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擲劍於石穴

bookmark

武落鍾離山獨立峻絕,其北、南兩面各有一個陰暗潮溼的洞穴,稱之爲赤穴、黑穴。據說兩千年前,巴氏和樊、瞫、相、鄭四氏的祖先,就是從這兩個洞穴裡走出來的。

那時候的巴人祖先“未有君長,俱事鬼神”,採果捕魚狩獵爲生,也經營着簡單的刀耕火種農業。人們依山而聚、傍水而居,村村寨寨星羅棋佈。但由於山中之果不能四季採摘,林中的獵獲也不穩定,可以刀耕火種的土地也越來越少,於是人們就常常餓肚子。

狹小的武落鍾離山,已經養活不了巴人了,隨着山中野獸越來越少,水中魚兒越來越小,五氏巴人開始聚集起來商議:爲了氏族的繁衍和壯大,他們需要選出一個能統領五氏的君長,來帶領衆人離開武落鍾離山,去外面未知的世界,尋找一個“百穀所聚”的理想國度!

他們將那片想象出來的肥美土地,叫做“廩地”。

於是在巫師的主持下,五氏選出了他們最厲害的勇士,聚集在一起,沒有選擇去深山打虎、水底抓魚;比賽的器材,也沒有選擇羣衆喜聞樂見的扛大木舉石頭之類,而是擲劍和浮舟……

一切都恍如今日。

樊禽、巴忠及諸部君長,從武落鍾離山腳,沿着山的西面往上一里左右,便看到了一座石穴。洞**藤蔓纏繞,守着幾個巫祝,持火把在前引路。

這石穴早已不復千餘年前的古樸,而是用各種顏色顏料畫滿了許多壁畫:有巴人起源的傳說,有赤、黑二穴的先民,還有許多年前五氏之子在此擲劍決出首領的一幕。

巴人沒有文字,就是靠這種看圖講故事的方式,將兩千年前的事情一代代人口口相傳,讓人勿要忘卻祖宗之事。

石穴比從外面看起來的要寬闊,他們就這樣往裡走了百餘步,終於抵達了最裡面,卻見這裡赫然開朗,寬十餘丈,洞穴頂部有幾個空洞,將陽光透了進來。

兩個一赤一黑的大石磧並立於此,相隔一丈。

這是陰陽石,巴人將這兩塊石頭視之爲神石。在女巫的指示下,衆人紛紛過去用手觸碰,陰石是常年溼潤的,甚至能滲出水來,陽石則常年乾燥,祭祀時滴上去的血跡也會飛速乾涸。

而陰陽兩石中間,則是一個巨大的木靶,這便是擲劍的目標。

這時候女巫發話了:“廩君子孫們,巴人素來在石穴中決定部族的大事,此風俗從數不盡的年頭以前傳下,直到如今依然如此,沒有人敢違抗。”

“昔日五氏之子共擲劍於石穴,約定能擲中者,奉爲五氏之君。最後,巴氏子務相乃獨中之,衆皆歎服。又令衆人乘土船,約定能浮者當以爲君。四人悉沉,唯獨務相獨浮,於是衆人便立務相爲君,是爲第一代廩君!”

“如今廩君已沒,巴國已亡,巴人四散。但惟獨吾等遵循古道,你們有人支持附秦,有人支持附楚,彼此爭論不休,爲武落鍾離山引來爭端,族人的血流得夠多了,這樣的情形不能再延續下去!就在今天,吾等在石穴之內,在陰陽二石,在祖宗神靈面前,以擲劍決定諸部命運!能中者,便能決定諸部究竟是附秦,還是附楚!”

看上去有些兒戲的方式,卻無人反對,樊禽聞言更是哈哈大笑了起來。

他是驕傲的巴人武士,放眼夷水數百里的部落,沒有誰比他更勇猛,也沒有誰的擲劍比他更準,在他看來,這簡直是爲他天造地設的法子,是來自女巫和祖先的偏袒。

衆人的武器都在石穴洞口被卸下了,巫祝們將投擲用的短劍奉上,讓所有參與擲劍的人各持一柄。

“我當爲先!”

