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秦之律令

bookmark

得知黑夫的身份後,閻諍不再將他當做普通公士看待,變得熱絡起來,讓豎人將兄弟倆迎進書房,給他們一人一個蒲墊。然後便在奴婢的攙扶下,起身在三面牆壁上的書架,眯着眼找了起來。

沒多會,他就將六卷用布套着的竹卷擺到了矮腳案几上,捋着鬍鬚道:

“秦律雖然繁多,但身爲亭長,其職責主要是維護道路安全,緝捕盜賊,故而必熟悉《盜律》《賊律》《捕律》《囚律》《雜律》《具律》六篇,便是這六捲了。”

黑夫按着他的話,一一拿起來一看,的確是這六篇律令。

閻諍的語速變得慢了起來:“這六篇中,王者之政,莫急於盜賊,故其律始於《盜》、《賊》。盜賊須劾捕,故著《囚》、《捕》二篇。其輕狡、越城、博戲、借假、不廉、淫侈、逾制以爲《雜律》一篇,又以《具律》具其加減。”

一通解釋下來,黑夫大概也明白了,這六篇律令,就是秦律的基礎,囊括了作爲一切常見的犯罪及其懲罰方式,也是亭長必須背熟的東西。

“閻丈真是對律令爛熟於心啊……”

黑夫恭維了閻諍一句,又問道:“不知這六篇律令,可是最新的?”

閻諍摸着鬍鬚笑道:“這是自然,皆是去年正月(十月)時新抄的。”

原來,在秦國,律法可不是百年不變的,商鞅當年就明確說了:治世不一道,便國不必法古!所以秦律每隔幾年都會進行損益填補。

但這樣的話,問題又來了,法律經常更易,卻沒有現代化的傳播手段,只能依靠人工傳抄律條。偏偏這些律條用語極爲簡潔,有時候只要抄錯一個字,意思就會大不一樣。再者,若是律令已變,下面的人卻不知道,還在沿用舊律,產生了衝突,豈不糟了?

爲了避免這種情況,從商鞅變法伊始,就專門設置了“法官”,來保管和核對法律,以及提供法律諮詢。咸陽設置三名法官,朝堂,御史府、丞相府各一。郡縣也各設一名,喜曾經就做過一段時間的縣法官。當然,眼前這位閻諍的資格更老。

每年咸陽更改的律令,都要在“禁室”存放,平時大門緊鎖,嚴禁任何人出入。所有律令都被封存起來,若是有人擅自進入或者刪改一個字,就會被以死罪論處。

禁室只在每年十月份開啓一次,屆時御史府會傳喚各地法官,讓他們來覈對法律條文,並帶着更改的新律令返回地方,向各級政府傳達中央精神……

閻諍雖然老邁退休,卻依然能得到每年最新的律令,是因爲他也曾做過學室的老師,他的學生會將最新的情況告知他。

這些秦吏,搞了一輩子的法,到頭來,法就成了他們生命中的一部分。即便是退下來了,鄉里也會經常有人來向其諮詢,這也是閻諍在當地聲望很高的原因。

說到這,閻諍似乎又想起了什麼來,他也懶得起身了,指點着黑夫去到書架邊,將擺在最高處的兩卷竹簡也取了下來。

黑夫拿在手裡一看,上面寫着“傳食”和“行書”,這跟亭長有什麼關係?

閻諍解釋道:“身爲亭長,可不單單要緝捕盜賊,亭中常設有客舍、驛郵,故不可不學《傳食律》與《行書律》。”

所謂《傳食律》,就是針對客舍,應依據過往官員身份爵位供給飯食的法律規定,黑夫曾經在客舍借宿過,所以明白。

至於《行書律》,主要是秦國關於傳送文書的規定。

要知道,秦的郵政體系已經相當強大。除了政府公文必須準時送達外,遠在千里外的普通士兵,勞煩刀筆吏幫忙寫信,竟然能準確地寄到家裡!家裡也能將衣服、錢物交給秦國郵遞員,沿着相同的路線送到前線,這可是公元前200多年啊,真是細思恐極。

而黑夫要去的湖陽亭,剛好就是一個即有客舍,又有郵驛的大亭,說不準主吏掾也會考校他這些。

“還是閻丈替我想得周全……”

