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1章 猗氏

bookmark

白,灌嬰的眼前是一片晶瑩的雪白。

灌嬰在塞北沒少見雪,賀蘭山苦寒,每年過了十月就斷斷續續地落,直到次日開春很久才化。

在邊塞的這些年,他經歷了無數個雪天,最危險的一次是隨良家子騎追擊入塞窺探的匈奴人,出長城百餘里,天大雪,幾不歸。

最近的一次則是去年,保護着攝政長子破虜在廣袤的邊塞東躲西藏,大雪遮蓋了他們的蹤跡,也讓一行流亡者陷入困境,幸虧灌嬰一手好射術,他和桑木合作,每日都能讓張蒼和破虜吃上肉。

這麼多年跟雪打交道下來,可謂經驗豐富,雪天行軍要注意些什麼,灌嬰一瞬間就能想到。

但眼下溫度雖冷,但遠未到要下雪的程度,他眼前出現的白花花的一大片,似雪而非雪,他的坐騎甚至很開心地舔了幾口……

手中長矛深深刺了下去,觸感堅硬似土,抽出後,灌嬰將矛尖湊到嘴邊,上頭有深深的血槽,有無數次刮過堅硬骨骼留下的劃痕,有敵人乾涸的鮮血,還有白色的顆粒……

他舔了一顆後,是苦澀的鹹味。

“鹽。”

灌嬰告訴身後的三千餘騎兵:“是解池到了!”

他們面前的這片湖區,便是大名鼎鼎的解池了。

這是中原歷史最悠久的鹽池,在水深的地方,蘆葦溼地環繞,水禽候鳥族聚,且有銀泊萬頃,浩淼廣闊。而在乾涸之處,水中的滷鹽則凝結析出,鹽花的形狀晶瑩透明,形狀萬千,最後板結爲鹽堆,一座接着一座,遠看似皚皚雪山。

兩個灌嬰從塞北帶來的手下,五百主周勃和軍法官還在爭論一個很愚蠢的問題:

“花馬池更大。”

“不,是解池更大。”

二人平日都是老實人,木訥少言,今天卻爲哪座鹽池大些吵得不可開交,最後還是軍法官指着從“羽翼營”處獲得的地圖,指着解池道:

“此池長五十餘里,寬六七裡,周百里,而花馬池,所有池塘加起來不過萬畝大小!”

這座鹽池是數千年來,整個中原食鹽貿易的起點,在海鹽和井鹽興盛前,這幾乎是最大也最方便的來源地,唐堯、夏朝之所以建都於河東,很可能是爲了就近取鹽,畢竟鹽和糧食一樣是剛需,不吃是會得病乏力的。

因爲解池常有大風,日照又旺盛,每年總有滷鹽不斷析出,當地人需要做的只是將它們敲成碎塊,再裝進麻袋中去……

秦朝時,這兒也設立了一個大鹽官,只是眼下灌嬰他們佔領的採鹽點,只剩下一些被廢棄的工具,空空如也。

“兵荒馬亂的,想來鹽工已散了罷?”

灌嬰並未在意,作爲韓信大軍渡河後,衝在最前頭的一支部隊,他們只是路過解池,真正的目的是截斷安邑通往蒲阪、龍門的大道,韓信想要以優勢兵力,將趙魏聯軍放在兩處的三萬大軍一口氣吃掉!

“此戰不在攻地,而在攻人!”

但騎兵們卻是想簡單了,當他們沿着解池,來到交通要道上的猗氏縣後,才發現,全解池的幾千鹽工,都集中在這,這羣人常年勞作,皮膚曬得黝黑,如同雪地上的黑色工蟻,還拿着武器,不是斬木爲兵揭竿爲旗,而是武庫形制……

灌嬰還當他們是魏軍幫兇,但這羣人見秦軍騎兵抵達卻很高興,也打出了秦旗。

灌嬰等依然謹慎,倒是對方立刻派人來通洽,是個身穿儒服,頭戴側注冠的老朽,一來就亮出了身份:羽翼營的遊士之首,酈食其。

“老朽一月前奉攝政之命渡河回到河東,聯絡河東豪傑,在此恭候多時了。”

酈食其指着身後數千鹽工,以及一位趨行而出,朝灌嬰等下拜頓首,口稱將軍的衣錦士人笑道:

“猗氏家主因羣盜入寇,不得已結鹽工自守,今已殺了張耳派來監視的親信,願歸順夏公!”

