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康熙風雲 51、風起
51、風起
胤礽接到康熙的急召,匆忙間換好衣服後趕往南書房。想起這些天朝野上下議論紛紛的話題,對於將要發生的事情胤礽多少猜到了一些。不過從順天府鬧到京城,就不知道是誰在後面推波助瀾……
胤礽將大半的心思放在理清科舉舞弊案的頭緒上面,對於路況的注意難免有些放鬆,結果一不小心就跟正在上臺階的胤褆撞在了一起。
胤褆輕輕扶住胤礽,托住他的左手,道:“走路時,還請太子多注意一下旁人,否則極容易發生意外。”
“多謝提醒!”胤礽先是看了看還捉着他不放的那隻手臂,而後才擡起頭看向胤褆。
胤褆挑了挑眉,鬆開手後就向旁邊側了側身體,讓胤礽先行。這裡已經是乾清宮的範疇,胤礽是君,他是臣,理應是他跟在胤礽後面去面見皇父。
胤礽點了點頭,算是還了個半禮,然後就不客氣地越過胤褆走在前面,胤褆則是緊跟在他後面,兩人的距離僅有半步之遙。
兩人一起來到南書房,卻赫然發現不但索額圖、明珠、李光地等人在此,就連陳廷敬、李天馥也被宣來議事,三阿哥也位列其中。胤礽心裡一緊,看來這次康熙是真的準備動手清除徐元文和徐乾學等人了,就不知道索額圖那邊的安排會不會起作用?
“你們先看一下這個摺子。”康熙待衆人相互行完禮,便示意陳廷敬將摺子交給太子和大阿哥。
胤礽接過摺子,一目十行地看了起來,越往下看越是心驚。上面將徐乾學等人買賣科舉名額的經過寫得鉅細無遺,就連交易的具體金額也列舉得清清楚楚,索額圖這邊的親信也有好幾個牽涉其中。不過萬幸的是索額圖脫身得算早,摺子上倒是沒有明確地提起他的名字,只說了一句“疑奉索額圖之意”。
看到這句話,胤礽心裡稍定,這纔將摺子遞給了胤褆。
胤褆接過後,也很快地看完裡面的內容,期間他悄悄擡頭看了一眼坐在上位的帝王,只見康熙的臉色陰沉得攝人,犀利的鳳眼裡全是狂怒的風暴。
“看完了?”康熙掃了全場一遍,然後將視線落在太子身上。
胤礽硬抗着落在他身上的陰冷怒氣,道:“回皇上的話,兒臣已經看完了。”
康熙“恩”了一聲,卻問起了他的長子:“胤褆,這樁舞弊案你有何看法?”
衆人心裡咯噔一響,這是第一次康熙在朝廷大臣面前直接躍過太子,問起大阿哥對政事的看法。這一刻,幾乎房裡的所有人對朝廷中的流言信了幾分,明珠更是臉上一喜。
胤褆一怔,忙道:“皇上,此次舞弊案涉案的都是朝廷大臣,難免會有人在背後煽動那些仕子們起鬨鬧事。兒臣認爲,還是請皇上下旨讓刑部和九門提督查清楚事情的經過再行論罪也不遲。”
這話說了等於沒說,不過康熙的臉色反而和緩了不少。
明珠聽後,暗暗着急。摺子他也看過,上面明明白白地寫着索額圖那邊已經有好幾個人滲和進去,徐乾學那些罪證確鑿的最輕也得被判罷官論處,不可能再有起復之日。明明這是個極好拉索額圖下臺的機會,說不定還可以將太子……
康熙此時看向三阿哥:“胤祉,你現在主管禮部,說下你的看法。”
三阿哥上向行了個禮,道:“回皇上,此次科舉的會試和殿試完成多時,皇上也已欽點出三甲進士,木已成舟,實在是不宜做全盤改動。兒臣以爲,可將會試的所有卷子再次取來,重新遴選大臣閱卷。若證實這些人是有真材實學的,仍可留職待用。不然,則可革去其功名,再細細徹查其人是否真的跟徐乾文等人暗中勾結。”
康熙輕輕地敲着桌子,對於三阿哥的話沒有發表看法。他突然問道:“太子認爲如何?”
