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1章 武關

bookmark

析縣往西百餘里,便是武關東道,這是沿着丹水河谷開闢的道路,東接熊耳諸山,從南陽盆地到這裡,越往西走道路越狹,數百里內,普遍是大山長谷,狹窄難行。

四月初十這天,五萬北伐軍,連同挑選出的一萬俘虜,正行進在此道上。

向北眺望,黑夫能隱約看到伏牛山脈的翠綠峰巒,西南則是大巴山的餘脈。

越是往西,兩大山系就越是併攏,在兩處山巒最接近的隘口,則赫然有一座雄關……

武關建立在峽谷間一座較爲平坦的高地上,北依高峻的少習山,南瀕丹水。關城用夯土築成,亦有磚石爲基,牆垣長兩裡,延山腰盤曲而過,幾乎嚴絲合縫地將入關的道路完全堵死!

武關之西,接商洛、終南之山,以達於岍隴;武關之東,接熊耳、馬蹬諸山,以迄於伊闕。大山長谷,動數千裡,可以說是兵家必爭之地。

不過春秋時,此地非秦所有,秦未得武關,不可以制楚,直到戰國初年奪取此地後,才設關守備。

“扼秦楚之交,據山川之險。道南陽而東方動,入藍田而關右危。武關巨防,一夫守壘,千夫沉滯,一舉而輕重分焉,誠哉斯言!”

眺望此雄關,黑夫忽生感慨。

“十二年了。”

距離他首次經由武關入咸陽,已過去整整十二年。那時的黑夫,才二十出頭,爵不過左庶長,因在統一戰爭裡立下的赫赫功勳,被秦始皇點名去做郎官——他身後,還拉着一車紅糖。

那時的黑夫心中亦懷憧憬,希望自己抵達帝國的心臟後,多少能改變些什麼。

黑夫的確改變了自己的命運,以及很多人的沉浮,卻終究無法改變始皇帝。

“陛下,你真是郎心如鐵啊……”回想往事,黑夫眼中滿含幽怨。

未能改變的,還有走向混沌的天下大勢。

他低聲道:“現在,我回來了,來救贖,救這滑落深淵世道,也贖自己之過,爲那些出於私心,因爲猶豫,未能堅持到底的事!”

“既然臣道不行,便取兵道、詭道!”

除了被少府派工匠以三合土加固重修了一部分牆體外,武關和十二年前並無太多不同,只不過,那時等待過關的商旅、官吏,揮汗成雲雨,車馬揚塵埃,好不熱鬧。

但如今,關前卻空無一人,連帶瘋長的森林,歇腳的亭舍,也焚燒砍伐一空,還挖開數道深深的溝壑,將道路截斷——這是爲了阻止攻城器械靠近關城。

而城頭更滿是持戈架弩的兵卒,警覺地提防着在七八里外就停止前進,就地紮營的北伐軍。

奉命提前來此偵察的司馬老五來向黑夫回報:“城頭守卒至少有三萬,關後更有塵土不斷揚起,羣鳥不敢落下,應該駐守着大軍……”

黑夫一笑:“王賁病逝,南陽失守的消息應該早就傳到咸陽去了,少了十萬人來守武關,胡亥、趙高能睡得着麼?”

不過他這次來,可不是爲了打仗。

“凡伐國之道,攻心爲上,攻城爲下;心勝爲上,兵勝爲下。是故,聖人之餞國攻敵也,務在先服其心。”

言罷,黑夫讓三軍前進至距武關三裡處,已近到能看清城頭旗號時,一揮手,對衆人下了命令:

“武關就在前三裡外,一刻便至,過了關,便是關內!”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誰沒有家呢……二三子,且讓開道路,叫那些不願加入北伐軍的關中人,回家去罷!”

……

“武忠侯信守承諾,放汝等入關,歸家!”

