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9章 父親

bookmark

只有當你擁有第一個孩子後,才能完成從男孩到男人的蛻變,彷彿看到了自己生命的延續,也賦予新生兒別樣的期望。

扶蘇對於秦始皇的意義還不止如此,二十多年前,恰逢彗星來的那一夜,狂風大作的咸陽宮中,響起了一陣嬰孩的哇哇啼哭。當秦始皇在傅姆宮人的恭喜聲中,接過自己的長子,將其輕輕抱在厚實的臂膀中時,看着這粉雕玉琢的小生命,秦始皇露出的,是由衷的笑。

長子的誕生,告訴天下人一件事:秦王已壯!這讓母后和呂不韋,再也沒了阻撓他行冠禮,親掌大權的理由!

三月,長子誕,四月,宿於雍。己酉,王冠,帶太阿劍!

之後擊嫪毐,囚趙姬,逐呂氏,一氣呵成,秦始皇意氣風發,這一切好事的開端,便是喜得麟兒。

之後十年,是秦始皇倚重楚外戚的十年,也是他最疼愛扶蘇的十年。只不過,他忙碌於政務,將長子交給華陽祖太后、楚妃豢養,在詩書楚賦薰陶下成長,結果給扶蘇刻下了深刻的楚國印記。

秦始皇察覺這種趨勢後,十分不快,就在趙國滅亡的那一年,他帶着年僅十歲的扶蘇,父子二人來了一次長途旅行。他們一路到了被秦軍控制的邯鄲,秦始皇牽着扶蘇走入破舊的小巷,鑽進那道已經支離破碎的紅漆門,尋找他和扶蘇一樣年紀,離開邯鄲時,在院子裡埋下的竹馬,對兒子講述當年在邯鄲受盡的苦難。

他還要讓扶蘇看看,秦軍是如何將不可一世的趙國肢解毀滅,自己又是如何復仇的!

但看着那數百名將被坑殺的趙國貴族,扶蘇眼中卻只有驚恐和悲憫。

他竟然當着所有人的面,向秦始皇,懇求饒恕這些當年凌辱過大秦王孫的人。

“父王若能赦之,則趙人皆知父王之仁,必如迎商湯周武一般,迎奉父王……”

縱然扶蘇早熟,但十多歲的孩子,怎能說出這樣的話?秦始皇追查之下,懷疑是扶蘇的舅公,丞相昌平君的授意!

華陽祖太后已死,政局也已穩固,連滅韓、趙後,秦始皇的統治已如日中天,楚外戚不再是他的助力,反倒成了累贅。尤其是他即將伐滅楚國的關鍵時刻,更是如芒在背!

他們在自己還正值壯年時,便開始利用扶蘇,妄想來影響自己施政!誰說得清楚,今後會做出什麼更過分的事來。

震怒之下,秦始皇做了一個決定,以此爲引子,將出任丞相十一年之久的昌平君免職!同時開始冷落楚妃,將其打入冷宮,使之鬱鬱而終。

他親手終結了,從宣太后起,影響秦國政局近百年的楚外戚,接着又蕩平了楚國。

而扶蘇,就成了秦楚二十五世詛盟姻親的最後碩果,像一株山頂的扶蘇木般,孤獨而高傲地在深宮中存活,漸漸長大。

隨着子嗣越來越多,政務越來越忙,秦始皇對扶蘇也沒了過去的關切,等幾年後再想起來,召扶蘇及其傅來考校其近來學識時,才驚訝地發現,扶蘇身上的楚國印記,非但沒有淡化,反而越來越濃!

儘管已不再穿楚服,但扶蘇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有從小被華陽祖太后教導的楚式優雅。

他喜歡天馬行空的帛畫,熱衷與在咸陽的楚士往來,身邊總聚集着一羣儒生墨者,吸納他們的想法。連性格也顯現出楚人的“剽疾”“輕易”,爲人處事總是不假思索,讓個人的主觀情感佔上風,一但有認爲朝政不妥的地方,仍會像小時候那樣,直言犯諫。

他每一次進言,秦始皇的眉都要皺一下,十二金人那次尤甚。於是大手一揮,將扶蘇身邊的儒墨之士統統轟走,勒令他進入學室,像一位真正的秦公子那樣,好好研讀律法!

但一年多下來,扶蘇縱然將律令背誦得滾瓜爛熟,卻只學到了秦律的皮,內裡,還是楚式的風骨……

長子不類己,甚至像楚人多過秦人,秦始皇恨鐵不成鋼之餘,也難免有些惱火。

既然放在咸陽無法改變他,那就狠一些,直接扔到邊塞去!讓他去見識見識流沙大漠,嘗一嘗征戰辛苦,與大秦的將士朝夕相處,看他們是如何在皇帝一聲令下後,披荊斬棘,開疆拓土的!

他希望,扶蘇能變成一個真正的秦人。

他希望,曾經帶給自己幸運和感動的長子,能真正理解他的父皇,理解秦始皇帝如何以眇眇之身,打下這萬里山河,他力排衆議所做的這些事,所追求的偉大目的……

人跡所至,無不臣者。功蓋五帝,澤及牛馬。莫不受德,各安其宇。

這些想法,他能理解麼?

