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8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

bookmark

“此事定要保密,封鎖消息,不得讓麾下士卒知曉!”

一月底,界休(山西介休縣)趙軍大營,李左車如此吩咐親信的兩位司馬,待其退下後,只覺得頭疼不已。

“這陳勝,真是該死!”

他收攏河東魏國敗兵,好歹在太原穩住了局勢,與韓信形成對峙,但在這存亡旦夕的關鍵時刻,作爲太原後方的恆山郡居然掉鏈子了。

李左車剛剛接到消息,恆山尉陳勝忽然發動兵變,控制了郡治東垣在內的大多數縣邑,郡守陳餘逃到苦陘,發動當地妻家大族以私兵御之……

這對本就大敵臨門的趙國而言,是致命的打擊。

恆山郡便是後世河北石家莊一帶,此郡控太行之險,絕河北之要,西顧則太原動搖,北出則范陽震懾。地控燕薊,路通河洛,更有井陘之險,是太原通往太行以東最便利,也是唯一直接的通道,若叫麾下兵卒知曉,定會導致軍心動搖。

但他們能瞞多久?數日?半月?一旦韓信的遊騎間諜偵查到這個消息,局勢勢必發生變化。

趙國坐擁六郡,可徵兵近十萬,而一半就在李左車手中,他傳承了家族的兵書,知道太原郡倒是好守,敵人想攻,無非通過三條路:

一是從上郡渡河,近來大量秦軍遊騎就是從那邊零星潛入的,但大隊人馬的話,必經渡口,所以李左車在離石要塞(山西離石縣)放了一萬人。

第二條路,則是界休以南的冠爵津,又名雀鼠谷(靈石峽),意爲峽谷窄得連雀鼠都很難通過。李左車曾翻到祖父李牧描述這裡:“東西兩山對峙,南北一水中流,數十里間,道險隘水,左右悉結,偏樑閣道,累石就路,縈帶巖側,或去水一丈,或高五六尺,上戴山阜,下臨絕澗,蓋通古之津隘矣,亦在今之地險也。”

東西兩山是指霍太山與呂梁山,南北一水則是汾河,形成崎嶇陡仄、輾轉盤迴、山崖壁立、流水湍急的形勢,實乃南北天險也。

於是李左車親將三萬人守於界休,堵住隘口,韓信欲取太原,敢從鼠雀谷北上的話,那拉得長長的隊伍一露頭,就會遭到趙軍的迎頭痛擊!

還有第三條路:從上黨郡經屯留、銅鞮至祁再到魏榆,達晉陽城,但秦軍若想走此路,前提是消滅上黨的趙、魏聯軍四萬人,攻佔此郡。但那兒地勢不比一馬平川的河東,易守難攻,魏相張耳已號召上黨人死戰,邯鄲、鉅鹿之兵澤一股腦通過太行陘、白陘至上黨,在當地設防。

對韓信究竟會打哪裡,趙軍將尉有爭議,有人覺得韓信頗有三管齊下的打算,一軍在上郡持續渡河騷擾,一軍駐霍邑,對鼠雀谷虎視眈眈,一軍則在攻打上黨,想突破那兒。

“韓信此子,好用疑兵障眼之術。”

這是李左車對韓信的評價,從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和強渡河東兩場戰爭看,聲東擊西是其長項,開戰前耍一套令人目眩的動作,讓你分兵防備,而真正的殺招,則隱藏在其中。

“凡先處戰地而待敵者佚,後處戰地而趨戰者勞,故善戰者,致人而不致於人,能使敵人自至者,利之也。”

這是他祖父打贏宜安之戰,斬不可一世的秦將桓齮的獲勝竅門。

“恆山之變是瞞不住的,與其待敵察覺後製我,不如以此誘敵。”

良久後,李左車做出了決斷,這是迫不得已,本來他們是可以打持久戰的,但恆山郡的變故,卻打破了平衡,趙軍必須速戰速決,否則太行東西形勢都將崩潰。

“令離石守軍向晉陽撤退,界休大軍也做出向北移營之勢!”