騎從四處大喊,跟來的一萬俘虜頓時譁然。

“沒想到是真的,武忠侯真的守諾了……”

駱甲喃喃自語,他是騎兵五百主,隴西郡人,據說祖上是惡來的玄孫大駱,與秦公族同祖,是正兒八經的老秦人。

秦滅六國,駱甲在王賁軍中,提升了自己的爵位,掙得良田數百畝,此番南方叛亂,他也應徵入伍,任五百主,卻在穰縣被俘虜……

但與預想不同的是,做俘虜的這幾天裡,他們伙食竟與平日並無不同,對普通士卒而言,甚至比被俘前更好點——開春最困難的時候,底層兵卒,已經只能食四分之一斗糙米了。

駱甲開始覺得,這些叛軍,和關中宣傳的沾染越俗的食人生番似乎不太一樣。

而武忠侯,更非窮兇極惡之徒。

“叛軍”的官吏並未虐待馭使他們,只是每天開飯前,都要用夾雜南音,不太標準的關中話,宣揚始皇帝的衣帶詔,武忠侯起兵的正義性,以及通武侯臨終前的悔悟,三呼“入關”……

天天聽,俘虜們耳朵都要起老繭了,但至少有一半的人,還真相信了這些事——畢竟關中的那位新皇帝,這一年來做了太多混賬事。

可即便如此,俘虜們心中的焦慮仍在,秦律嚴苛,在二世繼位後,但凡是收賦稅、徵徭役,以及對犯罪的懲罰,變得越來越嚴厲,還美其名曰“督責之術”。

在秦,降敵可是大罪,足以讓全家株連,百長以上投敵,更足以被定爲“軍賊”,身死家殘,男女公於官,也就是做隸臣妾……

駱甲的家族不算大,但也不小,他唯恐自己倒是得以苟活,可家眷怎麼辦,他的老母親,已年過六旬,白髮蒼蒼了啊,他的幼子,則才三歲……

這種情況下,當北伐軍宣佈,不願加入者,可陸續放回關內時,對駱甲和數萬秦卒而言,無疑天音!

他們對心胸寬闊,仁德無私的武忠侯感恩戴德,徹底認同他的事業是正義的。

但這份認同,不影響衆人默默站到“願歸關中”的隊伍裡,北伐軍的軍法官又從各部隊中挑出一批人,拼湊在一起,作爲首批放歸者。

駱甲很幸運,他被挑中,但在建制打散後,已不太認識旁邊的人了。

“這裡面,會不會有武忠侯摻進來的細作呢?”他如此想,但在上路抵達武關後,這念頭已經消散,心裡只剩下回家了……

“穰縣來的五千人先歸!”

軍法官大聲呼喊,駱甲一個激靈,和其他五千人站起身來,同時看向旁邊站立的析縣降卒,朝一個留着長鬍須,身材魁梧的武騎士點了點頭。

“李必,我先走了。”

李必也是五百主,乃內史藍田人,與駱甲在統一戰爭時相識,只可惜這次平叛,沒分在一個部隊。

“駱甲,小心啊。”

李必有些羨慕地看着駱甲,朝他拱手:

“關中見!”

“關中見!我請你吃酒!”駱甲來不及回禮,也不知自己的聲音李必聽到沒,便被後面的人推攮着向前——家門口就在前方,人人歸心似箭。

北伐軍士卒讓開了道路,駱甲等人膽戰心驚地往前走着,不時瞥向他們的銳利兵刃,俘虜早被卸了甲,收了兵器,現在手無寸鐵,只要對方想,隨時能進行一場屠殺。

但沒有,北伐軍士卒只是冷漠地目送俘虜離開軍陣,朝武關前的空地走去。

離開北伐軍陣線後,最初,駱甲等人還是緩步而行,生怕背後忽然射來一陣箭矢,將衆人殺死!

但身後無比安靜,除了軍法官忽然吆喝的一聲“走好”外,什麼都沒有

在走了一里地,徹底離開北伐軍射程後,衆人好似約好般,拔腿跑了起來!

五千人撒開腿,躍過過深深的溝壑,踩在雨後泥濘的地上,朝道路盡頭的武關狂奔起來!

……

“這是腳底抹油了麼?與吾等作戰衝鋒時怎沒跑這麼快過?”

共尉罵罵咧咧,又看向黑夫。

“大帥以爲,關隘會開麼?”

黑夫搖了搖頭,不置可否。

“其一,就算是十二年前,天下無事之時,官吏持符節驗傳,入關前都要再三檢查,何況是一羣已投敵,行徑可疑的俘虜呢?”

