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赴任剿賊

九月的最後一天,蕭銑帶着親隨與萬餘兵馬,終於趕到了還沒有被江東亂賊劉元進禍害的丹陽郡。

他麾下的一萬人馬,都是從來護兒麾下原本渡海遠征高句麗的海軍中劃撥的,也算是蕭銑在高句麗的時候親率用慣了的部隊。

按照楊廣的旨意,直接撥給蕭銑的軍隊一共有兩萬之數,但是另外一萬人因爲此前來護兒軍的戰船都是海船,而隋朝時經過涿郡通往渤海的海河還是一條吃水很淺的小河,沒法讓海船進入,所以那些兵馬只能走海路南下,到長江口後在溯流而上到丹陽郡匯合。

楊廣終究是量才而用,不會給太多的兵馬以免尾大不掉,形成軍閥,所以給蕭銑兩萬人,也是經過了深思熟慮。此前吐萬緒、魚俱羅討伐江南民變,也只有兩萬軍隊;同時擔任江都丞的王世充,被授權允許自行募兵擴軍對抗杜伏威,也是差不多有這麼多實力。

既然規模限定在兩萬人,而組成多不計較,來護兒便給蕭銑劃撥了原本被徵調的江東各郡府兵,也好適合本土作戰——朝廷遠征高句麗的時候,是把吳地的府兵大多調走參戰的,除了浙南的東陽郡府兵、永嘉郡府兵被派給東萊留守陳棱做守備部隊外,浙北和丹陽等地的府兵都是直接去高句麗作戰的。這些郡的府兵,原本出征時有三萬多人,一年半仗打下來,生還者也不過兩萬,差不多如今都算是被蕭銑帶着還鄉了。

不過,和給王世充的條件差不多,蕭銑也被允許額外自行募兵擴軍。到了如今這個大亂的當口,對於有直接平賊作戰任務的地方重臣、將領來說。朝廷也不會在兵源上限得太死,——畢竟打仗這玩意兒,和亂賊血戰一場。官軍死個萬兒八千都是有可能的,要是官軍將領被束縛住而不能募兵以補足戰損。那就和被農民軍捆住手腳吊打差不多了。

朝廷對於地方將領的控制,更多是根據糧餉來實現。比如如果帶兵的是純武將,沒有地方政權財權的,那就直接卡軍餉軍糧撥付數額,只給你夠養兩萬兵的糧餉,沒法變出錢來的將領多募了也養不起。

而如果要制約的是軍權政權一把抓的地方實權派——別以爲這樣的實權派此前不存在,其實到了大業八年這個當口,張須陀便算是這類實權派中的代表了。本小說手機移動端首發地址:蕭銑絕對不是最早的。也不會是最後一批,在這個待遇方面萬全不起眼——那麼錢糧控制上就會麻煩一些。朝廷一般使用的是減免地方錢糧稅賦上繳朝廷的比例,留下養兵所需的數額。但如果地方官橫徵暴斂,加派超徵稅額來多養兵,朝廷就管不住了。

蕭銑如今算是困龍入海,多年經營終於換來了朝廷的信任,成了實打實的地方實權派,做了丹陽留守和江東六郡討捕大使後,六郡郡守都要聽從他的規劃。而且他自己在吳郡就有封地產業塢堡,而且聽說餘杭縣、錢塘縣如今在蕭銑嫡系沈法興的固守下。還沒有被劉元進的亂賊攻破,所以蕭銑要想多籌糧,還是很容易做到的。

所以。當海路軍來和蕭銑會和的時候,帶來的可不僅僅是區區一萬人,而足有三萬多人——另外兩萬多人,是從高句麗沿海的皮島敵後基地募集而來願意投效的人馬,由馮孝慈、呂玉、獨孤延壽率領。

