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5章 世無忠臣

bookmark

“朕平時清閒的時候,丞相都不來,卻偏要挑朕閒樂燕居,美女在前的時候來見,這是欺朕年少?”

二世元年,十二月下旬,咸陽章臺宮,丞相李斯告辭後,二世皇帝胡亥收起笑容,勃然大怒!

方纔,他才欲擁着三名美女享樂,郎中令趙高就來報,說李斯請求覲見,頓時老大不高興。

胡亥居深宮不出,已經有幾個月了,一面是外邊盡是羣盜叛軍橫行,丟失郡縣的消息,他無時無刻不處於惶恐中,卻又沒有收拾山河的本事與決心,只能靠女色和醇酒麻醉自己,試圖告訴自己:

“反正外有王賁,內有李斯、趙高,小小叛亂,天塌不下來。”

另一方面,卻是因爲趙高勸說。

“天子所以貴者,但以聞聲,羣臣莫得見其面,所以才自稱爲‘朕’。況且陛下還很年輕,未必什麼事情都懂,現在執掌朝政,面對那些繁瑣的案牘之事,若獎懲稍有不妥當的地方,就會把自己的短處暴露給羣臣,如此便不能向天下人顯示陛下之聖明。”

“更何況,方術士及巫祝有言,人主所居而人臣知之,則害於神,陛下不妨效仿始皇帝,深居宮中,使羣臣莫知行之所在,百官受決事,悉於咸陽宮,等他們將公事呈奏上來,臣再與侍中習法者奉於陛下,以做抉擇。”

“如此,則陛下便可一面垂拱而治,一面又能讓羣臣覺得,陛下乃始皇帝一般的聖主,高深莫測,不敢欺之!”

這本是趙高攬權的伎倆,但胡亥對趙高無比信任,竟信了他的鬼話,開始效仿秦始皇晚年做派,不再上朝,而深居在宮禁之中,有酒池肉林之樂,樂得當頭埋在沙子裡的鴕鳥,軍國大事都扔給掌玉璽的趙高來做決定。

一時間,咸陽儼然分了內外朝,內朝是趙高爲首的胡亥潛邸親信,而丞相、御史大夫及九卿等卻連胡亥的面都難得見到。

王賁、馮去疾在外,管不着朝中事,李斯雖在咸陽,但這老狐狸本非直臣,謀身在前,謀國在後,雖看出趙高有爭權奪利的野心,但想着艱難時局“相忍爲國”,加上不欲得罪胡亥,竟順其心意,也未曾發難。

但隨着十二月初,“馮劫投敵”一案爆發後,馮去疾全家被捕入獄,“據說“年邁的馮去疾甚至遭到了殘酷拷掠,朝野譁然,李斯再坐不住了,屢屢請見胡亥。

但趙高卻從中搞了鬼,在李斯面前卑躬屈膝,自告奮勇要爲其通風報信,一面卻老是乘胡亥性致大發時引李斯入宮。

胡亥壓着火氣接見了李斯,聽這白髮蒼蒼的老頭子長篇大論陳述“馮劫降黑”的疑點。

李斯說,說這可能是黑夫的反間之計,欲使咸陽生出內亂!

胡亥心中已有決斷,故頗不耐煩,若非趙高在旁邊使眼色,幾乎當場發火!

等李斯走後,他立刻摔了個銅燈架,罵道:

“馮劫投降黑賊,證據確鑿,不但有殘兵輾轉逃至漢中陳述當日所見,更有馮劫罵朕得位不正,號召關中人士響應的檄文,還有什麼好說的?”

