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6章 沛公

bookmark

“進去!”

張良雖曾仗劍遊天下,行輕俠之事,但他本人卻形容卻頗似女子,有些文弱。此刻如同只小雞般,被身後力氣頗大的濃髯大漢拎着衣襟,往裡使勁一扔,差點狼狽地跌倒在地。

門旋即關上,張良起身後左右看看,竟是一間散發着尿味的破舊牢獄,他不由苦笑。

“張子房橫行天下十餘載,沒被秦廷擒獲過,不想今日,卻被舉事的義軍給捉了,真是一家人不認識一家人。”

事情說來話長,數日前,張良聽聞項籍猛攻淮陽,焦慮的同時,也意識到,這是復辟韓國的大好良機——淮陽以西,便是潁川,他魂牽夢縈的故國之地。

張良一刻都不敢耽擱,立刻告辭項纏,快馬加鞭往西行,爲了省時間,他沒有再繞到下邳,而是從蘭陵直走沛泗,因爲他聽說,那裡也早已被反秦勢力控制。

一路上,張良看到昔日荀子講學的蘭陵,如今被戰火焚燬,清秀之地變成了慘烈戰場,碩大天下,已擺不下一張書案。

楚魏之間,反秦豪傑到處都有,但素質素良莠不齊,不乏打着反秦名義肆虐鄉里的匪盜。普通黔首深受其害,道旁屍骸遍佈,失去父母的孩童蜷縮在他們的屍體旁哭泣,餓得骨瘦如柴,將手伸向乘快馬路過的張良。

張良下了馬,將自己的乾糧分給那孩子一部分,最後卻也只能嘆口氣,繼續上路。

“這是誅滅暴秦前,必經的陣痛。”

雖如此安慰自己,但張良仍是如鯁在喉。

起碼這一帶的人,在秦朝統治下雖苦,但也活得下去,眼下,卻是兵過如梳,匪過如篦,處處殘破。

但這,不足以動搖他堅守了二十年的心志。

就這樣疾馳了幾天,當張良抵達沛縣時,卻發現這裡竟是泗上諸縣秩序最好的,縣城雖有戰鬥的痕跡,卻沒遭到太大破壞,竟還有兵卒在街上維持秩序,宣佈“沛公”的命令。

“沛公是誰?”

張良受到盤查時順口一問,他知道,楚地順應項家的呼籲,摧毀秦制,恢復楚制,不但壽春城裡令尹、莫敖、大敖皆已重新登場,在楚地舉兵的衆豪傑,也自稱縣公,聽上去很大,其實職務,只相當於秦時的縣令。

盤查他的人叫夏侯嬰,曾是本地小吏,管着沛地的車馬出入,隨口應道:“沛公氏呂名澤,乃呂太公長子。”

“莫非是單父的呂太公?”張良見多識廣,知道這個人。

“你這外地人,倒也知曉呂太公之名。”

夏侯嬰詫異,張良也自報了名籍,當得知這就是大名鼎鼎的張良時,夏侯嬰又驚又喜,一邊讓人進去通報,一邊與張良說起這“沛公”舉事的經過來。

原來,這呂太公家自從搬來沛縣後,便漸漸成長爲本地豪強,與縣豪王陵,豐邑鄉雍齒並稱“豐沛三俠”。

當始皇帝死訊傳來,各地皆反時,沛縣令眼看楚盜、大野澤盜在沛縣附近發難,害怕沛縣也出事,他本人被憤怒的楚人殺死,就生出了舉旗自保的念頭,找了與之關係親近的呂家商議……

呂澤建議,召集雍齒、王陵,以及幾年前逃入附近山澤的猛士樊噲、任敖等,有這羣地頭蛇爲羽翼,自保不成問題。

豈料,在官府做廄吏的夏侯嬰卻發現,這沛令舉事是假,想召集全縣豪傑,統統殺死是真。於是他將此事告訴呂澤,呂澤爲人果斷,立刻帶着衆人提前發難,進攻沛縣,在沛縣父老協助下,殺死縣令。

事後衆人一番推舉,任俠而有勇名的呂澤做了首領,遂稱“沛公”,眼下名義上服從了壽春楚國的統治。

二人正攀談時,卻來了個身形彪悍的壯漢,夏侯嬰稱他爲“樊噲”,別看樊噲濃髯大目,看似粗人,心卻很細,過來對張良一番詢問,便讓人將張良綁了!

