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817章 秦始皇三十八年

bookmark

“君侯,北伐元年爲妥!”

“不然,靖難元年爲妥!”

“何不叫武忠元年呢?”

隨何等人提的建議,就沒一個靠譜的,黑夫怒了,擊案道:

“怎不叫黑夫元年?都給我退下!”

斥退了衆幕僚後,黑夫氣得不行。

雖然知道老婆孩子已至江陵,但黑夫還是忍住沒回去看一眼,大戰方畢,雖然成功擊退了王賁,但北方實力尤存,不論是兵力、國力,依然強於南方,而且誰知道王賁下一步會怎麼做,會不會來次冬季攻勢,殺個回馬槍?

所以黑夫仍留在江漢,讓共尉北上佔領樊城、鄧縣以爲前哨,東邊則將戰線推進到唐白河、桐柏山一線,雙方相當於換了攻守,又進入了對峙。

眼下是九月份的最後一天,明天就是十月初一,秦歷新年了。

就像朱棣不承認建文年號,搞出個“洪武三十五年”一樣,另立中央的黑夫,自然也不會承認咸陽的“二世元年”。

左思右想,反正自己是打着紅旗反紅旗,索性延續始皇帝的年號。

“秦始皇三十八年!”

黑夫笑了笑,仰頭道。

“繼續用着這年號,陛下,真好像你還在一樣。”

他的魂魄,還在九天之上,看着地上發生的這一切麼?看着這些鬧劇,看着城頭變幻大王旗,看着子孫不肖,世無忠臣,是面色凝重,還是會輕蔑一笑呢。

應該是後者吧。

忽然間,黑夫有點難過。

他連忙又簽署了幾份文書,讓主薄帶下去,發往北伐軍控制下的各郡,以此爲新年年號,同時督促各地,認真落實黑夫大帥要求的”減租“事宜,就算再困難,也不能多收百姓一成租子!

而另一方面,他也在時刻關注着王賁軍的動向,斥候冒着危險深入南陽,每天都有新的消息回報。

今日,黑夫卻從騎兵司馬老五處,得知了一件令他驚訝的事。

“王賁軍主力十萬退至新野一線,又分派了四五萬人的偏師,在向西移動,去了穰縣一帶?”

穰縣就是後世河南鄧縣,大名鼎鼎的穰侯魏冉封地,再往西,可至丹陽(河南淅川),那裡北通武關,南接漢中……

黑夫立刻警覺起來:“莫非,王賁已察覺了我派東門豹通過上庸,入漢中的企圖?”

上庸,就是後世湖北十堰一帶,春秋時,爲麋、庸二國地,後二國爲楚所滅,置“漢中郡”,但到楚懷王時,因不忿被張儀所欺騙,楚對秦開戰,卻被打得大敗,丹陽、上庸也丟了,後來雖重新多奪回兩地,但至頃襄王十九年,又割上庸、漢北地與秦。

從那以後,楚國的苦日子便來了,上庸之地,西達南鄭,東走鄢、鄀,東北連宛、鄧之郊,南有巴、峽之蔽,是江漢的西部屏障。割上庸之明年,秦拔西陵,又過了十一年,秦兵已入郢。

其實反過來也一樣,黑夫若能奪取上庸,北可走丹陽威脅武關,西可奪漢中,眼下巴蜀已盡歸北伐軍,黑夫又派了一萬人入巴,希望儘快消滅困守江州的馮劫,而後蜀郡兵走金牛道,趙佗、吳臣走米倉道,與東門豹會師漢中,便可直接威脅到關中地區。

屆時,縱無法越過秦嶺攻入關中,面對咸陽的一日三警,胡亥、趙高必恐,王賁和馮去疾必須分兵回關中,南陽這邊的局面,或許就能打開了。

但眼下,王賁好似看穿了黑夫的計劃般,正面退守新野之際,卻分兵去漢中,這倒是讓黑夫有些頭疼,如此看來,東門豹縱能搶先奪取上庸,但漢北、南鄭,卻有些困難。

仗依然難打,畢竟對手是王賁啊。

黑夫立刻向西邊增派了一萬人,又讓信使去提醒東門豹小心,等到是夜,他處理軍政事務,睏倦得不行時,卻猛然想起一件事,驚得醒了過來,立刻披衣出帳,喊來幕僚。

“韓信,現在何處!?”

