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1章 天下無事

bookmark

秦始皇三十一年四月,身在咸陽的張蒼,迎來了他人生中的兩件大事!

其一,便是他皓首窮經,耗時數年的《九章算術》上半本總算編篡完成!

九章算術上半部一共六卷,都是數學知識在實際中的運用,裡面的《方田》篇涉及田畝精確測量,《粟米》篇是關於穀物糧食的比例折換,《衰分》與俸祿分配有關,《少廣》《商功》則是土木工程量計算,《均輸》涉及合理攤派賦稅。各卷不僅有公式算法,還有實際事例,洋洋灑灑數萬言。

除此之外,張蒼還在閒暇之餘,寫了一本名爲《珠算》的小冊子,專門講了算盤這種東西的用法和技巧公式。

這兩本書被御史大夫獻給秦始皇后,皇帝對此讚不絕口,甚至還讓張蒼入宮,教謁者們打算盤——秦始皇每天都要看大量奏疏,幾乎每一篇都要涉及錢糧數目,他習慣性地會讓謁者重新計算一遍,但算籌速慢,皇帝性子急等不了,近年來漸漸流行的算盤卻是速算利器。

也因爲這次機緣,秦始皇得以對這個叫“張蒼”的大胖子有所瞭解,認爲他做一個管圖籍的柱下史太屈才,一揮手,便將張蒼調到了治粟內史,擔任內史令丞,秩六百石……

治粟內史,便是秦朝的國家財政部,主管國家田租和各種錢物的收支,也被稱之爲“計相”,其下有太倉、籍田等五令丞,張蒼則專管度支,負責全國郡縣上計和“量入爲出”事項,相當於後世的發改委。

四月初走馬上任後,張蒼才發現,這實在是個苦差事,何也?因爲和黑夫在膠東面臨的情況一樣,整個秦朝,也走到了財政危機的邊緣……

皇帝派他來治粟內史,也是指望張蒼能運用特長,解決困擾朝廷數載的財政漏洞。

張蒼一查都內帳薄,頓時覺得牙疼,一通焦頭爛額後,在寫給好友黑夫、章邯的信裡,不由抱怨道:

“陛下滅六國,收納大批六王財貨、玩好,但五年多來,幾乎歲歲有事,哪怕是金山珠海,也揮霍殆盡了!”

他開始向章、黑二人列舉這些年來秦朝的財政開支:“二十六年,鑄十二金人,在咸陽北阪仿照六國宮殿大興土木,又徙天下豪富於關中十二萬戶!”

雖然這些人也帶了不少財富過來,但數十萬人口的搬遷和口糧,使當年財政負荷累累,最後以赤字告終。

二十七年,皇帝聽方士之言,有心求仙,在渭南修“極廟”和甘泉宮前殿,又從咸陽到驪山,築甬道,相當於皇帝專屬的封閉式高速路。與此同時,還在全國修築馳道,春天時巡視隴西、北地。幸好黑夫讓皇帝的注意力轉移到尋找西王母邦上,暫停了渭南的宮殿羣,這才讓少府的財政虧空沒那麼大。

二十八年,皇帝有心開拓西北,令章邯修直道,又巡視了代北、上郡,雖然黑夫用兵花馬池,但只是場小仗,錢糧耗費不多,這一年收支奇蹟般地持平了。

二十九年就不同了,皇帝發三十萬人征討匈奴,千里饋糧,內外之費,車甲之奉,日費千金,諸將繳獲的幾萬頭牛羊,根本抵不上巨大的開銷。這一年,治粟內史竭盡全力才滿足了軍糧供應,犒賞士卒時,再也拿不出錢來,只能由少府出資。

三十年看似無事,但設立新郡,安置屯田戍卒,在朔方修築長城,皇帝巡視巴蜀,開五尺道通西南夷,向西域派遣使者商賈,都所耗甚多,財政赤字並無絲毫好轉……

邊地多事,工程頻繁,意味着需要大量徭夫戍卒,青壯年頻繁服役,必然會影響到田地作業。雖然秦朝收田租是一刀切,管你多收少收,每畝一石半!

但百姓全部糧食都只能填飽肚子,購買慾望自然會大大降低。民間市場低迷,相應的,佔少府收入大頭的市稅也開始萎縮,官營工坊的收入亦隨之銳減。

更別說,爲了解決財政赤字,從治粟內史、少府到地方郡縣,採用的辦法都只有一個:加徵口賦!

最嚴重的二十九年,一些地方甚至加徵了三次,逼得窮苦百姓掐死了剛生出來的嬰孩……

這是一個死循環,在其位謀其政,張蒼無比驚恐地看到,帝國看似輝煌強大,但其內部,巨大的危機,卻已經在悄悄萌芽!

歷數完五年的事後,張蒼忍不住在信中衝黑夫發火道:

“天下多事,君居功至半矣!”

