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5章 南方不可以止些

bookmark

秦始皇三十四年,五月下旬,在屠睢奏報稱“年內必能平定”的西甌地區,離水下游,被命名爲“蒼梧”的秦軍駐地,營寨崗樓之上,士兵們卻在垂眉不展地看着這陰雨連綿的天氣。

“這雨怎麼還不停。”

一位來自關中五百主只感覺身上都快發黴了,便問自己的屬下:“陳嬰,南方都這樣?”

被五百主一問,百夫長陳嬰連忙應道:“上吏,這嶺南氣候,與淮南大爲不同,在我家鄉東海郡,五六月雖也有雨,但最多就下七八天。但這嶺南,比江淮更爲溼熱,竟然斷斷續續下了一個月,都沒消停的意思。”

五百主搖頭嘆息道:“過去有七國,北方六個,南方就楚國,我總以爲南邊地方小,來到之後才曉得,竟和北方一樣大!”

“耳聞不如眼見。”

陳嬰笑着應和,是啊,只有被強徵入伍來到嶺南戍守,他才知道,故鄉對南方談之色變的傳說,竟是真的……

他家住海郡東陽縣,是典型的東楚人,十年前,王翦滅楚,大軍包圍壽春。陳嬰和縣裡的子弟被調去去救援,不曾想,半路被一個叫“黑夫”的秦吏給截住,將他們全部俘虜了,而後又逼着那羣人裡,年紀最長,也最爲忠厚的陳嬰爲秦軍帶路。

不久後,壽春被攻破,楚國滅亡,東陽也成了秦國東海郡治下的一個縣,陳嬰渾渾噩噩回到東陽後,因爲協助秦軍的不光彩經歷,沒少被鄉人詬病,但也因禍得福,在縣裡做了小吏,得了一門差事。

十來年下來,陳嬰也四十多歲了,雖然勞役賦稅繁重,世道不太平,但這都與陳嬰無關,老老實實做事,吃着俸祿,只是偶爾聽聞那個曾馭使過他的“黑夫”官運亨通,接連立功,打匈奴,平叛亂,只差一步就能封侯了……

陳嬰將這件事當趣聞,回家給母親說了,那個曾讓他惜命,勿要爲必亡楚國送命的睿智老孃,卻停下了做着的針線,讓陳嬰告假,去膠東走一趟,拜訪這位故人。

陳嬰卻不樂意做舔狗,他說:“母親,豈有聞人富貴便去逢迎的道理?那與逐臭之蠅有何區別?再說,他也不一定記得我,大老遠跑去,若說不知陳嬰爲何人,豈不尷尬?”

“這不是逢迎富貴,而是爲來日計。”

陳母雖不識字,卻也有不一般的見識,她給陳嬰分析說,雖然自己足不出戶,也聽聞遠方有人造反。眼下,東陽縣裡,官府和輕俠少年的衝突愈演愈烈,更有大批人開始偷偷向山澤林地流竄,只爲逃避官府的苛政。而官府對這批人,也是抓一個殺一個,絕不留情。

她總覺得,再這樣下去,世道遲早要亂,聽聞膠東太平,若陳嬰能去膠東見見那黑夫,或可想辦法留下做門客,將家人接過去,就算不能,以後若有事,也能仗着他的名頭嚇唬人。

陳嬰最後還是沒聽母親的,但過了兩個月,他就後悔了!

……

秦始皇三十三年,決意南征,徵兵的主要對象是三楚人士,東陽縣陳嬰也被推了出來,作爲官吏,押送士卒去前線。

陳嬰那個悔啊,若是他聽了母親的話往膠東跑一趟,不就能避開這次劫難了?

可事到如今,刀架在全家人脖子上,他只能硬着頭皮領命。

聽說是要去嶺南,東陽縣被徵召的人家皆懼,當夜就拖家帶口逃了不少,被官府抓回來後,全家淪爲刑徒,男丁直接戴着枷鎖,繼續上路!