“其二,不論是臨時統帥司馬鞅,還是武關城守,不得咸陽之令,敢貿然開關?”

“其三,就算消息傳回去,咸陽的僞帝、諸公,有開關的膽量和氣魄麼?”

嗯,李斯倒是有開關的理由,但老倉鼠如此精明的人,應該不會這麼早暴露,畢竟李氏在軍中幾乎沒有影響力。

黑夫指着那些朝武關狂奔的俘虜:“相信我,就算這些士卒在關前跪三天三夜,呼天搶地,把淚流乾,也不會有人動惻隱之心,冒風險放他們入關!”

而若是不開……

碰了壁的衆人回到穰縣、析縣一宣揚,便徹底絕了五萬俘虜的歸心,黑夫的這場攻心之戰,便算大獲全勝了!

“但若真開了呢?”共尉認死理,覺得不能排除這種可能性。

黑夫一笑:“汝又非不知,五千人裡建制早已打亂,尉不識兵,兵不識尉,其中起碼有一兩千,其實是我的人。若是開了,他們會乘機奪門,乘着城門混亂的一刻,後方三軍一擁而入,一戰而下武關,不是不可能……”

對方若是頭腦一熱開了關,那黑夫做夢都能笑醒!

開關就要冒與北伐軍戰於關前的風險,不是黑夫吹牛,王賁已逝,李信不歸,蒙恬被囚,朝中還有將才麼?誰敢與他交手?

山中無老虎,猴子稱大王。

反正一句話,此策無解。

“壞事別人做,好人,我當定了!”

……

黑夫與共尉對話之際,跑得最快的一批俘虜,已至武關城下百步之外!

他們滿是汗水的臉上,露出了笑,君子于役,不知其期,家中的父母可曾拄着柺杖,在里門邊久久眺望?妻妾放下織車後,可曾望着窗外的桑樹微微嘆息?

還有離家時還年幼的孩兒,可還記得父親的面容?

雞棲於塒,牛羊下來,這場漫長的徵召,總算是結束了。

家門口,到了!

但迎接這羣遊子的,卻是機括扣動,弩箭破空的尖銳響聲!

矢如飛蝗,如此密集,將朝着家奔跑的士卒擊倒在地!

有的人再也未能爬起來,而更多的人,則掙扎地擡起頭,撕心裂肺地呼喊道:

“吾等是秦卒啊!”

“吾等是關中人,是皇帝的子民啊!”

爲什麼?

但武關的回答,卻是隨着軍尉手揮下,一次更加無情的疾射!

先前疾呼的人身上,又多了幾根白羽。

待關下再無生口,陷入沉寂後,冷冰冰的聲音才從武關城頭響起。

“二世皇帝有制,敢近關前百步者,死!”

射得最遠的箭矢,就插在百步的位置,就在駱甲面前。

駱甲雙腿微微發顫,若是再跑快一點,自己恐怕也要變成箭下亡魂。

和駱甲一樣,四千餘人齊刷刷停在百餘里外,他們望向橫七豎八倒下關外的同袍屍體,望向緊閉的城門,望向高不可攀的城牆,目光滿是絕望。

然後,是憤怒!

他們,被遺棄了。

關中,就這樣將她的兒子,拒之門外。

武關,不開!