一直將自已當成擺設的胤礽一愣,他沒想到康熙還會點他的名,畢竟無論摺子上面的內容是真是假,他都應該避嫌的。只是皇帝問話,他卻不能不答,“兒臣也以爲,當務之急是將今科會考的卷子全部密封重閱,安排新科進士再次進行殿試,以安天下仕子之心。”
太子這一開口,衆人像是解了封印似的,一一列舉自已的看法,有隱射索額圖也參與其中的,也有支持太子和三阿哥說法的。一時間,個個暢所欲言,似乎剛纔的肅殺氣氛只是幻覺。相對之下,一直保持沉默的大阿哥就顯得有些不起眼了。
“李天馥。”
“臣在。”李天馥趕緊站了出來。
“徐乾學一案,就交由你全權負責,這裡面該捉的該審的一個都不能放過。”最後,康熙一錘定音,勢必要李天馥查實到底。
索額圖臉色微微一變,忍不住向太子那邊看了過去。
胤礽沒有錯過索額圖的視線,他向對方微乎其微地搖了搖頭。
康熙接着又道:“着禮部的人將這次鄉試、會試所有的卷子調出來,巡排重新審閱。發現有漁目混珠者,全部壓入大牢讓刑部審問清楚。”
禮部尚書聽後連連稱是,暗地裡爲自已捏了一把冷汗。
康熙隨後又讓三阿哥去禮部幫忙,輔助此次重閱,便讓衆人退下。
離開前,胤礽不由得看了看胤褆,他還以爲胤褆會趁此機會落井下石呢!沒想到胤褆這麼沉得住氣,看來這幾年的磨練真的讓他變了很多。
大阿哥府上,明珠皺了皺眉,問道:“大阿哥,剛纔在南書房您所說的話,可是有別的用意?”
胤褆放下手中的茶碗,道:“不是我不想趁此機會將索額圖拉下臺,只是明相可還記得尼雅翰一事?”
明珠疑惑地看着胤褆:“您是說……”
“太子身爲一國儲君,從小就被皇上親自教導照顧,情分不比尋常。”胤褆搖了搖頭,道:“可是現在只是一個尼雅翰,就已經讓皇上對太子產生了戒備。若我今日真的極力進言嚴懲索額圖,怕是會惹得皇上更爲反感。退一步講,我們根本就沒有確實的證據證明索額圖有參與其中。倒不如讓其他人將這番意思說出,我們也好避避風頭。”
如果說胤褆以前對康熙的態度是先父后皇,那麼尼雅翰一事則是讓他的想法有了徹底的轉變。小時候他時不時地跑去毓慶宮玩耍時,總是很羨慕地看着康熙對胤礽無微不致的照顧。大至太子的學業功課,小到衣食起居,康熙都要事事過問。可以說,康熙對待太子那整個皇宮裡獨一份的寵愛,除了胤礽本人,沒有人會比胤褆更加清楚。但是現在,只是一個小小的尼雅翰,就近乎抹殺了這一切的感情。
胤褆有時會想,連最得皇父寵愛的太子一旦觸犯到他的權益都可以毫不留情的打壓,那麼自已這個皇長子在皇父心裡會不會也是另一種猜忌?
明珠點了點頭:“大阿哥所言極是,是我太過急進了。”沒辦法,他跟索額圖鬥了這麼久,一有機會就想着將對方拽下臺,這早就成爲本能,不想今天差點惹出大禍來。
“其實您的做法也是極對的。如果我沒料錯,怕是索額圖早就將那些不利於自已的證據全部毀掉了,不然今天那份摺子就不是我們現在所看到的樣子了。”明珠念頭一轉,很快就反應過來,不由得慶幸大阿哥沉得住氣。
胤褆若有所思地反問道:“是這樣嗎?”
