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723章 向天再借五百年!

秦始皇三十七年季冬中旬,詔書已至到黑夫手中,皇帝的車駕,也即將離開咸陽……

中車府令趙高已將需要的車駕、馬匹備好,與昔日僅有百乘不同,這次,車隊竟多達千駟!

中郎將王離已讓數千郎衛軍秣馬厲兵,被光甲兮跨良馬,揮長戟兮彀強弩,他們將組成捍衛皇帝的中軍。

此外還有戍衛咸陽的五萬中尉軍,他們是天下最精銳的部隊,全部由關中青壯組成。

秦始皇直接從中調撥兩萬,加上剛從北方長城調來的北方軍團三萬,強起墜馬受傷,還沒完全養好的武信侯馮毋擇爲將軍。

這是過去未曾有過的龐大陣仗,黑旗遮天,玄甲曜曰,駿馬如龍,長戟如林,聚於灞橋左右,只要皇帝一聲令下,便能揮師南下!

他們的敵人,會是誰?

猜測紛紜,答案似乎從這半個多月的人事變動裡窺探出來:御史大夫茅焦拖着病體入宮請陳後去世,北地郡尉章邯被調回咸陽,任少府少卿,昔日黑夫在北地提拔的一衆舊部,多與隴西、朔方官員交換了職位駐地,柱下史張蒼直接被罷免,先前被緝捕的百餘墨者統統處死……

做完這一切後,秦始皇帝卻仍未走。

所有人都知道,皇帝在等什麼。

一是他念念不忘的,西王母邦,以及長生不老的最後指望。

二,則是上個月因爲謀刺未果,懼而出奔的長公子扶蘇,皇帝必須知道他的結果……

秦始皇病篤期間,朝廷中樞不敢做決斷,蒙天放又膽大妄爲,縱阿房刑徒,導致關中大亂,衛尉、中尉兩軍花了半個月纔將大多數人捉拿歸案,對扶蘇則追擊不及,未能及時阻住。

乘着這空隙,扶蘇及其黨羽從杜南入蝕中,往漢中郡而去。

所謂蝕中,乃是這時代,關中通往漢中的道路里,距離最短的一條,又稱之爲“子午道”。

它最初是荒蕪的鳥道,只有野獸踐踏的山間小路,但在秦昭王時,爲了加強關中和巴蜀的聯繫,便耗費巨大財力,在蝕中修築了棧道。

原本無法通行的懸崖絕壁上,或鑿孔架木,或經谷爲道,或修橋渡水使人馬能過,歷經十數年才完工。抵達漢中後,又延伸出”蜀道”和“米倉道”,直入巴蜀。正如秦相蔡澤所言:“棧道千里,通於蜀漢,使天下皆畏秦。”

這條路極狹,且左右多深澗高山,速度快不起來,一旦被追上,也不易脫逃!

秦始皇復甦後,令中郎騎令李良帶千餘人入漢中,徵發當地官府捉拿扶蘇一黨,並嚴令:“若扶蘇真跑到南郡,沿途官吏,不更以上皆死!”

在這種死命令下,所有人都卯足了勁,設下天羅地網,一路追捕。

到了十二月十五這天,中郎騎令李良終於回來向秦始皇覆命!

“陛下,臣不辱使命,追至漢中郡南鄭,將長……扶蘇黨羽盡數抓獲!”

“南鄭?”

秦始皇皺眉,南鄭,是漢中郡的首府,若扶蘇要去投嶺南的黑夫,出了蝕中,直接從石泉亭渡過漢水,進入米倉道就行了,爲何要往西拐到南鄭去?

再一追問,才得知,原來所謂被李良“追緝”的扶蘇黨羽,是十天前,就自己去南鄭投案的……

這就更令人疑惑了。

“扶蘇如何了?”

秦始皇只關心這點。

李良有些訥訥,秦始皇面色頓時不太好看,不由得想起了同樣被貶入蜀,卻半道自殺的呂不韋,扶蘇性情剛烈,會不會……

如此想着,他一巴掌拍在案几上!

“講!”

不管他是生是死!

李良畏懼地稽首不已,生怕被皇帝怪罪:

“陛下,扶蘇已於半月前,在石泉亭與家眷部屬分離,孤身東去,不知所蹤!”

