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年8月3日,青島市市南區太平路贏德坊四十三號應家的男主人應靖波在經歷了半個晚上的痛苦折騰之後,一命嗚呼了!
應靖波三十二歲,青島當地人氏,出身買辦家庭,其父是一名專門替德國顏料商當中介推銷顏料的掮客。子承父業,他從事的也是買辦職業——不過不是替德國人,也不是介紹顏料買賣,而是自己開了一家中介公司,專門經營海產品中介業務。
五年來,公司的經營狀況還不錯,賬戶上時不時會有一筆錢款匯入。應靖波於十年前與本地“三福門染坊”老闆劉三福的女兒劉巧玲結婚,生有一子一女,一家四口加上尚健在的母親,過着平靜的生活。
這種好日子到了1950年6月中旬,終於出現了危機。應靖波的身體一向很好,他自幼跟着曾當過義和團大師兄的伯父習練過幾年武術,身體很是結實。
上學後,由於老爸跟一些德國商人的關係很熟,他就時不時去德國商人會所的俱樂部踢球、游泳。多年的體育運動使應靖波受益匪淺,不但從沒生過什麼大病,連感冒也很少出現。
可是,半個多月前應靖波突然發現身體情況異常。先是胳膊、膝蓋關節隱隱作痛,過了兩天,關節倒是不大痛了,身體的其他部位卻時不時地給他一點兒刺激。
比如,在馬路上正好好地騎着自行車,忽然大腿一陣劇烈疼痛,抽筋不像抽筋,疼痛的程度卻不次於抽筋,於是只好停車。待這種疼痛消退,他準備繼續蹬車時,兩條胳膊卻又沒來由地痛了起來。只得推着自行車步行,但過了一會兒背部又疼痛起來……
這種疼痛的發作是沒有規律的,有時白天,有時晚上,有時清晨,也有時連續一兩天太平無事。
那時,除非鉅富之家,一般人如果有點兒不舒服,通常最先採取的是一字方針——熬,實在熬不過去了纔會想到求醫。應家的經濟條件還算過得去,但應靖波也沒有立刻想到去看病。
直到一週後,應靖波實在無法忍受這種痛苦,這才改變主意,決定去醫院看看。當時,人們看病一般還是跑中醫診所的居多,一是因爲這是老輩人傳下來的習俗,二是看中醫費用比較低。
但應靖波是一個例外,他出身於替德國人做買辦的家庭,其老爸的德語英語都十分流利,平時交往的熟人朋友中,洋人比華人甚至還要多幾個,所以他家傳下來的習慣是有病要看西醫,而且要去外國人開辦的教會醫院之類,退而求其次也得去留過洋的華人醫學博士開的私人診所。
應靖波原原本本繼承了老爸的這一理念,當下就去了市立醫院。那時,也沒有什麼“專家門診”,你去看病,掛了號交上號單就等着護士叫號,輪到哪個醫生給你看就是哪個。
應靖波看中了一個白髮老頭兒,因爲他記得這位薛姓老先生跟老爸熟識,據說是留英醫學博士、內科專家,請他診治比較放心。於是就悄悄跟護士商量,護士同意如果叫他的號時薛醫生沒有病人的話就讓薛醫生給他診治。
薛老醫生對於應靖波的症狀一時無法判斷,說要麼先檢查一下吧。那時醫院還沒有B超、CT、核磁共振等設備,所謂的檢查無非就是化驗血液、大小便以及X光。結果,這些檢查做下來,應靖波一切正常。
薛醫生於是診斷說這是神經方面的原因,先吃點兒藥看看是否有效。當時還沒有提倡“中西醫結合”,所以薛醫生這樣的留洋西醫開出的藥方當然都是西藥。
應靖波嚴格遵照醫囑服藥,說幾小時一次就是幾小時一次,一分鐘也沒差。可是,效果全無,那不時在全身各處遊走的疼痛還是想來就來,想去就去,甚至發作時還痛得更厲害了。
於是,應靖波再去找薛醫生。上次看病時他說了老爸的姓名,薛醫生說原來你是我老朋友的兒子,應老先生故世多年,我很懷念他的。解放後提倡新風氣,社交圈裡已經不用名片了,薛醫生就在一張空白處方上寫下了自己寓所的地址,讓應靖波以後看病上他家去,不必到醫院來排隊掛號。
所以,這次應靖波就去了薛醫生家,當然是要帶上一份禮物的。薛醫生堅決不受,但非常認真地繼續替應靖波診治,說看來你這症狀得請專門的神經科醫生來看了。這樣吧,你明天再過來一趟,我把神經科醫生請到我家來給你診治。
薛醫生的面子很大,請來了一位叫史德誠的留美歸來的神經內科專家。這位史大夫原是開私人診所的,舊社會時看一次病掛號費是五塊大洋,出診加倍。
解放後,他被駐青島海軍部隊看中,光榮入伍,現在是一名軍醫,所以應靖波見到他時他是穿着軍服的。史大夫的診斷結論跟薛醫生一樣,說是屬於神經方面的毛病,尚不明病因,吃點兒藥先控制住疼痛再說吧。
史德誠是留美的,開出的藥方當然還是西藥。應靖波抱着更大的希望服用了史德誠開的西藥,還是無效,這時離他初次發病已經半個多月了。
12月29日,應靖波在“紫光閣飯館”宴請薛、史兩人,請求重作診斷。薛、史兩人互相看看,史大夫便開口了,說應先生不瞞你說,你這毛病我們之前真還沒見過,我這些天已經翻閱了許多國外醫學文獻,還給北京、上海的幾位醫學界好友打電話詢問探討,大家都覺得這是疑難雜症,看來一時半會兒是沒法治療的。
不過,我們可以給你提一個建議,你是否可以去請哪位在這方面比較擅長的中醫看看,中醫對疑難雜症有時會有意想不到的治療效果。應靖波於是明白西醫對此已經束手無策了,那就只好去看中醫了。
回家之後,應靖波對妻子劉巧玲說了情況。劉巧玲是家庭婦女,如今的說法就是全職太太,不過並非無知之輩。
她出身染坊家庭,其父劉三福是幫會人士。日本侵略者佔領青島期間,劉三福是民間抗日義士,他開的染坊是國共兩黨地下工作者以及形形**的江湖抗日義士常來常往之地。劉巧玲生活在這種環境中,耳濡目染,自然而然形成了一種尋常女子所沒有的特別性格。
況且,她還是初中畢業生。那個年代,誰拿得出初中畢業文憑,要比如今手裡有一張二本畢業證書還要風光。當下,劉巧玲就說中醫要麼不看,看就應該去找中醫中的名醫,不要考慮鈔票問題,該花的錢總是要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