“我也不敢肯定,不過應該是**不離十的。”
“舅公,你說這件事,太子有沒有參上一腳?”胤褆覺得那種莫明的怪異感又出現了,像極了那次康熙除掉不少明珠和索額圖兩派官員時出現過的感覺。
“恩……”明珠沉吟了一會,“有這個可能。雖然沒有跡象表明太子爺曾經參與其中,但是太子爲人一向細心謹密,實在是不容人小歔。而且除了皇上之外,還有人可以讓索額圖心甘情願放棄這一塊已經到嘴邊的肥肉,估計也只有太子一人可以做到。”
或許就是因爲太子的算計手段完美得讓人找不出一絲破綻,所以皇上纔會對他愈加忌憚,圖雅哈被貶至廣東一事就是最好的例子。
“既然大阿哥剛纔在皇上那兒已經將自已摘了出去,這件事我們就不用參和了,就讓三阿哥那邊去搞弄。”明珠想起三阿哥振振有詞的樣子,心裡冷笑不止。連他們這種混跡官場多年的人精都不敢對那位殿下有絲毫輕忽,現在只憑一樁科舉舞弊案就想削弱太子的聖寵?看來三阿哥這次絕對會栽個大跟頭。
胤褆也想起了在南書房的那一幕,笑道:“還是明相看得通透,那我們就只等着看戲便是。只是……這次的機會確實難得,難道我們就真的什麼也不做嗎?”
明珠一笑,道:“索額圖怕是動不了了,不過只要我們將名單上的那些官員換下來,也夠那隻老狐狸頭疼的。”
“我明白了。”胤褆微微冷笑,語氣裡帶着些許不屑,“三弟現在不是掌管禮部嗎?正好,他也應該是時候有一番作爲了。”
就在暗波詭譎的氣氛中,各方勢力全在盯着太子不放,可惜讓所有人失望的是,太子這些天來一直照常理事,不見有半點焦急的樣子。
“爺,這是我擬好的年禮,您看下可要再添點什麼?”石氏拿出一張禮單遞給了胤礽。
“以後這些事你直接跟柳芸商量,不用再問我。”胤礽掃了一眼,就給回了石氏。不得不說,石氏的管家本事確實沒得挑剔。
石氏點了點頭,收回禮單。
胤礽又跟她聊了幾句,然後漫不經心地道:“快到年關,天兒也越來越冷。我記得你阿瑪的膝蓋骨不是很利索,正好他現在也得閒,不如趁着天寒不用外出的時候讓他好好調理一下,不然以後上了年紀怕是會更加難受。”
石氏的動作一僵,隨後笑道:“阿瑪那是老毛病了,難得爺還有心惦記着。我明兒就讓額娘遞牌子進宮,我這兒也剛好備了些藥材,索性一起賞回都統府就是了。”
胤礽滿意地點了點頭,跟聰明的女人說話確實是一件很享受的事情,一點就通。
十二月,禮部重新審閱科舉卷子,查出好幾張卷子確有作弊之嫌。第二天,三阿哥向皇上請命,徹查這些人是否與徐乾學等人有來往。
數日後,三阿哥再次呈上數人的供詞,無一例外全部指向了一干涉案人士。至此,康熙下令,徐元文、徐乾學、王鴻緒等人罷免一切官職,革去所有頭銜,其中傅臘塔更被流放寧古塔。
康熙三十二年的新年,無論朝堂還是後宮,三阿哥頓時也成了衆人矚目的焦點之一。榮妃更是得意不止,風頭一時無兩,連惠妃和宜妃也難壓其勢頭。
然而事情沒有完結,二月,御史郭德常卻給皇帝上了一道摺子,“臣聞禮部員外郎揚古利曾與徐乾學來往甚爲密切,有黨同結議之習,揚古利曾多次出入傅臘塔之府邸,證有三。其一,揚古利藏……”
揚古利是榮妃的侄子,也是馬佳氏年輕一輩中較爲出色的一員。這道摺子一上,胤祉當場就蒙了。揚古利在禮部任職,徐乾學也曾任內閣學士、又是負責教導庶吉士,兩人有來往很正常,怎麼現在反而成了結黨拉派,還扯入了科場舞弊案中。更甚者,郭德常所述的字字句句更是在暗指他在審查之時有意放縱坦護揚古利,有包庇之過。
這時,陝西傳來急報。自去年夏末起,陝西連續數月大旱,入冬至今也無降雪,導致耕田顆粒無收,現陝西巡撫薩弼上摺子請朝廷派人前往賑災,安撫民心。
作者有話要說:本來昨天晚上可以發文的,結果資料稿子全部留在了公司,真是杯具啊!
然後,我憑着印象碼了2K左右,今天上午就趕緊補齊發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