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秦王(中)

bookmark

在秦王政的車駕走完十里長道後,在淮陽西郊,還舉行了一場浩大的受降閱兵儀式。

主管宗廟禮儀的“奉常”此次也隨王東行,早早就準備好了一整套的禮樂儀式,數萬秦卒環繞兩側,伴隨着以劍擊盾的聲響,樂官們開始敲鐘擊缶,演奏起渾厚的《殷武》來……

“撻彼殷武,奮伐荊楚。深入其阻,裒(póu)荊之旅!”

“維女荊楚,居國南鄉。昔有成湯:自彼氐羌,莫敢不來享,莫敢不來王。曰商是常!”

曲調古卜,黑夫聽不太懂,李由告訴他,這是《商頌》的最後一篇,詩寫武丁伐荊楚之功,並讓各地諸侯來臣服之事,那時候的楚人作爲夏朝諸侯昆吾國的餘孽,跑到荊山繼續頑抗。

在血緣上,秦是以殷商的繼承者自居的,子姓與嬴姓都有天命玄鳥,降生先祖的傳說,秦國王族的遠祖飛廉、惡來長期作爲殷商帝王的御者,故嬴姓多顯,甚至得爲諸侯,是真正的“助紂爲虐”,直到武王滅商,才一度中落,被趕到西陲養馬。

商頌唱畢,接下來則是小雅裡的《采芑》(qǐ)。

“蠢爾蠻荊,大邦爲仇。方叔元老,克壯其猶。方叔率止,執訊獲醜。戎車嘽嘽,嘽嘽(tān)焞焞(tūn),如霆如雷!”

此詩描繪的是周宣王時,命令卿士方叔爲威懾荊蠻而演軍振旅之事。雖然看着威風,可實際上,整個西周,都未能壓服荊楚,周昭王還淹死在江漢之濱,當時熊渠還喊出了“我蠻夷也,不與中國號諡”的口號,赫然封子爲王,表示自己不稀罕王號,不服周!

而秦國在血緣、姻親上是商的繼承者,在地域、文化上,則又是宗周的繼承者,秦國起於被犬戎殘破的宗周故土,吸收了大批周人,幾百年過去後,無論在器物、文字、語言上,其實都比關東六國更似宗周。諸侯視秦爲戎狄,也與孟子等嫌棄楚國方言是“鳥語”,都是典型的地域黑,誰信誰傻。

據說近來,咸陽有一樁兩百年前的舊案又被翻出來了,說是秦獻公時,周太史儋入秦獻禮,預言道:“秦始與周合,合而離,五百歲當複合,合十七年而霸王出焉……”

秦在周朝一開始只是區區“西陲大夫”,作爲周王附庸,沒有獨立的地位,從秦襄公勤王有功被封爲諸侯,到秦昭王收滅東西二週,遷九鼎,正好五百年。之後十七年,則是秦王政及冠親政之年,秦也的確大霸天下。

於是乎,這場儀式的意味便不言自明瞭:殷商和宗周,終其一世都未能消滅荊楚,而作爲殷周的繼承者,秦卻做到前代沒有完成的事!

八百年楚國社稷覆亡,這場中原與南方兩個文明中心長達千餘年的戰爭,也宣告終結。

是誰做到了這一切?

當然是秦王政。

受降儀式在數千楚俘落魄地來到祭壇下,楚王負芻裸身牽羊,朝高高在上的秦王行稽首禮時,達到了高潮。

隨着楚負芻拱手至地,頭也低低伏於地面,顫抖着請秦王饒恕己罪,環繞在祭壇的一千郎中令軍也大聲頌唱起奉常交待的臺詞。

“秦之立國,維初在昔,嗣世稱王。

討伐亂逆,威動四極,武義直方。

戎臣奉詔,經時不久,荊楚淪亡!”

在一陣鼓樂聲中,宏大的受降儀式宣告結束。這時候黑夫卻發現,在祭壇之下,還有還有三個戰戰兢兢的傢伙,黑夫瞧他們穿着盛裝,卻不是秦王的隨行人員,被安置在近處觀摩受降禮,秦人越是山呼震天,他們就越是面色慘白……

“都尉,那是何人?”黑夫偷偷問李由。

李由看了一眼後對他道:“應是齊使者、代相和燕相。”