“就你這瘦弱相,也敢自稱刺秦始皇的張良?乃公我纔不信,定是秦人細作,綁了!”

這便是張良被關起來的經過,樊噲認定,張良應是與他一樣的猛士,否則怎會扔得動那麼重的大鐵錘?

“你如何證明你是張良?”

張良無從解釋,這一刻,倒有些懷念秦朝統治下,每個人都擁有的符、傳了。

好在天無絕人之路,呂澤手下里,還真有一個見過張良的人——此人名叫田仲,是楚人,但也在薛郡大俠朱家那邊呆過,與張良有一面之緣,他來獄中一看,還真是張良!

“子房先生恕罪,是樊噲莽撞了。”

在夏侯嬰、田仲帶張良去見呂澤的路上,樊噲竟效仿廉頗,揹着荊條向張良請罪,張良也沒有多怪罪。

“壯士心思縝密,是張良長得太不像刺客了。”

一笑之後,誤會釋然,張良也總算見到了“沛公”呂澤。

……

呂澤是少年白,三十多歲年紀,便滿頭白髮,被人戲稱爲“小李信”。

他不但擅長車騎,還使得一手好弓,五十步內箭無虛發,又爲人豪爽,是沛縣響噹噹的大俠,又在舉事時,手刃了沛令,衆人對他心服口服,推舉爲沛公,實至名歸。

但據張良粗略的瞭解,這位“沛公”在泗上的日子卻不太好過。

首先是沛縣另一位大俠王陵,他曾是沛公之位的有力競爭者,卻沒爭過呂澤,王陵心高氣傲,一怒之下,帶走了一半的人,去南邊奪取了留縣,自稱留公,同樣歸順了項氏扶持的“楚國”,也不搭理呂澤。

而在西邊,豐邑鄉豪雍齒也不服呂澤,他與大野澤巨盜彭越是舊識,眼下彭越起兵,奪取了薛郡,正進攻濟北,還擁立田榮之子田廣爲齊王,故雍齒不欲從楚,而接受了“齊國”的號令……

天下已亂,但凡是舉事的豪傑,誰沒有一點私心的野心,都想要在守住家鄉的同時,擴張自己的地盤,甚至稱王稱霸。

呂澤也不例外,當然,他嘴上說只想保全沛縣,因手下並無智謀之士,遂向張良請教。

張良道:“項少將軍嫉惡如仇,景駒僭楚王號,少將軍親自擊滅之,沛縣距離彭城如此之近,沛公還是謹遵楚國號令爲妙。”

“不過,眼下少將軍圍攻淮陽,一旦奪取陳地,或將回攻魏地,沛公不如偃兵息民,到九月時,若聞楚軍擊魏,可南下進攻下邑,必立大功!”

他又問:“此外,我聽聞,秦武忠侯麾下蕭何、曹參乃沛人,不知其家眷宗族如何了?”

張良聽說,沛縣人蕭何是黑夫極爲器重的肱股之臣,曹參更在琅琊阻攔龍且,據說十分驍勇,若這兩人家眷在義軍手裡,或可威脅他們,棄暗投明……

但呂澤卻嘆息道:“當時抓捕不及,這兩人的家眷族人,都跑了。”

張良聽罷,並未再追問,他知道,這是謊話。

蕭曹二人的族人肯定都好好呆在沛縣,甚至被呂澤保護了起來。天下方亂,誰能獲得最後的勝利尤未可知,作爲區區沛公,呂澤是將蕭曹二人的宗族當做籌碼,想給自己多留條後路啊……

既然如此,那就沒有深聊下去的必要了,張良藉口自己要速去淮陽,向呂澤告辭。

呂澤再三挽留,但有不敢強扣張良,畢竟他已是能和項籍說上話的“大人物”。

只是送出沛縣時,卻說起一事來。

“我聽說,子房先生曾去過海東,在滄海君處避禍三年?”

