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0章 縱橫

bookmark

“好你個蒯徹。”

蒯徹家住范陽城郊,單家獨戶,他才進家門,一個蒼老的聲音便冷冷道:“你違反挾書律,私藏了這麼多禁書。”

卻見他家院子內的梨樹下,一個白髮老翁盤腿坐在地上,樹下埋藏的木匣被掘了出來,裡面是數十卷竹簡,老翁正在曉有興致地翻看……

“安期生,你這老朽。”

蒯徹卻不怒反笑:“名爲做客避難,實爲竊賊,這都被你找出來了。”

那坐在院中的老者,卻是在膠東郡芝罘島上以尋仙之事說秦始皇帝,後方術士被坑,被列入通緝名單的安期生……

安期生與蒯徹是舊相識,十多年前,蒯徹遊歷齊地,機緣巧合之下,救下了被仇人追殺的安期生。也只有他知道,這個號稱“神仙”的人物,其實只是個衰微的老朽,別說長生不死了,被仇家用劍刺了,也會血流不止,苦苦哀求自己救他一命,只是事後又搖身一變,裝神弄鬼,號稱自己劍戟不入。

如今方術士遭殃,安期生也被牽連,齊地是呆不下去了,只能跑到燕地來,在蒯徹這舊友處暫避一時,關於秦朝上層的事情,多是安期生告訴蒯徹的。

這幾日蒯徹外出,安期生在他家百無聊賴,走到梨樹下,將陳年堆積到了落葉撥開後,發現下面的土是翻新過的,便心中一動,試着掘了幾下,還真找出了蒯徹的小秘密。

這些書還真是百分百的禁書,或曰《國策》,或曰《國事》,或曰《短長》,或曰《事語》,或曰《長書》,或曰《修書》,講的都是過去幾百年間,縱橫策士的策謀故事。不同於詩書等被收取刪改編篡,這些教人玩權謀詭詐的縱橫家言一旦暴露,非但書要被燒,蒯徹本人也吃不了兜着走!

蒯徹走了過去,將那些書一本本拿起來翻閱,嗟嘆:“生不逢時啊,這些書目,本可大放異彩,如今卻只能封於匣中,藏於地下,不爲人知。”

“你蒯徹也與這書一樣,生不逢時,故纔去向公子扶蘇進言?”

安期生背靠梨樹笑道:“但我不相信你真想去輔佐那扶蘇,將他當成你的梧桐枝,說說罷,你這詭詐策士,打的究竟是何主意?”

雖然蒯徹出門只說是“訪友”,但近日公子扶蘇帥兵駐紮范陽,他去作甚,安期生閉着眼都猜得出來。

只猜不透,蒯徹做這一切的真正目的。

還有,他究竟在爲誰做事。

蒯徹卻不立刻回答,在屋內搬出了一罈梨酒,給安期生滿上後,相對而坐,笑道:“買賣有來有往,各取所需,你若與我說說,汝等方術士的打算,我便告訴你我的目的。”

“我?”

安期生完全不似芝罘島上的神仙模樣,無奈苦笑:“你見過我幾欲喪命的場面,我只是一個故弄玄虛,假裝仙人混口飯吃,但這謊話卻越說越大,最後不得不繼續演下去的老朽。”

“不止是你。”

蒯徹卻問到底。

“盧敖、韓終、侯生、徐福等輩,他們接近秦始皇帝,又有何目的?”

安期生沉吟了,方術士事敗,被殺的被殺,逃亡的逃亡,事到如今,也沒什麼好隱瞞的了。

“侯生一心長生,貪的是皇帝的資助財富,讓他煉成真丹;韓終乃韓公族,本就和鄭國一樣,乃韓之間諜,欲爲韓復仇,只是遲遲沒找到機會動手;徐福是個獨善其身的人,他希望誆騙皇帝,帶着童男童女遠走海外,他日不失爲一方諸侯……”

雖然這個羣體聚攏在一起謀劃,但他們的目的,卻各不相同。

“至於盧敖?”

安期生飲了一口酒,笑道:“盧敖此子倒是野心不小,他希望能以方仙道迷惑皇帝,進而控制他的言行,遠離羣臣,變成真正的孤家寡人,只聽方術士之言。如此,他便能搖身一變,成爲國之大巫,以替皇帝求仙之名,掌控權力,操持天下!”

“隔斷皇帝與羣臣,從中取利?野心當真不小,只可惜,汝等棋差一招,在膠東功虧一簣。”

蒯徹對方術士不乏嘲笑,安期生則盯着他:“我說完了,你呢?你的圖謀,恐怕也不小吧!”