……

韓信已至丹陽。

丹陽,是丹水與淅水相夾的一片區域,位於丹水之陽,據說這裡曾是楚國的發源地,楚國的祖先鬻熊居丹陽,不滿百里之地,且處處荊棘,到楚武王時才遷徙到鄢地。

歷史雖然顯赫,但丹陽早已被楚人拋棄,後又爲秦所奪,眼下只是個小鄉邑,當北伐軍從宛城西行至此時,遠望盡是草莽山林,貧窮而落後。

但當地也有一些特產,比如可作爲弓材桃弧棘矢,利倉讓人砍了不少,他們雖在昆陽、魯陽繳獲了大量甲兵,但消耗亦是巨大,一路來連續幾戰,有的材官已將弓拉崩。

除此之外,還有用以濾酒的“苞茅”,米酒雜質極多,不濾一下,幾難入口。

韓信此時此刻,正盤腿坐在丹水之畔,一邊喝着用苞茅濾過的當地米酒,一邊看着士卒們伐木製筏,準備渡江。

韓信心情很好,從八月上旬出汝南開始,到九月底,這月餘時間,他們已跋涉千餘里,轉戰數郡,打了好幾場硬仗,一口氣將南陽王賁軍背後的三條糧道一一掐斷,尤其是前幾日,韓信的計劃猶如神來之筆,不往東去,卻向西來,打了從關中向宛城運糧的敵軍措手不及,破壞糧車數百乘,焚燬糧食起碼十萬石!

現在,武關道依然冒着濃煙。

利倉也不再懷疑韓信之策了,笑稱:“這下,王賁軍,恐怕要吃一個月稀粥了。”

而現在,漫長的遠征,似乎已看到了終點。

“過了丹水,便是漢北,漢中之兵,或支援南郡,或去了巴蜀,十分空虛,吾等只要破了鄖關(湖北鄖縣),便能南渡漢水,至上庸地……”

黑夫派韓信北上時,只是爲了救急,並未想這麼遠,倒是韓信敏感地意識到,上庸、漢北的價值。

他以爲,王賁軍進攻襄陽失敗後,會退回南陽,一邊等待後方糧食,一邊保持守勢,整個冬天都不會再南下了。

想靠強攻奪取南陽,甚至殲滅王賁手下的十多萬大軍,無疑極其困難,這位將軍不但善攻,也善守。

所以,漢中郡將變成雙方奪取的重點,一旦北伐軍控制漢中,便能走子午道、褒斜道、陳倉道襲擾關中……

於是,在率大軍西進的同時,韓信也讓吳廣等人,喬裝成逃避戰亂的黔首,設法去江漢,與武忠侯取得聯絡,向他稟報這一設想,希望黑夫能派兵到漢中接應。

不過眼下看來,一切順利,王賁應尚未意識到韓信已西來,而派兵去方城夏道阻攔。

驕傲在這個年紀輕輕,卻已戰功顯赫的將軍心中滋生,使得他對利倉說出了這樣的話。

“我以爲,王賁此人,名不副實也。“

利倉正指揮衆人渡水,聞言笑道:“武忠侯對王賁十分敬重,經常在私下說不想與之爲敵,韓裨將,你倒是對他嗤之以鼻?”

“我說的是事實。”韓信道:

“王賁作爲太尉,統天下之兵,合舉國之力,以兩倍之衆,南攻襄陽,卻未見戰果。且他打起仗來,顧前而不顧後,被吾等區區兩萬之衆,將整個中原打穿,斷了糧道,宛城危急,他只能匆匆回師,肯定想來逮住我泄憤,卻又撲了個空。”

想到自己的得意之作,韓信笑了起來:“所以,我不知道是王賁老了,不中用了,還是他之前打的仗,滅的國,皆是借國勢的順風仗,總之,天下第一名將的名號……”

韓信搖頭,輕易否定了通武侯的一生。

“他不配!”

韓信目高一切,那凌人的傲氣,那看輕天下將帥的語氣,讓人難生好感,連已漸漸習慣他性格的利倉都皺起眉來。

“你不就是打贏了幾仗麼,得意什麼!”