“是去過。”張良頷首:“這時節的海東,已有些冷了。”

呂澤不由嘆息:“是啊,不瞞子房先生,我妹婿和妹妹,此刻正在海東!”

“哦?不知沛公的妹婿如何稱呼?”

“劉季,豐邑劉季。”

呂澤說起這廝就來氣,氣父親呂太公沒眼色,亂點什麼命譜,結果找了這麼一門破婚事。那劉季老兒,新婚當夜就跑了,害得自家妹子守了幾年活寡,最後還抱着孩子,去那蠻荒之地找他。

呂澤發誓,若劉季敢回沛縣來,自己非要打斷他一條狗腿!

“劉季?”

張良想了想,搖了搖頭:“可惜了,不認識!”

……

沛縣發生的事註定是一個小插曲,張良告辭了呂澤後,又在戰火連天的淮北馳騁數日,趕在八月最後一天,抵達了剛被楚軍攻破的淮陽城……

再入此城,張良感慨萬千。

他年少時,曾與弟弟一起,被父親送到這,從大儒學禮,雖然他年長後,興趣開始向黃老和兵家權謀術轉變,但那依然是他最懷念的一段經歷。

那時候,兄弟二人負手遊巷,酒旗隨風而飄,聽着蟬鳴,悠然自得,何其快活。

只可惜,那之後二十年,他的生活也像這座城一樣,經歷了許多次反覆……

張良不得不承認,收復這座城,的確對反秦義軍士氣鼓舞巨大。

這座城的黔首百姓,曾受到昌平君呼籲,坦右驅逐秦軍。

但在秦軍重新攻佔此地後,這也遭到了殘酷的鎮壓,義士被屠戮殆盡,張良那段日子也潛藏於此,與張耳密謀刺秦始皇之事,最終卻不了了之。

如今楚國再度收復此地,歡呼響徹城池,十多年前過去了,昔日義士的遺孤早已長大,他們依然銘記着舊日的仇恨,並將這份憤懣,發泄在殺死秦吏,再將他們屍體剁成肉泥上……

“曾失去的東西,能一一奪回麼?”張良有些失神,但還是堅定心神,向前走去。

在已被楚兵霸佔的郡守府,張良表明身份後,也得以入內,面見又打了一場大勝仗的項籍。

來到廳堂外,脫鞋履的間隙,還未見到人,張良就聽到,廳堂傳出一箇中氣十足的聲音:

“夫秦爲無道,破人國家,滅人社稷,絕人後世,罷百姓之力,盡百姓之財。將軍瞋目張膽,出萬死不顧一生之計,復大楚,取陳城,爲天下除殘也!”

“今王賁與黑夫決命於南陽、江漢,中原空虛,將軍不如遣人立六國後,自爲樹黨,爲秦益敵也。諸侯亡而得立,以德服之,必唯將軍馬首是瞻。”

“敵多則力分,與衆則兵強,於是野無交兵,縣無守城,將軍則急引兵而西,擊函谷關,入咸陽,誅暴秦,以令諸侯,如此,則霸業可成矣!”

