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節 大道歸本真

回到洛陽皇宮,李棟撥動時間軸,想在李制登基後的時空遊歷一番。門口異光一閃,驀然出現一個人影,李棟嚇了一跳。

宮門並沒打開,那人像駭人的幽靈無聲無息突然出現。換誰也會覺得,那人是鬼一般的存在。

當李棟看清楚來人的面目以後,心才放下來。李棟也正苦苦盼望着,能再見他一面。他就是袁天綱,被李棟一直尊稱爲神仙的人。

十多年過去了,袁天綱仍是那身行頭,藍衣黑鞋,道冠高高,面色紅潤,看不出歲月在他臉上留下的滄桑痕跡。他一進門,就對李棟搖了搖頭,說道:“有些事,任其發展比較合適,天道輪迴中,都已設定完善,何必非以人力改變它?”

李棟恭敬回道:“就依老神仙之意,任其發展?”但李棟又覺得,太子李制登基以後,定會發生重大變故,袁天師纔出面制止自己回去更改,一想到兒子登基後天下不會太平,當時不安起來。

袁天綱離開門口,走到李棟身前,緩緩勸道:“有些時候,事在人爲,拼拼就能行,爭爭就能贏;有些時候,過度參與則事與願爲,效果也恰恰相反。”

“每人都有自己的命運,生命的讚歌必需由自己去演繹,人生的道路由他們自己去跋涉。就算有福也是他前世今生修來的姻緣,就算有禍端也是他人生經歷的必修課。經歷過風雨的生命才更能珍惜來之不易的彩虹,遭受坎坷挫折的生命才能堅強如鋼,而不經受挫折和磨難的生命太脆弱了,在與他人碰撞時很容易煙消雲散。”

“合理的教導是訓練,不合理的挫折則是磨鍊,不管訓練還是磨鍊,對年輕人來說,都是最好的鍛鍊。你干涉後世之事,把太子護佑在羽翼下。試問聖上,他何時才迅速成長,真正獨擋一面,君臨天下?”

袁天綱一番話。使李棟放下懸着的心。對於太子李制登基以後的事,自己果然過度擔心了。他有他的治理方法,與自己的方法肯定不完全一致,也不能用自己的眼光去審視他治理得好還是不好,各種法度和政策都是隨着時間的變化而變化,不能用現在的眼光去看,看了以後肯定與自己的理念相沖突,反而對他的治理全局產生影響。

李棟便拱一拱手對袁天綱感謝道:“謝謝仙師點醒夢中人。”

袁天綱走到御案前,指着上面的五種元素說道:“我還要提醒你一句,你的時間不多了。準備上路吧。”

李棟心裡一咯噔,緊走兩步走到袁天綱面前,問道:“仙師的意思是……”

“五種元素集齊,天下大安,這裡的任務你也完成了。還不離開?權力的玉璽助你回到你想去的地方,那裡還有一個任務等着你去完成。身爲一名頂天立地的男人,欠着別人的感情,心裡難道很舒服麼?”袁天綱似乎也知道,李棟穿越到前的情況。

李棟說道:“老神仙,我如果回到以前,這算不算改變他人的生命軌跡?”

袁天綱微微一笑:“這屬於你自己的記憶。你有權更改它的走向。這個權利也屬於你在這世界爭取的獎勵。你改變了一部分歷史走向,比原來的大唐更加輝煌。”

“你離開這裡的時候,是單程的,不能返回。而且你離開的時候,五種元素將在人間消失,從此塵歸塵。土歸土。玉璽乃傳國之寶,新皇帝離不開它,你不能把它帶離大唐。不過在離開大唐之前,你還可以藉助它遊玩四處,唯獨不能沾惹唐朝這個時期內的任何事。”

李棟聽說在這個世界自己的時間無多。心裡已經亂了,在想着如何把後事安排妥善,根本沒有心情再去時空旅行,便點頭答應了袁天綱。

袁天綱大袖飄飄,對着御案上的五種元素和玉璽輕一拂,案面上泛起一陣光彩。袁天綱說:“這次是我們最後一次見面,以後再也不會有機會了。你若有什麼想法,現在可以提出來,我儘量滿足你。”

“這一世的變化天翻地覆,我從鄉間一名普通的小民,經歷征戰南北,躍馬東西的軍旅生涯,到建立大唐治理大唐新朝,結識許許多多俠骨英雄,忠義豪傑,亦收穫人間至美的愛和刻骨銘心的情。本以爲,我會忘掉過去,忘掉她曾經對我的種種好。當我擁有回到過去的能力時,我還是不自覺的想回到她的身邊。”李棟微微仰着臉,朝天望着,緩緩說道:

“可是在這個世界經歷的越多,我越不能忘掉她對我單純的好。此刻我心裡非常平靜,渾似這一切根本沒有發生過,像生活在夢境中。這一切會隨着回到過去而煙消雲淡,我對現在非常滿意,對將來也非常滿意,可是對過去非常掛念。只要我能回到過去,回到她的身邊,我亦無所求。”