黑夫瞭然,秦王今日擺這麼大的陣仗,不止是要宣佈秦繼殷周事業,終滅荊楚,讓淮陽楚人死心,還可以嚇唬嚇唬尚未歸服的三國。

據黑夫所知,數年前王翦攻破邯鄲,俘虜趙王遷後,趙國公子嘉卻帶着數百人,跑到了最北邊的代郡,自立爲王,卻也不敢稱趙,於是便稱代國。

與之相似,還是被王翦攻破國都後,燕國喜走保遼東,獻上太子丹的人頭求得苟延殘喘。如今燕、代都只有一郡之地,總人口不到十萬,兵卒不到一萬,對秦根本構不成任何威脅。

倒是齊國,尚有一定實力。這四十年來,齊王一直嚴守孤立主義,齊相後勝收受了李斯、尉繚派人送去的賄賂,於是便讓齊國縮在東海邊上,眼睜睜看着秦掃滅三晉、燕、楚,非但不助五國,每年還派人入秦納貢。

楚國曾是三晉、燕、趙復國勢力最後的希望,如今楚也已淪亡,可想而知他們一定絕望極了,齊國現在反悔也晚了,秦已斷山東之脊,將諸侯遠遠分開,可以各個擊破。

黑夫沒功夫關心三國使者的感受,因爲在儀式結束後,秦王隨即又宣佈了伐楚將士的功賞……

隨着秦王令人大聲宣佈,引起了秦卒們一陣喧譁。

自昌文君死,昌平君叛,秦國數年來再無君侯,可今日,在此地,又有新的侯爵誕生了!

“大庶長王翦,破項燕軍、虜楚王有功,進爵爲關內侯!”

……

整個下午,淮陽城外的秦軍都是沸騰的。

除了王翦爲關內侯外,其他幾名副將中,蒙武爲駟車庶長,馮無擇爲大上造,羌瘣爲少上造。

而幾名都尉中,李由也升爲右庶長,是幾十名都尉裡,目前爵位最高者。

將軍都尉們賞完了,下面的軍吏小卒也少不了好處,而其中以黑夫的安陸率成了最大贏家。

決戰中最先抵達戰場,廣佈旌旗讓楚人軍心大亂,後又連破數陣,奪項燕帥旗,功勞不小。於是全軍千名兵卒,最低也是公士,有突出表現者甚至升了兩級,幾名軍官裡,季嬰當上了不更,利鹹、小陶爲大夫,東門豹有奪旗之功,加上他的部隊斬首盈論,於是直接升爲官大夫!

至於黑夫,則被升爲第八級的“公乘”!

衆人喜氣洋洋時,利鹹卻低頭算了算後,輕聲對黑夫道:“率長,若加上吾等在淮南的斬獲,你的功績足以升至五大夫了,爲何卻只得了公乘?”

“李都尉對我說過。”

黑夫讓他勿要多心:“軍吏兵卒太多,故計吏和軍法吏們只來得及算了淮北戰事的功勞,淮南之功,當在徹底消滅楚國後,與全軍一起計算。”

看得出來,此次封賞,秦王只賞了一半,剩下一半,應該要等到楚國完全滅亡後,再一起合計,一來可以繼續用爵祿爲餌,避免將軍們心滿意足,二來,也能讓王翦避免落入直接滿級,封無可封的地步……

“原來如此。”利鹹頷首。

其他人則沒有如利鹹這樣的心思,都高興得快瘋了,東門豹更是笑得合不攏嘴,過了一會卻忽然嚴肅起來,對季嬰道:“季嬰,你打我一巴掌!”

季嬰以爲他犯糊塗了,最後在東門豹的一再要求下,才狠狠甩了他一個大耳刮子,東門豹捂着被打紅的臉頰,再度笑道:“疼,看來是真的!”

“一年前在安陸,我做一個區區不更,管理一鄉賊情便心滿意足,可如今,我卻是官大夫,官大夫了……”

在感慨完後,他和季嬰等人,卻又齊齊朝黑夫拜倒!

“二三子這是作甚?”

利鹹知道衆人的心思,替他們道:“多虧了率長那一日在席上以‘公侯將相,寧有種乎’激勵吾等,不然,衆人已小富既安,不願再戰,豈有今日繼續升爵之榮?”

“是汝等自己在戰場上流血流汗,立的功勞。”

黑夫將他們一一扶起後,心中卻道:“還是別高興得太早,雖然待楚國完全滅亡後,我和衆人,可能還能繼續升一二級爵,但水漲船高,這一場大仗下來,至少有十餘萬人得爵,秦的爵位,恐怕會有一次大貶值!”

