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一追一逃

十一月九號晚間,距離桃源東南方向約八公里外,一匹自西往東而來的戰馬載着一名身穿深藍色、單排扣軍服的騎士疾馳東進(清末梟雄249章)!

而在他的前方則是緩緩前進着的大軍,其中有着穿着深藍色軍服的皇家陸軍士兵,還有穿着同樣款式,但顏色卻是灰色的協防軍士兵(清末梟雄249章)。

只見騎士越過大軍,然後直奔前方,不用多時他就是在一羣騎着戰馬的軍官面前停下,然後從懷中掏出了一封書信交給對面的一個上尉。

上尉接過書信後,又是策馬向後而去,走了兩步就是到了沈馳雲面前!

“軍長,第一軍司令部來信!”

騎在馬上的沈馳雲接過書信,直接在馬背上撕開了信然後看了起來!

這封軍報是第一軍司令部派遣傳令兵送過來,但是等沈馳雲細看了後卻是臉色大變!

“這個李鴻章倒是反應夠快,竟然在今日凌晨時分就棄城而逃了!”說着的同時,他把信遞給了身旁的第五軍參謀長宋向堂。

宋向堂看過後也是皺起了眉頭:“沒想到還是遲了一天,如果再給我們一天時間,等今日晚間我們就能夠徹底包圍李鴻章於桃源城內了!”

這封軍報上說,今日凌晨時分,桃源城外的第一軍就是發現了清軍有撤退的跡象,並在黎明時分緊急發動了進攻。

但是很明顯李鴻章是在桃源縣留下了斷後部隊的,留下的那些斷後部隊很顯然是被當成了棄子,清一色的綠營等舊軍,一個新軍都沒見着。

今日早上七點種,施清瑄做出了決定,除了留下一個皇家陸軍步兵團以及部分炮兵,會同兩個協防師繼續進攻桃源縣外,施清瑄已經親自率領大部分主力北上追擊!

第一軍那邊傳來的軍報說,請求第五軍也加快速度北上,並且不用去桃源。而是轉道去沐陽一帶,追擊北逃之張國樑,同時掩護第一軍之右翼。

面對這種情況,沈馳雲當即傳令第五軍主力部隊改變方向。不再去西北方向的桃源縣,而是轉道北方,同時命令主力的第五步兵師先行青壯北上,除了必要之彈藥外,其餘輜重暫且留下。和第十二協防師等部隊後面走!

同時派遣了第五騎兵團作爲前鋒,先行北上追擊!

這個第五騎兵團如果能夠趕得上的話,應該能夠和第二騎兵團匯合,最後聯手追擊並纏住北逃的李鴻章所部。

李鴻章帶走的那萬人可都是江淮新軍以及新納入進來的原河南、山西練軍,重要性遠遠不是幾萬綠營清軍可以相提並論的。

如果放任他順利北逃,那麼後續中華軍要想北上山東就會遭到極大的阻力。

所以施清瑄纔會緊急進行追擊,而沈馳雲也纔會做出讓第五步兵師輕裝追擊的決定!

他們要把李鴻章給追上,不能讓李鴻章帶着上萬新軍逃回沐陽,更不能讓他們逃回沂州!

而輕裝追擊是否會遭到伏擊之類的,會不會孤軍深入脫離後方輜重部隊太遠而不及不通暢。這些風險都是有的。

但是也不能因爲有風險就不這麼做,打仗不可能一直都是穩步推進的,必要的軍事冒險也是需要的!

更何況,中華軍北上追擊是青壯追擊,但是逃跑的李鴻章所部萬人新軍,以及從淮安北逃的張國樑所部五千骨幹綠營也是輕裝逃跑。

他們要逃跑是絕對無法帶上太多輜重的,估計着連軍糧都只帶了幾天而已,要不然的話他們的行軍速度就慢到和烏龜爬一樣,那裡還逃得了啊。

如今逃的這麼快,那麼就可以判定逃跑的張國樑和李鴻章是絕對沒有攜帶太多輜重的!

施清瑄和沈馳雲是不知道。李鴻章今日凌晨帶領部隊撤出桃源縣的時候,甚至連那些原屬於清軍綠營等軍的大口徑火炮,也就是那些什麼三五千斤以上的將軍炮之類的都直接扔下了,只帶着輕便的十二磅以下的洋炮北逃。

就連口糧除了士兵隨身攜帶的三日口糧外。輜重部隊也只額外帶了三日軍糧而已,滿打滿算六天都不到!其他什麼帳篷之類需要輜重部隊攜帶的物資一律扔下,走之前還把歸屬於綠營的所有馬匹牲口都帶上了。

如此才能夠迅速北逃,甚至連第一軍尾隨追擊一時間都無法追上!

十月九號,李鴻章所部萬人新軍一日竟然行軍達到三十公里之多,這個行軍速度對於一支徒步步兵來說是非常難得的。這個時代通常來說,一支步兵行軍普遍在二十公里左右,很少能夠超過二十五公里的行軍速度。

而逃命的江淮新軍顯然是比平時提高了許多,這也就怪不得後頭的第一軍追不上了!