……

“據緝捕的人招供,扶蘇是被蒙天放擊暈裹挾出城,出了子午谷後方醒,朝咸陽長拜泣淚,又怒而持戈攻蒙天放。蒙天放自知罪孽深重,遂自刎謝罪……”

“隨後,扶蘇夫人,麃公女孫因受驚嚇,又在沿途淋了冬雨,竟逝於石泉亭。扶蘇安葬其妻,在墓前枯坐一夜後,次日凌晨,將二子託付給衆下屬,令他們去南鄭投案自首,便孤身不辭而別……”

“不辭而別?”

秦始皇口中有些酸澀,胸口有些陣陣發疼。

這還沒完,稍後又發生了變故,洛陽人董公和杜人邵平發生了爭執,邵平認爲當遵循扶蘇之命,不能再錯下去。董公卻帶着幾個懼死的護衛,奪了一位小王孫渡過漢水南下,消失在莽莽羣山中。

邵平阻止不及,只能帶着扶蘇長子去南鄭自首,一直到十日前,李良追上了他們……

“邵平及近百扶蘇門客、侍衛皆自殺而亡,臣只來得及將王孫帶回咸陽,他受了驚嚇,有些癡愣,一言不發……”

秦始皇去看了他的小孫兒,卻見這孩子雙目無神,問什麼都不回答,看到勉強露出微笑的大父後,他卻直往後躲,眼中盡是畏懼。

見此情形,皇帝收攏了笑容,抿着嘴,轉過身時,像是又蒼老了十歲。

“等他稍大些,送去邛都吧,還是食邑一座,戶四百。”

這本來,是給扶蘇準備的。

讓宗正妥善安置王孫,秦始皇便回了寢宮,一整天沒搭理任何人。

倒是中車府令趙高惦記着另一件事,追問李良道:“昌南侯家眷呢?”

李良稟報:“昌南侯家眷不在其中,似是出了咸陽就忽然與扶蘇黨羽脫離,當時紛亂,蒙天放等人自身難保,就此失了聯絡。”

趙高冷笑:“知道所有人都在追扶蘇,顧不上他們,遂走他道,不愧爲黑夫之妻,這條母犬,真是聰明!”

不過無所謂了,只要皇帝南下,不管黑夫是引頸待戮,還是負隅頑抗,他都徹底完了!

就算皇帝來不及收拾黑夫,只要趙高一手教導,對他無比信任的公子胡亥能憑藉皇帝的寵愛,登上皇位,一切都不成問題!

秦始皇一直悶悶不樂了一整日,據說期間又動氣昏厥了一次,到了次日,在蔘湯激勵下,才重新打起精神,讓人找來地圖。

皇帝老了,再不是那個站在四海歸一圖上,一步滅一國,揮袂揚海波的巨人了。

他的背有些微駝,眼神也不太好,需要侍者掌着燈,讓他貼得近近的,在地圖上細細尋找。

秦始皇的指頭點着代表着扶蘇人生大不幸的“石泉亭”,從這裡往東,有一條沿漢水而修的道路,在它的盡頭,一分爲二,往南的岔路,可至南郡,那是昌南侯的老家,黑黨衆多……

“扶蘇莫非是知道追擊者衆,難以逃脫,於是獨自改走他道?”

秦始皇喃喃自語,但隨即哼了一聲:

“爲了自己活命,拋棄二子,扶蘇什麼時候變得這麼狠辣果斷了?”

“舉高些。”

秦始皇下令,隨着侍者手中的燈光漸漸往上,漢水道的北岔路出現了。

它會抵達南陽,然後向北拐個彎,便是武關道。

回關中的武關道。

也是從咸陽去邾城的必經之路。

“他是要等在那,還是會回來?”

秦始皇又自言自語,隨即一聲冷笑,否定這種想法。

“如同一條喪家之犬般回來?然後跪在殿下,求朕寬恕他,然後一生揹負屈辱地苟活着?若真如此,還不如死!”

秦始皇帝,沒有這樣的兒子,他本該站在風口浪尖,緊握住日月乾坤,卻一敗塗地!

ωωω ⊕тTk án ⊕¢ O

而攀爬巔峰的失敗者,將永墜深淵,也沒有重來的權力!

帶着點泄憤的意味,一把奪過燈燭,秦始皇將這張地圖付之一炬!