就在衆人商量着晚上要如何慶賀一番時,李由卻派了馮敬來尋黑夫。

“恭喜恭喜。”馮敬一進來就笑容滿面,朝着黑夫連連拱手。

黑夫連稱不敢,笑道:“我亦要恭賀子仰。”

馮敬雖然只是個文員書佐,未能升爵,但這次履歷也算鍍金了,而且他父親馮無擇,更是一舉成爲大上造,這個二代是越來越值錢了……

“子仰來找我,莫非是都尉有事相召?”

“你以爲我在恭喜你什麼,升了公乘?”

馮敬哈哈大笑道:“都尉讓我來告知你,大王或有召見,讓你速去王帳外等候!黑夫,這纔是真正值得恭賀的事啊!”

……

“還算精神。”

李由見黑夫匆匆趕來後,將他上下打量了一番,甚至親自爲他整了整衣襟。

“畢竟還在軍營中,你我就穿着戎裝進去罷。”

看黑夫似乎有點緊張,李由拍了拍他的甲衣笑道:“一會大王問你什麼,便答什麼,勿要張口結舌,大王不喜木訥愚笨之人。”

黑夫唯唯應諾,跟在李由身後等待,不多時,便有一位身材挺拔,腰佩長劍,束帶着冠,脣上留着短鬚的白麪中年人掀開王帳走了出來。

他容貌威武沈穩,笑起來讓人如沐春風,聲音柔和地作揖道:“李都尉,請進罷。”

李由見了此人絲毫不敢怠慢,恭恭敬敬地道:“這……齊國和燕、代使者不是纔剛進去麼?”

白麪中年人笑道:“王說可,便可。”

他隨即看了一眼黑夫:“這就是前年被大王贊爲‘梓材’的那位率長黑夫?”

“下吏正是黑夫!”

黑夫沒記錯的話,此人正是爲秦王駕車的人,職位爵祿應不算高,卻是離秦王最近也是最受信賴的人了,難怪李由畢恭畢敬,於是他也深深作揖,首長的駕駛員,是萬萬不能得罪的。

李由也爲他介紹道:“這位是中車府令,趙君……”

中年人朗聲笑道:“什麼中車府令,我本是隱宮之餘,世世卑賤,僥倖被選爲宦籍,又犯了大罪,本該引頸受死,承蒙大王免死,仍讓我侍奉陛前,如今只是一個普通的中車府小吏,叫我趙高即可!”

“趙高!?“

黑夫面色未變,心裡宛如驚濤駭浪。

眼前這個身材高大,容貌俊朗,笑起來讓人如沐春風,談吐謙遜得體的傢伙,就是趙高?

“走錯片場了吧!”

黑夫感覺有些凌亂,偷偷盯着此人脣上梳理漂亮的鬍鬚暗想:“趙高不是太監麼?爲何長得高大雄壯,還有鬍鬚?”

不過,若此人真是趙高,他若是死於那個時間點前,歷史亦將完全不同罷!

黑夫只是起了那麼一點心思,趙高卻似乎感覺到了什麼,忽然停下了與李由的對話,反首轉了過來,雙目對上了黑夫的視線,親切在黑夫肩膀上輕輕一拍,看似熱情,但那隻手卻冰冷無比!

趙高平常的微笑,也像是藏着毒牙的蝮蛇:“率長心神不安,莫非有何不妥?”

黑夫一個激靈,立刻誠惶誠恐地拱手道:“邊鄙小縣之人,未嘗見天子,今得召見,故振懾不安……”

“是這樣?你如此年輕,也難怪。”

趙高冰冷的手從黑夫肩膀拿開了,還不等黑夫鬆口氣,他便回頭和李由講了一句笑話。

“荊軻和秦舞陽覲見大王時,也說過類似的話,但那股不善,縱然想藏,卻也藏不住,可惜當時我未帶兵刃,只能以手搏之,最後讓夏公立功了……哈哈哈,不過今日身處軍營之中,士卒們血氣方剛,殺意未熄,或是我感覺錯了!”