九號晚間,第一軍臨時駐地裡,施清瑄聽着偵騎的回報,臉色有些不太好看!

根據偵騎回報,前頭的李鴻章所部已經抵達宿遷縣城正東約三十公里外的劉集鎮,距離自己大約有五公里的距離。

而且偵騎說,臨近傍晚時分的時候,那些清軍竟然還沒有停下步伐,顯然是要繼續走夜路!

得知這些情況後,讓施清瑄有些鬱悶!

什麼時候國內的其他軍隊也能夠和中華軍比徒步行軍的速度了,要知道今天裡施清瑄帶着第一軍主力北上追擊的時候,前前後後加起來已經行軍二十五公里,雖然整體速度要比前頭的李鴻章所部快一些,雙方的距離從七八公里縮減到了五公里。

但是由於第一軍追擊的時間比較晚,這追了一天都沒能追上。

現在清軍如果晚上繼續行軍的話,那麼不用多久就能夠抵達沐陽了,到時候他們就會和張國樑的五千人匯合到一起。

張國樑從淮安城帶出來的五千人雖然說還是綠營舊軍,但是能夠被張國樑帶出來的這部分人馬肯定也是綠營中的骨幹,都是這幾年跟着張國樑南征北戰的老兵了,雖然武器裝備要差一些,依舊以火繩槍和冷兵器爲主,但是打起來比起尋常綠營舊軍強得多。

如果張國樑沒有這支老骨幹部隊,已經多次打了敗仗的他早就被清廷撤職了,他之所以今天還穩坐總兵之位,兼任江南北軍務協辦大臣職務,和他手底下的這支骨幹部隊是分不開的。

顯然張國樑和李鴻章都是想的非常明白的人,他們的權勢來之於手底下的軍隊,所以每當看到情況不對的時候,立馬就帶着自家人馬逃跑了,然後把其他清軍留下當棄子扔給中華軍。

對於中華軍而言,要擊敗李鴻章和張國樑容易,但是要想把他們逮住,殲滅他們的骨幹部隊卻是非常困難,揚州一戰沒留下他們,淮安和桃源一戰同樣沒留下他們。

這兩個人和僧格林沁以及都興阿等人不同,其他的清軍將領說是目光前短也罷,說他們愚忠也罷,但實際上還是很少人會和李鴻章、張國樑他們稍有風吹草動,就跑的跟兔子似的。

如果把僧格林沁和李鴻章的位置調換過來,李鴻章是絕對不會帶着六七萬主力部隊南下救援桃源的,只會一心死守宿遷,撐不下去了就跑路。

爲了追上,後頭的中華軍累得不輕,而前頭逃跑的李鴻章也是累得跟狗似的!

傳統文人出身的李鴻章雖然說帶兵打仗呢,但實際上他就和以前的黃宗漢等人一樣,是個正兒八經的文官,這身體素質自然也就好不到那裡去,以往的時候他指揮大軍作戰可是很少騎馬的,一般都是做轎子。

但是現在逃跑路上,也是顧不上坐舒適性更好的轎子了,而是和其他武將們一樣乘馬。

這一天馬騎下來,這大腿內側摩的火辣生痛,旁邊的一個馬弁走進了些:“撫臺大人,可還受得住,要不要卑職去後頭趕輛馬車來?”

李鴻章聽罷搖頭,這從桃源縣逃出來的時候就沒選擇坐轎子或者馬車了,現在都走了一天自然就更不會選擇了。

現在還沒有脫離危險,他自然不會去坐馬車或者轎子的,說得好聽一些就是和將士同甘共苦,說的直接一些就是,萬一敵軍追上來來一個襲擊,這待在轎子或者馬車上,那不是等死嗎?

要知道從中午開始,後面殿後的騎兵部隊就已經數次和追擊而來的中華軍騎兵接戰,而且是敗多勝少,已經數次讓中華軍的騎兵靠近後隊,所幸的時候後頭的中華軍騎兵也沒有狂妄到只憑借偵騎的數十騎就敢發動襲擊,只是突圍江淮新軍的騎兵攔截後,抵近偵查一番就是飛馳離去。

如此的一切都表明,自己的屁股後頭有着一支中華軍正追着呢!

擡頭看看周邊的環境,現在天色已經完全黑了下來,天上也沒有什麼月亮,爲了繼續行軍,江淮新軍已經打上了簡易的火把,在夜色上猶如一條火龍彎彎曲曲的向前蠕動!

江淮新軍的夜間行軍也沒有持續多久,畢竟士兵們也不是鐵打的,從昨日凌晨時分開始到現在已經十幾個小時,只在中午的時候略微休息了一個小時,這走了一天後一個個雙腿都如同灌注了鉛塊一樣,行至亥時三刻,江淮新軍就是停下了前行的步伐。

而這個時候他們後方大約六公里外的第一軍營地裡,除了值守的部隊外,其餘將士早已經是進入了夢鄉!