他要主動給韓信創造戰機,一個輕鬆攻佔鼠雀谷,奪取太原的香餌……

……

二月初時,太原趙軍的撤離確實引起了秦軍的注意,駐紮在霍邑(山西霍縣)的秦軍顯著增多,最初是小股部隊出谷試探,確認趙軍已離開界休後,纔是大軍拔營,徐徐穿越狹長的穀道,前鋒秦軍抵達峽谷北口,安營紮寨,保衛後續部隊的到來。

但讓他們沒想到的是,趙軍卻忽然殺了個回馬槍!

以寡敵衆夏,秦軍前鋒未能抵擋,一觸即潰,向谷中撤退而去,而趙軍則緊追不止,追擊秦軍進入雀鼠谷,他們一日8戰,皆破之,俘斬雖不多,但卻大漲士氣,前鋒越打越順手,繼續向南追去。

趙人皆喜,唯獨李左車卻覺得不對勁,太順利了,秦軍這退得飛快,倒像是詐敗。

果不其然,趙軍前鋒剛追到谷外,就遭到了秦軍的迎頭痛擊,原來秦軍利用谷口遮蔽,只派了前鋒入谷,大隊人馬依然等在南口,以逸待勞。

這下輪到趙軍節節敗退了,他們倉皇而退,秦軍的步卒則在後方步步緊逼!

趙軍已深入谷口太多,前後十餘里相繼,若發生潰敗,後果不堪設想,這場硬仗,他們必須贏下來。

“能勝!”

李左車爲屬下們打氣:“數十年前,五國皆畏秦如虎,屢戰屢敗,唯趙與秦陣戰,互有勝負!”

“邯鄲之圍,絕境逢生,吾大父李牧的宜安之戰、番吾之戰,都曾大挫秦軍,還有趙奢將軍的閼與之戰……”

連廉頗都覺得不可救的仗,趙奢卻依然覺得有希望,最終力敗強敵,震驚天下。

秦滅六國,韓魏齊燕都是如秋風掃落葉,沒經歷什麼困難,唯獨趙楚,一北一南,給秦軍制造了大麻煩。

而趙人比楚人更憋屈,更不服,不只是長平四十萬人的血海深仇,讓幾乎每個趙人都同秦有家仇,更因趙國並非亡於戰敗,而是在贏得戰役後,被身後朝堂的刀子暗算了!

而今日,不服輸的趙人,在李左車指揮下,喊出了和閼與之戰一樣的口號:

“狹路相逢。”

“勇者勝!”

趙人呼喊着,持戈反擊,形勢沒有簡單地倒向他們,雙方戰成了勢均力敵,至夜方休。

之後幾天裡,秦軍好似吃秤砣鐵了心,不斷試圖北越鼠雀谷,而李左車則帶着主力與其周旋,寸步不讓,峽谷中每日都有交鋒出現,但都是小規模的,雙方都吃過虧,都不敢貿然進攻。

直到二月中旬時,李左車仔細琢磨,才察覺出不對。

“中計了!”

“對面的主將,絕不是韓信。”

“與吾等相持良久的,亦不是秦軍主力!”

……

靠着山谷遮蔽,雙方都不能知對方兵容全貌,但秦軍靠着從離石渡過去的遊騎偵查,至少知道趙軍主力是在此的,但秦軍……

鼠雀谷南口,都尉吳廣倒是很高興:“韓侯真妙計也,要是李左車知道,與他四萬趙軍隔着鼠雀谷打得難解難分的,居然只有董君與我帶着的兩萬人,豈不是要活活氣死?”