爲他們送別時,士卒的家人都披麻戴孝,送到城門口,哀聲不絕……

他們唱的,是一首在楚地很流行的葬歌,《招魂》

“魂兮歸來!南方不可以止些。

雕題黑齒,得人肉以祀,以其骨爲醢些……”

在中原看來,楚人已居國南鄉,可在這羣典型的南方人心裡,嶺南也是極其可怖的地域。

他們聽說,那裡的越人額上刻花紋,長着黑牙齒,喜歡砍人頭,用人肉作爲祭祀,供奉給邪神,還把人骨頭腦髓磨成漿滓,餵養自己的孩子……

除了野蠻人,南方還有無數怪物,那裡毒蛇如草一樣叢集,食腐的大狐狸到處都是,雄虺蛇長着九個腦袋,卻來去迅捷,最喜歡吃人的心肝。

這麼可怕的地方,就算是死了,魂魄也不能往之,何況是活人呢?東陽人根據這些印象,認爲去嶺南的人,九死一生!

這種懼死心理下,一路上,逃亡便持續不斷,楚人寧可跑進江河裡做流寇,也不願意去南方送死,陳嬰他們縣徵召一千人,抵達衡山郡邾城時,只剩下七八百……

率長、五百主被株連砍頭,可再往下,也不好再殺了,派了位秦吏來管着,行軍時夾在兩支關中兵中間,逃亡這才消停下來。

這時候,陳嬰又生出了一個念頭,他很希望,自己這支部隊會被派去豫章,那是黑夫打下來的,其舊部遍佈各地,陳嬰記得,當年有一個叫季嬰的,沒事喜歡與自己閒聊,現在大小也是個官吧?若能遇上,或許能求他幫襯幫襯。

可讓陳嬰絕望的是,大軍直接開至長沙郡,又作爲輔兵,隨屠睢南下西甌……

足足走了三個多月,才從東楚抵達南楚,足見楚地之廣袤,這期間,飲食口音還算熟悉,能略微安撫下楚兵們驚懼的心。

初到長沙郡時,時間已是秋冬,不見打仗,只是被安排去挖掘河道——前線監御史祿決定,在這裡修築一條運河,解決後勤補給的難題。

運河不長,數十里而已,但繁重的工期,還是累死了不少人,當水道貫通,秦吏們喜滋滋向秦始皇彙報靈渠第一艘糧船成功通航的好消息時,卻沒人提,在運河兩岸,已多了上千座墳頭,死者皆楚人也……

花了半年時間開闢靈渠後,士卒、民夫未得休息太久,接下來,便是前所未有的遠征!

百年前,吳起開發揚越,也是止步五嶺,嶺南那片神秘而未知的土地,極少有中原人踏足……

但隨着秦始皇一聲令下,八萬大軍翻越了山巒重疊,林莽如海的山嶺後,正式進入百越之地。

最開始時,戰爭順利得超乎想象,秦軍每到一處,都捷報頻頻,西甌人像是怕了,放棄自己的聚落,但也燒燬了無法帶走的一切東西:屋舍、牲畜、稻田,留給秦軍的,是一地灰燼和被污染的水源。

按照中原的思維,得地便是勝利,秦軍喜滋滋地接收一切越人放棄的平壩區域,重新建立營寨。

屠睢甚至不聽勸阻,將八萬大軍分開,扼守要道,而他的駐地桂林,卻陷入了空虛……

據說,屠睢還在桂林做了種種惡行,比如毀掉甌人的祭祀聖地,將那些部族君長都老纔有資格享受的崖棺,從山上扔下,屍骨散落滿地。

屠睢,無疑成了甌人最痛恨的人。

入春後,糧食吃緊,想要回到平壩種地的西甌人終於按捺不住,他們如潮水般衝出山林,向桂林發動進攻。卻中了屠睢的計策——這是一場引敵入甕的伏擊,而那誘人的魚餌,就是屠睢自己!