……

PS:今天夜黑得好早啊,晚安。

第979章 長平第738章 酒酣胸膽尚開張!(上)第190章 一鼓作氣第166章 居則有禮第421章 絕域輕騎催戰雲第554章 乘風破浪(求月票)第655章 回家的誘惑第240章 內間第877章 如果忠誠有顏色第237章 五月五第673章 勸君更盡一杯酒第560章 武者止戈第411章 我多陰謀第597章 仗不能白打第791章 佔角第335章 巨利甘若醴第315章 入關第787章 權謀第47章 秦之律令第520章 存韓第91章 輪到誰了?第968章 洛陽親友如相問第269章 墨攻第525章 取之於無形第488章 農家第117章 大時代第327章 封建與郡縣第285章 秦王(中)第117章 大時代第129章 什伍如親戚,卒伯如朋友第1021章 趙無恤第637章 鳥上青宵(第四卷完)第526章 停下!第304章 六百石第141章 陳平第532章 不問蒼生問鬼神第505章 笑話第655章 回家的誘惑第736章 死國可乎?第69章 人贓俱獲第390章 溫暖第288章 不要臉第613章 胡亥第80章 真金白銀第808章 而我們必將爲王!第642章 法吏第166章 居則有禮第954章 東出第433章 慈不掌兵第264章 士卒可用矣第366章 解夢第53章 鄉里鄉親第770章 一個幽靈第716章 臨之以兵第679章 閩在海中第558章 螳臂第478章 法教第937章 好皇帝第951章 沒有皇帝的帝國第633章 甜棗第548章 騁望琅琊臺第723章 向天再借五百年!第323章 王、蒙第484章 移風易俗第117章 大時代第55章 肉得爛在鍋裡第372章 銀鞍照白馬第838章 北有強胡第833章 北風捲地白草折第49章 善假於物劇情沒想好,今晚第二章先鴿了,不要等第543章 田官第829章 五世相韓第824章 趙客縵胡纓第500章 綁架第473章 官僚帝國第24章 練隊列有什麼用?第271章 黑雲壓城第345章 隸書第434章 鄰人失火第567章 平原津第669章 君道第826章 從散約敗第542章 莫如樹人第344章 麟之趾第941章 開門,查戶口第636章 魚脫於淵第693章 驚濤拍岸第835章 世無忠臣第609章 貨殖第903章 這上面一無所有第53章 鄉里鄉親第631章 演員第95章 荊券第498章 方術士第269章 墨攻第26章 重振士氣第343章 滑稽第927章 麗人心第22章 什長黑夫
第979章 長平第738章 酒酣胸膽尚開張!(上)第190章 一鼓作氣第166章 居則有禮第421章 絕域輕騎催戰雲第554章 乘風破浪(求月票)第655章 回家的誘惑第240章 內間第877章 如果忠誠有顏色第237章 五月五第673章 勸君更盡一杯酒第560章 武者止戈第411章 我多陰謀第597章 仗不能白打第791章 佔角第335章 巨利甘若醴第315章 入關第787章 權謀第47章 秦之律令第520章 存韓第91章 輪到誰了?第968章 洛陽親友如相問第269章 墨攻第525章 取之於無形第488章 農家第117章 大時代第327章 封建與郡縣第285章 秦王(中)第117章 大時代第129章 什伍如親戚,卒伯如朋友第1021章 趙無恤第637章 鳥上青宵(第四卷完)第526章 停下!第304章 六百石第141章 陳平第532章 不問蒼生問鬼神第505章 笑話第655章 回家的誘惑第736章 死國可乎?第69章 人贓俱獲第390章 溫暖第288章 不要臉第613章 胡亥第80章 真金白銀第808章 而我們必將爲王!第642章 法吏第166章 居則有禮第954章 東出第433章 慈不掌兵第264章 士卒可用矣第366章 解夢第53章 鄉里鄉親第770章 一個幽靈第716章 臨之以兵第679章 閩在海中第558章 螳臂第478章 法教第937章 好皇帝第951章 沒有皇帝的帝國第633章 甜棗第548章 騁望琅琊臺第723章 向天再借五百年!第323章 王、蒙第484章 移風易俗第117章 大時代第55章 肉得爛在鍋裡第372章 銀鞍照白馬第838章 北有強胡第833章 北風捲地白草折第49章 善假於物劇情沒想好,今晚第二章先鴿了,不要等第543章 田官第829章 五世相韓第824章 趙客縵胡纓第500章 綁架第473章 官僚帝國第24章 練隊列有什麼用?第271章 黑雲壓城第345章 隸書第434章 鄰人失火第567章 平原津第669章 君道第826章 從散約敗第542章 莫如樹人第344章 麟之趾第941章 開門,查戶口第636章 魚脫於淵第693章 驚濤拍岸第835章 世無忠臣第609章 貨殖第903章 這上面一無所有第53章 鄉里鄉親第631章 演員第95章 荊券第498章 方術士第269章 墨攻第26章 重振士氣第343章 滑稽第927章 麗人心第22章 什長黑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