……

“這不是猗氏做的第一次選擇。”

次日,當吃飽飯的灌嬰一行騎兵絕塵而去,去攻略下一處縣邑後,猗平站在城牆上如此感慨。

他的先祖是春秋末期人,名爲猗頓。猗頓本是魯國人,他在生計艱難時,聽到陶朱公范蠡棄官經商很快致富的消息,於是“往而問術”。范蠡告訴他“子欲速富,當畜五牸(zì,母畜)”。

於是猗頓千里迢迢去到西河,大畜牛羊,後來到河東做起珠寶生意,最後在完成原始積累後,與當時正冉冉升起的晉卿魏氏做了一筆大交易——猗頓每年上交一筆鉅款,承包瞭解池的一角,得到開採食鹽之權。

猗氏沒有向沒有經濟頭腦的卿大夫官僚一樣,吹着三月南風,只管等鹽自己析出,他讓人挖掘溝渠,改善了,將水深處的滷水引到淺平的地方,加速析出,每年所獲鹽巴倍增,然後依靠多年經商積累的貿易網,將鹽巴賣到秦國、趙氏、韓氏、成周甚至是楚國去。

於是十年之間,猗氏成爲與陶朱公齊名的鉅富,他的後人也在此紮了根,世世代代掌握着天下鹽貿易大頭,連在鹽池附近因鹽巴貿易而興盛起來的縣城,都以他們家族的命名。

十代人過去了,這種承包制在七十年前,秦國最終佔領安邑後,走到了終點,儘管猗氏已提前幾十年跟秦打好關係,甚至還投資在秦獻公歸國一事上出過力,但秦國已行商鞅之法,絕不會允許鹽產業脫離官府控制,鹽池很快被收歸國有,由官府派鹽官來擔任。

但空降的官僚果然還是辦不好事,鹽池改制最初那幾年產量極低,最後河東郡官府不得不採取折衷的方式:由猗氏世代繼任鹽官,可以說,這個家族,纔是本地背後的統治者……

始皇帝死後,動盪再度襲來,趙成開關隘津樑,六國軍隊浩浩蕩蕩開進來。

作爲這一代的家主,猗平果斷採取了自保策略,他將本地秦吏盡數送走,又發動與猗氏有十代人交情的各行各業,發武庫兵器,將鹽工武裝起來,這顆硬骨頭讓一心來搶掠狗大戶的六國前鋒磕了牙。

最終在酈食其這謀士勸說下,張耳答應讓猗平做本地縣大夫。

猗平很清楚,這局勢不可能維持太久,秦軍遲早是會回來的……他先前不將事做絕,甚至出力保護當地秦吏,正是基於這看法,猗平一直在尋找下一個改換陣營的機會,恰與酈食其不謀而合……

“酈先生,夏公是個怎樣的人?”

酈食其也要走了,前往下一個遊說地點,猗平如此問道:“我聽聞夏公在膠東爲郡守時,曾大興商賈,使齊地十三商賈各經營其業,官府組織商社管轄收稅,數年已降,十三家皆富,又反過來保護膠東不爲羣盜所侵。”

猗平對黑夫聞名已久,既然河東的未來將由夏公決定,那自家往後的命運,也又來到一個岔路口……

所以這位夏公的政策,究竟是偏商鞅,還是偏管仲,這點很重要。

酈食其捋着鬍鬚道:“夏公啊,是個做大事的梟雄。”

“何以見得?”

“外人常說他不似秦始皇帝,心胸寬廣,不專依法術,而博採衆長,甚至能給儒士實權,看來是欲行聖人之政,但與之詳談後,才發覺,他是那種明察秋毫,執一以爲天下牧的聖人,喜歡因時制宜,先前在膠東,只是作爲郡守,而現在作爲攝政,所作所爲,必將大有不同……”

黑夫拒絕封建,讓酈食其有些失望,但他依舊在奔走——儒生的理想可以放在一邊,但高陽酒徒縱橫睥睨,名動天下的理想,還得去實現。

“我只是商賈之後,不似酈先生,放眼天下。”

猗平笑道:“我的目光,只放在腳邊,這百里之地……”

“南風三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溫兮!南風之時兮,可以阜吾民之財兮!”

他吃着解池的鹽長大,他愛這片土地,知道自家的繁榮根基來自於何處。

“待河東平定後,還望酈先生能舉薦小人,讓我能覲見攝政,小人所求不多……”

他伸出小拇指,笑道:“只求像先祖一樣,將本縣這片小小池塘,承包下來。”

……

而此時此刻,猗氏縣西面百多裡外的蒲阪,一場單方面屠戮的大戰才落下帷幕。

作爲河東郡守,去疾來遲一步,他站在戎車上,來到一片狼藉的戰場中,這兒處處都是魏兵缺了腦袋的屍體,從他的位置遠眺,還能看見河岸上高高壘起的京觀,以及人人手上都沾血,卻嬉笑怒罵的西河之師,登時皺起了眉。

“芮城斬首八千,幾無一人走脫。”

“蒲阪斬首一萬五千,未留一個俘虜……”

而殺魏人衝在最前面的,無疑是董翳手下的西河之師,作爲統帥韓信對這種做法持放任態度,因爲這一點,是攝政定了性的——此戰以攻人爲主!

西河是痛快了,但在去疾看來,這不過是仇恨之輪轉了一圈,回到原來的起點罷了。

去疾卻喃喃道:“但可一而不可再啊,武安君斬天下首,的確摧垮了六國的力量,但也爲秦積了天下之怨,六國皆仇之。”

“而現在攝政爲三軍定名號,追求的是定於一,而不是西河人對六國的復仇,再放任彼輩這樣斬盡殺絕下去,是要逼着六國之士站到我軍對面去,死戰到底麼?”

