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2章 青青園中葵

bookmark

“七八年前,我在江陵做兵曹左史,葉郡守四月行縣,喚我隨行,這才知道,兩千石大吏出行的風光氣派,當時我就想,有朝一日,我也要當一當封疆大吏,好好感受下這份榮耀,還有揹負的職責,但沒想到,這一天來得如此之快……”

五月下旬,估摸着咸陽的詔令已經快到臨淄了,黑夫也開始了自己已經推延一個月的行縣。

葉子衿爲他整理着裝,她也習慣了聚少離多的生活,聽黑夫話語裡濃濃的自我吹噓,便打趣道:“當時良人可曾想過,會做了葉郡守的佳婿?”

黑夫笑道:”我還真想過。“

葉子衿掩口:“良人原來早有預謀。”

黑夫卻捏起妻子的尖俏下巴:“上好的白菜,不惦記着怎麼行?”

葉氏眨眼奇道:“白菜是何物?”

“唔,是野菘菜的一種,中原蔬食沒有南郡多,我正在請農家試種,或許等我回來時,便能吃上了……”

夫妻二人日常打趣結束後,黑夫又對葉子衿道:“此番行縣,我要將尉陽帶上。”

陽是黑夫大哥衷的兒子,他剛來到秦朝時,陽纔是五六歲的小屁孩,如今一晃十年過去,衷已年近四旬,陽也長成了一個十六歲的高大少年。

因爲他們家地位、財富的飛速增長,十年前還得早起打着哈欠幫母親舂米的陽,也早早被送進學室,如今能讀能寫,還去豫章郡,跟東門豹學了一手好戟術。

黑夫讓妻子來膠東時,將這侄兒帶上,作爲他們家的長孫,黑夫不希望尉陽一事無成,想帶在身邊悉心教導。

“良人身邊,也需要自家人。”

葉子衿明白,黑夫如今家大業大,比如說,涉及到糖坊的事,甚至是連陳平、共敖等人也不方便插手,得自家親戚才能辦,他們葉氏這一支人丁稀薄,無法給黑夫助力,培養夫家後輩,是不錯的選擇。

WWW▪тт κan▪C〇

等黑夫穿戴好一身袍服冠帶,來到郡府門前時,卻見侄兒尉陽已穿着一身勁裝,披甲帶劍,正在與曹參攀談,見到黑夫出來,立刻來行禮:”仲父……郡君!“

這是黑夫的囑咐,人前時,不要喊他仲父,要稱呼官名。

黑夫讓尉陽與自己同車,看他眼睛裡有些血絲,便道:”你昨夜沒睡好?“

“一夜沒睡着……”尉陽摸摸腦袋,有些不好意思。

尉陽這一路東行,見識了各種名山大川,增長了見識,但他來膠東兩個月了,卻只能呆在即墨城,如今聽說黑夫願意帶他行縣,別提多興奮了,臨行前,一宿都沒睡好。

“一想到此番隨郡君行縣,可以去看看傳說中的大海,我便情難自抑。”小夥子把這此出行,當成了新的旅途。

黑夫卻笑道:“見多了就不足爲奇了,甚至會覺得,不過是大了幾倍的雲夢澤而已。”

尉陽詫異:“郡君見過海?”

黑夫卻笑而不答,他當然見過,見的也是山東的海,前世時,高中畢業的他,到青島看大海,喝着扎啤,吃過大蝦。

不過兩千年滄海桑田,他曾站過的那片沙灘,現在或許還淹在海里吧。

“等治郡小有成效後,我一定要以權謀私,在那建座海景房……”

如此想着,黑夫龐大的車隊,也離開了即墨,他讓最信得過的長史陳平留守,有蕭何、苦負二人爲佐,以陳平的手段,守好即墨這一畝三分地應該沒問題。

隨行的人手,除了尉陽外,黑夫還帶上了賊曹右史曹參,在歷史上,此人只以“蕭規曹隨”留名後世,彷彿沒什麼本事,但幾個月接觸下來,黑夫才發現,曹參有他自己的本領,此人不僅粗通律令,還有一身好本領,有勇武無畏的一面,也有心細沉穩的時候。

黑夫不知道,在原本的歷史上,曹參最初可是以軍功出名的,漢朝建立後,計算諸臣功勞,曹參累計下二國,縣一百二十二;得王二人,相三人,將軍六人,大莫敖、郡守、司馬、候、御史各一人……