秦律:“將自千人以上,有戰而北,守而降,離地逃衆,命曰國賊。身戮家殘,去其籍,發其墳墓,暴其骨於市,男女公於官。”

趙高是律令高手,子爲國賊,全家株連,這是郎衛逮捕馮去疾的理由,沒人挑得出毛病,唯一的問題在於,馮劫之事是否屬實。

但趙高卻不忙着調查,反又指使女婿閻樂,給馮去疾羅列了更大的罪名:“付託不效,專恃欺隱,以市米則資賊,縱敵長驅,頓兵不戰,援兵四集,盡行遣散,及賊兵薄武關。”

胡亥被其洗腦,信之不疑:

他咬牙道:“馮去疾這老賊,身爲前線監軍,卻只知一個勁向關中要糧,轉手卻全部資敵!黑賊部屬韓信以萬餘之衆,轉戰千里,他在南陽坐擁數萬之師,卻拿叛軍一點辦法都沒有,坐視其破縣奪邑,燒糧秣數十萬石,武關、漢中也燃起烽火,此大秦之恥也。說這不是故意的,朕都不信!若非通武侯及時撤兵回防,那韓信,恐怕都要打進關來了。”

“明知如此,李斯卻還屢勸朕謹慎處置此案……”

胡亥眉頭一皺,覺得事情沒這麼簡單。

他一個激靈,猛地回頭,面露駭然,低聲問趙高:“郎中令,李斯,會不會也和馮氏一樣,意欲叛朕罷?要知道,那黑夫,可是他李氏一手提攜的,其子李由,也爲黑則所擒!”

這猜想極其大膽,趙高也被嚇了一大跳,他雖欲攬權,隔絕內外,但卻也明白,李斯、王賁二人是萬萬動不得的!

馮家倒臺,不會影響大局,但李、王這兩根柱子若也倒了,那黑夫就真有可能破關而入,來斬他趙高的腦袋了!

他遂肅然道:“陛下豈能懷疑李丞相,先皇爲陛下擇輔政大臣,馮氏有二,其餘便是李斯、王賁。今馮毋擇喪師辱國,馮去疾及其子馮劫有降敵之罪,於是輔政重臣,只剩下王賁在外,李斯在內了。李丞相爲在大秦爲吏四十載,不但是先皇重臣,更是陛下維繫天下的倚靠,切不可心生猜忌!”

但胡亥這念頭一旦生出來,便如同種子發芽,在腦子裡紮根——自從蜀郡守叛秦投黑後,胡亥大受打擊,看誰都覺得是黑夫的內應。

比如那半年前巴巴送來兩千萬錢給朝廷救急,被胡亥大喜之下封爲關內侯的烏氏倮,不也一樣暗藏黑夫逆子,背棄大秦了麼?

他懷疑所有人。

除了趙高。

“好在,朕還有郎中令。”

胡亥起身,握着趙高雙手,將從小教自己到大的夫子當成了救命稻草:

“誠如郎中令所言,朕是得倚靠李斯、王賁,但他們還是不明白朕,只有郎中令才懂朕!”

“朕想殺的人,是馮去疾麼?”

胡亥咬着牙,吐露了真正的目的:“朕真正想殺的,是馮氏之婿,看似乖順,實則包藏禍心,有成蹻之志,對朕威脅最大的公子高!”

……

李斯出了宮後,便直奔廷尉官署。

前幾個月大肆抓捕黑黨的行動中,咸陽牢獄早已人滿爲患,刑徒滿市,隸臣相望於道,不過李斯來的地方,只專門關押朝廷重犯,這兒不僅有蒙恬、蒙毅兄弟,也有馮去疾、馮敬叔侄。

作爲曾經的廷尉,李斯對此地絲毫不陌生,他用錦帕捂着口鼻,卻毅然能聞到血腥和屎尿臭味,由獄吏引領,一路走到最末尾,推開厚重的門,在這間陰暗的牢獄裡,李斯看到了與自己共事數十年的老夥計……

馮去疾躺在稻草上發着呆,傳言他遭到酷刑,看來不實。雖說秦朝無刑不上大夫的規矩,但馮去疾畢竟是左丞相,牽涉甚大,主審此案的閻樂也未敢對他動手。

獄吏喊道:“馮君,李丞相來看你了!”

馮去疾起身,看着狹窄牢獄裡擺上的案几,酒菜,苦笑道:“通古莫非是來爲我送行?”