老皇帝轉過身,地圖在身後一點點燃燒,先是關中,然後蔓延到南方、關東,最後是整個天下,皆被烈火所焚。

背後的火光,映照出秦始皇帝鬱結的臉:

哀其不幸,卻又怒其無能!

雖然罵扶蘇“活該”,但秦始皇卻不顧準備妥當的出巡部隊,在咸陽又等了三天,讓人每天關注着武關的消息。

一日早中晚三報?

不,是每個時辰一報!

他還一邊喝着蔘湯,一邊傲嬌地自己安慰自己:“朕等的不是逆子扶蘇,而是李信的消息!”

數日後,秦始皇等到了……

依然沒有任何關於扶蘇的消息,倒是李信,從西域送回了又一份捷報!

……

去年,應大夏國之請,秦始皇決定派兵西征,在大夏的引導下,擊破條支,開通前往“西王母邦”的道路。

秦始皇春天發令,李信夏天時率軍兩萬出玉門關,民夫刑徒四萬、騾馬數萬往返河西及西域運輸糧食,至今大半年,戰果斐然,每一次回報,都被太史令胡毋敬記於史冊。

“五月,李信收祁連北烏孫精騎三千,出玉門,屯蒲類海。”

“六月,李信至車師國,其都河水分流繞城下,故號交河。去咸陽五千二百里,有口五千,食麥,信令其獻糧,且出丁千人爲徭役。”

“七月,信至焉耆國,去咸陽五千四百八十里,其口三萬,勝兵數千,拒爲秦借道獻糧,李信擊之。”

“八月,焉耆西有國名龜茲(新疆庫車縣),去咸陽六千里,有口七八萬,勝兵萬人,應焉耆之請,北聯北山月氏殘部,南結尉犁,合兵兩萬,與李信萬人戰北山之下,李信勝,誅焉耆王,斬月氏王子,懸龜茲王首……”

這是三十六年收到的最後消息,李信在西域北道大殺四方,一路幹到天山腳下,接下來兩個月,完全佔領了龜茲全境,扶持龜茲王子做了君長,利用這個西域北道最大邦國的糧食,餵飽了飢餓的遠征軍。

而這次送回的消息稱,駭於秦軍的強大,龜茲西邊,距離咸陽六千五百里的姑墨國願意向秦臣服,並開放道路,提供糧食,讓秦軍能夠順利西進。

但因爲西域苦寒,冬天無法行軍,更遇暴風雪,騾馬死數千匹,李信和遠征軍遭到重創,必須在龜茲以東,一個叫“輪臺”的地方休憩,開春後再謀西進……

因爲已離玉門兩千裡,民夫已難以運送糧食補給,所以李信打算在輪臺設官,開始屯田,賦稅諸邦,就地取食,而在當地從無到有,將秦朝制度搬過去的官員,恰恰就是差點將秦始皇氣死的喜……

“這些地方究竟在哪?”

秦始皇又讓侍從掌着燈,在新繪製的西域地圖上,一一找到了蒲類、車師、龜茲、姑墨、北山的位置。

末了一句感慨:“朕過去從未想到,西域,竟如此之大啊……”

烏氏延稱,西域有三十六國,南北有大山,中央有河,東西六千餘裡,南北兩千餘裡。東則接秦,阸以玉門,西則限以蔥嶺。

“數十年前,先君昭襄王攘卻戎狄,築長城,然西不過臨洮。”

“可現在,咸陽以西六千里的地方,也有秦吏了……”

驕傲歸驕傲,但秦始皇又有些不甘。

從烏氏延和李信的回報來看,那些地方的確很誘人,沙漠、雪山,綠洲,與中原不同的,高鼻深目的人種,奇異的瓜果……

但這數千裡的距離,卻讓秦始皇無奈。

“朕去不了那麼遠了。”

他嘆息:

“朕只能去邾城,瞧一眼爲朕引路十來年,一直忠墾勤勉的狗,看他是衝朕亂吠呢?還是跑過來舔朕的手。”

而藏在身後的另一隻手,卻不是骨頭,而是利刃!

但是,他其實有更想做的事……

秦始皇將手伸向遼闊的西域,還有西域以西,更加廣袤,大到無法想象的新世界!

他真希望,能親眼見證,大秦錚錚鐵蹄,踏遍那嶄新的萬里河山!

“若朕能早十年……不,哪怕只早五年知曉這一切!”