整個宿遷縣東部的夜色平靜了下來,完全看不出來前後不過五六公里之間,有着兩支大軍正在相互追逐。(。)

第141章 起兵的藉口第325章 農忙時節第114章 最後的齊射第498章 湘潭起義第174章 生絲和稅收第698章 摩天大廈第138章 敗退和首秀第175章 生絲產業鏈第122章 擴大商貿區第14章 自籌軍費第643章 方家第164章 多方驚慌第519章 三流工業國第102章 保護軍帥第149章 董離第91章 攻城第653章 新式步槍選型第221章 騎兵之衝鋒第324章 戰爭中的發展第67章 協防上海第396章 咸豐身死第287章 聯軍總攻第75章 井噴式發展第534章 進駐九龍第46章 他敢打嗎第342章 林成庭的擔憂第417章 經濟大臣第101章 壓制和進攻第478章 密室會談第143章 舉旗造反第456章 立嫡立賢第702章 帝國海軍在行動(一)第329章 最好的步兵第566章 戰艦和炮臺的較量第14章 自籌軍費第299章 重炮之間的較量(一)第472章 工業井噴第572章 東北鐵路第482章 立儲風波第548章 新一代戰艦第704章 世界大戰的邊緣第404章 林成庭的選擇第386章 大清的崩潰第297章 廣州失陷第481章 海軍改革第247章 沈馳雲的野望第166章 攻克南京第532章 出兵香港第405章 湘軍動亂第224章 清點戰果第52章 上海亂第686章 陸軍革新第112章 餘勝軍協防團第178章 夏季攻勢第345章 工業規劃第110章 崩潰和追擊第431章 新舊更替(一)第528章 衝突升級第121章 卿本佳人第108章 主動出擊第415章 橫掃巴東第433章 皇家科學院第102章 保護軍帥第524章 英法美關注第314章 妄談國事第227章 捷傳江寧第526章 登陸進攻第519章 三流工業國第379章 爭論和妥協第36章 追擊第118章 擴軍再擴軍!第66章 許乃釗之邀第524章 英法美關注第593章 心比天高第439章 財政和軍費第198章 帝國大學第655章 1872年型北方步槍第373章 軍官缺口第193章 混戰皖北第355章 都興阿的炮灰第449章 出兵越南第488章 所謂治國第355章 都興阿的炮灰第431章 新舊更替(一)第342章 林成庭的擔憂第69章 江海關第705章 中英宣戰第359章 兵臨濟南第65章 吳健彰進城第373章 軍官缺口第35章 太平軍的撤退第713章 英國的退縮第337章 繼承人第470章 派系之爭第100章 太平軍的戰壕第187章 逃跑和封賞第380章 石琅翼的野望第665章 李允慧見聞第681章 皇子初登場
第141章 起兵的藉口第325章 農忙時節第114章 最後的齊射第498章 湘潭起義第174章 生絲和稅收第698章 摩天大廈第138章 敗退和首秀第175章 生絲產業鏈第122章 擴大商貿區第14章 自籌軍費第643章 方家第164章 多方驚慌第519章 三流工業國第102章 保護軍帥第149章 董離第91章 攻城第653章 新式步槍選型第221章 騎兵之衝鋒第324章 戰爭中的發展第67章 協防上海第396章 咸豐身死第287章 聯軍總攻第75章 井噴式發展第534章 進駐九龍第46章 他敢打嗎第342章 林成庭的擔憂第417章 經濟大臣第101章 壓制和進攻第478章 密室會談第143章 舉旗造反第456章 立嫡立賢第702章 帝國海軍在行動(一)第329章 最好的步兵第566章 戰艦和炮臺的較量第14章 自籌軍費第299章 重炮之間的較量(一)第472章 工業井噴第572章 東北鐵路第482章 立儲風波第548章 新一代戰艦第704章 世界大戰的邊緣第404章 林成庭的選擇第386章 大清的崩潰第297章 廣州失陷第481章 海軍改革第247章 沈馳雲的野望第166章 攻克南京第532章 出兵香港第405章 湘軍動亂第224章 清點戰果第52章 上海亂第686章 陸軍革新第112章 餘勝軍協防團第178章 夏季攻勢第345章 工業規劃第110章 崩潰和追擊第431章 新舊更替(一)第528章 衝突升級第121章 卿本佳人第108章 主動出擊第415章 橫掃巴東第433章 皇家科學院第102章 保護軍帥第524章 英法美關注第314章 妄談國事第227章 捷傳江寧第526章 登陸進攻第519章 三流工業國第379章 爭論和妥協第36章 追擊第118章 擴軍再擴軍!第66章 許乃釗之邀第524章 英法美關注第593章 心比天高第439章 財政和軍費第198章 帝國大學第655章 1872年型北方步槍第373章 軍官缺口第193章 混戰皖北第355章 都興阿的炮灰第449章 出兵越南第488章 所謂治國第355章 都興阿的炮灰第431章 新舊更替(一)第342章 林成庭的擔憂第69章 江海關第705章 中英宣戰第359章 兵臨濟南第65章 吳健彰進城第373章 軍官缺口第35章 太平軍的撤退第713章 英國的退縮第337章 繼承人第470章 派系之爭第100章 太平軍的戰壕第187章 逃跑和封賞第380章 石琅翼的野望第665章 李允慧見聞第681章 皇子初登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