黑夫連忙朝閻諍作揖,接着,什麼誨人不倦、德高望重、春風化雨,就從他口中說出,聽得閻諍十分高興。頓時覺得,這個年輕人能18歲就被徵召做亭長,不是沒有原因的,恭維話都騷到了他癢處。

他樂呵呵地擺手道:“你說你識字,還會寫,如此甚好,且將這八卷律令,在我這抄錄下來罷,然後拿回去背誦熟練,若有什麼不解之處,儘管來匾裡問我。”

“我若能通過考覈,成爲亭長,絕不會忘記閻丈,我定會告知縣中諸人,匾裡閻君,便是吾之恩師……”說着,黑夫便朝閻諍行了一個大禮,而閻諍也笑呵呵地應了下來。

秦國的師生關係,遠沒有後世那麼重要,但他們都是明白人,既然大家各有所求,可以在此事裡都得到好處,何樂而不爲呢?

……

黑夫奉上束脩拜完師後,閻諍便有些倦了,打着哈欠說要小憩一會,讓豎人帶黑夫兄弟到了隔壁的一間客房。

那豎人在見到主人和黑夫談笑風生後,竟然認下了這個學生,頓時對他們態度大變,不僅全程堆着笑臉,還主動爲黑夫找來筆、墨、削,還問黑夫,需不需要竹簡?

“這怎麼使得……“黑夫推辭道:”竹簡我自己準備好了,豈敢污了閻丈家的好簡牘。

那豎人這才退下,虛掩着門。

這時候,全程默然的驚這才捂着肚子笑出聲來:“仲兄,你看那豎人的嘴臉,真是個小人!”

“你記住了麼?”黑夫從帶着的竹筐裡拿出來姊丈幫他削的木牘,在案几上攤開。

“記住什麼?”驚一臉茫然。

“記住此人的前倨後恭,記住閻丈對我的態度變化,然後想想,這是爲什麼?”黑夫將這個問題拋出驚後,拿起了一旁的毛筆。

有人說毛筆是蒙恬發明的,但事實證明,這只是個謠傳。早在春秋時候,孔子就已經“筆則筆,削則削”了,到了這時代,毛筆使用得更加普遍。

至於墨,這時代還沒有那種蘸水就能化掉的墨,而是一些有相當硬度的天然礦物,需要用研石在蚌殼、瓦片或石塊做的硯板上搗碎,再加點水,方能書寫。

黑夫讓驚過來幫自己研墨,而後就在削得不粗糙也不完全光滑的木牘上,開始從《盜律》開始,一筆一劃地抄錄起來……每一卷其實只有二三十枚竹簡,簡明扼要,字數並不多,但寫字速度實在快不起來,有時候碰上不會寫的字,就更慢了,萬一抄錯了,還得用刀削將其颳去,按這速度,今天他抄到太陽落山,頂多能抄完四卷。

在兄長摘抄律令的時候,驚就一邊研墨,一邊歪着頭,思索兄長剛纔的問題,還不等他想多會,外面卻傳來了小聲的說話聲。

“我就是想看看,阿翁新收的弟子,是何人也。”

接下來,虛掩着的門,突然打開了一條縫……

一個結着發鬟的少女,將頭探了進來,好奇地打量着屋內的二人,卻見她雖然容貌說不上多漂亮,卻皮膚白皙,頭髮乾淨,牙齒也整齊,穿着一身兩色襦裙,與驚平日裡所見荊釵布裙的村姑大不相同。