“人生百年,往事如煙,該去的總會去,該來的總會來。求來的與自己親手完成的,絕對不可同日而語。因爲上,老神仙,非常抱歉,我無所求。”

袁天綱讚許的點點頭,說道:“道可道也,非常道也;名可名也,非常名也。無名,萬物之始也;有名,萬物之母也。故恆無慾也,以觀其眇;恆有欲也,以觀其所徼。兩者同出,異名同謂。玄之又玄,衆眇之門。恭喜你,你終於得道了。”

李棟知道,袁天綱說的正是,道家祖師老子臨出關前所書的五千言《道德經》,這句話是對道起着提綱契領的作用。意思是說:

道能夠解釋清楚,道就不再是道,道能起一個貼切的名字,也不是恆定的名字。無名是天地形成之初,萬事萬物最基本的混沌狀態,從道里衍生了萬物以後纔有了名字。所以,道存在於天地之間,要常從“無”中去觀察領悟“道”的奧妙;要常從“有”中去觀察體會“道”的端倪。有和無是天地形成之初最基本的兩種狀態,說法不一樣。道非常玄妙啊,玄之又玄,妙之又妙,是誕生萬物的母親。

李棟領會到這裡,知道自己無**的狀態,符合道的本質,便也對袁天綱點點頭,微微一笑道:“弟子明白。”

袁天綱滿意一笑,身影一晃,便從殿內消失。

李棟把御案上的寶貝收藏起來,推開宮門,滿面紅光走出皇城,來到乾陽殿,召令百官集合。衆官到齊以後,看着聖上李棟精神煥發,不似早朝那陣臉色蒼白,都以爲李棟的病徹底治癒,都替李棟感到高興。

李棟微笑着對百官說道:“孤今天心情非常好,寫了一首不入流的詩,哪位愛卿願意替孤寫下來啊!”

這時,魏徵往前站了站,說道:“微臣不才,願替聖上提筆。”

李棟一搖頭,說道:“你是肱股之臣,不能讓你做這些體力活。嗯——”李棟一沉吟,說道:“太子李制何在?”

李制這時已經接近二十歲了,長得非常帥氣,論文論武都是響噹噹的,至少在同年齡之中,非常出色。聽到父皇說讓他執筆寫詩,站出朝列,郎聲回道:“臣李制願聽聖命!”

李棟便摸着下巴,緩緩吟誦道:“

危急白身出,轉戰四方魂。

手足皆相離,困窘顯精神。

瓦崗奪帥初,東都稱金銀。

羣雄逐鹿急,鏖戰暢淋漓。

新舊兩勢力,緣自一家親。

莫非王土下,誰敢不稱臣。

四方生平起,反穿歸本真。”

李棟說一句,李制寫一句,李棟一共說了七句,李制也寫了七句。李制寫完第七句的時候,還以爲有第八句,哪知等了半天,李棟卻說:“好了,沒有第八句了,只有這七句!”

李制迷茫了,要麼四句,要麼六句,要麼八句,世間哪有七句的詩?大臣們也和李制的表現一樣,都覺得不可思議。

這首詩就是李棟一生的經歷,從章丘出兵,到北征高句麗,再到瓦崗奪帥,攻取洛陽,打下長安,兩家李姓朝代合成一體,成爲新大唐。莫非王土下,無人不稱臣。現在天下太平,聖上體悟到世間的大道理,迴歸到道的本質。

可是明明還缺一句嘛!爲何不續上?有些大臣都在肚子裡甚至替李棟補出來了一句。但李棟是高高在上的帝王,大臣哪有膽量給帝王的詩狗尾續貂?顯得你比皇帝有才華,皇帝想不出來的詩句,你都能寫出來。這明顯是嫌命太長,不想在大唐混日頭了。因此上衆人都不敢吱聲,但心裡都非常奇怪,心說難道聖上的病剛好,還糊塗着?

李棟看着朝堂上的大臣,個個都被殘缺一句的詩弊得臉紅脖子粗,便哈哈大笑起來:“孤故意缺一句,這叫天殘,這一句詩,孤不寫了,不寫了!”李棟說着從龍椅上起來,望着君臣大聲笑說:“最後一句詩,就留後世子孫補全。凡事不能做得過於完美,缺纔是天地間最真實的本質。這個世界上有完美的東西麼?”