只可惜,人丈量土地的速度比較有限,它們來得是那麼不及時。

而李信奏疏上,描述的未來行軍計劃,也讓秦始皇最後的希望破滅了。

李將軍稱,三十七年內,他定能通過姑墨、疏勒,翻越蔥嶺,抵達大夏!

而三十八年,則要與大夏聯合,對條支開戰,爭取三十九年擊潰條支,抵達西海,找到西王母邦……

這樣算下來,大概秦始皇四十年,便能迎西王母來秦了。

“四十年?”

秦始皇苦澀地搖搖頭,連能不能熬過三十七年,他都沒有一點信心。

“今年祖龍死!”那沉璧復返的預言,儘管不承認自己是祖龍,但這句話,如懸在他頭頂的一把劍!

秦始皇看了一眼燈油即空的燭火,憤怒之餘,又燒了一張地圖。

這一次,火焰從關中腹心的咸陽騰飛,它一路向西,將西域南北兩道三十六國統統捲了進來,讓北山行國化爲灰燼,甚至越過蔥嶺,開始吞噬地圖外的未知世界……

花白的鬚髮,虛弱的步伐,蒼老的目光,望向陰霾的天際。

雖然不願服輸,但這一次,他再沒有那種與天鬥個勝負的氣力了。

“朕真的,還想再活五百年啊!”

……

說一千道一萬,邾城之行,秦始皇都必須去。

“等父皇巡視歸來,西王母,或許就在咸陽等父皇了!”

在啓程出發的前一夜,乖巧孝順的少子胡亥如此樂觀地寬慰秦始皇帝。

在扶蘇出奔事件後,這傻孩子,或許是秦始皇心中,最後一點溫暖了。

“但,朕還能回來麼?”

自己的身體自己清楚,秦始皇,從未如此不自信過,與歷史上不同,一系列的變故,似乎讓這位驕傲固執的皇帝,認清了一點現實。

今日的太陽,遲早都要落下。

而明日的太陽,也必須做好準備,不然此行若有萬一,這天下無日亦無月,豈不要陷入無盡的黑暗?

那樣的話,大秦如何傳萬世!

儘管不太情願,但拖到最後,秦始皇還是下詔:“使羣公子明日入宮覲見……”

“距離陛下上次召見羣公子,已有數年了!”

作爲掌印撰詔者,中車府令趙高立刻嗅到了這道明令的不尋常之處,立刻打足了精神。

“這莫非是……立嗣君的前奏?”

許久忍耐,終於等到了扶蘇自廢前途,昔日難以與之競爭的胡亥,總算得到了機會!

趙高暗道:“雖召見羣公子,但陛下心裡,肯定會有既定的人選!或將提前傳喚!”

只可惜,今夜不由他執勤,只能回到家中焦急等待。

但讓趙高驚詫的是,他是夜讓人暗暗提醒胡亥做好準備,並讓侍從留在胡亥府邸守了一晚上,卻未見秦始皇派謁者來傳喚胡亥。

反而是宮門處的親信,悄悄讓人,來告訴他一件事。

“中車府令,有一輛車,入宮了!”

趙高頓時手腳冰涼……

“糟了!”

……

與此同時,咸陽宮前,一輛四馬駕轅的車駕停了下來,一位身材高大的公子,從車上下來,隨着郎衛趕赴大殿。

走過晦暗的宮門,繞過高牆所夾的複道,踏足於階梯之上,爲大殿上的燈火通明所照,露出了他的真容。

他面色猶豫,步履躊躇……

他不是胡亥。

更不是扶蘇。

他單名“高”。

“秦始皇帝第二子,公子高!”