這些話,驕傲秦始皇不能親口對扶蘇說,必須要他切身去體會才行。

儘管已決定讓扶蘇參與這場偉大的戰爭,但四將之中,讓公子去往何處,秦始皇亦做了一番計較……

若秦始皇已下定決定立扶蘇爲太子,肯定會讓他去上郡,那裡是與匈奴決戰的主力,即便做監軍,也容易混軍功。

但以扶蘇眼下的性格,絕不是一個理想的繼業者。

也不能去代北,扶蘇與蒙恬本就關係莫逆,嗣君未定而使之與秦始皇最信重的將軍結交共事,大忌也。

按理說李信很合適,但李信用兵,喜歡輕騎突進,是一把用來宰殺匈奴的尖刀,將長子送去涉險,秦始皇也不願意。

想來想去,只有黑夫最合適。

黑夫雖有才幹,但他起點太低,黔首出身,連姓氏都沒有,在朝中基礎爲零,沒有結交公子坐大的危險。

且黑夫打仗,學了王翦的穩紮穩打,花馬池之戰,能不犯險就不犯險,雖無大功,也不會有過錯,反倒比李信更讓人放心。

再者,在秦始皇眼中,黑夫,赫然是與扶蘇截然相反的人。

扶蘇生於秦川,長於咸陽,卻被華陽祖太后從小豢養,竟似楚人。而黑夫生於南郡,長於楚鄉,卻誦讀着律令做了秦吏,在秦的軍功爵一層層往上爬,反倒是最典型的秦人!

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讓扶蘇和黑夫這個同齡人一路,或許能有些裨益吧……

……

黑夫跪坐在君榻前,等了半天戲肉,孰料等來的卻是秦始皇久久的緘默,搞得他心裡都有些發慌,眼看秦始皇繼續沉思,好似不想開口,只能下拜道:

“長公子監軍,臣與北地將士榮幸之至,只是怕軍中寒苦,怠慢了公子……”

“不然,扶蘇在軍中時,便是監軍,而非公子,至於寒苦勞頓……”

秦始皇看向了黑夫,悠悠地說道:“這恰是朕想要他歷練的,只望歸來時,少些悲天憫人,少些虛僞之仁,變成一位剛毅果敢的公子!”

“臣知之!”

因爲對扶蘇還不瞭解,黑夫將這句話琢磨來琢磨去,還是有點不確定秦始皇的用意,到底是貶斥,是歷練,還是鋪路?還想多聽皇帝多吐露點,卻不料,秦始皇卻揮手讓他退下了。

“哈!這就沒了?說好的戲肉呢!?”

黑夫很是焦心,只感覺被塞了一一個燙手的山芋,只能道:“稟陛下,臣還有一事!”

秦始皇有些倦意了,不快地瞪了他一眼:“何事?”

“並非公務,而是私事。”

“哦?且說來聽聽。”

黑夫拱手,苦笑道:“臣敢言於陛下,再過月餘,內人便要生產,然黑夫至今無氏。婦翁來信揚言,若子女出生時尚無氏,便要以葉爲氏了!婦翁逼迫得緊,臣無可奈何,還望陛下賜氏!”

秦始皇聞言不由大笑,倦意也沒了:“好一個內史騰,果然強勢幹吏,竟想讓北地郡尉做他贅婿?”

但隨即卻臉一板:“你昔日不是說封侯乃氏麼?這麼快就將初心忘了?”

黑夫道:“臣不敢欺君,黑夫本人無所顧忌,卻也希望,子女能生而有氏……”

秦始皇聞言,默然片刻後頷首:“生而無氏者,要麼是至高的天子,要麼是至賤的黔首……”

這個理由,秦始皇是認可的,他回憶起了許多年前,那個風雨交加夜裡,他狂喜地爲扶蘇取名的那一幕。

只有當你擁有第一個孩子後,才能完成從男孩到男人的蛻變,彷彿看到了自己生命的延續,也賦予新生兒別樣的期望。

很多舊的想法,也爲之改變。

因爲扶蘇的降生,他堅定了對母親、呂不韋的反擊。他戴穩了頭頂的冠冕,握緊太阿寶劍,讓它染血,肆意屠戮仇敵,只爲讓他的兒子,能免受自己幼年時的孤苦痛楚……

世人常詬病,他殘忍地囊撲殺死母后那兩個私生子,卻不知道,看到兩具屍體那一刻,秦始皇想到的卻是:

“若孤失敗,這血肉模糊的,便是我兒扶蘇!”

寧可殘酷無情爲刀俎,也不要軟弱失敗成魚肉!

看來不止是自己,連不在乎姓氏的黑夫,當他將擁有子女,爲人父時,也變得格外在意起來。

“好,姓萬世而不可變,氏則時時刻刻可變,朕便先賜卿一氏,以解你燃眉之急!”