人數雖少,但他們一點不怕,鼠雀谷對南北雙方來說都是天險,不管哪一方,即便有兵力優勢,但要強行穿過峽谷,第一時間投入的兵力都必然少於對方,即便拼命向前推進,這數十里峽谷,就足夠雙方打上半個月了,而那,更是秦軍希望看到的……

更何況,身後就是河東源源不斷的支援,已經在離石站穩腳跟的灌嬰部,也與他們互爲犄角。

董翳則覺得有些憋屈:“西河軍可不想打這種仗。”

他們屠了兩萬魏卒,仍意猶未盡,但說來可能不信,儘管趙人與秦人確實有血海深仇,但在李左車約束下,趙軍佔領的西河城池,雖有搶掠殺人等暴行,反而未遭大規模屠戮。

吳廣少不得寬慰董翳:“待李左車察覺,韓侯已將大軍擊破上黨趙魏聯軍,走屯留、銅鞮繞到他背後,全殲趙軍主力了!”

再之後,便能與恆山郡的故友陳勝取得聯絡……

原來,韓信在得知太原趙軍“撤退”時,已看穿這是詭計。

但既然李左車出於恆山之變,急於決戰,那韓信便將計就計,用偏師在鼠雀谷拖住太原趙軍,他則速攻上黨,取得勝利後北上,與董翳、吳广部對李左車形成包抄,一戰定太行以西。

這就是韓信的目標,也是黑夫給他配備的“北戰區參謀部”的衆策之見。

但這種“一戰定乾坤”的樂觀態度,三天後便宣告破滅。

秦軍從谷中發動的騷擾依然頻繁,但趙軍最初還反擊劇烈,但越往後,就越是無力,直到二月中旬,秦軍前鋒都快走到谷口了,依然沒遇到一個趙卒,昔日在谷中的壁壘也空空如也。

當他們抵達峽谷北口時,才遇上了灌嬰部的遊騎,告知了偵查到的最新結果。

“李左車,退兵了!”

……

“醒悟得還不晚,但縱李左車退兵,也只能保全他自己,保不住上黨了。”

二月下旬,得知李左車從鼠雀谷全身而退的消息時,韓信正站在上黨郡一座關隘之上,這兒是長治盆地的入口,也是支援上黨的趙軍偏師守備之處,如今已被他佔領。

而關隘下的狹長河谷,以及谷中那兩道古舊的壁壘,則成了關押俘虜的囚籠。

這是一場漂亮的圍殲戰,足以被載入史冊。

四萬趙人、魏人或蹲或站,擠在一起,被韓信得到黑夫數次增員後,多達六萬的秦軍看着,他們擡着頭,不甘而又驚懼地等候勝利者發落……

韓信也知道,他們爲何恐懼。

這河谷中,散落着數不清的箭簇和斷戟,當地人撿了幾十年都撿不完,而若是扛着鋤頭往下刨上幾尺,或能挖出累累白骨來!

韓信知道,這是一位兵家前輩,五十多年前打的結,名爲“長平”的死結!

秦與趙的國運,在此徹底分岔!

真如同宿命一般,韓信不由嗟嘆道:

“武安君當年面對比這多上十倍的趙國降兵,他在想什麼?”

