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4章 一個就夠了

bookmark

在家門口失敗的滋味可不好受。

尤其是當你手持利刃,把着加固過的厚厚大門,心裡以爲能將敵人御之於外時,他卻機智地翻牆入院,從背面打得你措手不及……

這便是自立爲“燕王”的臧荼所經歷的一切。

夏天時,爲了防禦佔據遼東、遼西的“扶蘇”,他在碣石以東百餘里處建造了一座關隘,並親自領兵,希望守住遼西走廊的西大門。

此舉看上去起到了一定效果,扶蘇大軍停留在遼西徒河一帶,只是派小部隊來榆關試探了一番,碰了跟頭後,整個夏末秋初都停滯不前,大概是在等秋後。

秋後結束後,其大部隊“萬餘人”開始沿着海岸緩緩西進,日行二十里。

臧荼很高興看到這一幕,他希望能以逸待勞,徹底擊垮對手,奪取遼西,贏得聲譽,讓自己這“燕王”名正言順。

但八月下旬時,一些身裹白衣的膠東商賈,儘管一方是叛秦自立的反王,一邊卻打着北伐軍的旗幟,但雙方一直在通過海路貿易,膠東商賈的船隻一直在遼西海岸遊弋,他們告訴臧荼:

“遼西之兵,不過數千,扶蘇恐不在此處……”

“那他在何處?”

臧荼登時大驚。

他很快就收到了大後方的告急:

在東胡人來襲時放棄了燕山以北地區的臧荼,萬萬沒有料到,扶蘇竟孤注一擲,盡發遼西遼東騎從,走平剛,還得到了樓煩人的幫助,五百里奔襲,通過燕山缺口,襲擊了右北平郡的治所,無終城(天津薊縣)……

無終城不止是臧氏燕國的新都城,也是漁陽地區糧食東運的屯糧之地,事關重大。

驚聞噩耗後,察覺自己上當的臧荼欲亡羊補牢,心急之下,立刻揮師西向,卻不料扶蘇攻無終是假,他的真正目的,是圍點打援,雙方在徐無(河北遵化)相遇。

徐無這地方並不出名,也不富庶,唯一露臉的,大概就是兩百年前出過一位叫“徐無鬼”的隱士,去拜見魏武侯,與他說了很多大實話,比如:

“與君主談論詩、書、禮、樂,太公治國之法,國君未曾露出一笑,要想討好他們,便不要兜售這些無用學說,而是與他談論如何相狗、相馬,國君自會開顏……”

如今昔日隱士故鄉,卻成了兩軍交鋒之地。

雙方都是臨時組織的雜牌軍,指揮官也不算出色,只是比誰犯錯更多,戰役過程並無值得稱道描述之處,在敵人兵刃面前退縮的人,遠勝於高呼“召王萬歲”“燕王必勝”的無畏者。

一個事時辰下來,雙方各有損傷,最終還是騎兵較少的臧荼敗下陣來。他一路撤往令支,準備據城而守,等待欒布支援。

不想半道卻爲突然殺出來的樓煩人和遼騎衝散,又繼續敗退,丟盔棄甲,幸好扶蘇也未猛追到底,原因是在漁陽的欒布發兵來援,牽制了扶蘇的主力。

但這並不能挽救臧荼的潰敗,他們一路退回到碣石城(河北秦皇島),這才得知,兵力空虛的榆關,竟也被扶蘇偏師攻了下來。

這下,臧荼面臨遭兩面夾擊的危險。

碣石雖然還有糧,但所謂的“燕國”不過是造反戍卒和地方豪長的武裝,士氣不高,臧荼得勢時羣起來投,如今他露出頹態,背叛竄逃者不計其數。

沒幾日,他便只剩三千殘部,左右皆敵,後方是大海,也不知能否撐到欒布和盟友代王韓廣的救援。

從海上撤離是一個不錯的法子,碣石本就是燕地最大的海港,和平年代齊國船隻常來此貿易。秦始皇帝時,東巡碣石,刻石尚在,併爲了迎接徵海東歸來的大軍,在此修了長長的防波堤,擴寬了港口,只是如今港灣裡,船隻寥寥無幾……

中秋時節,冰涼的海潮將白色鹽沫沖刷上海灘,正當臧荼猶豫是否要拋下軍隊,帶着少數親信離開時,卻得知了一個讓人欣喜的消息。

“大王,海上,來了許多大船!”