說罷,一向正經的秦始皇,嘴角竟難得露出了一絲促狹的笑……

第559章 脣亡齒寒第363章 必固其根本第23章 軍訓開始第828章 誰能置身事外?第628章 爛攤子第448章 騎戰第535章 智臣第186章 材士第779章 苟富貴第233章 武落鍾離山第687章 入幕之賓第863章 西當太白有鳥道第387章 以力爲雄第342章 陛下,奇觀誤國啊!第674章 葡萄美酒夜光杯第981章 籍田第485章 松柏之凋第871章 不臣之心第925章 如烹小鮮第431章 御中發徵第1017章 風蕭蕭兮易水寒第287章 鶡冠第522章 治大國如烹小鮮第206章 立足之資第529章 只有我能搞事!第157章 黍離第226章 自三峽七百里中第488章 農家第160章 大夫爵第229章 外有必救之師第94章 封診式第608章 家園第87章 最後的依仗第569章 蒿里第163章 陽城第184章 你可認識黑夫?第348章 項目組第122章 積粟第117章 大時代第719章 混亂是一把梯子第992章 大蟒第623章 往事第704章 昌南侯的秘密第285章 秦王(中)第756章 小小的改變第694章 龍王第234章 擲劍於石穴第367章 夸父逐日第69章 人贓俱獲第813章 立國家之主贏幾倍?第370章 風起隴西第327章 封建與郡縣第594章 順逆第644章 武昌第858章 三呼第511章 稷下第939章 胠篋第580章 何不問黑夫?第998章 驅虎吞狼第359章 你喜歡熄燈還是亮着?第21章 百萬秦軍成於斯第320章 帝業第447章 吾矛之利第160章 大夫爵第1章 士伍,請出示身份證!第365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41章 凡今之人,莫如兄弟第524章 說出來就不神了第83章 可疑第393章 大買賣第270章 世易時移第115章 在鄢第904章 布衣將相之局第313章 女大十八變第944章 成都第810章 結盟第245章 除安陸尉第245章 除安陸尉第275章 楚歌與秦風第781章 城頭變幻大王旗第584章 既然他們想要戰爭!第385章 初來乍到第610章 商社第644章 武昌第891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946章 粉飾第437章 單于王庭第938章 權力是個古怪的東西第881章 崤函之固第821章 八千里路雲和月第304章 六百石第43章 舂穀持作飯第970章 風口第5章 沒見過這麼多錢第343章 滑稽第687章 入幕之賓第228章 夏子第56章 我有急事先走了第972章 呂澤第844章 瑚璉
第559章 脣亡齒寒第363章 必固其根本第23章 軍訓開始第828章 誰能置身事外?第628章 爛攤子第448章 騎戰第535章 智臣第186章 材士第779章 苟富貴第233章 武落鍾離山第687章 入幕之賓第863章 西當太白有鳥道第387章 以力爲雄第342章 陛下,奇觀誤國啊!第674章 葡萄美酒夜光杯第981章 籍田第485章 松柏之凋第871章 不臣之心第925章 如烹小鮮第431章 御中發徵第1017章 風蕭蕭兮易水寒第287章 鶡冠第522章 治大國如烹小鮮第206章 立足之資第529章 只有我能搞事!第157章 黍離第226章 自三峽七百里中第488章 農家第160章 大夫爵第229章 外有必救之師第94章 封診式第608章 家園第87章 最後的依仗第569章 蒿里第163章 陽城第184章 你可認識黑夫?第348章 項目組第122章 積粟第117章 大時代第719章 混亂是一把梯子第992章 大蟒第623章 往事第704章 昌南侯的秘密第285章 秦王(中)第756章 小小的改變第694章 龍王第234章 擲劍於石穴第367章 夸父逐日第69章 人贓俱獲第813章 立國家之主贏幾倍?第370章 風起隴西第327章 封建與郡縣第594章 順逆第644章 武昌第858章 三呼第511章 稷下第939章 胠篋第580章 何不問黑夫?第998章 驅虎吞狼第359章 你喜歡熄燈還是亮着?第21章 百萬秦軍成於斯第320章 帝業第447章 吾矛之利第160章 大夫爵第1章 士伍,請出示身份證!第365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41章 凡今之人,莫如兄弟第524章 說出來就不神了第83章 可疑第393章 大買賣第270章 世易時移第115章 在鄢第904章 布衣將相之局第313章 女大十八變第944章 成都第810章 結盟第245章 除安陸尉第245章 除安陸尉第275章 楚歌與秦風第781章 城頭變幻大王旗第584章 既然他們想要戰爭!第385章 初來乍到第610章 商社第644章 武昌第891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946章 粉飾第437章 單于王庭第938章 權力是個古怪的東西第881章 崤函之固第821章 八千里路雲和月第304章 六百石第43章 舂穀持作飯第970章 風口第5章 沒見過這麼多錢第343章 滑稽第687章 入幕之賓第228章 夏子第56章 我有急事先走了第972章 呂澤第844章 瑚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