皮島軍中原本還有侯莫陳氏的一些將領,這大半年來已經被馮孝慈清洗了:誰讓他們看不清形勢,還以爲今年朝廷對高句麗的滅國之戰就能結束了呢?結果因爲估計錯誤,侯莫陳氏下頭的士兵軍官發現還是不得不靠蕭銑維持局面,免得被遣送回國當二茬子炮灰。也就被馮孝慈等死忠於蕭銑的鐵桿慢工細活分化瓦解了。獨孤延壽算是識時務者,在侯莫陳氏軍官們被清洗的當口見風使舵重新表態死忠。得到了留用。

所以,彙集到丹陽郡的討賊大軍。足有四萬之衆,而且都是在高句麗血戰餘生的老兵,比此前吐萬緒魚俱羅帶的國內新徵府兵要精銳的多。這一局面讓蕭銑還沒正式討賊開打,腰桿子就硬朗了不少,兩年來的佈局總算是沒有白費。

至於軍糧的供給,蕭銑也是毫不擔心——在蕭銑的大軍到達丹陽郡之前半個月,武士彠就已經在京口城外、長江江心的金山寺私下囤積了好幾十萬石的軍糧,都是從蕭銑和南陽公主夫妻二人在江南的封地徵收的,或是提前採買的。這樣一來,便足夠超額的軍隊征戰所需了。

不瞭解金山洲地理情況的人,還真別奇怪區區一座金山寺,怎麼可能藏得下那麼多軍糧。因爲蕭銑前世熟讀明史,最崇拜的人物之一便有開拓海疆的國姓爺鄭成功。歷史上鄭成功敗走琉球之前,在人生的最巔峰期,便組織過一次圍攻南明故都南京的戰役。而鄭成功用的戰術,便是率領數萬大軍從海路入長江、不計下游沿海城池的得失、直接在鎮江登陸後圍攻南京城。鄭成功的軍糧來源,便是提前在鎮江江心的金山寺秘密囤糧,足夠數萬圍城大軍食用半年之多。

所以,蕭銑不過是偷師了鄭成功未來要發明的計略而已。

……

身爲南樑後裔,重新回到丹陽古城,蕭銑有一種很奇妙的感覺。他出生的那一年,南樑已經淪陷了二十六年,作爲南樑餘脈的西樑,是在荊楚之地的江陵建都的。等到他四歲的時候,西樑納土歸隋,祖父帶着他逃奔陳國,纔算是他人生中第一次遊歷丹陽,然後到他六歲那年連陳國也滅了之後,他便再也沒有來過這座南朝古都。

六歲孩童時的記憶,總歸是很模糊的。如今蕭銑已然二十八歲,那都是足足二十二年前的事情了。

滿懷着感慨,蕭銑踏入了臺城內留作丹陽留守官邸的府苑——這裡,原本是南朝滅亡之前,朝廷六部辦事的所在,隋朝滅陳的時候,犁平了皇宮大內,卻好歹留下了部分並不逾制的朝臣官署,留給地方官改作它用,所以丹陽的各處官僚府衙總是比別處州郡的要高那麼一些規格,面積也宏麗廣大一些,畢竟原來都是前朝中樞衙門改過來的。

留守府大堂上,蕭銑坐定,兩邊分列文武,他也不多客套,直接開門見山:

“朝廷命咱三個月之內平賊,不要耽誤了來年再徵高句麗的戰事。諸將有什麼方略,今日儘管直言——不過,可以先聽一下本官今日召來的錢塘縣令沈法興陳述一下賊情,大家也好知己知彼。沈縣令在吳郡各縣中算是守土有方,如今其轄區正是與賊軍交戰的最前沿,前幾日還是從天目山方向突圍,來到丹陽通報賊情的。”