第668章 上行下效第374章 血淚之路第445章 背水第370章 風起隴西第349章 勞動人民的智慧第71章 遲來一步第858章 三呼第18章 袍澤們第66章 監守自盜第809章 挺進中原第331章 起土驪山隈第215章 巧合?第112章 今亡亦死!第448章 騎戰第1022章 驕兵必敗第702章 背水第613章 胡亥第496章 竊鉤者誅第958章 定一第993章 骨鯁之臣第773章 二世皇帝第474章 冰凍三尺第872章 學習使我快樂第310章 執圭第582章 任將第148章 地主家也沒有餘糧啊!第624章 快活第523章 挖坑第857章 鄧林之險第15章 長見識了第790章 不值一提一些醉話,關於孔子第189章 捐甲徒裼以趨敵第51章 安心在外第784章 三千越甲可吞吳第601章 衛滿第521章 聰明人第237章 五月五第937章 好皇帝第823章 煮酒第626章 三十五年第1011章 抵足而眠第530章 成王敗寇第984章 石頭第631章 演員第269章 墨攻第612章 命名第382章 郡尉第319章 柱下第165章 都尉巡營第867章 當立第208章 來自祖龍的評價第88章 罪與罰第146章 沸鼎第512章 以古非今第517章 寒毛直豎!第654章 三鼓第211章 省人力十倍!第285章 秦王(中)第894章 陛下可知罪?第121章 高陽酒徒第92章 贈馬第824章 趙客縵胡纓第418章 胡兒十歲能騎馬第432章 公子扶蘇第758章 不知幾人稱王?第810章 結盟第115章 在鄢第657章 吃瓜第704章 昌南侯的秘密第610章 商社第232章 團結大多數,打擊一小撮第347章 法術勢第570章 我願世間少英雄!第209章 做個有用的人第846章 誰當其罪誰其賢第305章 番陽令第616章 逢林莫入第483章 汝等欲爲亂乎?第495章 虎女焉能嫁犬子!今天論文答辯,求祝福!第171章 破楚策第650章 藥(下)第86章 秦律的威嚴第130章 軍醫第615章 南方不可以止些第780章 一朝英雄拔劍起第894章 陛下可知罪?第824章 趙客縵胡纓第198章 官大夫第797章 北線無戰事第854章 須臾不敢忘第25章 不是冤家不聚首第69章 人贓俱獲第213章 利於人謂之巧一定要看看,寫在第五捲開始前的話第159章 婚姻在於有利可圖第667章 換相第86章 秦律的威嚴第128章 爭首
第668章 上行下效第374章 血淚之路第445章 背水第370章 風起隴西第349章 勞動人民的智慧第71章 遲來一步第858章 三呼第18章 袍澤們第66章 監守自盜第809章 挺進中原第331章 起土驪山隈第215章 巧合?第112章 今亡亦死!第448章 騎戰第1022章 驕兵必敗第702章 背水第613章 胡亥第496章 竊鉤者誅第958章 定一第993章 骨鯁之臣第773章 二世皇帝第474章 冰凍三尺第872章 學習使我快樂第310章 執圭第582章 任將第148章 地主家也沒有餘糧啊!第624章 快活第523章 挖坑第857章 鄧林之險第15章 長見識了第790章 不值一提一些醉話,關於孔子第189章 捐甲徒裼以趨敵第51章 安心在外第784章 三千越甲可吞吳第601章 衛滿第521章 聰明人第237章 五月五第937章 好皇帝第823章 煮酒第626章 三十五年第1011章 抵足而眠第530章 成王敗寇第984章 石頭第631章 演員第269章 墨攻第612章 命名第382章 郡尉第319章 柱下第165章 都尉巡營第867章 當立第208章 來自祖龍的評價第88章 罪與罰第146章 沸鼎第512章 以古非今第517章 寒毛直豎!第654章 三鼓第211章 省人力十倍!第285章 秦王(中)第894章 陛下可知罪?第121章 高陽酒徒第92章 贈馬第824章 趙客縵胡纓第418章 胡兒十歲能騎馬第432章 公子扶蘇第758章 不知幾人稱王?第810章 結盟第115章 在鄢第657章 吃瓜第704章 昌南侯的秘密第610章 商社第232章 團結大多數,打擊一小撮第347章 法術勢第570章 我願世間少英雄!第209章 做個有用的人第846章 誰當其罪誰其賢第305章 番陽令第616章 逢林莫入第483章 汝等欲爲亂乎?第495章 虎女焉能嫁犬子!今天論文答辯,求祝福!第171章 破楚策第650章 藥(下)第86章 秦律的威嚴第130章 軍醫第615章 南方不可以止些第780章 一朝英雄拔劍起第894章 陛下可知罪?第824章 趙客縵胡纓第198章 官大夫第797章 北線無戰事第854章 須臾不敢忘第25章 不是冤家不聚首第69章 人贓俱獲第213章 利於人謂之巧一定要看看,寫在第五捲開始前的話第159章 婚姻在於有利可圖第667章 換相第86章 秦律的威嚴第128章 爭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