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軍,楚上將軍項羽已經攻破河內,準備渡河入關了。”一人來到漳水水澤之內,對正在垂釣的一人說起了項羽軍的進軍情況。
“我還是什麼將軍,印綬不都交出去了。”這位將軍頭都未回,眼神盯着釣竿,魚都在咬鉤了,也不見此人提起釣竿來。
聽到這位將軍說完,其他一起來的一些將士圍攏過來,一人氣憤的說道:“他張耳有什麼本事,一點不考慮將軍和我軍將士的死活麼,當時秦軍二十萬人,我們纔多少人?那個時候去與秦軍決戰不是找死麼?”
“是啊,將軍爲何要交出印綬給他,將軍待他當生死之交,他還不是轉眼就搶走了將軍印綬,一點情誼也不講。”這幾百人都是陳餘一次次戰爭中結下情誼的士卒兄弟,你一句我一句傾訴着不滿。
當時鉅鹿被圍,張耳多次向屯兵鉅鹿北的陳餘求救,但陳餘兵力遠少於章邯之軍,此時去與章邯交戰,必然是以卵擊石的局面。
陳餘多次訴說自己的難處,張耳覺得自己與陳餘乃是刎頸之交,陳餘此時應當奮不顧身來救自己,於是派更有分量的張黶、陳澤二將去向陳餘施壓。
陳餘百般無奈只好分兵給張黶、陳澤二將,此二人去攻擊章邯派遣圍城的軍隊,被斬殺,項羽渡過漳水,擊敗章邯解鉅鹿之圍之後,張耳氣沖沖去問陳餘是不是故意害張黶、陳澤二將。
陳餘大怒,張黶、陳澤戰死,張耳此時還不清楚,自己帶兵前來救援也是死,於是一氣之下,將印綬拍在桌子上,張耳此時面對軍權的誘惑,將兩人多年的情誼拋擲腦後,真的收下了陳餘的印綬,陳餘失望之極,與張耳絕交,帶着親信六百人離去,不跟隨項羽進關中。
“我與他張耳此時沒有任何情誼可言,一個不體諒我生死,不體諒我麾下士卒生死,奪我軍權之人,枉我眼瞎當他爲生死兄弟。”陳餘一怒將釣竿摔入水中。
“走吧,我們去南皮,再招募一些新兵,沒他張耳又如何,怎麼拿走的我的東西,我早晚要讓他給我吐出來!”
這兩位相識頗久的生死兄弟,經過命運安排的人性考驗,自此成爲了有着不共戴天之仇的敵人。
在整個中國幾千年歷史中,能在詭譎跌宕的年代,面對權利和人性考驗而仍能保持深厚情誼的君臣兄弟,也就桃園結拜的劉關張了。
扶蘇今日一早召趙基、李晉、鄭統和其他中層官吏召開軍議,準備東進截斷項籍黃河北邊糧道。
“項籍如今已經大軍從河內郡開拔,欲強渡孟津港攻擊大將軍蒙恬部,各位發表一下自己的意見吧。”
扶蘇說完,大帳內衆人沉思了一會,李晉問道:“陛下,如今我軍皆爲騎兵,長途奔襲繞其後不是問題,但是打伏擊就很困難了,我軍要正面與敵軍交戰麼?”
“這場仗如何打,在哪打,都是及其重要之事,我軍兵力遠弱於敵軍,不可一味硬攻。”
扶蘇對李晉說完之後,李晉接着提出自己的作戰方案,“我軍可以迂迴繞後突襲項籍軍趙國境內的糧道,或誘河內司馬卬軍來救,或項籍分兵來援,與蒙恬將軍配合,一舉擊破其聯軍。”
扶蘇心中暗暗點頭,自己沒少在與將領、都尉軍議時,曉以兵法,如今這些年輕將領在軍事思維上的進步堪稱神速,讀書多了就是有用,不然哪能有“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的典故。
“趙地十分適合騎兵作戰,正是我軍之長處,敵軍之短處,再則,敵軍如果回援人數衆多,我軍可來去如風,牽着對面鼻子走;來援人數少,我軍則正面與其作戰。”
扶蘇說完之後,鄭統走到沙盤那裡,指着項羽軍大營,對各將領說道:“敵軍有超過四十萬人屯兵在此,如若渡河,一日渡之不盡,我軍一日便可行幾百裡,到時敵軍或在北岸或已至南岸,首尾不能相顧,此時出擊不失爲我軍戰機。”
扶蘇也在思考鄭統此計,大帳之內,對於到底是迂迴至敵軍後方斷其補給,還是依鄭統之言,待敵軍半渡之時,南北兩岸同時作戰,開闢兩個戰場作戰開始討論起來。
衆人你一嘴我一語,出現很大的分歧。
軍師趙基眉頭緊鎖,最終緩緩開口,“臣同意鄭都尉之衝擊敵軍未渡河之隊伍,但是如此實在是犯險,陛下萬可不親自帶兵衝陣。”
“軍師,朕自幼修習劍術,身體可不羸弱。”扶蘇還想着在此時體會率領大軍殲敵的情景,現在自己的軍師上來就不同意,讓扶蘇有些鬱悶。
“末將願帶兵衝鋒,爲陛下取項籍人頭,陛下不可一身犯險!”鄭統等人也跪倒在地,都不同意扶蘇帶兵征戰。
“陛下是覺得我等無用麼?”李晉當即跪倒在地,堅決不同意扶蘇親自衝陣。
“朕親手建立的鐵騎,你們都是朕一手提拔上來的將領,何言自己無用?”扶蘇扶起軍師趙基,擡手讓其他將領全部起來。
衆將領卻不肯起身,如今此時,秦國剛剛穩定住,扶蘇如果出什麼事,大秦可真的要亡國了。
“那還請陛下坐鎮後方,靜等末將捷報,末將等人絕不辱沒陰山鐵騎第一戰!必一戰而驚天下,讓衆人知道我等乃大秦皇帝最鋒利的長劍!”
“好!朕答應爾等,此乃先帝當年兩把佩劍——觀臺定秦劍、阿房定秦劍,朕今令你二人攜此劍,斬項籍人頭來見朕!”
說着從劍架之上去下觀臺、阿房定秦二劍,交給李晉、鄭統。
“末將等人必不辱使命!”
李晉、鄭統二人接過此長三尺六寸的兩劍,心中激動萬分,這可是始皇帝命人精心鑄造絕世寶劍,兩人手撫摸着上面李斯刻下的小篆銘文“定秦”,觀其脊如高山之陡峭,見其鋒乃蛟龍臨深淵,光閃日月之精魄,刃藏天地之經緯,情緒久久難以平定下來。
“去召集士卒,等斥候來報項籍軍動向之時,汝等帶兵出擊!”扶蘇在衆將走後,叫住了趙基。
“軍師留步,朕有一事要與軍事相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