衆文武應諾稱是,沈法興也就直奔主題:“好教留守大人得知。如今賊情糜爛,主要限制在蘭陵郡、吳郡、會稽郡三郡。其中蘭陵郡是交戰前沿,尚且在拉鋸之中,郡城已經丟了,與丹陽接壤的溧陽等縣還在堅守。吳郡情況更差一些,只有餘杭、於潛、錢塘三縣在最西,靠近天目山,由下官帶領本鄉府兵鎮守得免,也就是相當於朝廷廢州改郡之前,杭州的西半部分還在朝廷手中,而原杭州東部三縣,以及湖州、蘇州大部分縣城,都落入了劉元進賊軍手中。至於浙江以南的會稽郡,原本七月份時賊情還不嚴重,後來魚俱羅擊退管崇後,管崇率領殘部亡命過江投奔劉元進,讓劉元進勢力大漲,後來會稽郡全境都陷落了,成了賊軍的後方根據地。”

蕭銑和幾個將領看了一下輿圖,賊軍盤踞了大約兩個半郡的面積,將近二十個縣、覆蓋了十五萬戶百姓、將近一百萬人口的淪陷區。

蕭銑如今帶來的將領裡頭,最高級別的也就是幾個郎將,所以便輪到秦瓊質詢情況:“卻不知賊軍如今兵馬籌備幾何?仍然在固守的地方各縣府兵,是否還可堪一用?”

“賊軍盤踞百萬人口之地,總能強行拉起十幾萬衆兵力。至於已然固守的五六個縣,府兵士氣都很是低落——朝廷剛剛把此前剿賊不力的魚俱羅、董純二將送交朝廷斬首示衆,吐萬緒也下獄後拷問時氣憤而死,消息傳到江東,此前作戰的兵馬軍官人人自危,怕是不能用了。”

對於吐萬緒魚俱羅之死,蕭銑當初也沒打算救,畢竟如果這倆人救下來了,會不會被楊廣任命給自己打下手還不好說,歷史改變得太厲害保下這二人的話,對於自己割據江東也是個障礙。何況這倆是胡人,在蕭銑眼中死了也就死了,沒什麼可惜的。

不過,士氣低落的事情,還是要解決的。既然本地府兵已經不堪一戰,讓他們守城也就是了。

“本地新徵府兵指望不上,也就罷了。咱靠從高句麗帶回來的四萬精兵,足可破賊——珠諸將聽令。”

“請留守下令!”

“來整、周紹範,你二人率領一萬人馬,從江南河入太湖,沿北岸而進,並分出小股兵力襲擾太湖沿岸各縣,使賊軍不明我軍主攻方向、分其兵勢。秦瓊、馮孝慈,你二人率領兩萬人馬,從溧陽陸路出發,直撲蘭陵郡武進縣等地。餘部由本官親自統領,隨後進發——都且去準備吧。”()