作爲本地最大的部落君長,樊禽毫不客氣地拿起了一把,朝女巫拜道:“定不會讓大巫失望!”

女巫可以說是看着樊禽長大的,也看好他作爲當地諸部之首,但此時此刻,卻只是抿着嘴,臉上濃厚的塗彩看不透表情。

樊禽並未察覺異樣,他身形魁梧,手持短劍,瞄準了陰陽二石之間的木靶,揮手擲去,正中靶心!

“中了!”

樊禽得意的大笑,然而當他回過頭時,卻發現身後的衆人並沒有像往常那樣爲他歡呼,而是陰陰地看着他……

事情發生的突然,像是商量好的一般,各部君長忽然間一擁而上,他們沒有擲劍,而是將手裡的短劍對準了樊禽,將劍捅入了他的胸膛,他的腹部!

巴忠也上前刺了一劍,但還沒來得及傷到樊禽,就被他發出了一聲巨喝,一腳把巴忠踢開!其餘試圖壓住樊禽的衆人,也被推攮在地!

這位巴人武士像是受傷的猛虎,他赤手空拳擊退襲擊者們後,退到了陰陽石處,扶着陽石,捂着胸腹的傷口氣喘吁吁,手中的鮮血將乾燥的石頭染紅。

這場面,是樊禽萬萬沒有想到的,他曾經預想過,分裂的各部可能會在武落鍾離山火併,所以帶了不少人手過來,以備不測。但卻怎麼也沒想到,衆人會在滿是神聖的石穴裡,在陰陽石旁,在祖宗之靈的注視下,對他動刀子!

“大巫……”

樊禽看向一旁洞若觀火,卻並未出言阻止的女巫,彷彿明白了一切,衆人能做出這一切,自然是因爲有巫師的默許。

“爲何失信?”

女巫張開乾枯的嘴脣,喃喃道:“第一代廩君務相,也曾背信棄義,射殺鹽水神女,這一切,都是爲了諸部,爲了族人。”

巴人已經不復當年了,人口可以遷徙,但他們的祖地卻無法被遷走,所以夷道巴人,只能在楚國和秦國之間選擇一個來依附,以求能繼續留在此處。

先前諸部被樊禽鼓動,起兵與秦爲敵,但事實證明,這是一個莽撞的決定,光是小小夷道城,他們便打不下來,秦國也沒有像楚國使者遊說的那樣不堪一擊。

倘若秦人秋後算賬,派遣大軍來攻,或許會逼迫着巴人離開武落鍾離山,在女巫看來,這是決計難以接受的。

再說了,比起樊禽的供奉,巴郡寡婦清每年讓人來獻上的錢帛珍寶,可要豐厚多了。當初也是女巫將樊禽欲叛秦之事告知巴氏的馬隊,讓他們轉告寡婦清,想請她派人出面干預。

雖然巴忠來遲了一步,可殺秦吏、攻夷道的事,都是樊禽一部做下的,其他人現在回頭,還爲時未晚……

於是在女巫和巴忠的串聯下,一個能讓諸部“少流血”的陰謀便油然而生。

樊禽赫然明白了,他錯估了衆人對祖法古道的忠誠,巴人原本不過是夷水下游一個小小的部落而已,爲了尋找更好的土地,他們一邊在嚴酷的自然環境裡刨食,一邊與鄰近的部落作戰,堅定不移地向西、向北遷徙,兩千年才發展壯大。

在這漫長的征程中,他們經歷過難以想象的慘烈戰鬥、難以計數的艱難險阻,陰謀詭計、背信棄義必不可少。

巴人的巫師和首領們,在勇敢的莽撞中,也帶了一絲狡黠。

就像兩千多年前,廩君爲了吞併鹽陽的部落,奪取那片土地,設計射殺了委身於他的妻子,鹽水神女一樣。

“廩君……使人操青縷以遺鹽神曰:‘纓此即相宜,雲與女俱生,宜將去’,鹽神受而纓之。廩君即立陽石上,應青縷而射之,中鹽神,鹽神死,天乃大開!”

這赫然就是樊禽的下場!