蒯徹嘆息道:“我哪有什麼陰謀,只不過是聽聞公子扶蘇一路上來,與兵卒同衣食,深得士心,哪怕是對秦恨之入骨的趙人,也不得不承認,這位公子頗爲仁慈。”

“我以爲扶蘇胸有韜略志向,在故意收買人心,便去見他,若可輔,則進言兵略,博得他信任,留在其身邊,作爲其謀主。以我所學的奇策異智,因勢而爲資,據時而爲畫,此橫之能也;扶急持傾,轉危爲安,運亡爲存,此縱之能也。以縱橫之術,助他在奪嫡之爭中脫穎而出,爲帝王,也算不負平生之學。”

蒯徹學的是縱橫之術,一個曾經顯赫一時的學派,但在秦朝一統後,徹底沒了用處,日漸衰微。

“但見到他本人,聽其言談,我才發覺,此子真乃朽木糞土,不可爲器,不可上牆!與兵卒同衣食,不是什麼收買人心,而是婦人之仁,沒怎麼討好趙卒,卻讓秦卒難堪。”

“更愚蠢的是,他手中有劍,卻將劍柄遞給別人,劍尖朝向自己,寄希望於父子孝悌。悲呼,虎狼之心的秦始皇帝,怎麼生了這麼懦弱的兒子,空有仁名,卻無法成事,吾等縱橫之士,最看不起,最恨的,就是這種人!”

“於是。”

蒯徹擡起頭來,笑容陰損:“既然他註定飛不起來,不可輔佐,那我便索性出個糟糕主意,推他離懸崖近一些。”

聽完蒯徹的主意後,安期生哈哈大笑:“你果然是恨不得置扶蘇於死地啊!不管他納與不納,只要今天的事傳出去,傳到皇帝耳中,你的離間之策,便算成了。”

蒯徹搖頭:“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想要離間君臣父子,當然沒那麼簡單。但皇帝與公子,名爲父子,實爲君臣,非尋常人家可比。俗諺道,近則親,遠則疏,皇帝出巡常年不帶扶蘇,如今扶蘇遠征異域,一年半載不得歸,你以爲少了我,咸陽就沒有謠言謗書麼?其餘公子,就沒有爭一爭那寶座的心思麼?我只不過是爲其,添點料而已。”

“皇帝聽聞自己在外爲將的長公子廣收燕趙士人之心,更有謀士投靠,爲其出謀劃策,心裡難道就不會有個疙瘩?日積月累,或許就會離心離德……”

如果說,蒯徹剛開始,的確只是想看看扶蘇是個怎樣的人,能輔則輔的話,在扶蘇將他趕出來後,蒯徹就迅速改變了想法。

安期生還是有點反應不過來,這蒯徹前一刻,不是還信誓旦旦地說,想要輔佐扶蘇,讓他轉危爲安,運亡爲存麼?怎麼忽然就改了主意,置只他於死地了!

殊不知,這羣縱橫策士,與尋常人相反,不是腦袋隨屁股,而是屁股隨腦袋……

“你果然巴不得秦亂起來啊。”

安期生嘆息道:“說實話吧,你究竟在替誰謀事?某位藏匿民間,意欲復國的燕公子?還是鉅鹿郡叛亂的豪俠魯勾踐?亦或是,海對面岌岌可危的滄海君?”

“都不是!”

蒯徹攤了攤手:“公孫衍先爲秦相,爲秦奪魏河西地。又去做了魏、韓之相,主持五國合縱伐秦,甚至聯絡義渠,讓秦惠王腹背受敵,好不難堪。他是爲誰謀事?秦?魏?韓?”

“而陳軫曾爲秦行人,又爲楚行人,更爲齊行人,真可謂朝秦暮楚,他是爲誰做事?是秦還是楚還是齊?”

不等安期生回答,蒯徹便擲地有聲地說道:

“都不是,他們皆爲縱橫之士,只爲自己謀事!”

蒯徹傲然起身:“縱橫者,無縱則無橫,無橫則無縱,橫能一變爲縱,縱亦能一變爲橫!這纔是縱橫的真諦!”

“我蒯徹學三蘇縱橫之術,難道,就不能爲自己做事麼?”

安期生明白了,諸子百家裡,大多數渴望天下太平,渴望自己的學問能夠達成治世,唯獨這縱橫家,不求什麼治世,彼輩,唯在亂世才能做弄潮兒!