……

對扶蘇來說,碣石是有特殊含義的地方。

四年前,他結束了對海東的征伐,斬滄海君之首歸來,便是在此向父皇獻俘。

當日情形他還記得很清楚,十萬軍民,百官羣臣皆拜,大聲道:“古往今來,皆不及大秦之盛!”

那聲音,甚至一度壓過了海潮。

歌功頌德聲迴盪在碣石山,所有聲音都在告訴秦始皇,他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最偉大統治者,而秦的統治,在此刻也臻於極盛!

士卒苦於征戰,百姓累於徭役,十數年間,流逝的生命和氣力,這極盛下暗藏的諸多隱患,蠢蠢欲動的六國復辟勢力,這一切污點,彷彿都被花團錦簇的赫赫武功給掩蓋住了。

而秦始皇帝,也給了天下一個承諾。

“地勢既定,黎庶無繇,天下鹹撫。男樂其疇,女修其業,事各有序!”

刻在石頭上,就像大秦的國運和信譽,永不枯朽!

但盛極必衰,很快,第一次南征以失敗告終的消息傳來,始皇帝怒,一意孤行,拜黑夫爲昌南侯,又強使之爲主將,兩年之內,必克百越!

那大概是大秦財政和國事徹底墜入深淵的開始。

而“黎庶無繇”的承諾,也再無人提起。

但扶蘇還記得,天下人也期盼着,這一期待,早就刻在了他們心中:

“天地之養也一,登高不可以爲長,居下不可以爲短。君獨爲萬乘之主,以苦一國之民,以養耳目鼻口,夫神者不自許也。”

“無盛鶴列於麗譙之間,無徒驥於錙壇之宮,偃兵休戰。”

這是徐無鬼的主題,也是刻在扶蘇等人心中的期盼。

當自上而下的改變被堵死,自然就有人開始自下而上。

南征開始了,達成了南盡百戶的野望,卻未得到公正的待遇,最後,這支南征軍又掉過頭,掀起了讓故秦崩塌的戰爭。

在扶蘇眼中,戍卒、燕人、趙人揭竿而起,爲自己而戰並無什麼不對之處。

但動機的正義,不代表行爲的正當,他們對天下的破壞,已遠勝於以”苛暴“而聞名的秦吏十倍。

蒼生在哭號,得有人站出來重建秩序。

扶蘇不知道,自己是不是那個人。

又能做到哪一步。

他只知道,這些混亂與自己有關,他有責任去力挽狂瀾。

在達成天下人黎庶無繇和願景前,得先掃平亂相,將大秦已走過的征程,再走一遍!

“遂興師旅,誅戮無道,爲逆滅息。武殄暴逆,文復無罪,庶心鹹服……”

好在,這一戰,便能抵定燕地局勢了,爲此付出的代價,是上千人戰死,數縣化作丘墟。

以及扶蘇臉上被流矢劃開的一道深深傷痕。

但當扶蘇率領衆人,登上碣石城外的山崗,但卻看到了這樣的一幕:

眼前的景緻如他記憶之中一樣醉人:遠處刻石的海岸,滿是風化岩石和凹凸峰壁的懸崖、下面的大海在巨石腳下,如同無休的野獸一般咆哮不安、無邊無際的天空與雲彩、以及滿是秋色的樹林,成羣結隊的灰羽海鷗在明淨的海岸上鳴叫。

而十里外的港口處,因爲防波堤和海灣的緣故,顯得更加平靜的津港,擠滿了狹長的大船。

就好像戰爭尚未影響碣石,燕齊商賈在此繁盛貿易。

又好像四年前,扶蘇與黑夫從海東遠征歸來的那一幕——只是這回,船隻不是進港,而是在裝滿臧荼手下的殘兵敗卒後,頭也不回地離去!