但利倉還是說道:

“那是自然,天下第一名將,是武忠侯啊!”

韓信笑了笑,卻不置可否。

他嘴上敢明說,心裡則暗道:“武忠侯最擅長的是謀劃、造勢,是兵權謀之術,這點我承認。”

“但真要論陣戰,不論是武昌之戰,還是安陸之戰,都是以寡凌衆,且打的是庸碌之輩,若遇善戰之將,恐已折戟。而江陵一戰,人數相當,君侯幾爲馮毋擇所敗,若非是我及時趕到江陵,後果,不堪設想!”

“總之,武忠侯只是選多了方略,用對了人,如此而已,他與王賁,嗯……算是並駕齊驅吧。”

在韓信心中,當世有一人,經過這麼多場惡戰錘鍊後,在用兵之道上,已超過了王、尉二人,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他眼中洋溢着自豪和自信。

“我。”

“韓信!”

但還不等韓信的得意持續太久,也不等大軍渡過丹水去,他派出到遠方的斥候,便匆匆趕來報信。

“韓裨將,有一支三四萬人的大軍,出現在丹水下游!”

“丹水南岸,也有一支萬餘人的人馬,正朝吾等渡河處殺來!”

……

數日後,南陽宛城,王賁已穩定了新野戰線,回到了宛城。

老將軍鬚髮上的白色,似乎比數月前更多了,也不知是清晨的冬霜,還是因戰局不利,看天下分裂崩潰,而激增的白髮?

壞消息接二連三:整個關東地區,幾乎都發生了動盪,齊地也亂成一片,復辟的楚國已控制整個江北楚地,項籍正猛攻碭郡,商丘岌岌可危,有復韓人士潛入潁川,已控制數縣……

西邊更糟:蜀郡守叛國了,馮劫被圍江州縣,金牛道遭到襲擾。

而馮去疾也憂心忡忡地告訴王賁,得知各地叛亂、失守、撤兵的消息後,二世皇帝出奇憤怒,已連下了幾道制詔,來質問王賁:叛亂爲何越鬧越大?

王賁很累,真想倒下就不再醒來……

但他是大秦最後一根頂樑柱,他若倒了,這好不容易建成的大廈,也就塌了。

王賁只能像孺子牛一般,跪在地上,膝蓋着地,用老邁的肩膀,撐起這岌岌可危的殿堂。

好在,二世元年新年才過,他總算收到了一個好消息。

“通武侯!”

長史甘棠喜滋滋地進來:“恭賀通武侯!”

王賁從短暫的休憩中睜開眼,他自然知道,甘棠說的是何事。

“那韓信,他當真去了西邊,走丹陽,欲入漢中?”

甘棠佩服地說道:“與通武侯所料,絲毫不差!”

“韓信自以爲得計,燒了武關道的糧秣後,正率軍泅渡丹水,卻被司馬將軍追上,一番大戰,叛軍,幾全軍覆沒!”

他激動地說道:“敵軍上萬人喪命於河中,丹水,現在真變成‘丹’水了!”

雖然五萬人打一萬五,還撿了半渡而便宜,贏是肯定的,但朝廷,的確許久沒有這麼激動人心的勝仗了!

可王賁卻不關心殲滅了多少敵軍,只關心一件事。

或者說,一個人,一個徹底打亂了他計劃,讓他的進攻功虧一簣的人!

王賁站起身來,關切地問道:

“韓信,死了麼?”