……

PS:五千大章,今天只有一更。

我一直覺得那首歌,更適合秦始皇。

第216章 明察秋毫第912章 江東子弟今雖在第77章 水驛江程去路長第910章 絕不向恐怖分子低頭第456章 識人之明第809章 挺進中原第829章 五世相韓第651章 常識第509章 天人第197章 弟子第830章 我看你骨骼驚奇第481章 祭酒第811章 誤會第315章 入關第580章 何不問黑夫?第156章 魏亡第949章 養狙第398章 匈奴第954章 東出第385章 初來乍到第545章 兔死狐悲第374章 血淚之路第318章 寡人以眇眇之身第89章 善惡對錯第998章 驅虎吞狼第398章 匈奴第511章 稷下第8章 咱們法庭上見第410章 喪家之犬第359章 你喜歡熄燈還是亮着?第803章 漢東之國隨爲大第164章 上醫醫國第830章 我看你骨骼驚奇第755章 尉即墨攜民渡江第793章 君夫人第99章 邦亡人第704章 昌南侯的秘密第869章 山海第212章 涇流之大第630章 始皇之心第133章 劉季第939章 胠篋第1025章 一致對外第416章 蕭關逢候騎上傳的章節一直在審,大家彆着急第263章 這不是足球……第327章 封建與郡縣第295章 伐蛟取鼉第981章 籍田第827章 山河破碎風飄絮第306章 溯流而上第586章 看不懂第65章 牽出一樁大案!第862章 等上路兵線第595章 牽星第214章 郡守騰第805章 兔死狐悲第686章 不知足第429章 父親第187章 共敖第826章 從散約敗第736章 死國可乎?第844章 瑚璉第293章 二十五年第467章 蕭何第1000章 以鄰爲壑第259章 章邯第464章 塞上中原第814章 蜀道難第177章 高歌猛進第550章 今欲舉大事!第313章 女大十八變第212章 涇流之大第122章 積粟第109章 羔裘第333章 司馬欣第644章 武昌第437章 單于王庭第174章 表演第79章 一點都不甜第843章 隻手豈能扶天傾?第582章 任將第323章 王、蒙第769章 三楚第737章 仁者無敵第337章 梟子第22章 什長黑夫第541章 莫如樹谷第982章 去留第1014章 騅不逝兮可奈何第694章 龍王第817章 秦始皇三十八年第1021章 趙無恤第870章 “天之驕子”第894章 陛下可知罪?第899章 體面第939章 胠篋第823章 煮酒第614章 賭徒第407章 自古以來
第216章 明察秋毫第912章 江東子弟今雖在第77章 水驛江程去路長第910章 絕不向恐怖分子低頭第456章 識人之明第809章 挺進中原第829章 五世相韓第651章 常識第509章 天人第197章 弟子第830章 我看你骨骼驚奇第481章 祭酒第811章 誤會第315章 入關第580章 何不問黑夫?第156章 魏亡第949章 養狙第398章 匈奴第954章 東出第385章 初來乍到第545章 兔死狐悲第374章 血淚之路第318章 寡人以眇眇之身第89章 善惡對錯第998章 驅虎吞狼第398章 匈奴第511章 稷下第8章 咱們法庭上見第410章 喪家之犬第359章 你喜歡熄燈還是亮着?第803章 漢東之國隨爲大第164章 上醫醫國第830章 我看你骨骼驚奇第755章 尉即墨攜民渡江第793章 君夫人第99章 邦亡人第704章 昌南侯的秘密第869章 山海第212章 涇流之大第630章 始皇之心第133章 劉季第939章 胠篋第1025章 一致對外第416章 蕭關逢候騎上傳的章節一直在審,大家彆着急第263章 這不是足球……第327章 封建與郡縣第295章 伐蛟取鼉第981章 籍田第827章 山河破碎風飄絮第306章 溯流而上第586章 看不懂第65章 牽出一樁大案!第862章 等上路兵線第595章 牽星第214章 郡守騰第805章 兔死狐悲第686章 不知足第429章 父親第187章 共敖第826章 從散約敗第736章 死國可乎?第844章 瑚璉第293章 二十五年第467章 蕭何第1000章 以鄰爲壑第259章 章邯第464章 塞上中原第814章 蜀道難第177章 高歌猛進第550章 今欲舉大事!第313章 女大十八變第212章 涇流之大第122章 積粟第109章 羔裘第333章 司馬欣第644章 武昌第437章 單于王庭第174章 表演第79章 一點都不甜第843章 隻手豈能扶天傾?第582章 任將第323章 王、蒙第769章 三楚第737章 仁者無敵第337章 梟子第22章 什長黑夫第541章 莫如樹谷第982章 去留第1014章 騅不逝兮可奈何第694章 龍王第817章 秦始皇三十八年第1021章 趙無恤第870章 “天之驕子”第894章 陛下可知罪?第899章 體面第939章 胠篋第823章 煮酒第614章 賭徒第407章 自古以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