……

PS:第二章在晚上。

第173章 人之賢與不肖第171章 破楚策第20章 寧爲雞口第461章 糖氏第293章 二十五年第515章 野火燒不盡第286章 秦王(下)第928章 何續初繼業,而厥謀不同?第93章 案發現場第484章 移風易俗第789章 望夫第722章 國家終於同意給我們發老婆了!第166章 居則有禮第736章 死國可乎?第6章 搶功的第791章 佔角第412章 拍案叫絕第470章 嚇死我了第513章 法今王第32章 伯兄第914章 投鞭斷流第605章 你爹第591章 輔助第555章 勿害我第27章 最後一天第698章 雁南飛第588章 公子從軍第178章 項燕第599章 言多必失第159章 婚姻在於有利可圖第687章 入幕之賓第539章 敝帚自珍第794章 欲以自重第479章 民無信不立第30章 第一第543章 田官第896章 若爲自由故第301章 加個人第802章 左列鍾銘右謗書第397章 駿馬第455章 除惡務盡第657章 吃瓜第264章 士卒可用矣第580章 何不問黑夫?第337章 梟子第511章 稷下第975章 鄭韓第746章 用兵不遜吳孫子第891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617章 汝之蜜糖第188章 陷之死地然後生!第251章 何以美土疆?第432章 公子扶蘇第786章 萬人敵五月寫作計劃,以及爲《秦吏》完結前最後求次月票。第798章 鐵打的襄陽第200章 金麟豈是池中物?第843章 隻手豈能扶天傾?第700章 有的人把名字刻在石頭裡第814章 蜀道難第843章 隻手豈能扶天傾?第561章 亂第841章 楚河漢界第455章 除惡務盡第970章 風口第220章 上巳節第464章 塞上中原第169章 家書抵萬金第559章 脣亡齒寒第455章 除惡務盡第211章 省人力十倍!第709章 更吹落,星如雨第490章 財政危機第698章 雁南飛第784章 三千越甲可吞吳第847章 蠟封夜半傳檄第637章 鳥上青宵(第四卷完)劇情沒想好,今晚第二章先鴿了,不要等第998章 驅虎吞狼第454章 狼之子第424章 初雪第506章 儒法之爭第167章 短兵第4章 見義勇爲是每個秦人應盡的義務第950章 孰立?第589章 毒士第869章 山海第853章 將五十年興亡看飽第33章 日子越來越好第210章 武庫第628章 爛攤子第634章 封侯!第135章 第一回合博弈第780章 一朝英雄拔劍起第315章 入關第506章 儒法之爭第860章 舟中指可掬第381章 孤雁第830章 我看你骨骼驚奇第1026章 鳴鏑
第173章 人之賢與不肖第171章 破楚策第20章 寧爲雞口第461章 糖氏第293章 二十五年第515章 野火燒不盡第286章 秦王(下)第928章 何續初繼業,而厥謀不同?第93章 案發現場第484章 移風易俗第789章 望夫第722章 國家終於同意給我們發老婆了!第166章 居則有禮第736章 死國可乎?第6章 搶功的第791章 佔角第412章 拍案叫絕第470章 嚇死我了第513章 法今王第32章 伯兄第914章 投鞭斷流第605章 你爹第591章 輔助第555章 勿害我第27章 最後一天第698章 雁南飛第588章 公子從軍第178章 項燕第599章 言多必失第159章 婚姻在於有利可圖第687章 入幕之賓第539章 敝帚自珍第794章 欲以自重第479章 民無信不立第30章 第一第543章 田官第896章 若爲自由故第301章 加個人第802章 左列鍾銘右謗書第397章 駿馬第455章 除惡務盡第657章 吃瓜第264章 士卒可用矣第580章 何不問黑夫?第337章 梟子第511章 稷下第975章 鄭韓第746章 用兵不遜吳孫子第891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617章 汝之蜜糖第188章 陷之死地然後生!第251章 何以美土疆?第432章 公子扶蘇第786章 萬人敵五月寫作計劃,以及爲《秦吏》完結前最後求次月票。第798章 鐵打的襄陽第200章 金麟豈是池中物?第843章 隻手豈能扶天傾?第700章 有的人把名字刻在石頭裡第814章 蜀道難第843章 隻手豈能扶天傾?第561章 亂第841章 楚河漢界第455章 除惡務盡第970章 風口第220章 上巳節第464章 塞上中原第169章 家書抵萬金第559章 脣亡齒寒第455章 除惡務盡第211章 省人力十倍!第709章 更吹落,星如雨第490章 財政危機第698章 雁南飛第784章 三千越甲可吞吳第847章 蠟封夜半傳檄第637章 鳥上青宵(第四卷完)劇情沒想好,今晚第二章先鴿了,不要等第998章 驅虎吞狼第454章 狼之子第424章 初雪第506章 儒法之爭第167章 短兵第4章 見義勇爲是每個秦人應盡的義務第950章 孰立?第589章 毒士第869章 山海第853章 將五十年興亡看飽第33章 日子越來越好第210章 武庫第628章 爛攤子第634章 封侯!第135章 第一回合博弈第780章 一朝英雄拔劍起第315章 入關第506章 儒法之爭第860章 舟中指可掬第381章 孤雁第830章 我看你骨骼驚奇第1026章 鳴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