桂林血戰,秦軍通過靈渠,快速抵達前線的援兵反包圍了甌人,將他們衝散,但甌人仗着熟悉地形,還是找到了退路,君長譯籲宋親自斷後,卻被一個叫“趙佗”的都尉率部追上,突圍時遭弩機射殺!

譯籲宋死後,大半甌人再次退入山林,而許多甌人在軟弱的”都老“帶領下,投降秦軍。

秦人控制的地域進一步擴展,兵力徹底分散,陳嬰他們,就被派到離水下游的蒼梧駐紮,這裡是通往南越的要道,聽說在那裡,兩支數萬人的軍隊,也已將有食人惡習的南越人趕進了深山老林,抵達了南海之濱。

眼看形勢一片大好,將軍屠睢便滿意地宣佈:“西甌已定!”

他決定,要在秦始皇三十四年內,結束這場戰爭!

……

這些事情,陳嬰是聽五百主說的。

當面,陳嬰沒表達什麼,只是說,真希望能早點打完回家。

“回家?”

五百主卻只是笑了笑,意味不明,這讓陳嬰有種不好的預感。

回到營地後,蹲在潮溼的木屋內,吃着因爲找不到乾柴,已經嚼了好幾天的生米,想到五百主的笑,心生沮喪。

“即便仗打完,吾等恐怕也不能輕易歸鄉。”

這件事陳嬰尚未篤定,不敢亂說,飯點到了,士卒們陸陸續續圍過來吃飯,期間無人說話,氣氛低沉,這又溼又熱的鬼天氣,他們連閒聊的氣力都沒了。

南下之後,秦軍已經過數次重組,陳嬰手下一百人,眼下只剩七十。

死去的三十人,其中十個,是在站崗、巡邏時遭到甌越襲擊,被他們的竹箭射傷。那箭要麼萃毒,要麼粘糞,中者基本都死了,而且死相悽慘,皮膚潰爛,兩眼突出。

又有二十個人,或因爲無法適應嶺南入夏後炎熱的氣候,而倒在路上或營中,要麼就是被隨處可見的毒蟲蛇蟻所害……

活下來七十人裡,也有十幾個病怏怏的,再吃不到熱食,喝不上開水的話,不知何時就會倒下。

據陳嬰所知,蒼梧駐軍三千,幾個每個營帳,都是類似的情形,減員持續不斷,秦擁有戰鬥力的,僅有一半!

而來自林中的襲擾,也愈來愈頻繁,看來死掉首領,並未減輕甌越人抵抗到底的決心,面對這種進攻方式,秦軍除了閉營而守,卻沒什麼好的辦法,他們不像勝利者,反倒像困守孤城的殘兵。

“西甌已定?我們與那屠將軍,打的不是同一場仗罷!”

聽着鄉黨們的唉聲嘆氣,陳嬰艱難咀嚼着米,擡起頭,看向外面連綿不斷的雨,目光中有些絕望。

在他看來,這場戰爭,絕不可能年內結束,它就像這場溼熱不安的雨一樣,連綿無期!