樊禽依然心有不甘:“大巫多年前不是說過,我或可整合諸部,成爲新的廩君麼?”

藉助楚人的幫助,重建巴國,這亦是他起兵反秦的目的,誰料今日卻遭到了赤裸裸的背叛!

“何謂廩君?”

女巫默然不答,巴忠卻道:“谷藏曰倉,米藏曰廩,這本就是先祖們尚未溫飽時想出來的名號,希望選出來的君長能帶領他們乾點實事,多屯些糧食,免受飢餓之苦。”

“故能讓巴人飽食,安居樂業者,便是廩君!而你,卻只會將夷道巴人帶向衰敗滅亡!”

在女巫的默許下,諸部君長持着血淋淋的劍,繼續朝已經身受重傷的樊禽圍攏過來。

火把映照下,只剩下他們猙獰的影子映在石壁上,那些利器起起落落,樊禽不甘的怒喝也越來越弱,最終了然無聲……

……

待到楚國使者被丹虎一隻手拎着進入石穴時,卻見樊禽已經死於陰陽二石之間,頭顱也已被割下,由雙手微微顫抖的女巫所持,獻給了扮作巴人的黑夫……

楚國使者駭然,黑夫也嘖嘖稱奇。

“還真是一點都不講究啊。”

黑夫看着面前這個反抗者的頭顱,再看看被鮮血染紅的陰陽石,他也沒料到,巴人會採取這種方式,將樊禽殺死,以此證明他們復歸秦國的決心。

不過,的確是很有效,擒賊先擒王,這樣一來,秦軍也不必花上幾個月慢慢在山林中清剿了。

樊禽血濺石穴的同時,武落鍾離山山腳下也發生了一場火併,諸部對樊禽的手下們發動了進攻,一陣廝殺後,將樊禽帶來的巴人武士盡數殺死,還將那個叫”屈沅“的楚國使者擒獲!

黑夫相信,從此人的嘴巴里,應該能審問出楚國這次挑撥夷道巴人反叛、出兵潺陵的詳細信息。

“左兵曹史。”

巴忠也身染鮮血,拱手道:“大巫和衆君長讓我詢問,如此,可否能證明夷道巴人諸部復歸秦國的決心?”

衆人都看着黑夫,按照約定,諸部復歸秦國的條件,就是殺死樊禽,再助官府攻滅樊禽的部落,人口、地盤可以讓他們瓜分。

黑夫讓巴忠翻譯自己的話。

“夷道縣長、縣尉皆中伏而死,此事在之前從未有過!雖然諸部只是被迫協助樊禽,但依然無法完全脫罪。”

此言引發了衆人一陣議論,巴忠連忙安撫衆人,又道:“那究竟要如何,官府才能饒恕?”

黑夫笑了笑,道出了自己的最終條件:“很簡單,消滅樊禽部後,諸部出動所有青壯,在各君長率領下,隨我東進。配合郡尉大軍,解潺陵之圍!此舉能證明巴人是秦之順民,而非叛逆,如此,我定能說服郡守,讓巴人繼續在夷道繁衍生息!先前的盟誓約定,一切如故!”

(下午有事,第二章在晚上9點左右)