……

PS:系統卡了下,沒發重複吧???

第656章 斧鉞之誅第270章 世易時移第268章 潁水爲之不流第526章 停下!第303章 吹盡狂沙始到金第963章 泥潭第72章 亂世銅爐第1014章 騅不逝兮可奈何第72章 亂世銅爐第357章 家門閥閱第716章 臨之以兵第323章 王、蒙第308章 水蠱第154章 芟夷略盡第436章 深踐戎馬之地第858章 三呼一定要看看,寫在第五捲開始前的話第946章 粉飾第446章 撼山第442章 千里馳遠李將軍第784章 三千越甲可吞吳第297章 照單全收第778章 張耳陳餘第211章 省人力十倍!第620章 黃石第780章 一朝英雄拔劍起第308章 水蠱第254章 有恆產者有恆心第598章 險惡第858章 三呼第278章 結束和開始的地方第152章 香餌之下第577章 三十三年第54章 衷第291章 欲刺第869章 山海第201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第644章 武昌第112章 今亡亦死!第86章 秦律的威嚴第931章 舞殿冷袖第1024章 我要拿你的頭蓋骨當碗使!第492章 青青園中葵第234章 擲劍於石穴第910章 絕不向恐怖分子低頭第175章 偷樑換柱第608章 家園第15章 長見識了第950章 孰立?第481章 祭酒第458章 好男兒第483章 汝等欲爲亂乎?第165章 都尉巡營第1001章 喚醒睡龍之怒第453章 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第814章 蜀道難第560章 武者止戈第549章 大索十日第507章 風雨欲來第566章 焚舟破釜第967章 江與夏之不可涉第686章 不知足第85章 圍堵第68章 鬼吹燈第800章 善攻者第420章 鳴鼓逢逢促獵圍第119章 絕地第337章 梟子第368章 雄心壯志第727章 這鍋真黑!第170章 橘與枳第290章 燈下黑第60章 將陽第937章 好皇帝第460章 不謀全局者第264章 士卒可用矣第706章 我勸你謹言慎行!第255章 行矣第133章 劉季第345章 隸書第393章 大買賣第290章 燈下黑第3章 爵位難得第150章 陳屍第29章 無衣第67章 踏月而行第748章 灌水第368章 雄心壯志第123章 任俠第989章 三個臭皮匠第15章 長見識了第807章 興滅國,繼絕世第546章 青島第777章 陳勝吳廣第405章 對歷史人物要一分爲二第405章 對歷史人物要一分爲二第592章 貓鼠第301章 加個人第450章 河邊骨第445章 背水
第656章 斧鉞之誅第270章 世易時移第268章 潁水爲之不流第526章 停下!第303章 吹盡狂沙始到金第963章 泥潭第72章 亂世銅爐第1014章 騅不逝兮可奈何第72章 亂世銅爐第357章 家門閥閱第716章 臨之以兵第323章 王、蒙第308章 水蠱第154章 芟夷略盡第436章 深踐戎馬之地第858章 三呼一定要看看,寫在第五捲開始前的話第946章 粉飾第446章 撼山第442章 千里馳遠李將軍第784章 三千越甲可吞吳第297章 照單全收第778章 張耳陳餘第211章 省人力十倍!第620章 黃石第780章 一朝英雄拔劍起第308章 水蠱第254章 有恆產者有恆心第598章 險惡第858章 三呼第278章 結束和開始的地方第152章 香餌之下第577章 三十三年第54章 衷第291章 欲刺第869章 山海第201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第644章 武昌第112章 今亡亦死!第86章 秦律的威嚴第931章 舞殿冷袖第1024章 我要拿你的頭蓋骨當碗使!第492章 青青園中葵第234章 擲劍於石穴第910章 絕不向恐怖分子低頭第175章 偷樑換柱第608章 家園第15章 長見識了第950章 孰立?第481章 祭酒第458章 好男兒第483章 汝等欲爲亂乎?第165章 都尉巡營第1001章 喚醒睡龍之怒第453章 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第814章 蜀道難第560章 武者止戈第549章 大索十日第507章 風雨欲來第566章 焚舟破釜第967章 江與夏之不可涉第686章 不知足第85章 圍堵第68章 鬼吹燈第800章 善攻者第420章 鳴鼓逢逢促獵圍第119章 絕地第337章 梟子第368章 雄心壯志第727章 這鍋真黑!第170章 橘與枳第290章 燈下黑第60章 將陽第937章 好皇帝第460章 不謀全局者第264章 士卒可用矣第706章 我勸你謹言慎行!第255章 行矣第133章 劉季第345章 隸書第393章 大買賣第290章 燈下黑第3章 爵位難得第150章 陳屍第29章 無衣第67章 踏月而行第748章 灌水第368章 雄心壯志第123章 任俠第989章 三個臭皮匠第15章 長見識了第807章 興滅國,繼絕世第546章 青島第777章 陳勝吳廣第405章 對歷史人物要一分爲二第405章 對歷史人物要一分爲二第592章 貓鼠第301章 加個人第450章 河邊骨第445章 背水