李斯跪坐在草蓆上,爲馮去疾倒了一盅酒:“言之尚早,你的案子,未有定論。”

馮去疾扶着案几道:“通古,吾子雖是庸將,但以我對他的瞭解,寧戰死也不會降敵,我亦從未有過謀叛之心,我無罪!”

“去疾,汝罪有八。”

但李斯卻不提趙高等輩羅列的那八條,只笑道:“汝爲秦吏治民,四十餘年矣,始皇帝初繼位時,任你我二人爲郎官,朝夕問對,君臣相得,此罪一也。”

“一統之前,我作爲客卿,在外陰行謀臣,資之金玉,離間諸侯。你在內做御史,竭盡才幹,謹奉法令。內外合力,故終以脅韓弱魏,破燕、趙、夷齊、楚,卒兼六國,虜其王,始皇帝終爲天子,此罪二矣。”

“一統之後,吾爲廷尉,汝爲御史大夫,同爲始皇帝畫策,廢封建,立郡縣,立社稷,修宗廟,使秦大改前代之弊政,此罪三矣。”

“吾二人同爲丞相後,損益律令,平鬥斛度量文章,布之天下,以樹秦之名,此罪四矣。”

“治馳道,興遊觀,隨始皇帝巡視九州,以見主之得意,此罪五也。”

“始皇帝不幸崩逝,你我同爲先皇欽定的輔政大臣,擁立今上繼位,商議緩刑罰,薄賦斂,以安天下人心,此罪六也。”

“恰逢黑夫叛亂,六國復辟,汝又受命於危難之際,東至南陽,爲通武侯監軍,轉運糧秣,如履薄冰,此罪七矣。”

“汝爲報先皇恩德,爲大秦社稷,奔波四十年,直到被捕前一晚還在書寫奏疏,真是嘔心瀝血,此罪八也……”

李斯朝馮去疾長揖及地:“這便是我在陛下面前,陳述的馮君八項大罪!”

“也只有通古還記得了。”

馮去疾有些觸動,老淚縱橫:“通古懂我,通古信我。”

“我自然信你。”

李斯動容道:“天下人都知道,馮去疾若也暗中謀叛……”

“那這世上,就再無忠臣了!”

……

少頃,飲下幾盅酒,李斯離開前寬慰馮去疾道:“有李斯在,獄吏不敢動馮君,且安心等待,斯定會竭盡全力,解救馮君!”

馮去疾信之不疑。

等李斯出了廷尉官署大牢,上了馬車,方纔隨他進去的次子李於低聲問道:

“父親當真要救馮去疾?”

“救他?”

李斯微閉眼睛,嘴角卻露出一絲譏誚。

“我今日入宮試探了陛下,他將馮去疾下獄,真正想株連置之於死地的人,是公子高!”

“陛下殺兄殺馮之心已決,眼下,恐怕連我李斯都受其猜忌了,自顧不暇,哪還有功夫,去救別人!?”