第989章 三個臭皮匠第137章 禮與劍(上)第703章 拾骨第815章 攻守異勢很抱歉,晚上的一章鴿了第209章 做個有用的人第272章 無不陷之矛與不可陷之盾第258章 以銖對鎰第575章 南巡第11章 自食其果第847章 蠟封夜半傳檄第771章 狗咬狗第729章 有的人活着第150章 陳屍第379章 黑白第59章 天狗第899章 體面第868章 昭穆第673章 勸君更盡一杯酒第811章 誤會第76章 榮辱之責在乎己第240章 內間第404章 國之大事第432章 公子扶蘇第807章 興滅國,繼絕世第603章 三千里江山第411章 我多陰謀第705章 熒熒火光第285章 秦王(中)第2章 天下事與眼前事第427章 磧裡徵人三十萬第26章 重振士氣第270章 世易時移第555章 勿害我第104章 謊言第663章 暴虎第813章 立國家之主贏幾倍?第725章 天下爲桎梏第663章 暴虎第85章 圍堵第920章 鹿馬第62章 七何第87章 最後的依仗第655章 回家的誘惑第38章 我有一個大膽的想法第661章 北江第667章 文明第806章 沛公第261章 堅壁第983章 隨波逐流第306章 溯流而上第733章 頂峰之上第601章 衛滿第831章 帝國之壁第578章 邊釁第456章 識人之明第391章 良弓第538章 請學爲圃第341章 羊毛出在羊身上第404章 國之大事第777章 陳勝吳廣第813章 立國家之主贏幾倍?第71章 遲來一步第834章 長袖善舞第113章 不可千日防賊第113章 不可千日防賊第571章 鼎之輕重第542章 莫如樹人第949章 養狙第81章 掠賣第246章 大丈夫不可一日無權第671章 美夢第72章 亂世銅爐第159章 婚姻在於有利可圖第286章 秦王(下)第826章 從散約敗第986章 出關(上)第85章 圍堵第226章 自三峽七百里中第833章 北風捲地白草折第315章 入關第635章 薪火(上)第790章 不值一提第545章 兔死狐悲第296章 趙佗第714章 上下一日百戰第433章 慈不掌兵第995章 大盜第380章 秦頌第707章 月將升,日將沒第360章 有妻如此第437章 單于王庭第378章 衣食足而知榮辱第807章 興滅國,繼絕世第874章 木牛流馬第454章 狼之子第101章 非尋常之輩第633章 甜棗第435章 射鵰英雄第555章 勿害我
第989章 三個臭皮匠第137章 禮與劍(上)第703章 拾骨第815章 攻守異勢很抱歉,晚上的一章鴿了第209章 做個有用的人第272章 無不陷之矛與不可陷之盾第258章 以銖對鎰第575章 南巡第11章 自食其果第847章 蠟封夜半傳檄第771章 狗咬狗第729章 有的人活着第150章 陳屍第379章 黑白第59章 天狗第899章 體面第868章 昭穆第673章 勸君更盡一杯酒第811章 誤會第76章 榮辱之責在乎己第240章 內間第404章 國之大事第432章 公子扶蘇第807章 興滅國,繼絕世第603章 三千里江山第411章 我多陰謀第705章 熒熒火光第285章 秦王(中)第2章 天下事與眼前事第427章 磧裡徵人三十萬第26章 重振士氣第270章 世易時移第555章 勿害我第104章 謊言第663章 暴虎第813章 立國家之主贏幾倍?第725章 天下爲桎梏第663章 暴虎第85章 圍堵第920章 鹿馬第62章 七何第87章 最後的依仗第655章 回家的誘惑第38章 我有一個大膽的想法第661章 北江第667章 文明第806章 沛公第261章 堅壁第983章 隨波逐流第306章 溯流而上第733章 頂峰之上第601章 衛滿第831章 帝國之壁第578章 邊釁第456章 識人之明第391章 良弓第538章 請學爲圃第341章 羊毛出在羊身上第404章 國之大事第777章 陳勝吳廣第813章 立國家之主贏幾倍?第71章 遲來一步第834章 長袖善舞第113章 不可千日防賊第113章 不可千日防賊第571章 鼎之輕重第542章 莫如樹人第949章 養狙第81章 掠賣第246章 大丈夫不可一日無權第671章 美夢第72章 亂世銅爐第159章 婚姻在於有利可圖第286章 秦王(下)第826章 從散約敗第986章 出關(上)第85章 圍堵第226章 自三峽七百里中第833章 北風捲地白草折第315章 入關第635章 薪火(上)第790章 不值一提第545章 兔死狐悲第296章 趙佗第714章 上下一日百戰第433章 慈不掌兵第995章 大盜第380章 秦頌第707章 月將升,日將沒第360章 有妻如此第437章 單于王庭第378章 衣食足而知榮辱第807章 興滅國,繼絕世第874章 木牛流馬第454章 狼之子第101章 非尋常之輩第633章 甜棗第435章 射鵰英雄第555章 勿害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