第244章 壁虎斷尾第88章 罪與罰第169章 家書抵萬金第722章 國家終於同意給我們發老婆了!第475章 黑色恐怖第300章 不可與之爲敵第269章 墨攻第32章 伯兄第678章 風暴第276章 當我們的旗幟插滿山崗!第943章 思蜀五月寫作計劃,以及爲《秦吏》完結前最後求次月票。第770章 一個幽靈第591章 輔助第886章 影子第949章 養狙第520章 存韓第867章 當立第621章 天罰第913章 一飯之恩必償第845章 遺臭萬年第326章 大朝會第556章 必會君符第378章 衣食足而知榮辱第442章 千里馳遠李將軍第1004章 天地間不見一個英雄第939章 胠篋第680章 玩蛇第231章 帆影第861章 武關第955章 酈生第12章 拜爵爲公士第842章 生當作人傑第864章 亡秦者第105章 打穀第975章 鄭韓第1002章 積木第202章 紅糖第819章 包羞忍恥是男兒第230章 前歌後舞第735章 太陽落山了(下)第788章 久違了第106章 重租第411章 我多陰謀第588章 公子從軍第637章 鳥上青宵(第四卷完)第199章 縣尉有請第350章 收破布頭嘍!第889章 主角第277章 首身離兮心不懲第409章 胡馬追隨出蹛林第37章 順杆爬第560章 武者止戈第479章 民無信不立第23章 軍訓開始第20章 寧爲雞口第144章 起於微末第492章 青青園中葵第595章 牽星第973章 你有張良計第659章 自討第321章 人生贏家第848章 深海第955章 酈生第483章 汝等欲爲亂乎?第801章 即從巴峽穿巫峽第747章 熒惑高第786章 萬人敵第101章 非尋常之輩第320章 帝業第275章 楚歌與秦風第933章 結交樓煩將第581章 天時地利人和第22章 什長黑夫第989章 三個臭皮匠第51章 安心在外第817章 秦始皇三十八年第511章 稷下第659章 自討第925章 如烹小鮮第885章 何以辨忠奸第620章 黃石第767章 壯士十年歸第378章 衣食足而知榮辱第374章 血淚之路第490章 財政危機第904章 布衣將相之局第435章 射鵰英雄第776章 都散了吧(第五卷完)第76章 榮辱之責在乎己第356章 黃老第116章 每個人都要做出選擇第737章 仁者無敵第915章 爲何而戰?第131章 成與不成第549章 大索十日第161章 烽煙再起第629章 辦不到第706章 我勸你謹言慎行!第610章 商社
第244章 壁虎斷尾第88章 罪與罰第169章 家書抵萬金第722章 國家終於同意給我們發老婆了!第475章 黑色恐怖第300章 不可與之爲敵第269章 墨攻第32章 伯兄第678章 風暴第276章 當我們的旗幟插滿山崗!第943章 思蜀五月寫作計劃,以及爲《秦吏》完結前最後求次月票。第770章 一個幽靈第591章 輔助第886章 影子第949章 養狙第520章 存韓第867章 當立第621章 天罰第913章 一飯之恩必償第845章 遺臭萬年第326章 大朝會第556章 必會君符第378章 衣食足而知榮辱第442章 千里馳遠李將軍第1004章 天地間不見一個英雄第939章 胠篋第680章 玩蛇第231章 帆影第861章 武關第955章 酈生第12章 拜爵爲公士第842章 生當作人傑第864章 亡秦者第105章 打穀第975章 鄭韓第1002章 積木第202章 紅糖第819章 包羞忍恥是男兒第230章 前歌後舞第735章 太陽落山了(下)第788章 久違了第106章 重租第411章 我多陰謀第588章 公子從軍第637章 鳥上青宵(第四卷完)第199章 縣尉有請第350章 收破布頭嘍!第889章 主角第277章 首身離兮心不懲第409章 胡馬追隨出蹛林第37章 順杆爬第560章 武者止戈第479章 民無信不立第23章 軍訓開始第20章 寧爲雞口第144章 起於微末第492章 青青園中葵第595章 牽星第973章 你有張良計第659章 自討第321章 人生贏家第848章 深海第955章 酈生第483章 汝等欲爲亂乎?第801章 即從巴峽穿巫峽第747章 熒惑高第786章 萬人敵第101章 非尋常之輩第320章 帝業第275章 楚歌與秦風第933章 結交樓煩將第581章 天時地利人和第22章 什長黑夫第989章 三個臭皮匠第51章 安心在外第817章 秦始皇三十八年第511章 稷下第659章 自討第925章 如烹小鮮第885章 何以辨忠奸第620章 黃石第767章 壯士十年歸第378章 衣食足而知榮辱第374章 血淚之路第490章 財政危機第904章 布衣將相之局第435章 射鵰英雄第776章 都散了吧(第五卷完)第76章 榮辱之責在乎己第356章 黃老第116章 每個人都要做出選擇第737章 仁者無敵第915章 爲何而戰?第131章 成與不成第549章 大索十日第161章 烽煙再起第629章 辦不到第706章 我勸你謹言慎行!第610章 商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