……

PS:第二章在晚上。

第521章 聰明人第627章 極盛第201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第287章 鶡冠第218章 麻衣如雪第98章 沒那麼容易第649章 藥(上)第506章 儒法之爭第636章 魚脫於淵第822章 但見三泉下第342章 陛下,奇觀誤國啊!第860章 舟中指可掬第1006章 錦衣夜行第579章 兩戰第566章 焚舟破釜第623章 往事第1027章 大是大非第294章 獨當一面第213章 利於人謂之巧第1032章 楚漢第172章 秦墨第273章 百年仇讎第717章 有人天生世卿第713章 言語就像風第944章 成都第577章 三十三年第302章 折節下交第17章 失期當斬?第757章 農民的兒子第173章 人之賢與不肖第872章 學習使我快樂第168章 烽火連三月第227章 夷道的危機第560章 武者止戈第768章 先取荊州爲家第815章 攻守異勢第596章 起風了第5章 沒見過這麼多錢第694章 龍王第895章 待到打下咸陽城第952章 不如諸夏之亡也第461章 糖氏第447章 吾矛之利第739章 酒酣胸膽尚開張!(下)第948章 一生功過第217章 執斧斤者完本感言,以及暫時的告別第483章 汝等欲爲亂乎?第1026章 鳴鏑第770章 一個幽靈第437章 單于王庭第60章 將陽第687章 入幕之賓第817章 秦始皇三十八年第985章 千鈞第401章 歷史拐了個彎第898章 驅傳渭橋上第910章 絕不向恐怖分子低頭第411章 我多陰謀第675章 按圖索驥第808章 而我們必將爲王!第660章 待我長髮及腰第422章 四武衝陣第597章 仗不能白打第377章 戍卒叫第335章 巨利甘若醴第643章 長街第73章 未成年人保護法?第219章 鶯鶯燕燕第899章 體面第845章 遺臭萬年第454章 狼之子第57章 赤幘第511章 稷下第166章 居則有禮第2章 天下事與眼前事第230章 前歌後舞第863章 西當太白有鳥道第898章 驅傳渭橋上第692章 建木高百仞(二合一)第234章 擲劍於石穴很抱歉,晚上的一章鴿了第303章 吹盡狂沙始到金第388章 一個莖結出兩個果第205章 入郢第133章 劉季第717章 有人天生世卿第980章 結第787章 權謀第523章 挖坑第886章 影子第652章 脫穎而出第869章 山海第150章 陳屍第897章 我來看你了第607章 南征第828章 誰能置身事外?第280章 國之將亡第331章 起土驪山隈第526章 停下!
第521章 聰明人第627章 極盛第201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第287章 鶡冠第218章 麻衣如雪第98章 沒那麼容易第649章 藥(上)第506章 儒法之爭第636章 魚脫於淵第822章 但見三泉下第342章 陛下,奇觀誤國啊!第860章 舟中指可掬第1006章 錦衣夜行第579章 兩戰第566章 焚舟破釜第623章 往事第1027章 大是大非第294章 獨當一面第213章 利於人謂之巧第1032章 楚漢第172章 秦墨第273章 百年仇讎第717章 有人天生世卿第713章 言語就像風第944章 成都第577章 三十三年第302章 折節下交第17章 失期當斬?第757章 農民的兒子第173章 人之賢與不肖第872章 學習使我快樂第168章 烽火連三月第227章 夷道的危機第560章 武者止戈第768章 先取荊州爲家第815章 攻守異勢第596章 起風了第5章 沒見過這麼多錢第694章 龍王第895章 待到打下咸陽城第952章 不如諸夏之亡也第461章 糖氏第447章 吾矛之利第739章 酒酣胸膽尚開張!(下)第948章 一生功過第217章 執斧斤者完本感言,以及暫時的告別第483章 汝等欲爲亂乎?第1026章 鳴鏑第770章 一個幽靈第437章 單于王庭第60章 將陽第687章 入幕之賓第817章 秦始皇三十八年第985章 千鈞第401章 歷史拐了個彎第898章 驅傳渭橋上第910章 絕不向恐怖分子低頭第411章 我多陰謀第675章 按圖索驥第808章 而我們必將爲王!第660章 待我長髮及腰第422章 四武衝陣第597章 仗不能白打第377章 戍卒叫第335章 巨利甘若醴第643章 長街第73章 未成年人保護法?第219章 鶯鶯燕燕第899章 體面第845章 遺臭萬年第454章 狼之子第57章 赤幘第511章 稷下第166章 居則有禮第2章 天下事與眼前事第230章 前歌後舞第863章 西當太白有鳥道第898章 驅傳渭橋上第692章 建木高百仞(二合一)第234章 擲劍於石穴很抱歉,晚上的一章鴿了第303章 吹盡狂沙始到金第388章 一個莖結出兩個果第205章 入郢第133章 劉季第717章 有人天生世卿第980章 結第787章 權謀第523章 挖坑第886章 影子第652章 脫穎而出第869章 山海第150章 陳屍第897章 我來看你了第607章 南征第828章 誰能置身事外?第280章 國之將亡第331章 起土驪山隈第526章 停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