最後算下來,曹參身被七十創,攻城略地,功最多,宜第一。只是被漢高祖強行壓了下來,一通功人功狗的理論,成功將第一功臣給了文臣蕭何。

彷彿是命中註定,老曹從沛縣開始,到朝堂之上,永遠被老蕭壓一頭,做萬年老二,這貨最初可能憤憤不平,但後來也想通了,別人說他”蕭規曹隨“,也一笑了之,甘之若飴。

但在這個時代,曹參比蕭何早一步做出選擇,故很得黑夫器重,他和蕭何之間的暗地競爭,也成了兄弟上山,各憑本事。

……

走了幾裡地,途徑即墨城西的公田時,黑夫讓車馬停下,下去慰問了在此種試驗田的農家弟子們。

整片公田數百畝,統統交給許勝他們使用,在黑夫的建議下,又分成了專門種植穀物,改進耕種技巧的谷地。以及種植蔬菜,改良品種的菜圃。

相比於黑夫上次來視察,田地邊多出了一片小樹苗,這是新種下的果樹……

不過俗話說得好,十年樹木,果樹要結果,可得等好多年。穀物亦然,膠東比不了江南,只能一年一熟,那些精耕細作的法子能不能增產,得秋天才能知曉。

但種菜就不一樣了,生長週期較短,且一年四季可以種不同品種,所以近來,許勝和幾個重要弟子的精力,都放在菜圃中。

早在春秋時,中原的園圃業就十分發達,已經有專門栽培蔬菜、種植果樹的人,稱之爲“老圃”“場師”,農家裡就有不少精通這一行的人才,曾編過教人種樹的書。

“這些人,就是當代的袁隆平,大德魯伊啊……”黑夫感覺自己撿到了寶。

他在面對豪貴官吏時十分強勢,但在農家面前,卻恭敬有禮,絲毫沒有官威。還很愛彰顯自己出身底層的一面,黑夫甚至曾穿着短褲,光着腳下地,請教許勝農圃之事……

郡守這種態度讓許勝十分欣賞,所以黑夫但凡有什麼小的“提議”,他也信之不疑,讓弟子們試試。

黑夫等人步入菜圃,許勝便帶着穿褐衣的弟子上來迎接,二人聊了一會,許勝又說到了一個月前,祭酒蕭何組織學室弟子來菜圃參觀,一些富豪出身的弟子,居然把麥苗當做韭菜,真是讓許勝又好氣又好笑。

“四體不勤,五穀不分,說的就是這些讀書人,郡守,這樣的人,就算通秦言,曉秦吏,可一旦爲官吏,怎能知曉百姓之疾苦?老朽覺得,關中秦吏這一點就做的好,萬事以農爲先,官吏也不以耕作爲恥,這種好傳統,可丟不得啊!”

黑夫頷首:“許公教訓得是,以後每一批公學弟子,都應該送來田圃裡,親自耕耘幾天,讓他們知道盤中餐食的艱辛!”

嗯,順便也能把那首《憫農》傳播得更廣,讓黑夫郡守憐農之名天下皆知。

這時候,黑夫身邊的尉陽卻說道:“這世上,當真有不知五穀的人?”

他小時候吃過不少苦,跟父母下過地,陪祖母挑肥種菜,所以覺得,這不是身爲一個人,應該與身俱來的本領麼?

許勝見這小夥面容憨厚,身材精壯,但穿着一身武士勁裝,腰間那柄佩劍不俗,價值數千錢,便笑道:

“後生,看你衣着打扮,也非富即貴,你就分得清五穀?”

尉陽一揚首:“五穀算什麼,我連老丈這菜圃裡的菜,統統能叫出名來。”

許勝卻不以爲忤,笑道:“你且說來聽聽。”

於是,總愛表現自己的少年人就指着地裡綠油油的蔬菜唸了起來。

“這是葵菜(冬莧菜),而且是夏種秋收的秋葵,雖然有些苦味,但作菹(醃漬菜)最是可口。”

“麥田裡間種的是藿,葉子嫩的藿可以直接煮了吃,但眼下已經有些老了,恐難嚼難嚥。故吃此物的,多是庶民和隸臣妾,所以又稱之爲藿食者,與肉食者對應。”

“水邊的是芹,除作爲鮮菜吃外,也用作菹(zū)。吾家南郡安陸縣,雲夢澤畔的芹味道最美,老丈,你這兒的芹菜啊,恐不如也!”