這當然是氣話,只要略微瞭解秦始皇的人都知道,陛下性急,不欲使天下一年無事。就算沒有黑夫提出的西拓,也會有南征,就算不派人通西域,尋找西王母邦,也會到東海求仙。

去嶺南道路遼遠,且瘴氣遍佈,耗費的錢糧,死傷的人員可能會更多。烏氏倮通西域,好歹帶回來了一些中原與西域諸邦貿易絲糖,賺外匯的可能性,波濤淼淼的東海,卻什麼都找不到……

而黑夫提出的南人戍南,北人戍北,也節省了大量徭役成本。

再說了,若無南郡首倡的堆肥漚肥之法,讓每畝地多了半石收成,百姓可能早就被田租重賦逼得活不下去,連關中都生出盜寇來了!

在書信中發完火後,張蒼也冷靜了下來,過去的事已經過去了,他現在要集中精力,搞好今年的量入爲出,不能再讓財政繼續虧空,也不能再將損失轉嫁到百姓身上!

但看着今年皇帝陛下籌備要做的諸多事項,張蒼的太陽穴,又開始發疼了。

本來,他希望三十一年,朝廷能消停消停,但樹欲寧而風不止,初春時,因爲月氏王子殺人被判死刑一案,秦和月氏的關係破裂了,月氏王頻繁與匈奴冒頓單于接洽,似乎是想撿起冒頓提議的“三胡結盟共抗強秦”這計劃。

在李信的提議下,秦始皇決定先發制人,於二月底時發檄文,譴責月氏王教子不當,且背棄藩屬之盟,以李信爲將,發兵卒、民夫共十萬伐月氏!

如今兩月時間過去了,西邊捷報頻傳,李信在黑水之畔大敗月氏王,斬首數千級。秦始皇大喜,將戰場所在地命名爲“武威”,李信率部在那裡休整,準備進一步進攻月氏的首都昭武城。

雖然匈奴冒頓單于派人襲擊了秦軍在居延澤的小城,屠盡戍卒,燒燬城邑,但北地郡尉章邯也在與之周旋,阻止匈奴支援月氏……

與此同時,與月氏世代有仇的烏孫部在秦朝商賈的勸說下,赫然投秦,開始襲擊月氏西北,月氏沒有匈奴那樣寬廣的縱深,一時間進退維谷。

如此看來,這場戰爭,至遲到夏末,便能取得勝利。

咸陽各官署一片歡欣鼓舞,唯獨治粟內史的官吏們都苦着臉,就算一切順利,此去河西千里迢迢,去年好不容易收上來的錢糧,眼下卻如流水般飛出去。

更讓人戰慄的是,秦始皇聽聞西方捷報後,決定等李信滅月氏後,秋初天涼時,便要開始自己屢屢推遲的東巡計劃!

一天下,掃六合,破匈奴,滅月氏,這些事情當真是曠古絕倫,他比三皇五帝,更有資格封禪!

得知這個消息後,張蒼心臟都要驟停了,他顫抖着手,算了筆賬:徵月氏,耗費了治粟內史三分之一的財政收入,剩下的已經入不敷出。

他稟報治粟內史道:“若不想咸陽官吏發不出俸祿,東巡封禪,就只能由少府出錢!”

但少府那邊,也叫苦不迭,說各地征討、道路至少是一年便罷,但少府承擔的驪山陵工程,卻已經持續了十多年。

雖然秦始皇有心求仙長生不死,但也做着兩手準備,打造自己的死後世界。

隨着陛下稱皇帝,驪山陵的規格也一再擴大,添加的花樣越來越多:比如要燒製一等一比例,面目形態活靈活現的兵馬俑守衛皇陵;比如要讓地宮的龐大華麗,不亞於咸陽宮;比如要煉製水銀,比擬爲百川江河大海,使陵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

那巨大的墓坑,儼然變成了一個滿口獠牙,塞多少錢都吃不飽的猙獰怪物!

治粟內史和少府兩個單位的領導一合計,發現彼此都已技窮,哪怕讓郡縣再加徵口錢,也補不上今年的大窟窿,於是就只能想新招。

少府監想到一個妙招:“如今南方多有種蔗、熬糖者,巴郡巴氏以此復富,南郡糖氏也家累千金,南楚之地的豪貴,也常以此牟利,紅糖在各郡縣都頗受喜愛,甚至能遠銷西域,高價賣給諸胡君,吾等不如請求陛下,請仿照酒、鹽之事,將各郡紅糖工坊收歸國有,官府專營!”

他們也是逼急了,要開始打方興未艾的糖業主意。這幾年,北方應付沉重的徭役徵發,經濟有些凋敝,但南方卻因爲糖業的帶動,變得興旺起來,只是苦於人口不足,南方的種植園主們,開始叫囂對西南夷和百越發動戰爭,掠奪奴隸。

張蒼在旁邊聽着,爲黑夫默哀了一下。所有人都知道,那所謂的南郡糖氏,就是黑夫家,幾乎控制了豫章、南郡的糖業。但黑夫卻嚴格勒令家人,不得出這兩地,頂多在其他地方開了幾家虧本的分店,沒有瘋狂擴張。

也正因爲黑夫的低調和剋制,朝廷纔對此容忍,直到現在,少府被逼無奈後,才決定宰這頭尚未養肥的羊。

就在治粟內史和少府決定,即便狠狠得罪黑夫,也要推行此事時,四月底,一個從膠東傳來的消息,卻讓兩家都不好動手了……

“膠東郡守言,在黃縣曲成鄉,發現了一個大金礦!請少府批准,設官採之,並立刻從臨淄調撥兵卒兩千,入駐曲成,謹防豪長、黔首盜採!”