扶蘇知道,如此規模龐大的艦隊,只可能來自一個地方。

五年前,方士和工匠共同努力下,航海革命在膠東爆發,從海圖到羅盤的發展,到新的操舵系統和船舶設計,這讓膠東的船舶,可以憑藉季風的幫助,短暫脫離海岸線,在海浪不那麼大的少海(渤海)內航行。

更大更適應大海的船隻也被造了出來,主要靠風帆航行,進出港口和逆流航行時用槳,需要200多名船員,包括180名有戰鬥力的槳手和20名弩手,並可裝載同量數量的人。

曾幾何時,扶蘇曾坐在類似的船艙裡,而現在,卻眼睜睜地看着它們將即將被圍殲的敵人運走……

桅杆上打着白旗,船上的人穿着白衣,裝作是投機的商賈,可扶蘇很清楚他們的真實身份。

“陳平。”

扶蘇摸着左臉頰的傷痕,苦笑着搖頭:“真是處處與我爲難啊。”

儘管都打着“秦”的旗號,但在這亂世裡,誰能分得清誰是自己的朋友,誰是自己的敵人?

……

而在一艘駛離碣石港的船上,一身白袍的陳平站在船尾,望着漸漸遠去的海岸。

他通過膠東商賈,以貿易、賄賂、遊說來構建的包圍網並不成功,代國和趙國儘管與燕國結盟,但卻在忙活各自的事。

以燕一國之力對抗扶蘇,也並非不可,但因其秩序之混亂,大王之無能,還有一些說不清道不明,在冥冥之中有隻暗暗幫助扶蘇的手,燕人最終功敗垂成。

這場失敗竟使得,膠東不得不親自下場,動用珍貴的船舶,來運載一羣殘兵敗將。

陳平沒有去見臧荼,這個滿身溼漉的無地之王,何足道哉,不過是在這場天下大棋中,一枚小小棋子,陳平能將他從絕境裡拎出來,下一刻,也能毫不猶豫地拋出去。

陳平已得知武忠侯攻破武關的消息,天下大勢雖已抵定,但他很清楚,自己必須在邊角的博弈中贏!

“郡守,是向西航麼?”

船隊的指揮前來詢問,這羣燕人驚魂失魄,是不是該送他們回漁陽郡。

“燕地海岸風浪大,除了碣石外並無良港。”

陳平露出了笑,這是給船上三千餘“乘客”的解釋,被卸下兵刃,分散安置,又在顛簸的海上,他們難敵船員,翻不起大浪。

“向東,沿着海岸東行,送彼輩去遼東!”

沒錯,膠東現在困於齊楚之間,無法全力北上扼殺陳平心中的大患。

所以扶蘇能擷取名望。

扶蘇能贏得一場戰役。

扶蘇也能奪取一處郡縣。

“但你每贏得一處地方,勢必失去一處後方。”

陳平裹緊衣裳,搖搖晃晃,往船艙走去,眼下他親自來燕地一探究竟,是時候回到膠東,繼續謀劃佈局,爲最終的勝利做準備了。

“我要毀了遼東。”

陳平喃喃自語,封閉的艙室,將黑暗投到他的臉上,但旋即,一盞盞海豹油燈被點亮。

“這是爲了將來,十倍於遼東的郡縣百姓,免受又一場戰火荼毒!”

因爲。

陳平吹滅了艙中多餘的燈燭,只剩下最明亮的一隻,他將其高高捧起,小心呵護,彷彿那就是天下唯一的希望。

“結束這亂世的人,一個就夠了!”