接着,尉陽又一一指出了開着小白花、排列整齊,綠油油的韭菜,在田畝間白綠相間的山蔥,以及剛冒出芽來的芥菜……

“我家中吃魚膾時,春天用山蔥做醬,秋天用芥。”說着說着,尉陽有些想念雲夢澤的鮮魚了,他還是吃不慣海魚。

尉陽一一說完後,黑夫斥他道:“孺子,汝大母至今仍在家中種這些菜蔬,你豈能不識?還不退下!”

又向許勝賠罪道:“這是我不成器的侄兒,剛從南郡來,不識禮數,許公勿怪。”

“不怪不怪。”

許勝卻挺喜歡口直心快的尉陽,嘆息道:“郡守家的教養真是好,雖然富貴了,子弟卻沒有忘記微末時的田圃之事……”

黑夫道:“許公所言有理,我請許公和農家留在膠東,除了鑽研精耕細作之法,好讓土地多產點穀物外,也想讓更多人,能吃上可口的蔬菜。”

誠如尉陽方纔一一點出的,各類菜蔬已經成爲人們日常食物組成不可缺少的部分。不止是貴族,平民和奴隸更常用以輔助糧食不足。膠東便有俗語:“谷不熟爲飢,菜不熟爲饉。”

多種蔬菜,不但能調整百姓單一的飲食結構,還能改善生活質量,光嚼粟米,可是很難下嚥的。

但這年頭,後世許多高產蔬菜尚未出現,蔥韭雖然有了,但還沒蒜,其他蔬菜也只能作爲調味,頓頓吃誰也受不了。

直到冬葵被管仲從山戎處引進的,才坐穩了這年頭的百菜之王的位置。

黑夫這十年來沒少吃葵菜,發現它本身含有黏液質,煮熟後口感肥嫩滑膩。這年頭,煮菜是很少放油的,動物油脂難得,普通人家根本無法常用。而自帶黏液質的葵菜,就很好地彌補了這方面的缺陷。

而且葵菜還有一個有點,那就是四季都能種植,夏種秋採者爲秋葵,秋種冬採者爲冬葵,正月複種者爲春葵。古代缺乏儲藏和保鮮技術,葵菜在這方面的優勢非常明顯。

但即便如此,葵菜的味道和產量,黑夫依舊不敢恭維。

後世的大白菜,不管是口感、產量、耐寒度、易儲存,都要甩葵菜幾條街,若能培植出來,對農業是一大補益。

關鍵是,黑夫挺想吃一頓素炒白菜或者羊肉燉白菜……

所以,黑夫才向許勝提議,用白菜的祖先,野生的“菘”,來培植後世常見的大白菜,這就是農家未來幾個月的重點攻堅項目!

巡視完菜圃後,黑夫將行,許勝見他這陣仗,知道是要去行縣的,便打趣道:

“老朽在關中時,常聽聞郡守四月行縣,勞農勸民,毋或失時,如今已是五月中,郡守之行縣,遲矣……”

黑夫卻笑了起來,指着園圃裡的蔬菜道:

“本官施政,就和老圃種菜一樣,四季皆可,何必只糾結於三四月間?”

學室第一批弟子已出師,淳于縣刺殺案已查明,黃縣金礦即將開挖,各縣的貪腐情況已摸清,水最深的鹽業和盜寇,黑夫也有了解決之法……

他來膠東後,隱忍了幾個月,從一無所有,到手裡慢慢積攢的一手牌,也是時候打出去了!

“我此番行縣,就是想在全郡播下菜種,使之發芽長大,待到秋冬,滿園皆是可以食用的青葵白菘!”