第446章 撼山第336章 君子之交淡如水第414章 會挽雕弓如滿月!第474章 冰凍三尺第836章 鼠第472章 入齊何見?第428章 先知稼穡之艱難第332章 同行冤家第923章 三座大山第200章 金麟豈是池中物?第854章 須臾不敢忘抱歉啊晚上的一章鴿了,今天趕不及了emmm第503章 祥瑞御免第841章 楚河漢界第5章 沒見過這麼多錢第46章 門縫裡看人第164章 上醫醫國第335章 巨利甘若醴第777章 陳勝吳廣第661章 北江第844章 瑚璉第795章 奇貨可居第703章 拾骨第800章 善攻者第571章 鼎之輕重第689章 象箸第262章 軍中戲乎?第262章 軍中戲乎?第885章 何以辨忠奸第544章 暴力強拆第695章 祖先的土地第90章 捷報第36章 可願爲吏?第83章 可疑第120章 屯長第444章 不動如山尉黑夫第254章 有恆產者有恆心第1032章 楚漢第438章 無懼無退第400章 臨戰合刃之急者三第17章 失期當斬?第339章 宿麥第431章 御中發徵第935章 夥頤第591章 輔助第944章 成都第657章 吃瓜第190章 一鼓作氣第533章 海市蜃樓第137章 禮與劍(上)第351章 蒙恬第982章 去留第332章 同行冤家第888章 是時候結束這場鬧劇了第941章 開門,查戶口第419章 善爲誘兵以冒敵第328章 何器?第49章 善假於物第267章 棺槨三百第821章 八千里路雲和月第319章 柱下第50章 南方人吃年糕第128章 爭首第1032章 楚漢第156章 魏亡第84章 雞血第357章 家門閥閱第365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274章 五十里而爭利第418章 胡兒十歲能騎馬第961章 猗氏第943章 思蜀第702章 背水第167章 短兵第1023章 白登之圍第917章 萬人敵第1009章 博弈第807章 興滅國,繼絕世第292章 壯士不死即已第99章 邦亡人第585章 兒戲第23章 軍訓開始第560章 武者止戈第515章 野火燒不盡第376章 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第47章 秦之律令第669章 君道第111章 恨屋及烏第764章 三軍可奪氣第326章 大朝會第231章 帆影第446章 撼山第374章 血淚之路第723章 向天再借五百年!第636章 魚脫於淵第119章 絕地第809章 挺進中原第624章 快活第107章 戰爭的消息第817章 秦始皇三十八年
第446章 撼山第336章 君子之交淡如水第414章 會挽雕弓如滿月!第474章 冰凍三尺第836章 鼠第472章 入齊何見?第428章 先知稼穡之艱難第332章 同行冤家第923章 三座大山第200章 金麟豈是池中物?第854章 須臾不敢忘抱歉啊晚上的一章鴿了,今天趕不及了emmm第503章 祥瑞御免第841章 楚河漢界第5章 沒見過這麼多錢第46章 門縫裡看人第164章 上醫醫國第335章 巨利甘若醴第777章 陳勝吳廣第661章 北江第844章 瑚璉第795章 奇貨可居第703章 拾骨第800章 善攻者第571章 鼎之輕重第689章 象箸第262章 軍中戲乎?第262章 軍中戲乎?第885章 何以辨忠奸第544章 暴力強拆第695章 祖先的土地第90章 捷報第36章 可願爲吏?第83章 可疑第120章 屯長第444章 不動如山尉黑夫第254章 有恆產者有恆心第1032章 楚漢第438章 無懼無退第400章 臨戰合刃之急者三第17章 失期當斬?第339章 宿麥第431章 御中發徵第935章 夥頤第591章 輔助第944章 成都第657章 吃瓜第190章 一鼓作氣第533章 海市蜃樓第137章 禮與劍(上)第351章 蒙恬第982章 去留第332章 同行冤家第888章 是時候結束這場鬧劇了第941章 開門,查戶口第419章 善爲誘兵以冒敵第328章 何器?第49章 善假於物第267章 棺槨三百第821章 八千里路雲和月第319章 柱下第50章 南方人吃年糕第128章 爭首第1032章 楚漢第156章 魏亡第84章 雞血第357章 家門閥閱第365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274章 五十里而爭利第418章 胡兒十歲能騎馬第961章 猗氏第943章 思蜀第702章 背水第167章 短兵第1023章 白登之圍第917章 萬人敵第1009章 博弈第807章 興滅國,繼絕世第292章 壯士不死即已第99章 邦亡人第585章 兒戲第23章 軍訓開始第560章 武者止戈第515章 野火燒不盡第376章 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第47章 秦之律令第669章 君道第111章 恨屋及烏第764章 三軍可奪氣第326章 大朝會第231章 帆影第446章 撼山第374章 血淚之路第723章 向天再借五百年!第636章 魚脫於淵第119章 絕地第809章 挺進中原第624章 快活第107章 戰爭的消息第817章 秦始皇三十八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