,估計即便有小人嚼舌,也不至於影響澄之吧。”

關鳴鸞搖頭道:“陛下很英明,對澄之也算信任,可是後宮中不止澄之一個,澄之也不算最得寵的,這相關的女子又是秦侯,朝廷的熊虎武臣陛下的股肱愛將,在陛下心中,澄之恐怕是不如秦侯有分量的,真傳到陛下耳朵裡,她自然不會因此動秦侯,那澄之呢,多半就成爲背責的那一個。再有小人們從旁添火,光一個不守夫道,就能要了澄之的性命。”

秦瑛聽到這裡,便慨然道:“關大人既然如此說,秦瑛日後與江大人形同陌路便是。好在仍是同朝爲官,並非永不相見了。江大人還請自己保重,秦某今生便只是大人的同僚了。”

江澄心中酸楚,但知道自己不能表現出任何的留戀不捨,當下控制情緒,儘量平靜地道:“願秦侯得姚天眷顧,早日覓得如意男子爲繼室,生女育子,吉順平安。”

作者有話要說:

謝謝看文的小夥伴,接下來請等週二吧:)

第30章 救人第7章 語易第103章 納叛第61章 羣毆第4章 賣房第1章 宮宴第34章 議婚第8章 對御第88章 西使(中)第84章 修儀第48章 嶽飄第65章 換車第119章 大戰(下)第49章 守歲第141章 祈雨(上)第65章 換車第75章 池魚第13章 跳馬第88章 西使(中)第92章 套話第41章 斷舊第115章 奪城(下)第22章 鳴鸞第39章 無題第129章 消暑第93章 認栽第22章 鳴鸞第49章 守歲第123章 定規第120章 迫降(上)第76章 武舉(上)第140章 景卿第77章 武舉(中)第2章 安瀾第98章 鄭嵐第63章 副主考第102章 出差第51章 大宴第83章 銀票第74章 新例第21章 動搖第141章 祈雨(上)第60章 文卿第72章 練兵(上)第84章 修儀第124章 回京(上)第76章 武舉(上)第20章 返京第108章 丁憂第128章 公德第17章 拒寵第37章 公務第56章 耳目第19章 鎮館第131章 升職第137章 葡萄第131章 升職第12章 天馬第86章 捐產第91章 幻蝶第24章 初雪第116章 挖井第25章 口角第132章 御審第101章 書信(下)第22章 鳴鸞第41章 斷舊第133章 公務(上)第30章 救人第66章 定親宴第117章 大戰(上)第100章 書信(上)第45章 嫁禍第38章 官場第20章 返京第107章 近臣第122章 迫降(下)第18章 江州第39章 無題第88章 西使(中)第42章 年前第87章 西使(上)第15章 否認第127章 回京(下)第45章 嫁禍第129章 消暑第64章 名額第137章 葡萄第10章 北使第120章 迫降(上)第1章 宮宴第29章 入境第27章 交心第81章 無題第22章 鳴鸞第106章 八卦第107章 近臣第66章 定親宴第121章 迫降(中)
第30章 救人第7章 語易第103章 納叛第61章 羣毆第4章 賣房第1章 宮宴第34章 議婚第8章 對御第88章 西使(中)第84章 修儀第48章 嶽飄第65章 換車第119章 大戰(下)第49章 守歲第141章 祈雨(上)第65章 換車第75章 池魚第13章 跳馬第88章 西使(中)第92章 套話第41章 斷舊第115章 奪城(下)第22章 鳴鸞第39章 無題第129章 消暑第93章 認栽第22章 鳴鸞第49章 守歲第123章 定規第120章 迫降(上)第76章 武舉(上)第140章 景卿第77章 武舉(中)第2章 安瀾第98章 鄭嵐第63章 副主考第102章 出差第51章 大宴第83章 銀票第74章 新例第21章 動搖第141章 祈雨(上)第60章 文卿第72章 練兵(上)第84章 修儀第124章 回京(上)第76章 武舉(上)第20章 返京第108章 丁憂第128章 公德第17章 拒寵第37章 公務第56章 耳目第19章 鎮館第131章 升職第137章 葡萄第131章 升職第12章 天馬第86章 捐產第91章 幻蝶第24章 初雪第116章 挖井第25章 口角第132章 御審第101章 書信(下)第22章 鳴鸞第41章 斷舊第133章 公務(上)第30章 救人第66章 定親宴第117章 大戰(上)第100章 書信(上)第45章 嫁禍第38章 官場第20章 返京第107章 近臣第122章 迫降(下)第18章 江州第39章 無題第88章 西使(中)第42章 年前第87章 西使(上)第15章 否認第127章 回京(下)第45章 嫁禍第129章 消暑第64章 名額第137章 葡萄第10章 北使第120章 迫降(上)第1章 宮宴第29章 入境第27章 交心第81章 無題第22章 鳴鸞第106章 八卦第107章 近臣第66章 定親宴第121章 迫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