第173章 人之賢與不肖第230章 前歌後舞第931章 舞殿冷袖第245章 除安陸尉第911章 輸不起第191章 若驅羣羊第165章 都尉巡營第701章 兵家大忌第207章 我爸是馮毋擇!第219章 鶯鶯燕燕第35章 秦國沒有豆腐渣工程第140章 八卦第299章 吳芮第21章 百萬秦軍成於斯第56章 我有急事先走了第72章 亂世銅爐第103章 殺意第113章 不可千日防賊第104章 謊言第15章 長見識了第95章 荊券第862章 等上路兵線第674章 葡萄美酒夜光杯第862章 等上路兵線第483章 汝等欲爲亂乎?第162章 李信第867章 當立第690章 除天下之大害完本感言,以及暫時的告別第728章 套路第978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724章 厲人憐王第340章 背井離鄉第466章 我有一個夢想!第105章 打穀第181章 舍你其誰?第195章 人生何處不相逢第178章 項燕第449章 錘砧第958章 定一第245章 除安陸尉第1000章 以鄰爲壑第745章 戰長沙第914章 投鞭斷流第621章 天罰第370章 風起隴西第724章 厲人憐王第635章 薪火(上)第974章 假王第210章 武庫第729章 有的人活着第171章 破楚策第961章 猗氏完本感言,以及暫時的告別第666章 七閩第980章 結第245章 除安陸尉第533章 海市蜃樓第693章 驚濤拍岸第959章 河東第330章 歷史車輪滾滾向前第4章 見義勇爲是每個秦人應盡的義務第145章 錢文異形第710章 始皇帝死而地分第496章 竊鉤者誅第316章 藍田日暖玉生煙第905章 始皇帝未竟的事業第901章 執一以爲天下牧第197章 弟子第165章 都尉巡營第556章 必會君符第771章 狗咬狗第113章 不可千日防賊第793章 君夫人第443章 紅氅第22章 什長黑夫第983章 隨波逐流第633章 甜棗第138章 禮與劍(下)第946章 粉飾第426章 軍將第405章 對歷史人物要一分爲二第928章 何續初繼業,而厥謀不同?第869章 山海第620章 黃石第745章 戰長沙第904章 布衣將相之局第965章 劃江而治第340章 背井離鄉第862章 等上路兵線第493章 虎頭蛇尾?第180章 兵敗如山倒第148章 地主家也沒有餘糧啊!第596章 起風了第351章 蒙恬第977章 中山狼第454章 狼之子第392章 牛羊課第949章 養狙
第173章 人之賢與不肖第230章 前歌後舞第931章 舞殿冷袖第245章 除安陸尉第911章 輸不起第191章 若驅羣羊第165章 都尉巡營第701章 兵家大忌第207章 我爸是馮毋擇!第219章 鶯鶯燕燕第35章 秦國沒有豆腐渣工程第140章 八卦第299章 吳芮第21章 百萬秦軍成於斯第56章 我有急事先走了第72章 亂世銅爐第103章 殺意第113章 不可千日防賊第104章 謊言第15章 長見識了第95章 荊券第862章 等上路兵線第674章 葡萄美酒夜光杯第862章 等上路兵線第483章 汝等欲爲亂乎?第162章 李信第867章 當立第690章 除天下之大害完本感言,以及暫時的告別第728章 套路第978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724章 厲人憐王第340章 背井離鄉第466章 我有一個夢想!第105章 打穀第181章 舍你其誰?第195章 人生何處不相逢第178章 項燕第449章 錘砧第958章 定一第245章 除安陸尉第1000章 以鄰爲壑第745章 戰長沙第914章 投鞭斷流第621章 天罰第370章 風起隴西第724章 厲人憐王第635章 薪火(上)第974章 假王第210章 武庫第729章 有的人活着第171章 破楚策第961章 猗氏完本感言,以及暫時的告別第666章 七閩第980章 結第245章 除安陸尉第533章 海市蜃樓第693章 驚濤拍岸第959章 河東第330章 歷史車輪滾滾向前第4章 見義勇爲是每個秦人應盡的義務第145章 錢文異形第710章 始皇帝死而地分第496章 竊鉤者誅第316章 藍田日暖玉生煙第905章 始皇帝未竟的事業第901章 執一以爲天下牧第197章 弟子第165章 都尉巡營第556章 必會君符第771章 狗咬狗第113章 不可千日防賊第793章 君夫人第443章 紅氅第22章 什長黑夫第983章 隨波逐流第633章 甜棗第138章 禮與劍(下)第946章 粉飾第426章 軍將第405章 對歷史人物要一分爲二第928章 何續初繼業,而厥謀不同?第869章 山海第620章 黃石第745章 戰長沙第904章 布衣將相之局第965章 劃江而治第340章 背井離鄉第862章 等上路兵線第493章 虎頭蛇尾?第180章 兵敗如山倒第148章 地主家也沒有餘糧啊!第596章 起風了第351章 蒙恬第977章 中山狼第454章 狼之子第392章 牛羊課第949章 養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