第391章 良弓第384章 北地第448章 騎戰第539章 敝帚自珍第128章 爭首第917章 萬人敵第284章 秦王(上)第227章 夷道的危機第717章 有人天生世卿很抱歉,晚上的一章鴿了第507章 風雨欲來第437章 單于王庭第105章 打穀第666章 七閩第289章 與時變化第679章 閩在海中第524章 說出來就不神了第319章 柱下第789章 望夫第603章 三千里江山第20章 寧爲雞口第415章 男兒本自重橫行第454章 狼之子第303章 吹盡狂沙始到金第40章 回家(下)第506章 儒法之爭第551章 朕安第544章 暴力強拆第985章 千鈞第469章 海大魚第866章 裂地而封爲王侯第531章 大海啊你全是水!第626章 三十五年第648章 蠱禍第910章 絕不向恐怖分子低頭第568章 開始與結束的地方第21章 百萬秦軍成於斯第454章 狼之子第885章 何以辨忠奸第522章 治大國如烹小鮮第1003章 移席第259章 章邯第383章 豳風第626章 三十五年第694章 龍王第670章 獨斷第949章 養狙第431章 御中發徵第773章 二世皇帝第614章 賭徒第497章 魚入大海第572章 君臣第749章 我的老家第338章 叛徒!第601章 衛滿第492章 青青園中葵第802章 左列鍾銘右謗書第747章 熒惑高第260章 商功第517章 寒毛直豎!第1001章 喚醒睡龍之怒第827章 山河破碎風飄絮第604章 海東第856章 固將釋私怨第1032章 楚漢第737章 仁者無敵第250章 維鵲有巢,維鳩居之第689章 象箸第626章 三十五年第604章 海東第824章 趙客縵胡纓第331章 起土驪山隈第788章 久違了第1005章 嘗麥第693章 驚濤拍岸第509章 天人第547章 別墅靠大海第160章 大夫爵第920章 鹿馬第396章 使至塞上第613章 胡亥第741章 若火之燎於原第175章 偷樑換柱第372章 銀鞍照白馬第797章 北線無戰事第610章 商社第726章 而立第10章 哪隻手打的你?第108章 張子房第586章 看不懂第861章 武關第828章 誰能置身事外?第288章 不要臉第686章 不知足第782章 門泊東吳萬里船第224章 四月行縣第1031章 扶桑第946章 粉飾第182章 鮦陽第396章 使至塞上
第391章 良弓第384章 北地第448章 騎戰第539章 敝帚自珍第128章 爭首第917章 萬人敵第284章 秦王(上)第227章 夷道的危機第717章 有人天生世卿很抱歉,晚上的一章鴿了第507章 風雨欲來第437章 單于王庭第105章 打穀第666章 七閩第289章 與時變化第679章 閩在海中第524章 說出來就不神了第319章 柱下第789章 望夫第603章 三千里江山第20章 寧爲雞口第415章 男兒本自重橫行第454章 狼之子第303章 吹盡狂沙始到金第40章 回家(下)第506章 儒法之爭第551章 朕安第544章 暴力強拆第985章 千鈞第469章 海大魚第866章 裂地而封爲王侯第531章 大海啊你全是水!第626章 三十五年第648章 蠱禍第910章 絕不向恐怖分子低頭第568章 開始與結束的地方第21章 百萬秦軍成於斯第454章 狼之子第885章 何以辨忠奸第522章 治大國如烹小鮮第1003章 移席第259章 章邯第383章 豳風第626章 三十五年第694章 龍王第670章 獨斷第949章 養狙第431章 御中發徵第773章 二世皇帝第614章 賭徒第497章 魚入大海第572章 君臣第749章 我的老家第338章 叛徒!第601章 衛滿第492章 青青園中葵第802章 左列鍾銘右謗書第747章 熒惑高第260章 商功第517章 寒毛直豎!第1001章 喚醒睡龍之怒第827章 山河破碎風飄絮第604章 海東第856章 固將釋私怨第1032章 楚漢第737章 仁者無敵第250章 維鵲有巢,維鳩居之第689章 象箸第626章 三十五年第604章 海東第824章 趙客縵胡纓第331章 起土驪山隈第788章 久違了第1005章 嘗麥第693章 驚濤拍岸第509章 天人第547章 別墅靠大海第160章 大夫爵第920章 鹿馬第396章 使至塞上第613章 胡亥第741章 若火之燎於原第175章 偷樑換柱第372章 銀鞍照白馬第797章 北線無戰事第610章 商社第726章 而立第10章 哪隻手打的你?第108章 張子房第586章 看不懂第861章 武關第828章 誰能置身事外?第288章 不要臉第686章 不知足第782章 門泊東吳萬里船第224章 四月行縣第1031章 扶桑第946章 粉飾第182章 鮦陽第396章 使至塞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