……

PS:19:10分發的,猜猜這章要審覈多久。

第二章在晚上,會稍微晚一點。

第763章 白衣渡江第856章 固將釋私怨第766章 將軍百戰死(下)第726章 而立第525章 取之於無形第852章 逐君側之惡人第248章 言志第914章 投鞭斷流第458章 好男兒第438章 無懼無退第890章 楊喜第640章 一飯第482章 私學第639章 韓信第215章 巧合?第796章 一紙婚約第142章 千古奇冤?第431章 御中發徵第486章 百姓心中有桿秤第635章 薪火(上)第432章 公子扶蘇第459章 大丈夫第247章 三馬第550章 今欲舉大事!第171章 破楚策第823章 煮酒第251章 何以美土疆?第366章 解夢第831章 帝國之壁第522章 治大國如烹小鮮第483章 汝等欲爲亂乎?第270章 世易時移第522章 治大國如烹小鮮第168章 烽火連三月第498章 方術士第728章 套路第902章 男兒何不覓封侯第20章 寧爲雞口第208章 來自祖龍的評價第364章 開邊意未已第257章 樹上開花第684章 奴隸第94章 封診式第856章 固將釋私怨第163章 陽城第827章 山河破碎風飄絮第682章 明伐暗渡第892章 秦旗第816章 智將務食於敵第540章 學以致用第476章 得國不正第997章 泗水第69章 人贓俱獲第345章 隸書第765章 將軍百戰死(上)第132章 不更第26章 重振士氣第532章 不問蒼生問鬼神第3章 爵位難得第149章 其末立見第346章 倉頡造字第284章 秦王(上)第296章 趙佗第83章 可疑第427章 磧裡徵人三十萬第781章 城頭變幻大王旗第632章 伯樂與千里馬第171章 破楚策第418章 胡兒十歲能騎馬第515章 野火燒不盡第672章 驕傲第638章 搜粟第585章 兒戲第638章 搜粟第1028章 敵友第125章 先登劇情沒想好,今晚第二章先鴿了,不要等第699章 昭昭天命第238章 刺殺第178章 項燕第245章 除安陸尉第510章 撥雲見日第230章 前歌後舞第38章 我有一個大膽的想法第376章 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第420章 鳴鼓逢逢促獵圍第101章 非尋常之輩第833章 北風捲地白草折第202章 紅糖第592章 貓鼠第155章 樑崩第400章 臨戰合刃之急者三第1024章 我要拿你的頭蓋骨當碗使!第918章 重瞳子第245章 除安陸尉第1010章 玉碎第759章 聲東擊西第354章 五年計劃第915章 爲何而戰?第898章 驅傳渭橋上
第763章 白衣渡江第856章 固將釋私怨第766章 將軍百戰死(下)第726章 而立第525章 取之於無形第852章 逐君側之惡人第248章 言志第914章 投鞭斷流第458章 好男兒第438章 無懼無退第890章 楊喜第640章 一飯第482章 私學第639章 韓信第215章 巧合?第796章 一紙婚約第142章 千古奇冤?第431章 御中發徵第486章 百姓心中有桿秤第635章 薪火(上)第432章 公子扶蘇第459章 大丈夫第247章 三馬第550章 今欲舉大事!第171章 破楚策第823章 煮酒第251章 何以美土疆?第366章 解夢第831章 帝國之壁第522章 治大國如烹小鮮第483章 汝等欲爲亂乎?第270章 世易時移第522章 治大國如烹小鮮第168章 烽火連三月第498章 方術士第728章 套路第902章 男兒何不覓封侯第20章 寧爲雞口第208章 來自祖龍的評價第364章 開邊意未已第257章 樹上開花第684章 奴隸第94章 封診式第856章 固將釋私怨第163章 陽城第827章 山河破碎風飄絮第682章 明伐暗渡第892章 秦旗第816章 智將務食於敵第540章 學以致用第476章 得國不正第997章 泗水第69章 人贓俱獲第345章 隸書第765章 將軍百戰死(上)第132章 不更第26章 重振士氣第532章 不問蒼生問鬼神第3章 爵位難得第149章 其末立見第346章 倉頡造字第284章 秦王(上)第296章 趙佗第83章 可疑第427章 磧裡徵人三十萬第781章 城頭變幻大王旗第632章 伯樂與千里馬第171章 破楚策第418章 胡兒十歲能騎馬第515章 野火燒不盡第672章 驕傲第638章 搜粟第585章 兒戲第638章 搜粟第1028章 敵友第125章 先登劇情沒想好,今晚第二章先鴿了,不要等第699章 昭昭天命第238章 刺殺第178章 項燕第245章 除安陸尉第510章 撥雲見日第230章 前歌後舞第38章 我有一個大膽的想法第376章 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第420章 鳴鼓逢逢促獵圍第101章 非尋常之輩第833章 北風捲地白草折第202章 紅糖第592章 貓鼠第155章 樑崩第400章 臨戰合刃之急者三第1024章 我要拿你的頭蓋骨當碗使!第918章 重瞳子第245章 除安陸尉第1010章 玉碎第759章 聲東擊西第354章 五年計劃第915章 爲何而戰?第898章 驅傳渭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