第154節 瓊華殿異影第213節 惡人王世充第253節 拔腿溜之呼第74節 助戰斑鳩店第238節 李棟的舌功第173節 公主的哭泣第267節 江山與美人第120節 神秘的銅錢第65節 熱血鑄豪情第235節 霍霍刀光影第130節 隋煬帝駕臨第239節 宴上的暗箭第282節 竇建德中計第259節 跟我走一遭第341節 彈指十年間第172節 深藏功與名第227節 紅拂女懲惡第312節 明朗破虛空第275節 顏如玉遭險第78節 衙堂一鬧劇第89節 發財的良機第271愛恨情仇孽第298節 誰母儀天下第222節 離間瓦崗計第162節 專等你來鑽第72節 斑鳩店遇襲第200節 神秘客光臨楔子第128節 扣弦待箭發第2節 危急白身出第43節 忠義勇三全第321節 奇謀破長安第61節 懸壺五龍潭第251節 螞蟻最威風第192節 樹靜風不止第154節 瓊華殿異影第155節 要命的女人第111節 隋末橫太級第159節 小鬼漸養成第180節 第三大勢力第130節 隋煬帝駕臨第45節 五合一大拿第139節 親兵千牛衛第293節 一謀勝千軍第160節 再黑他一把第214節 四海鼎沸第7節 奇兵伏白雲第289節 誰斬好頭顱第101節 用智不用武第150節 不堪的一幕楔子第305節 割袍斷情義第136節 遼東城之勝第321節 奇謀破長安第231節 拿命來打賭第64節 豪情鑄萬丈第41節 牧童的秘密第329節 就是欺負你第54節 心狠站得穩第261神奇的璞玉第132節 雷霆帝王怒第41節 牧童的秘密第246節 運籌帷幄中第194節 抗旨要殺頭第185子彈飛一會第285節 楊廣不能死第248節 設下六道關第59節 鐵鋪現異影第43節 忠義勇三全第115節 一山不二虎第86節 誤入後花園第160節 再黑他一把第283節 燒一把底火第248節 設下六道關第97節 花魁顏如玉第334節 魏徵回洛陽第323節 秦瓊遭圈禁第109節 智勸竇建德第291節 遙指長安城第158節 養小鬼計劃第192節 樹靜風不止第145節 歷史的走向第92節 刺客劉黑闥第144節 作一次奸臣第70節 目標東阿縣第229節 各爲其主第334節 魏徵回洛陽第141節 甘作上馬石第33節 亂世何對錯第113節 營中大比武第107節 相親郡丞府第289節 誰斬好頭顱第337節 培養繼承人第93節 錢是試心石第206節 大海寺之戰第37節 其利可斷金第285節 楊廣不能死第206節 大海寺之戰第25節 英雄反目仇第246節 運籌帷幄中
第154節 瓊華殿異影第213節 惡人王世充第253節 拔腿溜之呼第74節 助戰斑鳩店第238節 李棟的舌功第173節 公主的哭泣第267節 江山與美人第120節 神秘的銅錢第65節 熱血鑄豪情第235節 霍霍刀光影第130節 隋煬帝駕臨第239節 宴上的暗箭第282節 竇建德中計第259節 跟我走一遭第341節 彈指十年間第172節 深藏功與名第227節 紅拂女懲惡第312節 明朗破虛空第275節 顏如玉遭險第78節 衙堂一鬧劇第89節 發財的良機第271愛恨情仇孽第298節 誰母儀天下第222節 離間瓦崗計第162節 專等你來鑽第72節 斑鳩店遇襲第200節 神秘客光臨楔子第128節 扣弦待箭發第2節 危急白身出第43節 忠義勇三全第321節 奇謀破長安第61節 懸壺五龍潭第251節 螞蟻最威風第192節 樹靜風不止第154節 瓊華殿異影第155節 要命的女人第111節 隋末橫太級第159節 小鬼漸養成第180節 第三大勢力第130節 隋煬帝駕臨第45節 五合一大拿第139節 親兵千牛衛第293節 一謀勝千軍第160節 再黑他一把第214節 四海鼎沸第7節 奇兵伏白雲第289節 誰斬好頭顱第101節 用智不用武第150節 不堪的一幕楔子第305節 割袍斷情義第136節 遼東城之勝第321節 奇謀破長安第231節 拿命來打賭第64節 豪情鑄萬丈第41節 牧童的秘密第329節 就是欺負你第54節 心狠站得穩第261神奇的璞玉第132節 雷霆帝王怒第41節 牧童的秘密第246節 運籌帷幄中第194節 抗旨要殺頭第185子彈飛一會第285節 楊廣不能死第248節 設下六道關第59節 鐵鋪現異影第43節 忠義勇三全第115節 一山不二虎第86節 誤入後花園第160節 再黑他一把第283節 燒一把底火第248節 設下六道關第97節 花魁顏如玉第334節 魏徵回洛陽第323節 秦瓊遭圈禁第109節 智勸竇建德第291節 遙指長安城第158節 養小鬼計劃第192節 樹靜風不止第145節 歷史的走向第92節 刺客劉黑闥第144節 作一次奸臣第70節 目標東阿縣第229節 各爲其主第334節 魏徵回洛陽第141節 甘作上馬石第33節 亂世何對錯第113節 營中大比武第107節 相親郡丞府第289節 誰斬好頭顱第337節 培養繼承人第93節 錢是試心石第206節 大海寺之戰第37節 其利可斷金第285節 楊廣不能死第206節 大海寺之戰第25節 英雄反目仇第246節 運籌帷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