第61章 開弓沒有回頭箭第8章 塵歸塵 土歸土第52章 江都決戰第10章 僥倖過關第46章 棋高一着第15章 日出處天子致意日落處天子第65章 試船第14章 自古天家最無情第21章 驍果種子第60章 白蘇扼腕第69章 咱也有黑手套了第61章 冬日瑣事第3章 不要錢一樣的大殺器第2章 治不好的寅吃卯糧第69章 咱也有黑手套了第19章 涿郡淪陷第18章 幕後英雄誰人知第21章 新豐故知酒第49章 人人都是影帝第37章 夾帶私貨第39章 從軍行第7章 得見第43章 賊情逆轉第27章 狂攬小弟第15章 陰人陰招第78章 千年前的煤老闆第15章 陰人陰招第59章 齊民要術第68章 進展神速第4章 人走茶涼第21章 兩個死要面子的活寶第7章 得見第4章 薩水慘敗第58章 體察民情第3章 苟富貴第43章 宿命偶遇第45章 有始有終第43章 宿命偶遇第31章 追亡逐北第10章 海客談瀛洲第52章 江都決戰第20章 內外侯官之巔第82章 價值窪地第22章 突厥末日第33章 宇文述遺計第34章 千字三百的大神第54章 順手牽羊第61章 冬日瑣事第58章 三皇並立第45章 有始有終第79章 攤牌第42章 議取平壤第50章 滔天毒計第48章 敵在本能寺第34章 擋道的都搬開第6章 不造反就逼你反第6章 楊廣第71章 誤認絕症第37章 夾帶私貨第83章 基業初成第97章 如願過關第四 票水師不是你這麼玩的第33章 宇文述遺計第35章 王世充求援第25章 捨身爲國第58章 體察民情第6章 彼之戰敗,我之摘桃第23章 一片石大捷第82章 價值窪地第21章 驍果種子第7章 家大業大第91章 驗收回京第29章 逼賊決戰第61章 開弓沒有回頭箭第47章 死要面子第67章 千年大計第22章 驚天大逆轉第2章 治不好的寅吃卯糧第53章 加官進爵第14章 福船建成第90章 忍辱負重第36章 因禍得福第6章 彼之戰敗,我之摘桃第91章 驗收回京第48章 敵在本能寺第25章 大洗牌第33章 棋錯一招第32章 討伐張仲堅第50章 蕭太閣之中國大回轉第51章 亡國滅種第25章 捨身爲國第67章 千年大計第6章 楊廣第59章 首惡第17章 不想還是不敢第10章 久旱逢甘霖第8章 新三皇時代第12章 得勝回朝第8章 尋找附加值第20章 議徵高句麗
第61章 開弓沒有回頭箭第8章 塵歸塵 土歸土第52章 江都決戰第10章 僥倖過關第46章 棋高一着第15章 日出處天子致意日落處天子第65章 試船第14章 自古天家最無情第21章 驍果種子第60章 白蘇扼腕第69章 咱也有黑手套了第61章 冬日瑣事第3章 不要錢一樣的大殺器第2章 治不好的寅吃卯糧第69章 咱也有黑手套了第19章 涿郡淪陷第18章 幕後英雄誰人知第21章 新豐故知酒第49章 人人都是影帝第37章 夾帶私貨第39章 從軍行第7章 得見第43章 賊情逆轉第27章 狂攬小弟第15章 陰人陰招第78章 千年前的煤老闆第15章 陰人陰招第59章 齊民要術第68章 進展神速第4章 人走茶涼第21章 兩個死要面子的活寶第7章 得見第4章 薩水慘敗第58章 體察民情第3章 苟富貴第43章 宿命偶遇第45章 有始有終第43章 宿命偶遇第31章 追亡逐北第10章 海客談瀛洲第52章 江都決戰第20章 內外侯官之巔第82章 價值窪地第22章 突厥末日第33章 宇文述遺計第34章 千字三百的大神第54章 順手牽羊第61章 冬日瑣事第58章 三皇並立第45章 有始有終第79章 攤牌第42章 議取平壤第50章 滔天毒計第48章 敵在本能寺第34章 擋道的都搬開第6章 不造反就逼你反第6章 楊廣第71章 誤認絕症第37章 夾帶私貨第83章 基業初成第97章 如願過關第四 票水師不是你這麼玩的第33章 宇文述遺計第35章 王世充求援第25章 捨身爲國第58章 體察民情第6章 彼之戰敗,我之摘桃第23章 一片石大捷第82章 價值窪地第21章 驍果種子第7章 家大業大第91章 驗收回京第29章 逼賊決戰第61章 開弓沒有回頭箭第47章 死要面子第67章 千年大計第22章 驚天大逆轉第2章 治不好的寅吃卯糧第53章 加官進爵第14章 福船建成第90章 忍辱負重第36章 因禍得福第6章 彼之戰敗,我之摘桃第91章 驗收回京第48章 敵在本能寺第25章 大洗牌第33章 棋錯一招第32章 討伐張仲堅第50章 蕭太閣之中國大回轉第51章 亡國滅種第25章 捨身爲國第67章 千年大計第6章 楊廣第59章 首惡第17章 不想還是不敢第10章 久旱逢甘霖第8章 新三皇時代第12章 得勝回朝第8章 尋找附加值第20章 議徵高句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