黑夫正埋頭專心抄着枯燥簡牘,壓根沒有在意。

驚卻擡起頭,瞧着那少女,愣愣地看呆了……

第429章 父親第227章 夷道的危機第972章 呂澤第402章 俠以武犯禁第566章 焚舟破釜第236章 威懾第262章 軍中戲乎?第648章 蠱禍第696章 堅如磐石第126章 死傷第1018章 韓信之信第691章 爲人民服務第819章 包羞忍恥是男兒第441章 凡事預則立第312章 水深第465章 你故意的?第49章 善假於物第143章 這秦吏怕不是有特殊癖好吧?第848章 深海第1004章 天地間不見一個英雄第717章 有人天生世卿第304章 六百石第847章 蠟封夜半傳檄第98章 沒那麼容易第686章 不知足第810章 結盟第674章 葡萄美酒夜光杯第447章 吾矛之利第957章 良禽擇木而棲第280章 國之將亡第453章 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第328章 何器?第545章 兔死狐悲第741章 若火之燎於原第784章 三千越甲可吞吳第20章 寧爲雞口第251章 何以美土疆?第962章 仇恨之輪第905章 始皇帝未竟的事業第605章 你爹第604章 海東第173章 人之賢與不肖第1019章 飲鴆止渴第88章 罪與罰第64章 投書者第559章 脣亡齒寒第380章 秦頌第908章 豎子不足與之謀第486章 百姓心中有桿秤第411章 我多陰謀第629章 辦不到第108章 張子房第629章 辦不到第473章 官僚帝國第64章 投書者第76章 榮辱之責在乎己第842章 生當作人傑第996章 招安第866章 裂地而封爲王侯第332章 同行冤家第38章 我有一個大膽的想法第959章 河東第635章 薪火(上)第1029章 一個真相和一個謊言第457章 愷歌振旅第700章 有的人把名字刻在石頭裡第1032章 楚漢第602章 殺人第915章 爲何而戰?第161章 烽煙再起第469章 海大魚第174章 表演第398章 匈奴第639章 韓信第492章 青青園中葵第357章 家門閥閱第962章 仇恨之輪第829章 五世相韓第86章 秦律的威嚴第737章 仁者無敵第33章 日子越來越好第459章 大丈夫第500章 綁架第8章 咱們法庭上見第316章 藍田日暖玉生煙第910章 絕不向恐怖分子低頭第417章 疾風衝塞起第246章 大丈夫不可一日無權第313章 女大十八變第1034章 秦吏(大結局)第197章 弟子第630章 始皇之心第699章 昭昭天命第14章 立小功得微名第781章 城頭變幻大王旗第991章 鍾離眛第384章 北地第987章 出關(下)第905章 始皇帝未竟的事業第781章 城頭變幻大王旗
第429章 父親第227章 夷道的危機第972章 呂澤第402章 俠以武犯禁第566章 焚舟破釜第236章 威懾第262章 軍中戲乎?第648章 蠱禍第696章 堅如磐石第126章 死傷第1018章 韓信之信第691章 爲人民服務第819章 包羞忍恥是男兒第441章 凡事預則立第312章 水深第465章 你故意的?第49章 善假於物第143章 這秦吏怕不是有特殊癖好吧?第848章 深海第1004章 天地間不見一個英雄第717章 有人天生世卿第304章 六百石第847章 蠟封夜半傳檄第98章 沒那麼容易第686章 不知足第810章 結盟第674章 葡萄美酒夜光杯第447章 吾矛之利第957章 良禽擇木而棲第280章 國之將亡第453章 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第328章 何器?第545章 兔死狐悲第741章 若火之燎於原第784章 三千越甲可吞吳第20章 寧爲雞口第251章 何以美土疆?第962章 仇恨之輪第905章 始皇帝未竟的事業第605章 你爹第604章 海東第173章 人之賢與不肖第1019章 飲鴆止渴第88章 罪與罰第64章 投書者第559章 脣亡齒寒第380章 秦頌第908章 豎子不足與之謀第486章 百姓心中有桿秤第411章 我多陰謀第629章 辦不到第108章 張子房第629章 辦不到第473章 官僚帝國第64章 投書者第76章 榮辱之責在乎己第842章 生當作人傑第996章 招安第866章 裂地而封爲王侯第332章 同行冤家第38章 我有一個大膽的想法第959章 河東第635章 薪火(上)第1029章 一個真相和一個謊言第457章 愷歌振旅第700章 有的人把名字刻在石頭裡第1032章 楚漢第602章 殺人第915章 爲何而戰?第161章 烽煙再起第469章 海大魚第174章 表演第398章 匈奴第639章 韓信第492章 青青園中葵第357章 家門閥閱第962章 仇恨之輪第829章 五世相韓第86章 秦律的威嚴第737章 仁者無敵第33章 日子越來越好第459章 大丈夫第500章 綁架第8章 咱們法庭上見第316章 藍田日暖玉生煙第910章 絕不向恐怖分子低頭第417章 疾風衝塞起第246章 大丈夫不可一日無權第313章 女大十八變第1034章 秦吏(大結局)第197章 弟子第630章 始皇之心第699章 昭昭天命第14章 立小功得微名第781章 城頭變幻大王旗第991章 鍾離眛第384章 北地第987章 出關(下)第905章 始皇帝未竟的事業第781章 城頭變幻大王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