第229章 外有必救之師第1008章 太昊第650章 藥(下)第1022章 驕兵必敗第75章 義我所欲也第79章 一點都不甜第442章 千里馳遠李將軍第864章 亡秦者第120章 屯長第831章 帝國之壁第619章 項氏第442章 千里馳遠李將軍第855章 天下烏鴉一般黑第798章 鐵打的襄陽第973章 你有張良計第85章 圍堵第183章 勸降第1027章 大是大非第999章 蜂王第50章 南方人吃年糕第461章 糖氏第671章 美夢第286章 秦王(下)第743章 一人可當十萬兵(中)第724章 厲人憐王第934章 一個就夠了第325章 李斯第631章 演員第658章 陽山第274章 五十里而爭利第171章 破楚策第461章 糖氏第943章 思蜀第552章 羣雄第134章 戶牖遊徼第363章 必固其根本第418章 胡兒十歲能騎馬第891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799章 江漢湯湯第589章 毒士第812章 鼎烹第187章 共敖第52章 這一定是體制問題!第765章 將軍百戰死(上)第765章 將軍百戰死(上)第965章 劃江而治第852章 逐君側之惡人第7章 喜第456章 識人之明第785章 一騎紅塵第779章 苟富貴第650章 藥(下)第498章 方術士第628章 爛攤子第185章 軍賊第426章 軍將第505章 笑話第814章 蜀道難第647章 滄浪之水第904章 布衣將相之局第174章 表演第666章 七閩第338章 叛徒!第671章 美夢第454章 狼之子第749章 我的老家第102章 諜影第169章 家書抵萬金第617章 汝之蜜糖第837章 有錢今天論文答辯,求祝福!第830章 我看你骨骼驚奇第839章 漁陽戍裡烽煙起第413章 善馬愛妻第254章 有恆產者有恆心第10章 哪隻手打的你?第722章 國家終於同意給我們發老婆了!第782章 門泊東吳萬里船第588章 公子從軍第706章 我勸你謹言慎行!第11章 自食其果第206章 立足之資第268章 潁水爲之不流第108章 張子房第887章 大都無防第265章 豐沛之間第887章 大都無防第289章 與時變化第193章 野心與良心第89章 善惡對錯第159章 婚姻在於有利可圖第301章 加個人第162章 李信第1015章 統一哈第435章 射鵰英雄第1004章 天地間不見一個英雄第292章 壯士不死即已第43章 舂穀持作飯第676章 王之蔽甚矣第805章 兔死狐悲
第229章 外有必救之師第1008章 太昊第650章 藥(下)第1022章 驕兵必敗第75章 義我所欲也第79章 一點都不甜第442章 千里馳遠李將軍第864章 亡秦者第120章 屯長第831章 帝國之壁第619章 項氏第442章 千里馳遠李將軍第855章 天下烏鴉一般黑第798章 鐵打的襄陽第973章 你有張良計第85章 圍堵第183章 勸降第1027章 大是大非第999章 蜂王第50章 南方人吃年糕第461章 糖氏第671章 美夢第286章 秦王(下)第743章 一人可當十萬兵(中)第724章 厲人憐王第934章 一個就夠了第325章 李斯第631章 演員第658章 陽山第274章 五十里而爭利第171章 破楚策第461章 糖氏第943章 思蜀第552章 羣雄第134章 戶牖遊徼第363章 必固其根本第418章 胡兒十歲能騎馬第891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799章 江漢湯湯第589章 毒士第812章 鼎烹第187章 共敖第52章 這一定是體制問題!第765章 將軍百戰死(上)第765章 將軍百戰死(上)第965章 劃江而治第852章 逐君側之惡人第7章 喜第456章 識人之明第785章 一騎紅塵第779章 苟富貴第650章 藥(下)第498章 方術士第628章 爛攤子第185章 軍賊第426章 軍將第505章 笑話第814章 蜀道難第647章 滄浪之水第904章 布衣將相之局第174章 表演第666章 七閩第338章 叛徒!第671章 美夢第454章 狼之子第749章 我的老家第102章 諜影第169章 家書抵萬金第617章 汝之蜜糖第837章 有錢今天論文答辯,求祝福!第830章 我看你骨骼驚奇第839章 漁陽戍裡烽煙起第413章 善馬愛妻第254章 有恆產者有恆心第10章 哪隻手打的你?第722章 國家終於同意給我們發老婆了!第782章 門泊東吳萬里船第588章 公子從軍第706章 我勸你謹言慎行!第11章 自食其果第206章 立足之資第268章 潁水爲之不流第108章 張子房第887章 大都無防第265章 豐沛之間第887章 大都無防第289章 與時變化第193章 野心與良心第89章 善惡對錯第159章 婚姻在於有利可圖第301章 加個人第162章 李信第1015章 統一哈第435章 射鵰英雄第1004章 天地間不見一個英雄第292章 壯士不死即已第43章 舂穀持作飯第676章 王之蔽甚矣第805章 兔死狐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