尤其是,蒯徹的縱橫術偏重於傾危與陰謀,具體實施方法就是將局勢攪亂,然後從亂中取勝、由亂中取利。這是一門非常恐怖的學問,一旦不慎,則萬劫不復,沒有遠超常人的膽量、沒有一點在亂局中保持冷靜的本領,恐怕駕馭不來。

但蒯徹,卻非常醉心於這種刺激無比的學問,簡直到了癡迷的程度。

但無可奈何的是,當他學成的時候,五百五十年的紛亂已經接近尾聲,秦掃六合,勢不可擋,局勢日趨明朗,亂世已然結束,大一統的時代來臨。

在和平環境裡最派不上用場的,恐怕就是縱橫家了,更別說,秦朝還嚴格限制四處遊說的說客,將縱橫之言列爲禁書,統統焚燬。

懷才不遇的蒯徹只好躬耕壟畝,虛度歲月,他希望自己也能像張儀、蘇秦、公孫衍那樣,縱橫捭闔、建功立業,封侯拜相倒是不求,只求在這世上留下驚鴻一瞥!

但天下不亂,縱橫之士,如何冒頭?

扶蘇的到來是個機會,慫恿其奪嫡,甚至日後爭位,縱橫之術肯定能派上用場。

但既然料定扶蘇不可輔,那蒯徹便決定,通過他,來讓天下大亂吧!

蒯徹道:“齊地諸田舉事,看似轟轟隆隆,可結果呢?三個月不到便被鎮壓了。此事足以說明,只要秦始皇不死,朝廷中樞不亂,想要從外部覆滅赫赫強秦,談何容易?”

“但秦始皇太過自負,對長生仍不死心,遲遲未立太子,若最有可能繼位的扶蘇也被懷疑,被流放,甚至被賜死,那麼,待皇帝死後,中樞必亂,則天下羣雄,可紛沓而起矣,這世道,便又能亂起來了!”

有人希望天下無事,也有人唯恐天下不亂!

對縱橫家而言,最好的時代,不是什麼馬放南山,世無兵戈,長幼有序。

對他們而言,最好的時代,應當是捐禮讓而貴戰爭,棄仁義而用詐譎。

是篡盜之人,列爲侯王;詐譎之國,興立爲強!

是上無天子,下無方伯;力功爭強,勝者爲右!兵革不休,詐僞並起!

那纔是縱橫之士大放異彩的舞臺!

一言興邦,一言喪邦;所在國重,所去國輕;一怒則諸侯懼,安居則天下息!此大丈夫所爲也!

光是想想,就讓他興奮。

至於戰亂導致的暴師經歲,流血滿野,父子不相親,兄弟不相安,夫婦離散,莫保其命?

那是扶蘇、黑夫們擔心的,與他縱橫之士何干!

蒯徹喝乾了罈子裡的梨酒,將它隨便一扔,又將那數十卷縱橫策書重新埋藏,鋪上秸稈樹葉,走進屋內。

再出來時,他已經換了妝容,鬍鬚沒了,髮式也變了,還揹着個褡褳,一副出遠門的樣子。

“這就要走了?”

安期生睜開眼。

“沒錯,要走了。”

蒯徹雖然看似瘋狂,唯恐天下不亂,但內心卻極其冷靜清明。

“扶蘇糊塗,但他身邊若有人明白過來,來追殺我,我就要喪命小吏之手了。”

安期生拄着柺杖起身,蒯徹要走,他也得走了,去投奔其他人:“你欲往何處?”

蒯徹卻反問了安期生一個問題。

“你說那身爲韓國公族之後,欲爲韓滅秦報仇的方術士韓終在哪?”

安期生沉吟後道:“在上谷郡。”

“那我便去上谷郡!”

蒯徹笑道:“我有個主意,欲亂天下,可少不了此人!”

第439章 來個中心開花!第192章 回不去了第221章 青青子衿第927章 麗人心第766章 將軍百戰死(下)第369章 管挖不管填第994章 了斷第60章 將陽第227章 夷道的危機第666章 七閩第813章 立國家之主贏幾倍?第695章 祖先的土地第923章 三座大山第773章 二世皇帝第956章 肱股羽翼第349章 勞動人民的智慧第16章 要小心……第579章 兩戰第1029章 一個真相和一個謊言第823章 煮酒第427章 磧裡徵人三十萬第107章 戰爭的消息第384章 北地第712章 亡秦者第844章 瑚璉第585章 兒戲第938章 權力是個古怪的東西第22章 什長黑夫第572章 君臣第161章 烽煙再起第563章 大復仇第836章 鼠第610章 商社第979章 長平第537章 推廣普通話要從娃娃抓起第746章 用兵不遜吳孫子第493章 虎頭蛇尾?第493章 虎頭蛇尾?第86章 秦律的威嚴第430章 天子命氏!第57章 赤幘第115章 在鄢第710章 始皇帝死而地分第436章 深踐戎馬之地第992章 大蟒第562章 人禍第593章 海圖第949章 養狙第929章 渭水不洗口賦起第81章 掠賣第618章 連坐第337章 梟子第525章 取之於無形第17章 失期當斬?第675章 按圖索驥第203章 退婚第137章 禮與劍(上)第541章 莫如樹谷第347章 法術勢第73章 未成年人保護法?第276章 當我們的旗幟插滿山崗!第693章 驚濤拍岸第791章 佔角第858章 三呼第150章 陳屍第46章 門縫裡看人第210章 武庫第419章 善爲誘兵以冒敵第720章 總有一天我的生命將抵達終點第108章 張子房劇情沒想好,今晚第二章先鴿了,不要等第224章 四月行縣第8章 咱們法庭上見第13章 十月份就過年?第367章 夸父逐日第570章 我願世間少英雄!第149章 其末立見第562章 人禍第482章 私學第988章 代價是什麼呢?第948章 一生功過第553章 袒右第21章 百萬秦軍成於斯第838章 北有強胡第85章 圍堵第906章 新秦第563章 大復仇第705章 熒熒火光第222章 抄個屁!第672章 驕傲第158章 受金第915章 爲何而戰?第584章 既然他們想要戰爭!第359章 你喜歡熄燈還是亮着?第824章 趙客縵胡纓第329章 一國兩制瞭解一下第530章 成王敗寇第842章 生當作人傑第115章 在鄢第1002章 積木
第439章 來個中心開花!第192章 回不去了第221章 青青子衿第927章 麗人心第766章 將軍百戰死(下)第369章 管挖不管填第994章 了斷第60章 將陽第227章 夷道的危機第666章 七閩第813章 立國家之主贏幾倍?第695章 祖先的土地第923章 三座大山第773章 二世皇帝第956章 肱股羽翼第349章 勞動人民的智慧第16章 要小心……第579章 兩戰第1029章 一個真相和一個謊言第823章 煮酒第427章 磧裡徵人三十萬第107章 戰爭的消息第384章 北地第712章 亡秦者第844章 瑚璉第585章 兒戲第938章 權力是個古怪的東西第22章 什長黑夫第572章 君臣第161章 烽煙再起第563章 大復仇第836章 鼠第610章 商社第979章 長平第537章 推廣普通話要從娃娃抓起第746章 用兵不遜吳孫子第493章 虎頭蛇尾?第493章 虎頭蛇尾?第86章 秦律的威嚴第430章 天子命氏!第57章 赤幘第115章 在鄢第710章 始皇帝死而地分第436章 深踐戎馬之地第992章 大蟒第562章 人禍第593章 海圖第949章 養狙第929章 渭水不洗口賦起第81章 掠賣第618章 連坐第337章 梟子第525章 取之於無形第17章 失期當斬?第675章 按圖索驥第203章 退婚第137章 禮與劍(上)第541章 莫如樹谷第347章 法術勢第73章 未成年人保護法?第276章 當我們的旗幟插滿山崗!第693章 驚濤拍岸第791章 佔角第858章 三呼第150章 陳屍第46章 門縫裡看人第210章 武庫第419章 善爲誘兵以冒敵第720章 總有一天我的生命將抵達終點第108章 張子房劇情沒想好,今晚第二章先鴿了,不要等第224章 四月行縣第8章 咱們法庭上見第13章 十月份就過年?第367章 夸父逐日第570章 我願世間少英雄!第149章 其末立見第562章 人禍第482章 私學第988章 代價是什麼呢?第948章 一生功過第553章 袒右第21章 百萬秦軍成於斯第838章 北有強胡第85章 圍堵第906章 新秦第563章 大復仇第705章 熒熒火光第222章 抄個屁!第672章 驕傲第158章 受金第915章 爲何而戰?第584章 既然他們想要戰爭!第359章 你喜歡熄燈還是亮着?第824章 趙客縵胡纓第329章 一國兩制瞭解一下第530章 成王敗寇第842章 生當作人傑第115章 在鄢第1002章 積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